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期生态批评方向的文化生态学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riend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化生态学的文学”是当代生态批评与批评理论领域内的新概念。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研究视角中,自然被剥夺了其物质形态而成为一种人类话语的构建;而在基要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视野中,文化过程则被简单地归入自然主义诸多假设之内。文化生态学试图折中二者的立场,它着眼于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并非试图将一方还原为另外一方。文学被视为一种文化形式,通过它可以富有成效地探讨这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文学为现代文明的批判性自我反思提供了场所,同时也为创造性的文化自我更新提供了资源。这不仅是一个主题定向或内容问题,而且是立足于想象性文本的审美过程问题。在此意义上,文学被描述为更大的文化话语系统中发挥功能的生态力量。从美国文学中选择的三首诗歌和一些叙事作品,可以作为这种新概念及其思路的典型例证。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人体解剖”意蕴中“非崩溃时期”的社会自我批判。社会自我批判包含“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两个环节及贯穿其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态势。前者是社会自我批判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辩证运动的两个环节;后者是贯穿在两个环节中的以国家权威批判和社会民众批判为现实运作的两种态势。人民是社会主体。人民群众根据自身利益既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结合中展开“批判的武器”;又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结合中展开“武器的批判”,从而在社会自我批判中以直接或间接
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经济迫切需要实现发展动力的转变:从权力主导走向公民经济权利驱动。之所以要实现这种动力转变,一是因为权力的直接干预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今天中国经济的诸多问题,二是因为市场运作的基本制度要素是公民权利,成熟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公民权利驱动的,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都是尊重与实现公民经济权利的结果。从动力转变的角度来讲,中国的经济转轨与体制改革不能仅局限于资源配置方式变革的层面来理解,其实质是国家经济权力与公民经济权利关系的重大调整。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与现状,在公民的各项经济权利中
后发现代国家艰难转型的历史困境赋予中国现代政治学“务实”的特质。急于摆脱这样的历史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政治学人陷入持续批判、对抗与斗争的困局,始终无法积极应对本土的、主流的政治观念与外来政治观念的交锋碰撞。这也制约了中国政治学知识话语体系的现代建构。走出这一困局,实现中国政治学自我启蒙的关键在于,扭转人们把历史困境看作急需打破的“桎梏”(chain)的惯常心态,而是将这些困境理解为“存在之链”(the chain of being)中体现为重要历史时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历史困境的承认与接受,为政
当前德国哲学界形成了主体范式与主体间范式相争的态势,争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处理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曼弗雷德·弗兰克和哈贝马斯分别是这两种范式的代表,前者主张主体优先,而后者则主张主体间性优先。由于他们对于主体间的理解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分歧的关键就在于对主体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看似对立,但通过引入认识理由与存在理由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发现,这种不同所呈现的恰恰是主体自身当中具有互补性的不同方面。基于此,这两种范式的对立也是可以调和的。
2018年时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又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及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指导地位,2018年4月7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天津社会科学》共同举办“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李友梅,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史瑞杰出席会议并致辞。
国内叙事学在西方影响下偏于形式论,一些人甚至把研究对象当成解剖桌上冰冷的尸体,然而叙事本身是有温度的,为此需要借鉴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观点,把叙事的起点提到语言尚未正式形成之前,听取人类学家对早期讲故事行为的种种解释,看到叙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抱团取暖的行为。灵长类动物之间的梳毛,可视为一种具有“前叙事”性质的沟通,其目的在干形成相互忠诚的盟友。继之而起的八卦则有更浓的叙事与结盟意味,主要作用在于把拥有共同世界观的人编织进同一张社会网络之中,其舆论监督功能亦不可小觑。促进叙事能力发育的还有夜话以及与其相伴随的
之所以引入广义的实用主义路径,旨在阐明真理和客观性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历史学并不需要一种新的真之理论,但有必要借用理论术语来分析历史研究中真理概念是如何被理解和使用的。所谓真理是指历史编纂学意义上所确认的一个认识论术语,而客观性是指根植于特定的同时代科学共同体(职业历史学家群体)中的一种认知美德。这一论证主要按照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来展开:首先,提出历史书写中的实用主义“真之约定”观点,论述历史之真的诸条件取决于历史话语的施为之力;其次,主张真之约定是由史家同行来担保的,换言之,历史书写中所宣之真并非取决于
“中西古今”的思想框架几乎支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对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和时代任务给出了有力论证。但贯穿于这个框架中的进步论,却存在着简单化和功利化的问题,既无力防止激进主义和物质主义,又相当轻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传统的重要性。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秩序的重建,由“个体、共同体、人类与大自然”的四重奏所构成的思想框架,已然表明其差异互动的关系,恰好体现着现代人的角色多重性、和周围世界关系的多样性以及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也体现着当代中国也是当代世界的思想界的合理生态,使我们能够以更具现实性也更有想象力的思考和探
传统经验主义的信条是:一切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并且经验能够作为知识确证的“法庭”。但在当代分析哲学那里,这种信条经历着双重的挑战。“反‘所予’论”否定感觉所予能够作为经验知识的基础,一致主义则否认知觉能够确证信念。麦克道威尔提出了“理由空间”的概念,用以“在一致主义与所予的神话之间做出选择”,以解决经验论哲学所陷入的困境。他把“理由空间”界定为“概念空间”,视之为一种规范性的东西。然而,“理由空间”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等,似乎并没有得到深入的规定。“理由空间”在结构上应当包括“能力”、知识(概
道德史上的精神断裂可以表述为:从“超验伦理的世界构造”到“伦理经验的现代性谋划”。尼采的谱系学审查揭示了这一断裂。超验伦理用神的世界压制并反对人的世界,立足于宗教形而上学对世俗道德的敌视。伦理经验的现代性谋划在生活史层面,通过异乡人的生存悖论和身体转向的伦理经验,表现为以欲望的伦理、个体化的道德、物化的文明为基本标识的形态架构。在伦理从超验构造到经验谋划的形态转变过程中,无根基的异乡人如何面对四面受敌的道德?一种道德辩证法基础上的“伦理的和解”,是伦理经验的现代性谋划的可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