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在小学的课堂中,导学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应用,它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明确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有关于教师有效的设计之上,设计在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之中,“预置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预置活动;导学案;有效性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模式。其源于“启发式”教学模式,但与“启发式”教学模式相比,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思考、求知、探究、应用、创新,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直接向学生转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它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师的职能重心从“授”转移到“导”上,把教学目标的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上,它把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能行为界定为主要是“导”,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规范为主要是自学。这正好与新课程中教与学要求相吻合;教师从认知的权威到平等的参与课堂教学,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导学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导学案的核心理念是: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在导学案的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真正把学生推向了学习舞台的中央。而课前的“预置活动”,则是在导学案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预置”活动使导学案更加具备乐趣
总结11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育部组织对原《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调整,根据强调学生共性发展基础这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目的,然后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后简称《课标》)。依据该《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PEP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在风格和内容上做了调整。
1.让学习“生动”起来。其实每个孩子在刚接触英语这门外语的时候,都是有很强的兴趣的,所以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并且利用这一点,做出非常生动有趣的教学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喜欢上这门课程,从而让他们这份热情保持下去。
2.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一个目的就是让学习形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性的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我们应用导学案中的预置活动的时候,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让预置活动成为一项常规来落实,通过各种鼓励性的措施来激励完成的好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符合内容和目标的设计,并且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来带动学生,一起养成习得的习惯。教师不能每次都会有具体的目标方法,这种时候养成他们习惯的效果就出来了。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有一种自主的习惯。
二、“预置”活动,保证导学案的可行性
其实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开展了这么久,可是对于导学案的应用却都是不同的,每个教师对于导学案都是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但是不管是什么方案,都需要考虑到方案的可行性,尤其是导学案,这是为了让老师、孩子、家长都能理解,更由于预置活动的开放性,教师不能把握每个学生的动向,因而更应该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让学生和家长能有效地进行实践。
1.鼓励学生在预置活动中合作。《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一点,那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新标准还新增了“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可以看出,这些标准其实都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积极的合作和配合,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曾经在上学的时候的感觉就是,少说话,多埋头学习,这样一来自然是安静了,可是那种气氛有时候真的很压抑,学生容易将课程都当成一种压抑的负担,所以在导学案的预置活动中,老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这样不仅可以让学习氛围活跃起来,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这一活动的趣味,一旦喜欢上这种活动,并且在其中相互帮助促进和激励,那么怎么可能学习的不好呢?
2.让预置活动走进课堂中。预置活动,看名字的话,就是提前布置的意思,所以大多数的预置活动都是在课外完成的,其实这也并不是非要在课外完成不可的活动,有时候预置活动提前让学生进行完,那么老师上课再来一遍就可能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活动没新鲜劲儿了,有些预置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适合课外完成,所以也可以让预置活动走进课堂中,由老师带领着完成,这样的话课堂氛围也活跃了,预置活动也完成的很好,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导学案的设计其实会被很多的客观因素所干扰,所以纵然是一样的方案,得出的结果也不会完全的相同,所以教师在设计与反馈完活动以后,就要对这个过程中不尽人意的地方进行一番研究与反思,考虑一下究竟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导致了结果没有预期的效果好,绝对不能说,活动结束了任务就完成了,要知道只有一直改进与研究,才会使这个活动方案的真正意义发挥出来,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无限的潜能,而预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在這个过程中,把孩子这些潜能全部激发出来,并且高限度的利用这些潜能,然后把空间时间让渡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慢慢的主动的去获取和理解这些知识。一个老师如果想要设计出真正成功的导学案,那么方法就只有一个,对教材有通透的理解,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马轩.新课程·上旬,2014(05).
【关键词】预置活动;导学案;有效性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模式。其源于“启发式”教学模式,但与“启发式”教学模式相比,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思考、求知、探究、应用、创新,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直接向学生转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它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师的职能重心从“授”转移到“导”上,把教学目标的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上,它把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能行为界定为主要是“导”,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规范为主要是自学。这正好与新课程中教与学要求相吻合;教师从认知的权威到平等的参与课堂教学,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导学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导学案的核心理念是: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在导学案的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真正把学生推向了学习舞台的中央。而课前的“预置活动”,则是在导学案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预置”活动使导学案更加具备乐趣
总结11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育部组织对原《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调整,根据强调学生共性发展基础这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目的,然后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后简称《课标》)。依据该《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PEP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在风格和内容上做了调整。
1.让学习“生动”起来。其实每个孩子在刚接触英语这门外语的时候,都是有很强的兴趣的,所以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并且利用这一点,做出非常生动有趣的教学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喜欢上这门课程,从而让他们这份热情保持下去。
2.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一个目的就是让学习形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性的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我们应用导学案中的预置活动的时候,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让预置活动成为一项常规来落实,通过各种鼓励性的措施来激励完成的好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符合内容和目标的设计,并且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来带动学生,一起养成习得的习惯。教师不能每次都会有具体的目标方法,这种时候养成他们习惯的效果就出来了。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有一种自主的习惯。
二、“预置”活动,保证导学案的可行性
其实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开展了这么久,可是对于导学案的应用却都是不同的,每个教师对于导学案都是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但是不管是什么方案,都需要考虑到方案的可行性,尤其是导学案,这是为了让老师、孩子、家长都能理解,更由于预置活动的开放性,教师不能把握每个学生的动向,因而更应该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让学生和家长能有效地进行实践。
1.鼓励学生在预置活动中合作。《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一点,那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新标准还新增了“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可以看出,这些标准其实都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积极的合作和配合,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曾经在上学的时候的感觉就是,少说话,多埋头学习,这样一来自然是安静了,可是那种气氛有时候真的很压抑,学生容易将课程都当成一种压抑的负担,所以在导学案的预置活动中,老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这样不仅可以让学习氛围活跃起来,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这一活动的趣味,一旦喜欢上这种活动,并且在其中相互帮助促进和激励,那么怎么可能学习的不好呢?
2.让预置活动走进课堂中。预置活动,看名字的话,就是提前布置的意思,所以大多数的预置活动都是在课外完成的,其实这也并不是非要在课外完成不可的活动,有时候预置活动提前让学生进行完,那么老师上课再来一遍就可能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活动没新鲜劲儿了,有些预置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适合课外完成,所以也可以让预置活动走进课堂中,由老师带领着完成,这样的话课堂氛围也活跃了,预置活动也完成的很好,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导学案的设计其实会被很多的客观因素所干扰,所以纵然是一样的方案,得出的结果也不会完全的相同,所以教师在设计与反馈完活动以后,就要对这个过程中不尽人意的地方进行一番研究与反思,考虑一下究竟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导致了结果没有预期的效果好,绝对不能说,活动结束了任务就完成了,要知道只有一直改进与研究,才会使这个活动方案的真正意义发挥出来,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无限的潜能,而预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在這个过程中,把孩子这些潜能全部激发出来,并且高限度的利用这些潜能,然后把空间时间让渡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慢慢的主动的去获取和理解这些知识。一个老师如果想要设计出真正成功的导学案,那么方法就只有一个,对教材有通透的理解,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马轩.新课程·上旬,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