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何以出游?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原来是西周贵族的最低一层,但到了东周战国,这种身份越来越不固定和明确,“士”和上层贵族如“卿大夫”的界限也越来越不清楚,或至少很容易越过。而且,随着武士向文士的转变,随着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理念的广泛传播,“学”越来越不在官府。而有“学”或只是有一特殊“技艺”即可成“士”,如此一来,“士”越来越多地摆脱了身份血统的约束,而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来达到。于是,“士”也越来越像是一个泛称,泛指那些有一定学问或才华,对思想或政治有兴趣和才能的人们。这些人在社会上自然仍是少数,但是,他们的来源和功能则相当广泛。
  所以,战国时代泛指的“士”,往上数可以包括过去的卿大夫子弟乃至宗室的流落公子,往下数可以包括各种社会职业出来的人们,甚至包括那些暂时隐于“挽车屠狗者之流”的人们。但也不是说什么人都是“士”,“士”还是与社会上稳定地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农工商”迥然有别,可以和一般的“民”或“劳力者”相对而称;“士”还是具有政治性或观念性的阶层,是社会中一个“活跃的少数”。
  总之,“士”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但也有其确定性,这一确定性主要是相对于两个方面来说的:第一是与之相对而言的、身份比较固定的多数农工商生产者;第二是同样身份比较固定的少数宗室贵族。但是,如果宗室贵族也不得不背井离乡,或者农工商生产者也尝试改变身份,他们也就都可被称为“游士”了。
  士之出游有时是为了道义,如孟子说:“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这是因为不愿待在不合道义的本国了。还有的时候,出国则是因为要寻找合适之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或者为了扶危济困的道义。如果本国是一个小国、弱国,或者恰恰宗室当政,又或是与执政者政见不合,在本国往往会受到限制,到他国却可能更有机会。他们不是没有故国之思,但同时还有一种天下兴亡意识和个人政治抱负。此外,也还有为了避世的游走,为了逍遥的游走,为了生计的游走。当时诸侯国甚多,“东方不亮西方亮”,除了国君的任用,还有公子的养士备用。所以士人游走的空间是相当之大的。
  “士”不为一世家所有,也不为一国家所有,甚至自身的家族意识也相对淡薄,战国时代的“士”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也最有个性的士人,或可说成一个没有阶级意识的“客观阶级”,一种无组织的巨大“组织力”,甚至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能调动千军万马,或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尤其那些纵横之士,就像是职业外交官,而他们所拥有的权力远远超过当代那些往往只是本国政府传声筒的外交官。其职业伦理有时似乎还胜过其爱国之心或忠君之心。还有像同时为数国之相,或者今天在这一国为相,明天又到另一国为相的现象,都可以说是现代国家中不可思议的事情。
其他文献
读“辛丰年”其文,便想知“辛丰年”其人。但“文如其人”,在这儿,似乎是一个例外。  一个薄雾的黎明,乘船到了南通。曙色中,主客初会。于是从容对谈,直到黄昏。于是发觉,他的谈吐、他的气质、他的风度,和他所热爱、所谈论的音乐,相差太远了。以往从文字中得来的印象,竟与本人全不相干。  这是二十年前常见、现在偶可一见的老农形象:一身褪了色的旧军装,包括褪了色的军帽和褪了色的球鞋,“武装到牙齿”。方方的脸,
講述安格拉·默克尔的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像一座沉静的雕塑,很少谈论自己,很少剖析内心。人们经常看到的是审慎、冷静、克制、理性至上,这些是她执掌德国16年里所呈现的特质。但塑造和雕琢她的又是那么复杂的过程:东德的生活经验、物理学家的逻辑训练、牧师女儿的共情柔韧、德意志民族的保守血液……最终共冶一炉,自成一格。  在公共生活和私人世界之间,默克尔划了一条明晰的界线。从她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入政
读罢一九九六年《读书》第三期刊登的刘绪贻先生撰写的《法治和“自我约束”》一文,颇有感触,既然刘先生号召大家对他所提出的问题(见《法》文文尾)进行研讨,便想接着刘先生“欲说还休”的话题说下去,但告诫自己不可多说,只说几句就打住。  美国是一个自我标榜“民主”、“自由”、“法治”的国度,力图充当人文精神回归的终极乐园,其自身有着颇为良好的制度安排,“即使是总统的权力,其限制的方式也不足是‘自我约束’”
关于沈从文在四十年代的小说,不妨从《虹桥》说起。这个与《看虹录》和《摘星录》创作于相同时期的小说,也许能为我们理解后两者提供某种门径。这是个关于四个年轻人的故事。叙事伊始,分述四个年轻人的身份与来历,有着“各表一枝”式的细密、从容甚至冗赘的气息。这四个年轻人怀着各自的理想与目的,与一个马帮结伴,在西南边陲开始了一段预期中当属不平凡的游历。按照惯常的阅读经验,沈从文的这个小说应当有一个大型的情节构制
这大半年来我一直在逃避。不少杂志报纸来约稿,似乎我最应该写些什么,但是我写不出来,也不愿去想。感谢朋友们的关怀,旧雨、新知、同辈、晚辈,甚至素昧平生的读者,总有不断的电话和来访。我也有意把自己弄得很忙,开会、讲学等等,虽然还没有有求必应,但比平时接受邀请积极得多了。就是为避免闲坐独思。似乎是用许多事塞满时间,塞满脑子,忘记那变故,忘记自己余生将独处的前景。现在要整理他的书画集,我不能再逃避,应该有
在现代货币面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用一句看起来费解的话表达了对货币的理解:货币就是货币的职能。意思是说,货币本身是什么东西并不重要,不论它是商品还非商品,也不论它是黄金,还是纸制的票子及记录在册的数字,只要人们赋予它货币的职能,认定它具有衡量其他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能够交换别的商品和劳务、能够用来支付债务等职能,它就是货币。  这里涉及到现代货币的价值基础的问题。现代货币是由各国发行的国家纸币,其价值
我在台湾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清华大学(新竹)的春兴兄很是热情,给我引荐了不少台湾经济学界的朋友。记得在与台中逢甲大学的教授们一起吃午饭时,我问了一个问题:“哪里可以看到土牛?”“土牛?是指台湾本地的牛吗?”在座的人几乎都不知道。看来我的问题太过冷僻了。一  “土牛”一词,是我从一本叫作《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施添福,新竹县文化局,二零零一)的书中看到的。它是指一道边界,隔
中国古代是王朝更迭十分频繁的社会,古人称之为“革命”。从夏商时期至于清季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即使是把从孤儿寡母手中取天下的王莽、刘裕之辈排除在外,也仍然可以说,“革命”是古代中国王朝更替的主基调。  古代中国人所说的“革命”,其本意是革除上天授予前朝的大命,其中虽然也有“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之类革旧布新的意味,但绝不同于近代意义的社会革命。其实,直到辛亥革命前夕,“革命”的主要含义也还是
文章的副题“友好不易理解难”,是由当今日本著名中国学家竹内实先生的命题改动而来,原本的说法为“友好容易理解难”。那是他在日本《中央公论》杂志一九七八年十月号上发表的《理解与友好》一文里提出来的:  在我看来,一国(或者民族、区域)与另一国之间,与相互“友好”的难处相比,还是相互“理解”更为困难一些。  说得极端一点,可以说:友好容易理解难。  竹内实觉得这个命题的概括似乎有点“极端”,可依旧对其情
问:你很重视自己的伦理学,但有些地方好像没说清楚。  答:我以为都说清楚了。有何问题,请提出,但我的回答大概仍是重复一遍而已。  问:例如,你既明确区分伦理与道德,道德只讲心理形式,为什么又提出宗教性道德和(现代)社会性道德,应该是宗教性伦理和社会性伦理嘛。  答:这不是就外在群体的伦理规范(制度、秩序、风俗、习惯等)做分类,而是指个体内在的道德心理中所包含的不同的伦理内容(即规范)。同一道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