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湖南凤凰县支教的大三女生小梁连发微博,揭露支教看到的“营养午餐”现状,“这3元的营养午餐,面包值2毛钱吗?总共值1元钱吗?我就不说上次拉来7箱过期牛奶了。”记者调查得知,该县配送的这两样东西,价值2元。该县教育局表示,目前对于微博曝光问题已调查清楚,管理上出了漏洞,已经做出了对小学校长等人免职的处理决定。
——《广州日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其中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国家试点每年所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在2012年10月底召开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厨房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餐计划”)的学校已全部“开餐”,近2600万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午餐。此外,由社会公益力量援建的农村学校厨房已超过1000个。全国已有上千所农村贫困学校,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建起了较为规范的学校厨房,能够为学生供应热食正餐。
去年底国家颁布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至今已有1年了。这项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学生营养匮乏的状况,但让人心痛的事一些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了很多状况。湖南凤凰县教老师微博曝光学生营养午餐“缩水”事件后,立即引起了社会舆的关注。只有巴掌大的面包,孩子如何能吃得饱,有何谈营养呢?
镜头下的问题“营养餐”
镜头一:2012年4月9日中午,云南省镇雄县塘房镇顶拉小学,这个有665名学生的村镇中心小学,其中300多名学生,在吃了由学校食堂统一供给的营养餐后出现腹泻、腹痛、发高烧等症状,随后全部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据学生反映,午餐里豌豆很多发黑,吃起来很涩,闻起来发臭,很难下咽,但由于学校规定不吃完饭菜就要罚款10元,所以,大多数孩子都坚持吃下去了。午餐过后不久,300多名学生先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导致4月9日学生食用营养餐出现身体不适情况的所有原料均无购货验收记录。
镜头二:2012年6月15日上午,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学校发放的营养餐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事发后,当地政府将出现不适症状学生全部送往医院。据颍上县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透露,事发后,当地县、镇政府很多部门人员均赶往事发两所小学,进行现场调查。“学生称当天课间喝的牛奶有问题,有酸味,且味道像米糊一样。”有学生在喝完牛奶后即出现呕吐等症状。据初步调查,当天新集镇共发放2300盒牛奶,78名学生食用后出现不适,其中6名学生有呕吐症状。
镜头三:2012年3月13日云南镇雄县木卓乡六井村苍坪小学203名学生食用“天天乐”蛋黄派后,部分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症状,59名学生入院检查;没过多久,4月11日,云南景东县漫湾镇中学、镇小学183名学生食用中午饭后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现象。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此前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等西部4省(区)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学生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9%;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儿童正常值。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营养餐”,但更需要安全的“营养餐”。
从“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各种问题、各种困难层出不穷,让人感到沉重不已。为了让孩子们能吃上免费午餐,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60亿元,按每人每天3元标准予以补助。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遇到学校吃回扣、供货商缺斤短两、地方监管失职,甚至“雁过拔毛”等问题。如何解决?迫在眉睫。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做好学生“营养餐”,是一个需要细心投入的事。为此,需要政府部门派专人负责这一计划之外,还需要发挥两方面的力量。一是家长的力量,前不久教育部发文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实行营养餐供给的地方,家长委员会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参与供应商的选择、营养餐菜谱的选定,以及对食品安全、质量的监督,这可以促进整个供给过程公开透明,也能保障营养真正进到学生的饭碗。
营养餐“营养”了谁?
一块小面包,加上一盒200毫升的牛奶,有时还是过期奶,这就是3元钱标准的营养餐?成本只有2元,却按每人3元计算,由此推算营养餐的“利润率”竟高达50%。在湖南凤凰县,超过3万学生享受营养午餐计划,按一年补贴200多天计算,仅“营养午餐”一项利润超600万。本是国家推出的一项民生政策,如今却成了一些人的赚钱之机,很是令人心酸。问题是另外一元钱去了哪里?究竟是谁从孩子的嘴里偷走了营养餐的“营养”?
据报道,湖南凤凰县通过公开招标,为三个学区选定了营养餐供应商,符合有关规定。不过,凤凰县提供的合同书复印件显示,并没有对配送面包、火腿肠的大小进行规定,只是笼统地写明配送物品总价3元。很多人质疑,孩子小,午餐不吃米饭怎么行?
调查显示,在云南和宁夏,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条件开展学校供餐。部分开展了学校供餐的地方表示,要保障学生吃饱吃好,在人财物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压力很大。在一些没有条件开展学校供餐的地区,当地的孩子可能面临营养餐只能“垫补垫补肚子”的情况。
学生能吃到什么样的营养餐?据统计,截至今年秋季开学前,53%的试点学校采用了学校食堂供餐,35%选择了向企业(单位)购买供餐服务,还有12%实行了家庭(个人)托餐。
全国学生营养办组织了全面督查,教育部副部长、全国学生营养办主任鲁昕介绍,从实际供餐内容上来看,截至今年秋季开学,已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县和地方试点县,分别有5.8万所和1.7万所学校,采用牛奶或“牛奶+X
(鸡蛋、糕点、火腿肠等)”的加餐模式,分别占63%和86%。内蒙古、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5个省份全部采用了这一模式;安徽大部分学校虽然采用企业供餐模式,但配送食物多为牛奶、鸡蛋。 “牛奶+X”方便易行,却未必适合所有地区的学生们的饮食习惯。
据介绍,对于营养餐,国家不要求地方制定一样的食谱,供应一样的食物。各地应该在坚持安全营养的前提下,根据孩子们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当地物产及饮食习惯,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供餐内容。关键是要确保孩子吃得安全、吃得营养。
对于目前营养计划在落地时可能遇到的困境,2l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担忧,国家推行“营养午餐”,一年支出160多亿元,最终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到底会有多少。他觉得,对“营养午餐”资金使用,应该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认为,“营养午餐”应该着眼于学校公共食堂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制定营养餐食标准,“能让孩子吃上热饭,喝上热汤才是目标。”
让营养餐名符其实,首先要改变面包、牛奶或方便面的单一式搭配,而要将食堂建起来,提供多种食品选择。其次要向社会公布营养餐的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据报道,广西马山县林圩镇23所学校形成的“政府主导一企业支持-公益组织助推-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模式,很值得参考:政府出资建设厨房,每名学生每天午饭补助3元,“免费午餐”基金再每餐补助1元,学生家长或老师轮流值班做饭,午餐每天开支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最后还要加大问责力度,谁敢偷“食”学生的营养餐,就让谁吃不了兜着走。
为了确保学生“营养餐”计划能有效实施,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实施细则规定,学生“营养餐”应以肉蛋奶为主要供餐内容,供餐模式应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为确保食品安全,学校负责人应陪餐,餐费自理。
有评论指出,从半年前民间力量倡导发起“免费午餐”项目,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到后来政府“接力”,对农村义务教育儿童的午餐给予更大的关心和保障,这个过程已经成为凝聚爱心、振奋人心、重塑公益信心的过程。因此,这160亿元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是否真正惠及孩子,不仅关涉到国家政策的落实,还关涉到千千万万社会公众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对政府公信力的信心。
编后语:“免费午餐”项目发起人邓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话发人深省,“还不知160亿元如何运作,但我们有过一次痛心的经历,以供借鉴。我们曾经跟一个学校谈免费午餐计划,让学校报预算,结果他们交上来的预算里,建一个食堂就需要60万。我告诉他们,不是来给他们盖食堂的,只要有个地方能把孩子们的饭做好就行,孩子们可以打完饭回教室吃。我们收到的捐款都是为了让孩子吃好饭,不能消耗在其他地方。”
160亿元的具体执行方案尚在制定当中,很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建议采取地方政府和学校自己承担的办法;有的建议采取借鉴印度的做法,中央政府招标采购,交给包括免费午餐团队的非政府组织来做;还有的建议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运作。
尽管运作的方式方法上不拘一格,但是在如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方面,专家们的观点却十分一致,“目前这种专项拨款补贴,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专用资金中途被截留,不能完全到位。一定要切实加强管理,严管中央专款补贴,杜绝私自占用专项拨款以用于其他用途或者牟取私利,从而导致贫困学生少获得,甚至不能获得应得的补助。”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建议,制度要科学化、精细化。“要建立独立账本,达到专账专用。”
160亿元,一项大工程,令多方受益,不但利于农村地区孩子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利于社会各界的人心凝聚,也利于公共政策落实过程中制度建设的完善。希望切实落到实处!
(责任编校:末衡)
——《广州日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其中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国家试点每年所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在2012年10月底召开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厨房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餐计划”)的学校已全部“开餐”,近2600万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午餐。此外,由社会公益力量援建的农村学校厨房已超过1000个。全国已有上千所农村贫困学校,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建起了较为规范的学校厨房,能够为学生供应热食正餐。
去年底国家颁布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至今已有1年了。这项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学生营养匮乏的状况,但让人心痛的事一些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了很多状况。湖南凤凰县教老师微博曝光学生营养午餐“缩水”事件后,立即引起了社会舆的关注。只有巴掌大的面包,孩子如何能吃得饱,有何谈营养呢?
镜头下的问题“营养餐”
镜头一:2012年4月9日中午,云南省镇雄县塘房镇顶拉小学,这个有665名学生的村镇中心小学,其中300多名学生,在吃了由学校食堂统一供给的营养餐后出现腹泻、腹痛、发高烧等症状,随后全部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据学生反映,午餐里豌豆很多发黑,吃起来很涩,闻起来发臭,很难下咽,但由于学校规定不吃完饭菜就要罚款10元,所以,大多数孩子都坚持吃下去了。午餐过后不久,300多名学生先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导致4月9日学生食用营养餐出现身体不适情况的所有原料均无购货验收记录。
镜头二:2012年6月15日上午,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学校发放的营养餐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事发后,当地政府将出现不适症状学生全部送往医院。据颍上县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透露,事发后,当地县、镇政府很多部门人员均赶往事发两所小学,进行现场调查。“学生称当天课间喝的牛奶有问题,有酸味,且味道像米糊一样。”有学生在喝完牛奶后即出现呕吐等症状。据初步调查,当天新集镇共发放2300盒牛奶,78名学生食用后出现不适,其中6名学生有呕吐症状。
镜头三:2012年3月13日云南镇雄县木卓乡六井村苍坪小学203名学生食用“天天乐”蛋黄派后,部分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症状,59名学生入院检查;没过多久,4月11日,云南景东县漫湾镇中学、镇小学183名学生食用中午饭后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现象。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此前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等西部4省(区)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学生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9%;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儿童正常值。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营养餐”,但更需要安全的“营养餐”。
从“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各种问题、各种困难层出不穷,让人感到沉重不已。为了让孩子们能吃上免费午餐,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60亿元,按每人每天3元标准予以补助。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遇到学校吃回扣、供货商缺斤短两、地方监管失职,甚至“雁过拔毛”等问题。如何解决?迫在眉睫。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做好学生“营养餐”,是一个需要细心投入的事。为此,需要政府部门派专人负责这一计划之外,还需要发挥两方面的力量。一是家长的力量,前不久教育部发文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实行营养餐供给的地方,家长委员会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参与供应商的选择、营养餐菜谱的选定,以及对食品安全、质量的监督,这可以促进整个供给过程公开透明,也能保障营养真正进到学生的饭碗。
营养餐“营养”了谁?
一块小面包,加上一盒200毫升的牛奶,有时还是过期奶,这就是3元钱标准的营养餐?成本只有2元,却按每人3元计算,由此推算营养餐的“利润率”竟高达50%。在湖南凤凰县,超过3万学生享受营养午餐计划,按一年补贴200多天计算,仅“营养午餐”一项利润超600万。本是国家推出的一项民生政策,如今却成了一些人的赚钱之机,很是令人心酸。问题是另外一元钱去了哪里?究竟是谁从孩子的嘴里偷走了营养餐的“营养”?
据报道,湖南凤凰县通过公开招标,为三个学区选定了营养餐供应商,符合有关规定。不过,凤凰县提供的合同书复印件显示,并没有对配送面包、火腿肠的大小进行规定,只是笼统地写明配送物品总价3元。很多人质疑,孩子小,午餐不吃米饭怎么行?
调查显示,在云南和宁夏,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条件开展学校供餐。部分开展了学校供餐的地方表示,要保障学生吃饱吃好,在人财物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压力很大。在一些没有条件开展学校供餐的地区,当地的孩子可能面临营养餐只能“垫补垫补肚子”的情况。
学生能吃到什么样的营养餐?据统计,截至今年秋季开学前,53%的试点学校采用了学校食堂供餐,35%选择了向企业(单位)购买供餐服务,还有12%实行了家庭(个人)托餐。
全国学生营养办组织了全面督查,教育部副部长、全国学生营养办主任鲁昕介绍,从实际供餐内容上来看,截至今年秋季开学,已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县和地方试点县,分别有5.8万所和1.7万所学校,采用牛奶或“牛奶+X
(鸡蛋、糕点、火腿肠等)”的加餐模式,分别占63%和86%。内蒙古、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5个省份全部采用了这一模式;安徽大部分学校虽然采用企业供餐模式,但配送食物多为牛奶、鸡蛋。 “牛奶+X”方便易行,却未必适合所有地区的学生们的饮食习惯。
据介绍,对于营养餐,国家不要求地方制定一样的食谱,供应一样的食物。各地应该在坚持安全营养的前提下,根据孩子们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当地物产及饮食习惯,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供餐内容。关键是要确保孩子吃得安全、吃得营养。
对于目前营养计划在落地时可能遇到的困境,2l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担忧,国家推行“营养午餐”,一年支出160多亿元,最终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到底会有多少。他觉得,对“营养午餐”资金使用,应该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认为,“营养午餐”应该着眼于学校公共食堂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制定营养餐食标准,“能让孩子吃上热饭,喝上热汤才是目标。”
让营养餐名符其实,首先要改变面包、牛奶或方便面的单一式搭配,而要将食堂建起来,提供多种食品选择。其次要向社会公布营养餐的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据报道,广西马山县林圩镇23所学校形成的“政府主导一企业支持-公益组织助推-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模式,很值得参考:政府出资建设厨房,每名学生每天午饭补助3元,“免费午餐”基金再每餐补助1元,学生家长或老师轮流值班做饭,午餐每天开支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最后还要加大问责力度,谁敢偷“食”学生的营养餐,就让谁吃不了兜着走。
为了确保学生“营养餐”计划能有效实施,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实施细则规定,学生“营养餐”应以肉蛋奶为主要供餐内容,供餐模式应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为确保食品安全,学校负责人应陪餐,餐费自理。
有评论指出,从半年前民间力量倡导发起“免费午餐”项目,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到后来政府“接力”,对农村义务教育儿童的午餐给予更大的关心和保障,这个过程已经成为凝聚爱心、振奋人心、重塑公益信心的过程。因此,这160亿元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是否真正惠及孩子,不仅关涉到国家政策的落实,还关涉到千千万万社会公众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对政府公信力的信心。
编后语:“免费午餐”项目发起人邓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话发人深省,“还不知160亿元如何运作,但我们有过一次痛心的经历,以供借鉴。我们曾经跟一个学校谈免费午餐计划,让学校报预算,结果他们交上来的预算里,建一个食堂就需要60万。我告诉他们,不是来给他们盖食堂的,只要有个地方能把孩子们的饭做好就行,孩子们可以打完饭回教室吃。我们收到的捐款都是为了让孩子吃好饭,不能消耗在其他地方。”
160亿元的具体执行方案尚在制定当中,很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建议采取地方政府和学校自己承担的办法;有的建议采取借鉴印度的做法,中央政府招标采购,交给包括免费午餐团队的非政府组织来做;还有的建议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运作。
尽管运作的方式方法上不拘一格,但是在如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方面,专家们的观点却十分一致,“目前这种专项拨款补贴,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专用资金中途被截留,不能完全到位。一定要切实加强管理,严管中央专款补贴,杜绝私自占用专项拨款以用于其他用途或者牟取私利,从而导致贫困学生少获得,甚至不能获得应得的补助。”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建议,制度要科学化、精细化。“要建立独立账本,达到专账专用。”
160亿元,一项大工程,令多方受益,不但利于农村地区孩子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利于社会各界的人心凝聚,也利于公共政策落实过程中制度建设的完善。希望切实落到实处!
(责任编校:末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