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君健,湖北省沙市实验中学校长,湖北省校长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因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省中学物理优秀教研员,并有多节优质课获国家和省一等奖。
湖北省沙市实验中学似一支奇葩傲立杏坛。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管理,一流的成绩,享誉荆州古城。在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该校却独树一帜,倡导生命关怀和智慧追求,受到广大师生的交口称赞。怀着对智慧的好奇和对生命的敬畏,本刊记者采访了学校的王君健校长。
艾:王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刊的采访。在采访之前,我注意到您将办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关怀,这个定位无疑很富有前瞻性,那么,学校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确定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呢?
王: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从教这么多年,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个过程,是智慧生长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是顺应生命成长规律的知识积累与智慧顿悟的过程。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是生命的觉醒,智慧的觉悟。其他的一切目标都是附属的,外在的,亦或是媚俗的,肤浅的。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教育的过程属性,更多强调的是它的终点。在这个“终点”的引导下,我们满眼所及的教育只信奉“塑造”“控制”和“效率”,这种脱离生命属性的教育是不可能焕发生命活力的,湮灭天赋本能的教育也不可能获得生命主体的认同与顺应。
基于这样的认识,沙市实验中学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关怀。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师生个体的智慧生长和生命发展,实现师生个体生命的超越,从而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价值。
艾:毫无疑问,贵校的这种价值取向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那么,贵校是如何将这种取向付诸实践的呢?
王:我们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为“为智慧生长而教,为生命发展而学”。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我们把“智慧”和“生命”作为学校办学实践的的两个关键词,通过文化引领,着力构建了以“智慧·生命”为内核的办学模式。
艾:您所说的文化引领具体包涵哪些内容呢?
王:文化引领是我们的核心策略。品牌学校需要独特优秀的学校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学校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内部隐涵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这种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可以使一个学校保持相对长期的繁荣,优秀的学校文化引领并影响着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艾:请您为广大读者具体介绍一下贵校的学校文化。
王:好的,我校的主流文化是“沙石文化”。她源于实验中学几十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沙石文化的内核是“甘当铺路石子,敢于破石惊天”,她蕴涵着“实中”人的两种精神,即铺路石子——乐于默默奉献的精神;破石惊天——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几十年来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像一面旗帜感召着实中人,凝聚着实中的人心,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实中师生的心灵,促进着实中的持续性内涵发展,使实中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终极的竞争力。在这种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已处于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上,学校已经具备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的人文环境,优雅的育人环境。不过,我们的目标是建设高品位、高质量、实验性、示范性的全国一流学校,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优秀的现代学校文化,仍然是我们今后要做的重要工作。
艾:我注意到您提到了现代学校文化,那么,现代学校文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
王: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现代价值观,它至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其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学校的目的在于为学生造福,为教师造福,并通过教师为学生造福。学校领导要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将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惟一宝贵的,值得尊重和善待的;其二,人性化的师生共同学习成为现代学校文化形态,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就业和生存,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享用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伴随人一生的生命需要,因此,学习不只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其三,竞争创新、开放开拓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表征,传统文化主张力向内用、忍耐节制,主张不偏不倚,适可而止的中庸之道,精神生活中讲求恬淡自然、随遇而安,科学技术的钻研和物质财富的创造,并不倡导穷根究底,竭尽力量,而现代学校文化鼓励冒尖,进取和永不知足的创新精神。具备了这种精神文化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才能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学校文化的主体是由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构成的。
艾:您所说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是指什么呢?
王:所谓教师文化就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与其他职业群体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等,而某个学校的教师文化就是指该校教师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等;所谓学生文化,是指学生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由于学生处在经常性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所以,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旦形成,将会对全体学生成员产生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建构学校文化的主要功夫要放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和行为习惯的改进和提升方面。总之,随着社会变革和转型,教育正在摆脱过去的从属可具性质,正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学校不再是“单纯”培养人的机器,而是关注生命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因此,学校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与时俱进的文化;学校文化是求真务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提升生命价值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实践反思,不断创新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团队学习、优质服务的文化;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精神。
艾:作为一家语文刊物,我想请您谈谈语文学科与学校文化的的关系。
王:对于语文,我是个门外汉。然而,语文对于学校文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往往依赖于长期的办学实践,须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那么对于一所普通中学,如何摆脱文化浅、价值观冲突明显等客观原因带来的劣势,准确定位“学校文化”而在竞争中胜出呢?首当其冲的就应该以语文为战略武器,通过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等,从而积淀一种独特的“文化力”——“资本能量”、“人本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学科。经典文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学生能够从中吸收各种文化营养,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发展自己的健全人格。我们认为,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另一方面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更要“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艾:除了文化引领外,您还有哪些举措促进学校发展呢?
王:学校发展当然不会只靠文化引领,在学校可持续发展上,精细化管理是办学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在强化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学校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也尝到了很多甜头,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在事,必作于细。”“美善、儒雅、和谐、超越”是我校的校风,如何教导学生追求和向往美善,如何培养学生的儒雅之气,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如何不断实现新的超越等等,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付诸于实践的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校风建设,必须注重细节管理。社会对一所学校的校风评价的标准是,既是看学生在校的表现,也要看他们在社会、家庭的表现。如学生的言谈举止、文明程度;有无良好的教学秩序、浓厚的学习风气、有序的课间纪律;对校内各项设施的爱护程度,学校的门前秩序和遵纪守法情况及违法犯罪现象多少等。这些决定着人们对学校的认可程度,也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而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将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
艾:您认为精细化管理和文化引领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吗?
王:学校文化是内隐的,学校风气是外显的。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是风气的改变,文化引领本质的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推进精细化的管理,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这样就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使学生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并将成为学校里每一位成员自觉奋进的动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细节管理是激活学校这个巨人神经末稍的法宝,只有这具肌体上每一根神经都保持应有的活力,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而这种精神、习惯、活力长时间的保持在师生中间,就会慢慢地沉淀为学校的文化。
总之,沙市实验中学通过精细化管理,就要求我们所有实中人在细微之处尽职尽责,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深入管理,而不能“因小失大”,空留遗恨,只有强化精细化管理思想,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学校才会发展得又快又好。
“学校有书香气,教师有学者气,学生有儒雅气。”这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办教育就是一种服务,要为社会、家长、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始终坚持“用优秀文化引领师生成长,凭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发展”这一基本办学策略,不遗余力地实践着“为智慧生长而教,为生命发展而学”的办学理念。
艾:再次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
艾永芳,本刊发行部主任。
湖北省沙市实验中学似一支奇葩傲立杏坛。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管理,一流的成绩,享誉荆州古城。在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该校却独树一帜,倡导生命关怀和智慧追求,受到广大师生的交口称赞。怀着对智慧的好奇和对生命的敬畏,本刊记者采访了学校的王君健校长。
艾:王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刊的采访。在采访之前,我注意到您将办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关怀,这个定位无疑很富有前瞻性,那么,学校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确定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呢?
王: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从教这么多年,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个过程,是智慧生长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是顺应生命成长规律的知识积累与智慧顿悟的过程。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是生命的觉醒,智慧的觉悟。其他的一切目标都是附属的,外在的,亦或是媚俗的,肤浅的。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教育的过程属性,更多强调的是它的终点。在这个“终点”的引导下,我们满眼所及的教育只信奉“塑造”“控制”和“效率”,这种脱离生命属性的教育是不可能焕发生命活力的,湮灭天赋本能的教育也不可能获得生命主体的认同与顺应。
基于这样的认识,沙市实验中学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关怀。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师生个体的智慧生长和生命发展,实现师生个体生命的超越,从而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价值。
艾:毫无疑问,贵校的这种价值取向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那么,贵校是如何将这种取向付诸实践的呢?
王:我们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为“为智慧生长而教,为生命发展而学”。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我们把“智慧”和“生命”作为学校办学实践的的两个关键词,通过文化引领,着力构建了以“智慧·生命”为内核的办学模式。
艾:您所说的文化引领具体包涵哪些内容呢?
王:文化引领是我们的核心策略。品牌学校需要独特优秀的学校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学校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内部隐涵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这种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可以使一个学校保持相对长期的繁荣,优秀的学校文化引领并影响着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艾:请您为广大读者具体介绍一下贵校的学校文化。
王:好的,我校的主流文化是“沙石文化”。她源于实验中学几十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沙石文化的内核是“甘当铺路石子,敢于破石惊天”,她蕴涵着“实中”人的两种精神,即铺路石子——乐于默默奉献的精神;破石惊天——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几十年来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像一面旗帜感召着实中人,凝聚着实中的人心,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实中师生的心灵,促进着实中的持续性内涵发展,使实中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终极的竞争力。在这种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已处于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上,学校已经具备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的人文环境,优雅的育人环境。不过,我们的目标是建设高品位、高质量、实验性、示范性的全国一流学校,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优秀的现代学校文化,仍然是我们今后要做的重要工作。
艾:我注意到您提到了现代学校文化,那么,现代学校文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
王: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现代价值观,它至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其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学校的目的在于为学生造福,为教师造福,并通过教师为学生造福。学校领导要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将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惟一宝贵的,值得尊重和善待的;其二,人性化的师生共同学习成为现代学校文化形态,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就业和生存,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享用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伴随人一生的生命需要,因此,学习不只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其三,竞争创新、开放开拓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表征,传统文化主张力向内用、忍耐节制,主张不偏不倚,适可而止的中庸之道,精神生活中讲求恬淡自然、随遇而安,科学技术的钻研和物质财富的创造,并不倡导穷根究底,竭尽力量,而现代学校文化鼓励冒尖,进取和永不知足的创新精神。具备了这种精神文化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才能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学校文化的主体是由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构成的。
艾:您所说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是指什么呢?
王:所谓教师文化就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与其他职业群体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等,而某个学校的教师文化就是指该校教师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等;所谓学生文化,是指学生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由于学生处在经常性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所以,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旦形成,将会对全体学生成员产生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建构学校文化的主要功夫要放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和行为习惯的改进和提升方面。总之,随着社会变革和转型,教育正在摆脱过去的从属可具性质,正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学校不再是“单纯”培养人的机器,而是关注生命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因此,学校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与时俱进的文化;学校文化是求真务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提升生命价值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实践反思,不断创新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团队学习、优质服务的文化;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精神。
艾:作为一家语文刊物,我想请您谈谈语文学科与学校文化的的关系。
王:对于语文,我是个门外汉。然而,语文对于学校文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往往依赖于长期的办学实践,须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那么对于一所普通中学,如何摆脱文化浅、价值观冲突明显等客观原因带来的劣势,准确定位“学校文化”而在竞争中胜出呢?首当其冲的就应该以语文为战略武器,通过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等,从而积淀一种独特的“文化力”——“资本能量”、“人本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学科。经典文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学生能够从中吸收各种文化营养,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发展自己的健全人格。我们认为,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另一方面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更要“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艾:除了文化引领外,您还有哪些举措促进学校发展呢?
王:学校发展当然不会只靠文化引领,在学校可持续发展上,精细化管理是办学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在强化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学校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也尝到了很多甜头,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在事,必作于细。”“美善、儒雅、和谐、超越”是我校的校风,如何教导学生追求和向往美善,如何培养学生的儒雅之气,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如何不断实现新的超越等等,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付诸于实践的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校风建设,必须注重细节管理。社会对一所学校的校风评价的标准是,既是看学生在校的表现,也要看他们在社会、家庭的表现。如学生的言谈举止、文明程度;有无良好的教学秩序、浓厚的学习风气、有序的课间纪律;对校内各项设施的爱护程度,学校的门前秩序和遵纪守法情况及违法犯罪现象多少等。这些决定着人们对学校的认可程度,也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而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将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
艾:您认为精细化管理和文化引领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吗?
王:学校文化是内隐的,学校风气是外显的。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是风气的改变,文化引领本质的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推进精细化的管理,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这样就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使学生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并将成为学校里每一位成员自觉奋进的动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细节管理是激活学校这个巨人神经末稍的法宝,只有这具肌体上每一根神经都保持应有的活力,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而这种精神、习惯、活力长时间的保持在师生中间,就会慢慢地沉淀为学校的文化。
总之,沙市实验中学通过精细化管理,就要求我们所有实中人在细微之处尽职尽责,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深入管理,而不能“因小失大”,空留遗恨,只有强化精细化管理思想,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学校才会发展得又快又好。
“学校有书香气,教师有学者气,学生有儒雅气。”这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办教育就是一种服务,要为社会、家长、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始终坚持“用优秀文化引领师生成长,凭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发展”这一基本办学策略,不遗余力地实践着“为智慧生长而教,为生命发展而学”的办学理念。
艾:再次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
艾永芳,本刊发行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