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郎德在省文物局的推动下率先开发乡村旅游时,重新启用大集体时期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工分制”来管理资源,分配收益。20多年来,“工分制”不仅在郎德沿用至今,还在附近陆续兴起的旅游村寨中不断复制而被称为乡村旅游的“巴拉河模式”。
工分制存续的20年间,资源共有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自觉地保护他们的传统建筑和村寨的原生风貌,社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得到较好的管理和维护。同样由于工分制的存在,一定程度控制了贫富差距,避免部分弱势人群的边缘化。
然而,近几年来,强调福利和公平的“工分制”在郎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管制与对抗加剧,人才流失、效率低下,使得“工分制”的废存引起极大争议。
郎德村民中间,有人说它是个美丽而脆弱的“乌托邦”,符合人们的理想,但终究要破灭,有人则坚定地支持它继续下去。
“工分制”的复活
郎德开发乡村旅游之初的四五年间,主要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宾,村民们得到的回报主要是荣誉感和一些小礼品。由于害怕耽误农活,村民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村干部们要求负责对口接待的部门给一点钱,作为误工补偿发给参加接待的村民,旨在鼓励村民的参与。
但是没钱的时候没人干,有点钱又开始为怎么分发生矛盾。当时的村干陈正洲说:“一开始是当场把钱平均分掉,后来觉得客人还没走就分钱不好看,就改成来一个登记一个,等客人走了再分钱。但是这样做经常闹纠纷,有的没登的也说他来了,搞不清楚是他讲假话还是干部漏登。所以我们又改革,来的人都发个牌牌,有牌牌的才领得到钱。这个办法很像大集体时候领工分,我们就把这个牌牌喊叫‘工分牌’。”
其时,曾在中国农村普遍使用过的“工分制”已被抛弃20多年。但正如陈正涛所言:“干了这么多年的集体,有经验,群众也容易接受。每场演出全村人就像部队一样,井然有序。”郎德村支书,寨老和鬼师等“威权人士”给“工分制”定了规矩,并不断根据村民的意见进行调整和补充。
原本寨子里只是一部分人参与接待,现在为了做到公平,村寨所有成员都开始参与到接待中。就像老支书说的,“所有人都为村寨的建设和保护出过力,寨子是大家的,应该家家都受益。”社区最主要的旅游项目——苗族歌舞表演由村寨集体举办,所有村民(外嫁妇女及学龄前儿童除外)均可参与旅游接待并按贡献大小计工分进行分配。基本规则是技能要求越高、服饰越精美,承担角色越多者工分越高。以一场表演为例,最辛苦且有较高技能的演员最高可记20分,穿着民族服装迎客的村民,按服装的档次记2至8分,负责摆放迎客酒桌及敬酒的“桌长”记1分,公共服务如清洁卫生按包干面积的大小记分,负责组织管理的村干部及接待办成员则一律记18分。
老人、孩子和病残者享受优待。65岁以上的郎德村民及病残者,无论到场与否,每场表演可人均记5分:小孩(学龄儿童)只要穿着民族服装到场,依年级高低分别记1至5分。
集体歌舞表演收入的75%用于分配给村民,每户一个工分册,每场登记,按月结算:25%用于维护村里的建筑、道路,购买迎客用的芦笙、鞭炮、米酒等物品,支付外联费用,赡养孤老、举办篮球赛等集体娱乐活动以及为全体村民上交部分税费。
农家乐和工艺品售卖由农户自主进行,但必须遵守一定规范。比如,农家乐经营户不允许在集体歌舞表演期间拉客,工艺品售卖只能在表演结束后在指定位置进行。违反者将被处以罚款直至取消参与集体表演资格。
“工分制”在郎德“复活”之时,中国旅游业尚在起步之初,大部分旅游景区的开发管理都由政府部门进行,在管理和分配制度设计上并无可供参考的案例。在此背景下,郎德在形式上借用了大集体时期的“工分制”,但并非全盘照搬,而是进行了“改造”。无论是郎德人还是研究者都认为,现在的“工分制”与20多年前的“工分制”有着本质的差别。
“我们不是大锅饭。”郎德村民陈正洲说:“大集体时候,一个人出工和不出工都拿一样的工分,像这种搞法,哪个会出力做活路?现在的这个工分,基本上还是出力多的得多,出力少的得少,不是大锅饭。”
雷山县苗学研究会会长李国章说:“大集体的工分,除了老年人和少年工分稍低之外,成人的工分都一样。郎德现在搞旅游实行的“工分制”体现了不同分工之间的差别。另外,大集体是强制性的,(农民)只有接受别无选择,规矩也是国家定好的,体现的是国家意志。郎德现在的工分制是自愿的,规矩是大家讨论出来的,体现了村民的意志。”
苗族的传统认为,天地间的各种资源都应该是共有的。“隔山打羊,见者有份”在黔东南是老幼皆知的俗语。在村规民约中对维护公共财产有严格的规定,侵犯者要受重罚:参与公共事业则是苗族民众的自觉之举。在社区内部,倡导团结互助,协调合作。一家有事,全村帮忙,一家有难,大家解囊,一家有客,全村待客。苗族先民认为天上有人(神),地上有人,地下有人(鬼),人人平等。苗族古歌和传说中有名有姓的神有100多位,但是诸神平等,没有主神与次神之分。在苗族社会,人与人只有善恶之分,没有等级之分。这些都体现在了现行的集体“工分制”里。
匆匆而过的游客看到的郎德,往往只是风光、歌舞和十二道拦门酒等“前台表演”。只有住上一两天,才有机会体验到更加鲜活有趣的“后台生活”。
在实行“工分制”的郎德,“抢工分”自然成为村寨生活的重要内容。只要设在村寨中心的高音喇叭一响,就意味着旅游团队将在半小时内到来。于是整个村寨立刻人头攒动,男女老少纷纷放下手里的活,从四通八达的村寨小巷赶往寨门口和铜鼓坪,边扣纽扣,边系裙带,健步如飞,还要记得向管理人员领取自己的工分牌。
祖孙三代都有女人的家庭,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妆扮,常常出现这样紧张凌乱的场面:催促的广播再次响起,告知客人的车已在寨口停下,母亲刚刚给女儿梳完头,正在给自己穿盛装,小女孩还在对着镜子一丝不苟地抹眼影打腮红,祖母只好一只手系自己的裙子,一只手往孙女身上披表演服。
可是杂乱之中有着秩序,这种秩序是天天“操练”的结果。二十分钟以后,村口鞭炮声响,游客进村,十二道拦门酒已经摆好,长者们一字排开吹起了深沉的长统芦笙,年轻媳妇穿着盛装站在寨门里,端起酒杯唱起歌,隆重欢腾的气氛瞬间呈现。
等客人都进了寨门,领了“工分”,一些不是“演员”的妇女,手脚麻利地脱去刚刚穿上的盛装。她们有的回家,有的下田。一位大婶早上下田给稻秧打药,听到广播后一路小跑,来不及脱去被药水浸湿的衣服,只好胡乱将盛装罩在外面。现在,她把盛装挂在门口晒着。“都沾上药臭气了。”她说,然后担起箩筐下田干活去了。不过,等到最后一个节目“大团结舞”的芦笙曲一响,她们又会以最快的速度,从这个村寨的各个角落返回铜鼓坪“抢工分”。
铜鼓坪上的老老少少,从容面对旅游者“长枪短炮” 的相机。盛装的女人们更是摆好“POSE”,随时应游客之请合影,不过她们并不收取费用。无论是“陪场”还是“演员”,只要一有空闲就开始做针线。她们的身边还都摆放着装满手工艺品的提篮,等待表演结束后向客人兜售。
歌舞结束后,铜鼓坪成了临时的工艺品集市,一个提篮就是一个摊位。每户只能有一个摊位,位置则由每天早上的抽签决定。在郎德,卖手工艺品是女人的“专利”。为了跟天南地北的客人们顺利地讨价还价,很多郎德妇女学会了普通话,有的甚至能讲简单的英语和日语。
分发和整理“工分牌”是件繁重的工作,需要三四个人专门操作。角色越分越细,同时为了防止大家中途开溜,每个角色又要分两到三次分发,回收后还得按角色和票面重新归置。场次多的时候,每天要发出和回收10多套、每套近千张“工分牌”。
不过管理者最头痛的还是总有人“违规”,在集体歌舞进行时售卖工艺品。一位表情严肃的管理人员总是站在铜鼓坪边上的最高处,一旦发现这样的“小动作”,立即用苗语大声警告,警告无效时即处以罚款。
由于旅游旺季往往也是农忙时分,而绝大部分郎德人家都选择“两手抓”。一位郎德村民的典型日程是凌晨5点起床上坡干农活、早晨8点至晚上7点“抢工分”、晚上7点至9点割草喂牛,9点以后吃饭体息。会计陈光胜形容旅游和农耕是“放在嘴边的两块肉,哪块都舍不得丢”,只好“要干农活,要表演、要做家务,要卖东西,忙得团团转,有时候连饭都不得时间做来吃。
团队较少的时候,人们才能“抢抓机遇”自己娱乐一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肉喝酒。此时路过寨子的亲戚朋友,甚至经过家门口的游客,往往被主人家一把拉进门,不由分说就灌下几杯酒,塞进几块肉。这时候没有“工分”,也没有旅游,有的只是郎德人自己的生活。
“工分制”让郎德的老人,小孩和欠缺资金技能的村民享受不少福利:
年近8旬的陈正清和老伴相依为命。他们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也没有什么其他收入。搞旅游以后,老两口一个吹芦笙,一个陪场,团队多的时候,一个月可领到100多,少的时候,也有六七十块。他说:“现在虽不能发财,但盐巴钱,电费是有了。”
15岁的女孩陈胜莲利用每个周末“陪场”,每个月能分到几十块钱,这对她十分宝贵“妈妈过世,爸爸到广东打工,常常被拖欠工钱没法寄生活费,我和哥哥就靠陪场的钱过日子。”
不会跳舞,也不太会讲汉话的韦国芬住在村寨最边缘的角落,每天穿着盛装来铜鼓坪“陪场”,也就是坐着绣绣花,晒晒太阳,“每个月也有几十上百块钱,”她说:“要是不搞工分,只有出去打工。”
前任村长陈民军说:“工分制解决了好多问题,像老年人,要出去打工,哪个要?在这里穿身衣服动一动,一个月得个百把块。小娃娃也可以参加,除了得钱,还跟着学学吹芦笙跳跳舞,留点民族文化的记忆。”
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的好处也不少。集体资金从以前的一分都没有,发展到现在的年逾数十万。利用集体资金,郎德90年代就接通了有线电视,也是周边第一个通电,通电话,用上自来水的村寨。此外,村寨投资20多万把原先一遇洪水就被冲垮独木桥修建成坚固的风雨桥,还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室、公厕和篮球场,购置了消防器材和设备。
“工分制”的存续,使得资源共有的观念更加深人心。很多旅游村寨面临的“建筑现代化”在郎德就不是问题,人们自觉地保护他们的传统建筑和村寨的原生风貌,尽管富裕起来的村民不少,但没有出现将自家老屋改造成现代建筑的情况。
村民们还认为,就是因为工分制,村寨才能够一直“和气、团结、气氛好”。在郎德,尽管农家乐是利润最丰厚的经营项目,但村民之间并不争抢游客。村民陈俊光家是政府挂牌定点的农家乐接待点,由于离村寨中心较远,很少有客人光顾。曾有游客建议他在鼓场设置一个指示牌,指引客人前来,他摇头说:“客人自己走得到,我就接待,走不到,我也不愿邀请。不好意思,有点强求的意思,不文明。寨里搞农家乐的人家多,要是家家都在争,寨子就不团结,不好。”
2000年以来,郎德要不要改革“工分制”就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最初持改革主张的主要是州、县的政府部门。一些官员认为,郎德乡村旅游在省内起步最早,可经济指标近年来不仅落后于安顺的天龙屯堡,更有被巴拉河畔的后起之秀南花苗寨“赶超”趋势,原因即在于郎德人保守,固执地采用“工分制”,强调了公平却伤害了效率。
从市场的眼光看,“工分制”缺乏活力。郎德从未有过真正的市场营销,其客源主要靠旅行社相互介绍。“团队要来,电话通知我们就接待,他们不来,我们就干农活。我们很少主动与旅行社联系。”村干部吴剑说。
郎德的表演由村寨自主定价,从不打折,也拒绝给导游回扣。郎德公办的食堂吃饭需预订,大厨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村民,没有菜谱,只有每人10元、15元或20元标准的几档。公办招待所价钱十分便宜,但没有洗浴间,上厕所要下楼,被褥不易拆洗,一年住不了几个人。
这一切使得州,县旅游主管部门一度尝试推动郎德引入市场机制,组建旅游公司,并组织干部们到天龙参观学习。“再不打破‘工分制’,郎德将失去竞争力。”黔东南州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说。
除了政府的干预,商业资本的诱惑也源源而来。前来郎德洽谈投资的老板一个接一个,有的想搞“新区合作开发”,有的想接手旅游经营管理,有的想来修宾馆……
尽管屡遭批评,也对天龙屯堡取得的成就称羡不已,郎德人仍然坚决抵制了“招商引资”和“内部改制”。2004年一个研究所在郎德进行的调查显示,村民们普遍认为一旦搞了“公司”,“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局面就会被打破,没有全村老小积极参与,热烈和谐的气氛就没有了。
“挣钱可能多点,但是老人、小孩,不会唱歌跳舞的人咋办?富的人更加富,穷的人更加穷,就会出大矛盾。”时任郎德村主任的陈民军说:“我们寨子自古以来就以团结为先,改公司会破坏团结,群众不同意,寨老那一关更加过不了。”
但是就在最近两三年间,郎德内部主张改革“工分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如果早点拿给一个公司来运作,应该比现在发展要快。”20岁出头在省城念大学的阿达说,早在五六年前,他就想过要承包村里的旅游,但是老人们不同意。
老人和大部分妇女仍旧是“工分制”的坚定支持者。外来媳妇潘胜莲说:“工分制还是好,公平点,大家都得吃。如果是老板来搞,或者是哪个承包,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不得人要。”
前不久,村寨清洁卫生终于从划片包干“领工分”改成雇人“搞专职”。村干部说+这件事争论了好多年都没结果,这次奥运圣火在郎德搞了传递后,来旅游的人翻了一翻,光是表演和接待都忙不过来,大家根本没时间搞卫生才同意的。
陈光胜把这个事件看作“工分制”面临废除危机的一个信号。他说:“工分制是大制度,现在郎德的一切事务都在这个框架里面,如果卫生搞专职,那么旅游接待组搞专职,歌舞表演也应该搞专职,农家乐也要这样,工分制就自然瓦解了。过去村民们接受不了,认为什么事都要家家有份,天经地义。”
越来越多有技能有文化的年轻人像张德华一样选择离开,外出打工也都是搞表演。“留不住人才。”会计陈光胜说:“演员们的平均年龄在增长,歌舞水平在下降,想找个能用普通话把村寨历史讲清楚的人都找不到。”
随着游客的大幅增多,村民与管理小组之间的冲突加剧。据介绍,为了维持表演秩序和隆重氛围,管理小组制定了一些规定来规范工艺品销售和防止村民“开小差”,并且为了执行这些规定扩张了管理人员规模,但是违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只好采取扣工分、罚款乃至取消参加集体表演资格等更加严厉的办法。
而老支书陈正涛仍然坚信郎德是全村寨人的郎德,只要培养好年轻人,郎德的路子会很好地走下去。
工分制存续的20年间,资源共有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自觉地保护他们的传统建筑和村寨的原生风貌,社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得到较好的管理和维护。同样由于工分制的存在,一定程度控制了贫富差距,避免部分弱势人群的边缘化。
然而,近几年来,强调福利和公平的“工分制”在郎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管制与对抗加剧,人才流失、效率低下,使得“工分制”的废存引起极大争议。
郎德村民中间,有人说它是个美丽而脆弱的“乌托邦”,符合人们的理想,但终究要破灭,有人则坚定地支持它继续下去。
“工分制”的复活
郎德开发乡村旅游之初的四五年间,主要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宾,村民们得到的回报主要是荣誉感和一些小礼品。由于害怕耽误农活,村民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村干部们要求负责对口接待的部门给一点钱,作为误工补偿发给参加接待的村民,旨在鼓励村民的参与。
但是没钱的时候没人干,有点钱又开始为怎么分发生矛盾。当时的村干陈正洲说:“一开始是当场把钱平均分掉,后来觉得客人还没走就分钱不好看,就改成来一个登记一个,等客人走了再分钱。但是这样做经常闹纠纷,有的没登的也说他来了,搞不清楚是他讲假话还是干部漏登。所以我们又改革,来的人都发个牌牌,有牌牌的才领得到钱。这个办法很像大集体时候领工分,我们就把这个牌牌喊叫‘工分牌’。”
其时,曾在中国农村普遍使用过的“工分制”已被抛弃20多年。但正如陈正涛所言:“干了这么多年的集体,有经验,群众也容易接受。每场演出全村人就像部队一样,井然有序。”郎德村支书,寨老和鬼师等“威权人士”给“工分制”定了规矩,并不断根据村民的意见进行调整和补充。
原本寨子里只是一部分人参与接待,现在为了做到公平,村寨所有成员都开始参与到接待中。就像老支书说的,“所有人都为村寨的建设和保护出过力,寨子是大家的,应该家家都受益。”社区最主要的旅游项目——苗族歌舞表演由村寨集体举办,所有村民(外嫁妇女及学龄前儿童除外)均可参与旅游接待并按贡献大小计工分进行分配。基本规则是技能要求越高、服饰越精美,承担角色越多者工分越高。以一场表演为例,最辛苦且有较高技能的演员最高可记20分,穿着民族服装迎客的村民,按服装的档次记2至8分,负责摆放迎客酒桌及敬酒的“桌长”记1分,公共服务如清洁卫生按包干面积的大小记分,负责组织管理的村干部及接待办成员则一律记18分。
老人、孩子和病残者享受优待。65岁以上的郎德村民及病残者,无论到场与否,每场表演可人均记5分:小孩(学龄儿童)只要穿着民族服装到场,依年级高低分别记1至5分。
集体歌舞表演收入的75%用于分配给村民,每户一个工分册,每场登记,按月结算:25%用于维护村里的建筑、道路,购买迎客用的芦笙、鞭炮、米酒等物品,支付外联费用,赡养孤老、举办篮球赛等集体娱乐活动以及为全体村民上交部分税费。
农家乐和工艺品售卖由农户自主进行,但必须遵守一定规范。比如,农家乐经营户不允许在集体歌舞表演期间拉客,工艺品售卖只能在表演结束后在指定位置进行。违反者将被处以罚款直至取消参与集体表演资格。
“工分制”在郎德“复活”之时,中国旅游业尚在起步之初,大部分旅游景区的开发管理都由政府部门进行,在管理和分配制度设计上并无可供参考的案例。在此背景下,郎德在形式上借用了大集体时期的“工分制”,但并非全盘照搬,而是进行了“改造”。无论是郎德人还是研究者都认为,现在的“工分制”与20多年前的“工分制”有着本质的差别。
“我们不是大锅饭。”郎德村民陈正洲说:“大集体时候,一个人出工和不出工都拿一样的工分,像这种搞法,哪个会出力做活路?现在的这个工分,基本上还是出力多的得多,出力少的得少,不是大锅饭。”
雷山县苗学研究会会长李国章说:“大集体的工分,除了老年人和少年工分稍低之外,成人的工分都一样。郎德现在搞旅游实行的“工分制”体现了不同分工之间的差别。另外,大集体是强制性的,(农民)只有接受别无选择,规矩也是国家定好的,体现的是国家意志。郎德现在的工分制是自愿的,规矩是大家讨论出来的,体现了村民的意志。”
苗族的传统认为,天地间的各种资源都应该是共有的。“隔山打羊,见者有份”在黔东南是老幼皆知的俗语。在村规民约中对维护公共财产有严格的规定,侵犯者要受重罚:参与公共事业则是苗族民众的自觉之举。在社区内部,倡导团结互助,协调合作。一家有事,全村帮忙,一家有难,大家解囊,一家有客,全村待客。苗族先民认为天上有人(神),地上有人,地下有人(鬼),人人平等。苗族古歌和传说中有名有姓的神有100多位,但是诸神平等,没有主神与次神之分。在苗族社会,人与人只有善恶之分,没有等级之分。这些都体现在了现行的集体“工分制”里。
匆匆而过的游客看到的郎德,往往只是风光、歌舞和十二道拦门酒等“前台表演”。只有住上一两天,才有机会体验到更加鲜活有趣的“后台生活”。
在实行“工分制”的郎德,“抢工分”自然成为村寨生活的重要内容。只要设在村寨中心的高音喇叭一响,就意味着旅游团队将在半小时内到来。于是整个村寨立刻人头攒动,男女老少纷纷放下手里的活,从四通八达的村寨小巷赶往寨门口和铜鼓坪,边扣纽扣,边系裙带,健步如飞,还要记得向管理人员领取自己的工分牌。
祖孙三代都有女人的家庭,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妆扮,常常出现这样紧张凌乱的场面:催促的广播再次响起,告知客人的车已在寨口停下,母亲刚刚给女儿梳完头,正在给自己穿盛装,小女孩还在对着镜子一丝不苟地抹眼影打腮红,祖母只好一只手系自己的裙子,一只手往孙女身上披表演服。
可是杂乱之中有着秩序,这种秩序是天天“操练”的结果。二十分钟以后,村口鞭炮声响,游客进村,十二道拦门酒已经摆好,长者们一字排开吹起了深沉的长统芦笙,年轻媳妇穿着盛装站在寨门里,端起酒杯唱起歌,隆重欢腾的气氛瞬间呈现。
等客人都进了寨门,领了“工分”,一些不是“演员”的妇女,手脚麻利地脱去刚刚穿上的盛装。她们有的回家,有的下田。一位大婶早上下田给稻秧打药,听到广播后一路小跑,来不及脱去被药水浸湿的衣服,只好胡乱将盛装罩在外面。现在,她把盛装挂在门口晒着。“都沾上药臭气了。”她说,然后担起箩筐下田干活去了。不过,等到最后一个节目“大团结舞”的芦笙曲一响,她们又会以最快的速度,从这个村寨的各个角落返回铜鼓坪“抢工分”。
铜鼓坪上的老老少少,从容面对旅游者“长枪短炮” 的相机。盛装的女人们更是摆好“POSE”,随时应游客之请合影,不过她们并不收取费用。无论是“陪场”还是“演员”,只要一有空闲就开始做针线。她们的身边还都摆放着装满手工艺品的提篮,等待表演结束后向客人兜售。
歌舞结束后,铜鼓坪成了临时的工艺品集市,一个提篮就是一个摊位。每户只能有一个摊位,位置则由每天早上的抽签决定。在郎德,卖手工艺品是女人的“专利”。为了跟天南地北的客人们顺利地讨价还价,很多郎德妇女学会了普通话,有的甚至能讲简单的英语和日语。
分发和整理“工分牌”是件繁重的工作,需要三四个人专门操作。角色越分越细,同时为了防止大家中途开溜,每个角色又要分两到三次分发,回收后还得按角色和票面重新归置。场次多的时候,每天要发出和回收10多套、每套近千张“工分牌”。
不过管理者最头痛的还是总有人“违规”,在集体歌舞进行时售卖工艺品。一位表情严肃的管理人员总是站在铜鼓坪边上的最高处,一旦发现这样的“小动作”,立即用苗语大声警告,警告无效时即处以罚款。
由于旅游旺季往往也是农忙时分,而绝大部分郎德人家都选择“两手抓”。一位郎德村民的典型日程是凌晨5点起床上坡干农活、早晨8点至晚上7点“抢工分”、晚上7点至9点割草喂牛,9点以后吃饭体息。会计陈光胜形容旅游和农耕是“放在嘴边的两块肉,哪块都舍不得丢”,只好“要干农活,要表演、要做家务,要卖东西,忙得团团转,有时候连饭都不得时间做来吃。
团队较少的时候,人们才能“抢抓机遇”自己娱乐一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肉喝酒。此时路过寨子的亲戚朋友,甚至经过家门口的游客,往往被主人家一把拉进门,不由分说就灌下几杯酒,塞进几块肉。这时候没有“工分”,也没有旅游,有的只是郎德人自己的生活。
“工分制”让郎德的老人,小孩和欠缺资金技能的村民享受不少福利:
年近8旬的陈正清和老伴相依为命。他们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也没有什么其他收入。搞旅游以后,老两口一个吹芦笙,一个陪场,团队多的时候,一个月可领到100多,少的时候,也有六七十块。他说:“现在虽不能发财,但盐巴钱,电费是有了。”
15岁的女孩陈胜莲利用每个周末“陪场”,每个月能分到几十块钱,这对她十分宝贵“妈妈过世,爸爸到广东打工,常常被拖欠工钱没法寄生活费,我和哥哥就靠陪场的钱过日子。”
不会跳舞,也不太会讲汉话的韦国芬住在村寨最边缘的角落,每天穿着盛装来铜鼓坪“陪场”,也就是坐着绣绣花,晒晒太阳,“每个月也有几十上百块钱,”她说:“要是不搞工分,只有出去打工。”
前任村长陈民军说:“工分制解决了好多问题,像老年人,要出去打工,哪个要?在这里穿身衣服动一动,一个月得个百把块。小娃娃也可以参加,除了得钱,还跟着学学吹芦笙跳跳舞,留点民族文化的记忆。”
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的好处也不少。集体资金从以前的一分都没有,发展到现在的年逾数十万。利用集体资金,郎德90年代就接通了有线电视,也是周边第一个通电,通电话,用上自来水的村寨。此外,村寨投资20多万把原先一遇洪水就被冲垮独木桥修建成坚固的风雨桥,还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室、公厕和篮球场,购置了消防器材和设备。
“工分制”的存续,使得资源共有的观念更加深人心。很多旅游村寨面临的“建筑现代化”在郎德就不是问题,人们自觉地保护他们的传统建筑和村寨的原生风貌,尽管富裕起来的村民不少,但没有出现将自家老屋改造成现代建筑的情况。
村民们还认为,就是因为工分制,村寨才能够一直“和气、团结、气氛好”。在郎德,尽管农家乐是利润最丰厚的经营项目,但村民之间并不争抢游客。村民陈俊光家是政府挂牌定点的农家乐接待点,由于离村寨中心较远,很少有客人光顾。曾有游客建议他在鼓场设置一个指示牌,指引客人前来,他摇头说:“客人自己走得到,我就接待,走不到,我也不愿邀请。不好意思,有点强求的意思,不文明。寨里搞农家乐的人家多,要是家家都在争,寨子就不团结,不好。”
2000年以来,郎德要不要改革“工分制”就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最初持改革主张的主要是州、县的政府部门。一些官员认为,郎德乡村旅游在省内起步最早,可经济指标近年来不仅落后于安顺的天龙屯堡,更有被巴拉河畔的后起之秀南花苗寨“赶超”趋势,原因即在于郎德人保守,固执地采用“工分制”,强调了公平却伤害了效率。
从市场的眼光看,“工分制”缺乏活力。郎德从未有过真正的市场营销,其客源主要靠旅行社相互介绍。“团队要来,电话通知我们就接待,他们不来,我们就干农活。我们很少主动与旅行社联系。”村干部吴剑说。
郎德的表演由村寨自主定价,从不打折,也拒绝给导游回扣。郎德公办的食堂吃饭需预订,大厨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村民,没有菜谱,只有每人10元、15元或20元标准的几档。公办招待所价钱十分便宜,但没有洗浴间,上厕所要下楼,被褥不易拆洗,一年住不了几个人。
这一切使得州,县旅游主管部门一度尝试推动郎德引入市场机制,组建旅游公司,并组织干部们到天龙参观学习。“再不打破‘工分制’,郎德将失去竞争力。”黔东南州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说。
除了政府的干预,商业资本的诱惑也源源而来。前来郎德洽谈投资的老板一个接一个,有的想搞“新区合作开发”,有的想接手旅游经营管理,有的想来修宾馆……
尽管屡遭批评,也对天龙屯堡取得的成就称羡不已,郎德人仍然坚决抵制了“招商引资”和“内部改制”。2004年一个研究所在郎德进行的调查显示,村民们普遍认为一旦搞了“公司”,“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局面就会被打破,没有全村老小积极参与,热烈和谐的气氛就没有了。
“挣钱可能多点,但是老人、小孩,不会唱歌跳舞的人咋办?富的人更加富,穷的人更加穷,就会出大矛盾。”时任郎德村主任的陈民军说:“我们寨子自古以来就以团结为先,改公司会破坏团结,群众不同意,寨老那一关更加过不了。”
但是就在最近两三年间,郎德内部主张改革“工分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如果早点拿给一个公司来运作,应该比现在发展要快。”20岁出头在省城念大学的阿达说,早在五六年前,他就想过要承包村里的旅游,但是老人们不同意。
老人和大部分妇女仍旧是“工分制”的坚定支持者。外来媳妇潘胜莲说:“工分制还是好,公平点,大家都得吃。如果是老板来搞,或者是哪个承包,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不得人要。”
前不久,村寨清洁卫生终于从划片包干“领工分”改成雇人“搞专职”。村干部说+这件事争论了好多年都没结果,这次奥运圣火在郎德搞了传递后,来旅游的人翻了一翻,光是表演和接待都忙不过来,大家根本没时间搞卫生才同意的。
陈光胜把这个事件看作“工分制”面临废除危机的一个信号。他说:“工分制是大制度,现在郎德的一切事务都在这个框架里面,如果卫生搞专职,那么旅游接待组搞专职,歌舞表演也应该搞专职,农家乐也要这样,工分制就自然瓦解了。过去村民们接受不了,认为什么事都要家家有份,天经地义。”
越来越多有技能有文化的年轻人像张德华一样选择离开,外出打工也都是搞表演。“留不住人才。”会计陈光胜说:“演员们的平均年龄在增长,歌舞水平在下降,想找个能用普通话把村寨历史讲清楚的人都找不到。”
随着游客的大幅增多,村民与管理小组之间的冲突加剧。据介绍,为了维持表演秩序和隆重氛围,管理小组制定了一些规定来规范工艺品销售和防止村民“开小差”,并且为了执行这些规定扩张了管理人员规模,但是违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只好采取扣工分、罚款乃至取消参加集体表演资格等更加严厉的办法。
而老支书陈正涛仍然坚信郎德是全村寨人的郎德,只要培养好年轻人,郎德的路子会很好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