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派相关论文
目前为人所熟知的“中国经济派”,由王宜昌、张志澄、王景波等人组成,是19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反方”言论的代表,他们认为......
王一,原名王淑蓉,1909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县。1926年到武汉参加革命,从事地下工作。1927年3月,在中共汉口三区委员会机关任干事,由向......
狱中的陈独秀(1932年摄于南京第一模范监狱)把陈独秀的位置摆正 陈独秀之所以成为悲剧人物,是因为他中年的彷徨。大家晓得陈独秀早......
1927年八七会议决议、1929年中央政治局开除陈独秀党籍的决议、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对维护当时......
蒋介石以外,阎锡山,这个现代中国的政要也留下了大量的日记,但他的日记特点是多记理少记事。这本身也说明他的思考精进勇猛。“不慎于......
延安整风有两个层次,即中共中央高级干部整风和全党的普遍整风。全党的普遍整风,实际上又分为整顿“三风”和审查干部两个阶段,而从整......
国民党甚至蒋介石本人屡次通过朱家骅给陈独秀“巨额资助”“医药费”,表面看来是没有政治用意的,甚至在陈独秀逝世时,在何之瑜的《先......
1985年的暑假,我带着一本《百年孤独》从上海返回中原老家。它奇异的叙述方式一方面引起我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使我昏昏欲睡。在返......
在20世纪,对中国人来说,最值得称赞的国际事件莫过于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十月革命比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1937年8月23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羁押4年之久的陈独秀从南京老虎桥监狱出狱了。 当时,长子延年、次子乔年多年前就已壮烈牺牲,夫人高......
一、“中国托派”是怎么形成的 从历史渊源上看,“中国托派”的形成来自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
党史界对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关系研究成果颇多,但是,陈独秀离开中共中央领导岗位后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关系怎样,一直未见披露和研......
[摘要]陈独秀晚年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也抛弃了托洛茨基主义,成为一个反对派,即自由知识分子。促使他晚年与托派分道扬镳,成为自由知识分......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检察机关与基层乡镇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联系断层,基层乡镇成为检察机关开展职务......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终于走出牢房,他自由了。这样一位不甘寂寞的政治人物,自然要投身于全民抗战的斗争之中。然而,他怎么也没想......
从1942年延安整风至十年“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王实味是一个必被批判的靶子,每次都不能幸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王实味......
同情托派,险被整肃1925年11月,作为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一批学生的蒋经国,来到了莫斯科,这一年他仅仅15岁。来到莫斯科学习前,蒋经国......
陈独秀与高语罕相识于早稻田大学,其后两人在“五四”运动中并肩战斗,接着陈独秀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并出任一至五任中央总书记,高......
1932年10月15日,上海租界中外警察发布了一则令国民党当局“欢欣鼓舞”的特大新闻——他们抓获了住在岳州路永兴里11号的中共大头......
1932年肃反中,左权被诬陷参加过托派组织,因此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当时他曾一再向党声明,亦无法为当时的中央所相信,致使他长期忍......
高语罕是中共党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曾在有着“中国西点”盛誉的黄埔军校担任政治主任教官,在当时英雄人物云集的黄埔军校中领尽风骚,一......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总部被日军合围.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然而,令人痛心的是......
中央巡视团的到来,让春寒料峭的太行山,如春花盛开般温暖热闹起来。时年34岁的大龄剩男左权,那常年紧锁的川字眉,也在不经意间,舒展成平......
1991年2月7日,公安部作出了《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否定了王实味同志参加过托派组织一事,这是为王实味的冤案最后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党史著作基本上都无一例外地说:经共产国际同意,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处派代表魏金斯基一行人1......
刘仁静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参加过党的一大,任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生前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新中......
【正】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广西发生了“处决王公度”案,一时株连者甚众。有谓王公度是广西托派头子,因进行托派活动......
1937年8月陈独秀出狱,他此后的一些言论和行动,表面上表现得很革命,但是这些言行并不能充分地说明陈独秀在出狱后已经不是托派了.......
一九六八年法国五月风暴是当代法国的一次文化革命,但它对法国包括政治领域在内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令人意外的是,绝大多数......
<鲁迅正传>从书名到内容对鲁迅均持贬损态度.郑学稼研究鲁迅是通过一个人去折射当时的社会思潮与文化思潮,因而该书的某些史料的运......
抗战爆发后,陈独秀从南京出狱后来到武汉,积极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他主张坚持持久抗战,拥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这些都是爱国主义......
一、王公度案迷雾 1937年桂系处决王公度一案,在相当长时间内烟雾迷漫,不少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对王公度的“托派”之名深信不疑。......
我立志要写一本书,将中国托派的苦难与奋斗客观的呈现给读者。几年前,该书出版。刊登在《世纪》杂志今年第一期的《中国的最后一个托......
上世纪90年代,我曾多次采访邓小平早年留学巴黎的同学,被称为托派教父的郑超麟。在他家里我几乎每次都会见到一位老先生叫周覆锵,他是......
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认为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派别和个人比较多。他们高估中国资本主义力量,认为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持资......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中共派遣到国民革命军中的各级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分别转入地下斗争或派赴苏联学习。曾任国民革命......
1951年,"八级工资制"出台后,先后遭到托派人士的反对和党内"左"派的批评,二者的出发点都是对绝对平等的追求.两次争论实际上蕴藏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为了纪念党的生日,回顾党走过的80年光辉历程,本刊组织了一系列纪念文章,从本期起陆续在各专栏刊载,......
摘要:取消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是一种达到背弃党的地步的机会主义,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不相容的。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与当......
面对世界的巨大变化和苏东社会主义的瓦解,当代托派认为社会主义的危机不是马列主义的危机,而是社会主义者--斯大林主义和社会党--......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思想政治战线上开展了一场激烈的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和当代社会的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也称作中国社会史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