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战行动中,面对河川、河谷等天然屏障,桥梁装备成为保障部队、武器装备及车辆快速通过的重要手段,对赢得战斗胜利具有重要作用。建国以来,经过我国军工部门的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研制成功的各种机械化桥已形成轻型、重型及特种桥三大系列:轻型桥主要有69式轻型机械化桥、69式改进型/GQL120A型轻型机械化桥GQL321型轻型伴随桥;重型桥主要有84式重型机械化桥、84-A式/GQL110A型重型机械化桥及GQL111型重型机械化桥;特种桥主要有84式坦克架桥车/冲击桥。
轻型机械化桥
69式轻型机械化桥
1959年,我军从苏联引进卡姆姆(KMM)轻型机械化桥样品,决定进行参照设计,将其载重量由15吨提高到20吨。1963年研制成功,命名为“1963年式轻型机械化桥”。由于该桥存在超高、超重等问题,未能批量生产。为此,1969年进行改进设计,设计成功后命名为“1969年式轻型机械化桥”,简称69式轻型机械化桥。
69式轻型机械化桥用于保障2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车辆以及用汽车、骡马牵引的各种技术兵器迅速通过河川障碍。其既可架设低水桥(桥体略高于江河水面),也可架设水下桥(桥体架设在水面以下),以隐蔽部队的渡河企图。全套器材由9辆桥车和1辆辕马道运输车承载运输。每辆桥车的总质量约8.8吨,桥车采用解放牌CA-30A型越野汽车的底盘,行驶速度30-40km/h。每辆桥车人数为3人,其中驾驶员1人,作业手2人。
69式轻型机械化桥架设总长度达63m,车行道的宽度为3m,通载能力为:时速不超过10km/h的履带式车辆20吨;时速不超过15km/h的轮式车辆9.5吨。架设全桥所需平均作业时间为90分钟(白天)、130分钟(夜间)。架设低水桥,要求水的流速不大于1.5m/s;架设水下桥,要求水的流速不大于0.5m/s。
69式改进型/GQL120A型轻型机械化桥
69式改进型轻型机械化桥亦称GQL120A型轻型机械化桥,主要用于保障2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车辆及汽车牵引的各种技术兵器迅速通过河川。全套器材由7辆载有桥体和桥脚构件的桥车承运,其架设操作系统、行驶和越野性能均比69式有所改善和提高。
该轻型机械化桥与69式轻型机械化桥相比,取消了辕马道运输车,桥车的数量由9辆减至7辆;单车总质量由8.8吨减至8.3吨;架设全桥所需平均作业时间也有所下降,白天架设由90分钟降至70分钟,夜间架设由130分钟降至120分钟;底盘车由解放CA-30A型越野汽车改为东风EQ2081E越野汽车,运输时的行驶速度由30~40km/h提高到80km/h;在架桥设备中取消千斤顶,增设稳定支腿,既减少了作业程序又提高了架设和撤收作业时的稳定性。
GQL121型轻型机械化桥
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69式轻型机械化桥已不能满足机械化部队工程保障的需要,其对履带式车辆的承载量明显不足。于是,我国军工部门经多年努力,研制出保障性能更好的轻型机械化桥——GQL121型轻型机械化桥,于1994年定型并装备部队。
GQL221型轻型机械化桥由3辆架桥车和3辆运桥车组成。全套器材架桥总长度为57.6m,车行道的宽度为3.2m,克服障碍最大深度为3.5m,桥脚调整高度为2.25-3.5m,适应最大水流速1.5m/s,架设全套器材所需时间为60分钟,架设单节桥体所需时间仅为6分钟。通载能力为:时速不超过10km/h的履带式车辆25吨,时速不超过15km/h的轮式车辆9.5吨。桥车采用东风EQ208lE越野汽车的底盘,行驶速度为80km/h。
与69式改进型/OQL120A型轻型机械化桥相比,GQL121型轻型机械化桥的桥车减少1辆,并且由于桥脚进行了改进,架设后对履带式车辆的载重量提高到25吨,桥面的车行道也加宽到3.2m,架桥时间进一步缩短,对机械化部队的保障能力有较大提高。
GQL321型轻型伴随桥
GQL321型轻型伴随桥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节平推式机械化桥,于1996年装备部队。其采用平推式的架设技术,作业隐蔽、重心低、操作安全。
全套器材由底盘车、桥体、架设机构、液压系统、控制及照明系统等组成,主要装备山地高原部队和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亦可装备平原和沿海地区的部队。该桥可保障22吨以下的履带式轻型坦克、10吨以下的轮式车辆及其他武器装备迅速克服宽20.5m的河川、沟渠等障碍,以实施快速机动作战。
该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采用军用越野铁马XC2200底盘车运载桥梁器材及架设机构,可在该轮式汽车上进行三节桥体的平推式架设,可架设成两节(长度为15m)或三节桥体(长度为22.5m)的桥梁,以克服不同宽度的河川、沟渠障碍;二是桥梁的连接采用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的自动连接技术,使桥跨上不带动力及液压、电气管线,提高了桥梁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三是作业手采用远距离控制箱操作架设作业方式,实现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因而作业人员少(只有车长、操作手及观察员共3名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四是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作为桥体材料,使桥体结构刚性大、强度高、疲劳寿命长,桥体表面耐磨,能承受裸露履带的直接碾压;五是架设和撤收时间短,在风力小于6级,两岸高差不大于2.8m的情况下,架设和撤收时间都不超过15分钟。
重型机械化桥
84式重型机械化桥
轻型机械化桥载重量较小,难以保障部队的重型装备跨越河流和沟渠等障碍。为此,我国在1970年代便将重型机械化桥的研制提上议事日程。
为满足军队的需要,1974年,我国军工部门提出研制整体式重型机械化桥面的设想。经过10年研制历程,整体式重型机械化桥样品于1984年在北京军区某部队通过了定型试验,被命名为“1984年式重型机械化桥”,简称84式重型机械化桥。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取得产品专利。该桥采用了整体式桥面和机械液压双柱式桥脚结构,具有载重量大,劳动强度低,作业人员少,架设速度快,通行性能好等优点,并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机械化桥拔桥脚困难的问题。
轻型机械化桥
69式轻型机械化桥
1959年,我军从苏联引进卡姆姆(KMM)轻型机械化桥样品,决定进行参照设计,将其载重量由15吨提高到20吨。1963年研制成功,命名为“1963年式轻型机械化桥”。由于该桥存在超高、超重等问题,未能批量生产。为此,1969年进行改进设计,设计成功后命名为“1969年式轻型机械化桥”,简称69式轻型机械化桥。
69式轻型机械化桥用于保障2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车辆以及用汽车、骡马牵引的各种技术兵器迅速通过河川障碍。其既可架设低水桥(桥体略高于江河水面),也可架设水下桥(桥体架设在水面以下),以隐蔽部队的渡河企图。全套器材由9辆桥车和1辆辕马道运输车承载运输。每辆桥车的总质量约8.8吨,桥车采用解放牌CA-30A型越野汽车的底盘,行驶速度30-40km/h。每辆桥车人数为3人,其中驾驶员1人,作业手2人。
69式轻型机械化桥架设总长度达63m,车行道的宽度为3m,通载能力为:时速不超过10km/h的履带式车辆20吨;时速不超过15km/h的轮式车辆9.5吨。架设全桥所需平均作业时间为90分钟(白天)、130分钟(夜间)。架设低水桥,要求水的流速不大于1.5m/s;架设水下桥,要求水的流速不大于0.5m/s。
69式改进型/GQL120A型轻型机械化桥
69式改进型轻型机械化桥亦称GQL120A型轻型机械化桥,主要用于保障2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车辆及汽车牵引的各种技术兵器迅速通过河川。全套器材由7辆载有桥体和桥脚构件的桥车承运,其架设操作系统、行驶和越野性能均比69式有所改善和提高。
该轻型机械化桥与69式轻型机械化桥相比,取消了辕马道运输车,桥车的数量由9辆减至7辆;单车总质量由8.8吨减至8.3吨;架设全桥所需平均作业时间也有所下降,白天架设由90分钟降至70分钟,夜间架设由130分钟降至120分钟;底盘车由解放CA-30A型越野汽车改为东风EQ2081E越野汽车,运输时的行驶速度由30~40km/h提高到80km/h;在架桥设备中取消千斤顶,增设稳定支腿,既减少了作业程序又提高了架设和撤收作业时的稳定性。
GQL121型轻型机械化桥
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69式轻型机械化桥已不能满足机械化部队工程保障的需要,其对履带式车辆的承载量明显不足。于是,我国军工部门经多年努力,研制出保障性能更好的轻型机械化桥——GQL121型轻型机械化桥,于1994年定型并装备部队。
GQL221型轻型机械化桥由3辆架桥车和3辆运桥车组成。全套器材架桥总长度为57.6m,车行道的宽度为3.2m,克服障碍最大深度为3.5m,桥脚调整高度为2.25-3.5m,适应最大水流速1.5m/s,架设全套器材所需时间为60分钟,架设单节桥体所需时间仅为6分钟。通载能力为:时速不超过10km/h的履带式车辆25吨,时速不超过15km/h的轮式车辆9.5吨。桥车采用东风EQ208lE越野汽车的底盘,行驶速度为80km/h。
与69式改进型/OQL120A型轻型机械化桥相比,GQL121型轻型机械化桥的桥车减少1辆,并且由于桥脚进行了改进,架设后对履带式车辆的载重量提高到25吨,桥面的车行道也加宽到3.2m,架桥时间进一步缩短,对机械化部队的保障能力有较大提高。
GQL321型轻型伴随桥
GQL321型轻型伴随桥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节平推式机械化桥,于1996年装备部队。其采用平推式的架设技术,作业隐蔽、重心低、操作安全。
全套器材由底盘车、桥体、架设机构、液压系统、控制及照明系统等组成,主要装备山地高原部队和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亦可装备平原和沿海地区的部队。该桥可保障22吨以下的履带式轻型坦克、10吨以下的轮式车辆及其他武器装备迅速克服宽20.5m的河川、沟渠等障碍,以实施快速机动作战。
该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采用军用越野铁马XC2200底盘车运载桥梁器材及架设机构,可在该轮式汽车上进行三节桥体的平推式架设,可架设成两节(长度为15m)或三节桥体(长度为22.5m)的桥梁,以克服不同宽度的河川、沟渠障碍;二是桥梁的连接采用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的自动连接技术,使桥跨上不带动力及液压、电气管线,提高了桥梁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三是作业手采用远距离控制箱操作架设作业方式,实现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因而作业人员少(只有车长、操作手及观察员共3名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四是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作为桥体材料,使桥体结构刚性大、强度高、疲劳寿命长,桥体表面耐磨,能承受裸露履带的直接碾压;五是架设和撤收时间短,在风力小于6级,两岸高差不大于2.8m的情况下,架设和撤收时间都不超过15分钟。
重型机械化桥
84式重型机械化桥
轻型机械化桥载重量较小,难以保障部队的重型装备跨越河流和沟渠等障碍。为此,我国在1970年代便将重型机械化桥的研制提上议事日程。
为满足军队的需要,1974年,我国军工部门提出研制整体式重型机械化桥面的设想。经过10年研制历程,整体式重型机械化桥样品于1984年在北京军区某部队通过了定型试验,被命名为“1984年式重型机械化桥”,简称84式重型机械化桥。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取得产品专利。该桥采用了整体式桥面和机械液压双柱式桥脚结构,具有载重量大,劳动强度低,作业人员少,架设速度快,通行性能好等优点,并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机械化桥拔桥脚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