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者,事也。上古时期,是掌刑狱之官。先秦时期,为贵族阶层中最低的一级, “四民”(士、农、工、商)中的最高一级。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多次谈到士,这些学说对士做出的种种要求形成了士人精神,奠定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
铁肩担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第四》)
此章是孔子的立志教育。作为士人,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非为谋求权利与财富,而是谋求天下大道。一个人的眼界要宽、格局要大、境界要高,如此方可有大成就。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呢?这样空谈道是不是有唱高调的嫌疑呢?其实在《子罕第九》的开篇就给我们答案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其实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着眼的还是眼前的利,道似乎太过遥远了,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道的存在。孔子很少谈到利益,但并非不谈。所谓“与命与仁”,指的是孔子所言之利,皆为顺应天命与仁德之利,而非蝇营狗苟之私利。天命利万物,仁德利他人。只低头盯着自己的小利,目光就被局限住了,此人就难免计较、琐碎。所以夫子才会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第十四》)。留恋安逸的人是不配称为士的。一旦放眼家国、天下、苍生,谋求普世的价值,虽九死其未悔,大家的利都得到了,自己又怎会吃不饱、穿不暖呢?所以孔子教导学生:作为一个士人,要把求道放在首位,如果这样做了,却嫌弃衣服和饭食不好,就不配称为士人,也没有必要和他们商议大事了。
士因为内心有道,可以非常自信。那些极力地用华服、美食、香车、豪宅来包装自己的人,恰恰是内心空虚的表现。在这一点上孔子就曾高度赞扬过子路。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第九》)穿着破旧的衣服,却能从容自若地与穿着狐貉皮衣的人站在一起,并且不感到羞耻,大概只有子路能做到吧?这一份自信,皆因心中有道,目光远大。
曾子在听过老师谈论评判士的标准后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曾子将士的精神品格概括为两个字:“弘毅”。刚强、有毅力,惟其如此,方可抵制住种种诱惑固守大道。为什么一定要坚守呢?因为士人肩膀上有重任等待着他去担起,脚下有远道等待着他去践行。担子为何重?因为要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道路为何远?因为这担子只要挑起就必须至死方能放下。读过这一段之后,我对很多人把“士”简单机械地翻译成“读书人”就更加不敢苟同了。这样的铁肩担道义,如此的肩挑古今愁,怎是任何读书人都可做到的呢?士就是士,只能仰望,不可翻译。
为士次第
士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士的标准那么高,一般的读书人应该从何做起呢?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孔子怎样做才算真正的士,孔子告诉他两条标准:一是与朋友相处可以切磋琢磨、批评勉励。二是与兄弟相处可以和睦相处。为什么这个标准似乎很低呢?其实大有深意。孔子因材施教,子路为人勇武刚直,执行力很强。只要老师告诉他怎样做是对的,他一定会践行至死。(从他在战场上为了践行“君子死而冠不免”而下马捡帽子被杀死就可以看出。)但是缺点是有时太过鲁莽,所以夫子教育他只要你和朋友在一起时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和兄弟在一起能够性格温和一点,维持好和谐的关系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士了。但是于此章我们也能品味士人的相处之道。
子贡问过同样的问题。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第十三》)
最高一等的士首先做事有羞耻心,有羞耻心就会有责任感,出使四方就会极力尽好本分,不使君命受辱,不给国家抹黑。有人格的同时,还有能力。次一等的能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众基础,宗族之人称赞其孝敬,同乡之人称赞其敬兄。最下等的虽然被称为小人,是因为有些不问是非、固执己见,但是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也算有些修养了。在最后,夫子对当时的从政者表现出了极度的失望,原因何在?境界太低,器量太小。
对照孔子所言的士之标准,当代社会的每一位学士、硕士、博士、护士、战士甚至女士等等,可以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士呢?道传数千年,精神从未变。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每一位知识分子是否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路更远了呢?圣人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从未离开。
铁肩担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第四》)
此章是孔子的立志教育。作为士人,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非为谋求权利与财富,而是谋求天下大道。一个人的眼界要宽、格局要大、境界要高,如此方可有大成就。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呢?这样空谈道是不是有唱高调的嫌疑呢?其实在《子罕第九》的开篇就给我们答案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其实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着眼的还是眼前的利,道似乎太过遥远了,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道的存在。孔子很少谈到利益,但并非不谈。所谓“与命与仁”,指的是孔子所言之利,皆为顺应天命与仁德之利,而非蝇营狗苟之私利。天命利万物,仁德利他人。只低头盯着自己的小利,目光就被局限住了,此人就难免计较、琐碎。所以夫子才会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第十四》)。留恋安逸的人是不配称为士的。一旦放眼家国、天下、苍生,谋求普世的价值,虽九死其未悔,大家的利都得到了,自己又怎会吃不饱、穿不暖呢?所以孔子教导学生:作为一个士人,要把求道放在首位,如果这样做了,却嫌弃衣服和饭食不好,就不配称为士人,也没有必要和他们商议大事了。
士因为内心有道,可以非常自信。那些极力地用华服、美食、香车、豪宅来包装自己的人,恰恰是内心空虚的表现。在这一点上孔子就曾高度赞扬过子路。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第九》)穿着破旧的衣服,却能从容自若地与穿着狐貉皮衣的人站在一起,并且不感到羞耻,大概只有子路能做到吧?这一份自信,皆因心中有道,目光远大。
曾子在听过老师谈论评判士的标准后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曾子将士的精神品格概括为两个字:“弘毅”。刚强、有毅力,惟其如此,方可抵制住种种诱惑固守大道。为什么一定要坚守呢?因为士人肩膀上有重任等待着他去担起,脚下有远道等待着他去践行。担子为何重?因为要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道路为何远?因为这担子只要挑起就必须至死方能放下。读过这一段之后,我对很多人把“士”简单机械地翻译成“读书人”就更加不敢苟同了。这样的铁肩担道义,如此的肩挑古今愁,怎是任何读书人都可做到的呢?士就是士,只能仰望,不可翻译。
为士次第
士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士的标准那么高,一般的读书人应该从何做起呢?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孔子怎样做才算真正的士,孔子告诉他两条标准:一是与朋友相处可以切磋琢磨、批评勉励。二是与兄弟相处可以和睦相处。为什么这个标准似乎很低呢?其实大有深意。孔子因材施教,子路为人勇武刚直,执行力很强。只要老师告诉他怎样做是对的,他一定会践行至死。(从他在战场上为了践行“君子死而冠不免”而下马捡帽子被杀死就可以看出。)但是缺点是有时太过鲁莽,所以夫子教育他只要你和朋友在一起时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和兄弟在一起能够性格温和一点,维持好和谐的关系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士了。但是于此章我们也能品味士人的相处之道。
子贡问过同样的问题。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第十三》)
最高一等的士首先做事有羞耻心,有羞耻心就会有责任感,出使四方就会极力尽好本分,不使君命受辱,不给国家抹黑。有人格的同时,还有能力。次一等的能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众基础,宗族之人称赞其孝敬,同乡之人称赞其敬兄。最下等的虽然被称为小人,是因为有些不问是非、固执己见,但是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也算有些修养了。在最后,夫子对当时的从政者表现出了极度的失望,原因何在?境界太低,器量太小。
对照孔子所言的士之标准,当代社会的每一位学士、硕士、博士、护士、战士甚至女士等等,可以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士呢?道传数千年,精神从未变。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每一位知识分子是否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路更远了呢?圣人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