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1]。而兴趣、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实验教学有重要影响。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利用智力因素进行有效教学,如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等,但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利用往往会忽视。与其他课程相比,化学实验课程本身具有趣味性强、更贴近生活等特点。充分发挥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力对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水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
一、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特点
1.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方面
一般来讲,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大于高中学生,男学生又大于女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在12~15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而化学实验中瞬息万变的现象会令学生们感到新奇和兴奋,由此产生直接兴趣,这是使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更感兴趣的主要因素。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在16~18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学生相对初中生更为成熟,随着高中阶段学科门类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学习精力分散,加之高考的压力,学生对实验产生的兴趣逐渐减退。
2.学习化学实验的毅力和持久性方面
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成绩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弱和降低,除了高中化学学习难度增加或学习任务重等原因使学生的兴趣发生分化转移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意志不够坚定。因此,要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培养学生的优良意志品质是关键。
二、非智力因素在化学实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兴趣作用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体验、意志品质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持久的动力功能。学生都很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认真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会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实验兴趣”分为暂时兴趣和稳定兴趣,它是由低到高,与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程度同步发展的兴趣。初中化学学习的开始阶段,就要抓住学生刚接触化学的好奇心理,充分利用学生的暂时兴趣,特别是对化学实验想急于动手的心理。经过初中阶段化学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完成。这样,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暂时兴趣会慢慢地转化为稳定兴趣,这种兴趣的形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自我发现的满足,这是推动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强动力。
2.引导和强化作用
想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除教师的积极努力外,还需学生内部动机和信念的引导和维持,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主观上产生退却心理时,非智力因素将参与调节、扶持、强化,帮助学生振奋精神、坚定意志、获取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使学习活动坚持下去。
3.调控和感染作用
枯燥的化学实验内容,繁杂的化学元素知识和艰难的化学计算,往往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惧怕。但在非智力因素的感染下,能激活学习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4.创新作用
化学实验有“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其中“探究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发挥创造想象、展开创造性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是创造潜能得以开发的重要前提。
三、挖掘非智力因素在化学实验学习中的潜力,有效地组织教学
1.充分发挥教师在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促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多了解和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化。由于化学实验趣味性强、现象好看、变化明显,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会很高,但是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学习化学的兴趣会大大降低,所以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成绩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弱和降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形象地说,就是一具精巧而灵敏的乐器,它演奏着人的和谐旋律,触动着受教育者的心灵。只有在这具乐器调好了弦的条件下,才能作出这种演奏;而琴弦的调准要靠教师和教育者的个性[2]。”因此,化学教师是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能否合理运用的保证,教师应该重视利用非智力因素进行有效教学。
2.在实验教学内容中“植入”情感的因素
与文史课程不同,化学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不多,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从而诱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情感,内心产生强烈的反响、同情、激励、喜悦、惊奇等。在化学实验开始之前介绍科学家们是怎样艰苦努力完成发明,执著追求真理,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爱国主义情感入手,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适当参观附近矿山、河流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亲切感。这样可以真正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强烈的、持久的爱国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增强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信心[3]。
3.用有趣的课堂语言激发学习的兴趣
对错纵复杂的化学现象进行辨别、分类和解释,必须借助于一系列概念、原理、公式和模型,运用精确、肯定、果断、扼要、逻辑的语言来表达。但是,过分“术语化”和“理性化”往往使语言失去趣味性,难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常展开。因此,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语言揭示较为深奥的科学道理,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但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4.合理设计实验,引发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验设计方面,化学教师都应尽量创造实验条件,增加实验数量,增加实验的能见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可根据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制作趣味化学作品,如睛雨书签、银葫芦、水中花园等,并作为表现优秀的学生的奖品。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5.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实验指导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有的学生不够自信,在实验小组中始终当配角。教师对不够自信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委以重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中,教师要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提出适当的建议和要求,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上得到智力的发展和心理品质的完善。
在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们对学生智力发展和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不可低估。作为一名教师,应把握时机,在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整体关系的同时,利用不同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使全体学生在获得扎实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在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立泽,韩庆奎.化学教学实验研究.海南:南海出版社,1997.
[2] 苏穆欣.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王义高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 周乐龙.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网:浅谈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http://gzpx.cersp.com/2011-01-16.
一、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特点
1.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方面
一般来讲,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大于高中学生,男学生又大于女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在12~15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而化学实验中瞬息万变的现象会令学生们感到新奇和兴奋,由此产生直接兴趣,这是使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更感兴趣的主要因素。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在16~18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学生相对初中生更为成熟,随着高中阶段学科门类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学习精力分散,加之高考的压力,学生对实验产生的兴趣逐渐减退。
2.学习化学实验的毅力和持久性方面
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成绩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弱和降低,除了高中化学学习难度增加或学习任务重等原因使学生的兴趣发生分化转移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意志不够坚定。因此,要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培养学生的优良意志品质是关键。
二、非智力因素在化学实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兴趣作用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体验、意志品质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持久的动力功能。学生都很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认真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会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实验兴趣”分为暂时兴趣和稳定兴趣,它是由低到高,与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程度同步发展的兴趣。初中化学学习的开始阶段,就要抓住学生刚接触化学的好奇心理,充分利用学生的暂时兴趣,特别是对化学实验想急于动手的心理。经过初中阶段化学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完成。这样,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暂时兴趣会慢慢地转化为稳定兴趣,这种兴趣的形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自我发现的满足,这是推动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强动力。
2.引导和强化作用
想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除教师的积极努力外,还需学生内部动机和信念的引导和维持,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主观上产生退却心理时,非智力因素将参与调节、扶持、强化,帮助学生振奋精神、坚定意志、获取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使学习活动坚持下去。
3.调控和感染作用
枯燥的化学实验内容,繁杂的化学元素知识和艰难的化学计算,往往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惧怕。但在非智力因素的感染下,能激活学习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4.创新作用
化学实验有“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其中“探究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发挥创造想象、展开创造性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是创造潜能得以开发的重要前提。
三、挖掘非智力因素在化学实验学习中的潜力,有效地组织教学
1.充分发挥教师在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促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多了解和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化。由于化学实验趣味性强、现象好看、变化明显,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会很高,但是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学习化学的兴趣会大大降低,所以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成绩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弱和降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形象地说,就是一具精巧而灵敏的乐器,它演奏着人的和谐旋律,触动着受教育者的心灵。只有在这具乐器调好了弦的条件下,才能作出这种演奏;而琴弦的调准要靠教师和教育者的个性[2]。”因此,化学教师是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能否合理运用的保证,教师应该重视利用非智力因素进行有效教学。
2.在实验教学内容中“植入”情感的因素
与文史课程不同,化学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不多,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从而诱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情感,内心产生强烈的反响、同情、激励、喜悦、惊奇等。在化学实验开始之前介绍科学家们是怎样艰苦努力完成发明,执著追求真理,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爱国主义情感入手,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适当参观附近矿山、河流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亲切感。这样可以真正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强烈的、持久的爱国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增强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信心[3]。
3.用有趣的课堂语言激发学习的兴趣
对错纵复杂的化学现象进行辨别、分类和解释,必须借助于一系列概念、原理、公式和模型,运用精确、肯定、果断、扼要、逻辑的语言来表达。但是,过分“术语化”和“理性化”往往使语言失去趣味性,难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常展开。因此,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语言揭示较为深奥的科学道理,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但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4.合理设计实验,引发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验设计方面,化学教师都应尽量创造实验条件,增加实验数量,增加实验的能见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可根据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制作趣味化学作品,如睛雨书签、银葫芦、水中花园等,并作为表现优秀的学生的奖品。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5.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实验指导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有的学生不够自信,在实验小组中始终当配角。教师对不够自信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委以重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中,教师要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提出适当的建议和要求,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上得到智力的发展和心理品质的完善。
在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们对学生智力发展和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不可低估。作为一名教师,应把握时机,在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整体关系的同时,利用不同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使全体学生在获得扎实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在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立泽,韩庆奎.化学教学实验研究.海南:南海出版社,1997.
[2] 苏穆欣.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王义高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 周乐龙.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网:浅谈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http://gzpx.cersp.com/20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