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政府公信力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它综合反映了政府的行政效果。本文对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弱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政府责任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这个对象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政府的无形资产和强大的“软实力”。
一、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在我国,政府公信力进入人们的视线是从2003年的“非典”开始的。政府是一个强大的组织,在民众遇到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时,是他们诉诸的对象,政府承载着民众的期望,如果政府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免不了要受到公众的指责。
学者们对我国政府公信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据《小康》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06-2007年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0.6分,刚过及格线。由“政府信用程度”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相信地方政府。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子刊《小康》杂志中,公布了2008-2009年度中国信用小康的指数为61.6,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政府公信力的指数虽然有微弱的提高,但还是刚刚过及格线。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
从上面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较差,应该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政府要下大力度重塑自身形象。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公信力水平不高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1、“官本位”思想泛滥。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官员与老百姓自古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官员对老百姓总是处于控制地位,政府官员总是高高在上,甚至是为所欲为。随着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现代公众已经不再像古代百姓那样“安分守己”了,他们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政府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公众的评论。因此,现代社会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摒弃不正确的传统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
2、腐败现象严重。政府工作人员手中握有权力,为自己捞点儿好处,走点儿捷径轻而易举。人的欲望难填,所以政府工作人员很容易滋生腐败。人民赋予政府工作人员权力,那么政府就应当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能成为自己捞取好处的手段。
3、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提高政绩,往往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时搞一堆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离任或转职时工程又未能完成,实在是劳民伤财。政府的做法根本没有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难免引起群众的不满。
4、社会公众缺乏利益表达途径。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人民享有充分的言论权,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上访、信访等途径解决,对国家事务也可以各抒己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再加上我国举报人保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事件比比皆是。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政府是社会的“划桨者”,是社会发展的引导者,政府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公信力建设涉及到政府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廉洁高效的信用政府,是我们面临的紧要任务。针对政府公信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转变观念,树立人本理念。“官本位”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状况,人民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以迎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亚里士多德说:“一个城邦,一定要参与政事的公民具有善德,才能成为善邦。”政府应组织教育和培训,端正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机,文明工作,依法行政。在行政人员中提倡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尊重和关心人民群众的需要,体现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2、树立法制观念,杜绝腐败。百姓心中有杆秤,政府工作人员心中也应有杆秤,这杆秤就是“法”,用来衡量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之所以腐败行为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在受到利益的诱惑时便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国家应健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于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一经查实,必须使之付出巨大代价。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是政府的一套自身管理工具,对政府工作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能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部门在设置绩效评估指标时应全面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设置,提升政府公信力。
4、设立多样化的利益表达途径,保障公民政治参与。随着社会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对政府有深厚期望,期望内容也不断变化,不仅有物质需求,还有政治生活、社会环境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政府只有广开门路,听取民众意见,并且吸纳采取,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政府设立多样化的利益表达途径,通过民众与政府的互动,让群众呼声得到响应,增进互信,才能安抚民心,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确保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张旭霞.构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博士论文,2004.
[2]中国信用小康指数60分.官员信用度最差农民最高.http://news.sohu.com/2007-08-01.
[3]李哲雄: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传承,2010(10).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政府责任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这个对象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政府的无形资产和强大的“软实力”。
一、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在我国,政府公信力进入人们的视线是从2003年的“非典”开始的。政府是一个强大的组织,在民众遇到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时,是他们诉诸的对象,政府承载着民众的期望,如果政府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免不了要受到公众的指责。
学者们对我国政府公信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据《小康》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06-2007年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0.6分,刚过及格线。由“政府信用程度”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相信地方政府。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子刊《小康》杂志中,公布了2008-2009年度中国信用小康的指数为61.6,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政府公信力的指数虽然有微弱的提高,但还是刚刚过及格线。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
从上面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较差,应该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政府要下大力度重塑自身形象。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公信力水平不高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1、“官本位”思想泛滥。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官员与老百姓自古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官员对老百姓总是处于控制地位,政府官员总是高高在上,甚至是为所欲为。随着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现代公众已经不再像古代百姓那样“安分守己”了,他们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政府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公众的评论。因此,现代社会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摒弃不正确的传统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
2、腐败现象严重。政府工作人员手中握有权力,为自己捞点儿好处,走点儿捷径轻而易举。人的欲望难填,所以政府工作人员很容易滋生腐败。人民赋予政府工作人员权力,那么政府就应当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能成为自己捞取好处的手段。
3、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提高政绩,往往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时搞一堆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离任或转职时工程又未能完成,实在是劳民伤财。政府的做法根本没有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难免引起群众的不满。
4、社会公众缺乏利益表达途径。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人民享有充分的言论权,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上访、信访等途径解决,对国家事务也可以各抒己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再加上我国举报人保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事件比比皆是。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政府是社会的“划桨者”,是社会发展的引导者,政府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公信力建设涉及到政府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廉洁高效的信用政府,是我们面临的紧要任务。针对政府公信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转变观念,树立人本理念。“官本位”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状况,人民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以迎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亚里士多德说:“一个城邦,一定要参与政事的公民具有善德,才能成为善邦。”政府应组织教育和培训,端正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机,文明工作,依法行政。在行政人员中提倡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尊重和关心人民群众的需要,体现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2、树立法制观念,杜绝腐败。百姓心中有杆秤,政府工作人员心中也应有杆秤,这杆秤就是“法”,用来衡量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之所以腐败行为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在受到利益的诱惑时便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国家应健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于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一经查实,必须使之付出巨大代价。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是政府的一套自身管理工具,对政府工作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能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部门在设置绩效评估指标时应全面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设置,提升政府公信力。
4、设立多样化的利益表达途径,保障公民政治参与。随着社会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对政府有深厚期望,期望内容也不断变化,不仅有物质需求,还有政治生活、社会环境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政府只有广开门路,听取民众意见,并且吸纳采取,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政府设立多样化的利益表达途径,通过民众与政府的互动,让群众呼声得到响应,增进互信,才能安抚民心,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确保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张旭霞.构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博士论文,2004.
[2]中国信用小康指数60分.官员信用度最差农民最高.http://news.sohu.com/2007-08-01.
[3]李哲雄: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传承,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