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过几个毕业班了,每到六年级,最让我们头疼的是学生的早恋问题。不经意间就会听到“谁和谁好了”, “谁和谁是一对”这样的悄悄话;无意间在练习本的扉页也会发现一串串的红心。让人哭笑不得,但又不能漠不关心。
现在的六年级孩子,他(她)们远比我们那个年代的男孩、女孩成熟.说他(她)们懂吧?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不懂吧?又有那么一点点心事!春天来了,小草就要发芽,花朵就要开放,现在青少年生理、心理成熟期大大提前,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朦胧的性别意识,对异性存在着好奇,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自我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异性的兴趣和向往是自然而正常的现象。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但不能放任自流。
周三的第一节是外教课,下课后,我往班级走,看到几个外班的男生起着哄,如涨潮一般向我班席卷而来,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班一个女孩子异样变化。我一愣,觉得这里边一定有事。果然,第二天,我在门外站着时,昨天来过的一个男生羞涩的把一张纸条仍在我的脚下,上边写着他的姓名,爱好以及他所喜欢的人(是我班的一个女生)。我当时很气愤,心想,现在的孩子真是胆大,竟然跟老师叫板,但我还是迅速的把纸条收好了,并没有声张。我想起袁枚的《子不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五台山某禅师,收一沙弥,年甫三岁。五台山最高,师徒在山顶修行,从不下山。后十余年,神师同弟子下山。沙弥见牛马鸡犬,皆不识也。师因指而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犬也,可以报晓、可以守门。”沙弥唯唯。少顷,一少年女子走过,沙弥惊问:“此又何物?”师虑其动心,正色告知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沙弥唯唯。晚间上山,师问:“汝今日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心上思想他的否?’曰:‘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她不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个情窦初开的青少年对异性的思慕。
学生“早恋”了,作为班主任的我一定要慎之而又慎之。既要保护他(她)们那颗稚嫩而又懵懂的心,又还要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不可掉以轻心。我觉得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不使矛盾激化。
这次“寻衅事件”把处于心理封闭期的少男少女的隐私暴露出来,刚好为我提供了教育契机,尽管我还没做好充分准备。我让自己冷静了几天,也给那个女孩子几天思考的时间。市运会结束后,我找女孩子单独谈了一次话,我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一个外班的男孩子大胆的给你写了一封求爱信,送到老师这来了,你怎么看这件事?”“你对这个男孩子了解多少?”,“你欣赏他的哪些地方?”让孩子知道欣赏一个人的优点是很正常的。但要让孩子懂得区分欣赏并不完全代表爱恋。近几天,我细心观察,男孩子还偶尔会来,但女孩子的情绪已经稳定了。青春期的问题就像是假性近视,很多问题看起来很严重,但其实还没有达到器质性病变,及时纠正和引导,一切都会进入正常轨道,否则弄假成真,负作用不可想象。做学生良师益友,替他们保守秘密,别大惊小怪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因为它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 情感交流,着重疏导,不可盲目地批评和粗暴地扼杀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虚荣心极强,比较喜欢一窝蜂,凑热闹。有的孩子认为现在有个女朋友是有个性的标志,没有对象多丢脸,好像没有魅力似的,我又不比别人差。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为没有女朋友、或没有男孩 子追求而苦恼。一天,我与一个男孩聊天,不经意间我问“有人喜欢你吗?”他直直的说“老师,我正为这事愁呢?”我微笑着问“愁什么?”“没有人相中我。”这其实还真代表了现在一部分孩子的心理。而恋爱到底是什么,他们懂吗?他们根本不懂。所以,作为成人,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孩子的情感做一个健康、理智的定位和正确的引导,不要过早地为他们贴上“早恋”的标签。青少年学生的人格还处于相对不完善阶段,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学习的压力都会成为他们幼小心灵的天平向同龄异性倾斜的动力。因此,对于孩子发生的早恋行为,老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对孩子的训斥,而是应该反省自身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经常和孩子沟通,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温暖。当孩子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交流时;当老师为孩子亲密的朋友,成为他们信赖的人,能理智地帮助他们分析利弊时,早恋就会渐渐地远离他们身边。
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要一开口就说你的学习如何?纪律如何?劳动如何?可以从生活的其它方面,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人手。交流时尽量避开其他同学与老师在场,也就是讲艺术,让其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 友爱互助,积极倡导同异性的健康交往
预防早恋现象的发生,班主任的一块法宝仍然是开展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积极倡导孩子们同异性伙伴之间的健康交往。在学校最近举办的科技节和读书汇报活动中,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作品,在制做作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打破了男女生的界限,为了小组的荣誉,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往往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有合作得很愉快。在合作过程中,他们的目光是那样清纯。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广泛的、有距离的同异性伙伴的交往有助于满足他们对于异性的专注与好奇,从而转移他们“早恋”的倾向。
总之,这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和风险的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老师所要做的,是成为孩子们依旧最可信赖的老师,体谅他们的心情,在不戳穿他们的秘密、不伤害他们尊严的前提下,给他们答疑解惑,指出一条重新恢复快乐、自信和内心安宁的出路。让爱在阳光下流淌。
现在的六年级孩子,他(她)们远比我们那个年代的男孩、女孩成熟.说他(她)们懂吧?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不懂吧?又有那么一点点心事!春天来了,小草就要发芽,花朵就要开放,现在青少年生理、心理成熟期大大提前,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朦胧的性别意识,对异性存在着好奇,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自我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异性的兴趣和向往是自然而正常的现象。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但不能放任自流。
周三的第一节是外教课,下课后,我往班级走,看到几个外班的男生起着哄,如涨潮一般向我班席卷而来,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班一个女孩子异样变化。我一愣,觉得这里边一定有事。果然,第二天,我在门外站着时,昨天来过的一个男生羞涩的把一张纸条仍在我的脚下,上边写着他的姓名,爱好以及他所喜欢的人(是我班的一个女生)。我当时很气愤,心想,现在的孩子真是胆大,竟然跟老师叫板,但我还是迅速的把纸条收好了,并没有声张。我想起袁枚的《子不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五台山某禅师,收一沙弥,年甫三岁。五台山最高,师徒在山顶修行,从不下山。后十余年,神师同弟子下山。沙弥见牛马鸡犬,皆不识也。师因指而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犬也,可以报晓、可以守门。”沙弥唯唯。少顷,一少年女子走过,沙弥惊问:“此又何物?”师虑其动心,正色告知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沙弥唯唯。晚间上山,师问:“汝今日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心上思想他的否?’曰:‘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她不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个情窦初开的青少年对异性的思慕。
学生“早恋”了,作为班主任的我一定要慎之而又慎之。既要保护他(她)们那颗稚嫩而又懵懂的心,又还要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不可掉以轻心。我觉得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不使矛盾激化。
这次“寻衅事件”把处于心理封闭期的少男少女的隐私暴露出来,刚好为我提供了教育契机,尽管我还没做好充分准备。我让自己冷静了几天,也给那个女孩子几天思考的时间。市运会结束后,我找女孩子单独谈了一次话,我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一个外班的男孩子大胆的给你写了一封求爱信,送到老师这来了,你怎么看这件事?”“你对这个男孩子了解多少?”,“你欣赏他的哪些地方?”让孩子知道欣赏一个人的优点是很正常的。但要让孩子懂得区分欣赏并不完全代表爱恋。近几天,我细心观察,男孩子还偶尔会来,但女孩子的情绪已经稳定了。青春期的问题就像是假性近视,很多问题看起来很严重,但其实还没有达到器质性病变,及时纠正和引导,一切都会进入正常轨道,否则弄假成真,负作用不可想象。做学生良师益友,替他们保守秘密,别大惊小怪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因为它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 情感交流,着重疏导,不可盲目地批评和粗暴地扼杀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虚荣心极强,比较喜欢一窝蜂,凑热闹。有的孩子认为现在有个女朋友是有个性的标志,没有对象多丢脸,好像没有魅力似的,我又不比别人差。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为没有女朋友、或没有男孩 子追求而苦恼。一天,我与一个男孩聊天,不经意间我问“有人喜欢你吗?”他直直的说“老师,我正为这事愁呢?”我微笑着问“愁什么?”“没有人相中我。”这其实还真代表了现在一部分孩子的心理。而恋爱到底是什么,他们懂吗?他们根本不懂。所以,作为成人,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孩子的情感做一个健康、理智的定位和正确的引导,不要过早地为他们贴上“早恋”的标签。青少年学生的人格还处于相对不完善阶段,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学习的压力都会成为他们幼小心灵的天平向同龄异性倾斜的动力。因此,对于孩子发生的早恋行为,老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对孩子的训斥,而是应该反省自身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经常和孩子沟通,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温暖。当孩子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交流时;当老师为孩子亲密的朋友,成为他们信赖的人,能理智地帮助他们分析利弊时,早恋就会渐渐地远离他们身边。
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要一开口就说你的学习如何?纪律如何?劳动如何?可以从生活的其它方面,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人手。交流时尽量避开其他同学与老师在场,也就是讲艺术,让其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 友爱互助,积极倡导同异性的健康交往
预防早恋现象的发生,班主任的一块法宝仍然是开展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积极倡导孩子们同异性伙伴之间的健康交往。在学校最近举办的科技节和读书汇报活动中,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作品,在制做作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打破了男女生的界限,为了小组的荣誉,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往往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有合作得很愉快。在合作过程中,他们的目光是那样清纯。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广泛的、有距离的同异性伙伴的交往有助于满足他们对于异性的专注与好奇,从而转移他们“早恋”的倾向。
总之,这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和风险的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老师所要做的,是成为孩子们依旧最可信赖的老师,体谅他们的心情,在不戳穿他们的秘密、不伤害他们尊严的前提下,给他们答疑解惑,指出一条重新恢复快乐、自信和内心安宁的出路。让爱在阳光下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