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宁穷不为杨鲁丞作序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8月3日,一艘由重庆逆流开出的轮船抵达江津通泰门码头。登岸的人群中,一对老夫少妻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年近花甲的陈独秀和芳龄三十的潘兰珍。十年前,潘兰珍与陈独秀结为忘年之恋后,一直跟随陈左右,不离不弃。到江津后,夫妻俩几经周折,最后寄居在陈独秀的一位北大故交家里。不久,陈独秀的三儿子陈松年也扶老携幼地从外地迁徙过来。这样,陈家老小一共七口寄人篱下,窘迫之境可想而知。
  
  有一日,陈独秀在街头闲逛。路过一家旧书店时,见到一本研究语言文字学的手稿,署名是“江津杨鲁丞”。陈独秀对杨鲁丞并不熟悉,随便翻了翻,觉得手稿还有几分可取之处,便掏钱买了下来。
  数日后,陈独秀的一位好友造访。言谈中,陈独秀提到了那部手稿。没想到,那位朋友对杨鲁丞略知一二,便告诉陈独秀:“这个杨鲁丞是前清遗老,在地方上很有名望。在经史上也很有建树。有一年,章太炎到了重庆,杨鲁丞便带着书稿前去请教。谁知章太炎一则忙于应酬,二则没有把这个乡野村夫放在眼里,挑了几处看看,说了句‘杂乱无章’就予以退还。杨鲁丞十分生气,回江津后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陈独秀听后,笑道:“如此说来,太炎倒成了个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了。杂乱无章有什么关系,我看只需稍加整理,就会顺理成章了。”
  不知什么原因,这话传到了杨鲁丞的孙子杨庆馀耳中。祖父的遗稿竟能得到声名显赫的陈独秀的好评,杨庆馀不禁欣喜若狂。于是,这位杨门贤孙迫不及待地跑了几十里的路来到陈独秀的住处,请其为祖父整理遗稿。
  陈独秀清楚来意后,并没有马上同意。两天后,考虑到一家的生计,最后答应了杨家的邀请。
  起初一段时间,为了“不辱使命”,陈独秀很快整理、校正了杨鲁丞的《群经大义》和《杨氏卮林》两书,至于其余遗稿,陈独秀批阅后,认为价值太小,便向杨庆馀直言不讳:“你祖父另外的手稿我全都认真看过了,多系重复古人学说而已,创见太少,不值费心,所以,我不想再整理、校正了。”
  陈独秀出语尖锐,犹如给满怀希望的杨庆馀当头泼了一桶冷水。杨庆馀大为不悦,但碍于陈独秀的声望,不便与之争吵,只好憋了一肚子气。
  从这以后,杨庆馀几乎不再跨进陈独秀的门槛。弄到这步尴尬境地,陈独秀有些后悔。毕竟,那时家里已经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一点稿费是无济于事的,且自己常年心情不佳,身体不适,文章也少写了很多。但书生禀性,纵然清贫,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其时,杨庆馀也并没有善罢甘休,还去请与陈独秀有师生名分的龚灿滨去做说客,要陈独秀为书稿作序。陈独秀拿着那两册书稿对龚灿滨说:“你看看,这就是杨鲁丞所有遗稿中的两本。《群经大义》很多是转述前人注疏的,创见不及你们四川的廖季平;《杨氏卮林》评介诸子,则远逊于胡适之。拿这样的东西要我作序,我虽是食人俸禄,当忠人之事,但下不了笔啊……”见陈独秀如此坦白,受人之托的龚灿滨也只好不再言语。
  食人俸禄,理当忠人之事。但是,如果为了利益,为了人情,昧着良心,胡乱吹捧,虽讨好了当事人,对别人却是欺骗。这样的事,不做也罢。陈独秀恪守“君子固穷”的古训,不慕富贵,不忧贫贱,对杨鲁丞无创见、无价值的遗稿坚决不作序,足见其人格之高尚,操守之坚贞。
  ■编辑 薛峰
  E-mail:xuefeng0396@126.com
其他文献
最悲莫不过以 爱的名义中伤爱    黄艺博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很多人质疑为黄的父母一手导演,天涯社区上一则名为“谁制造了黄艺博”的帖子说,两三岁的黄艺博和他的小伙伴一样,喜欢的是动画片,却被父母逼着看新闻联播,因为只有看完了新闻联播,才能看到动画片。五年后,七八岁的黄艺博“习惯”了看新闻联播。  在世俗的眼光里,黄艺博无疑是个好孩子,但是“好”得让人别扭。据报道,除了父母逼着看新闻联播,网友揭示黄
烤熟了    妻子新买了一床电热毯,但丈夫怕不安全,经过妻子反复解释,他才肯睡在电热毯上。睡前,妻子在烤箱里放了块火腿,以方便第二天早晨起来做早点。半夜,一阵肉香飘进卧室 丈夫从睡梦中惊醒,跳起来拼命摇身旁的妻子:“天哪,我们被烤熟了!”    三个孩子的爹    有一对夫妇,丈夫是大男子主义,他们有四个孩子,每次他喊老婆的时候就大声道:“四个孩子的妈!”有一次在一个朋友的生日PARTY上。他看
曾国藩“相人”的功夫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素负盛名。  一次,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微笑着放下学生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黄昏的时候,曾国藩刚刚回到府邸,家人立刻迎上来,低声告诉曾国藩,李大人推荐来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很长时间了。曾国藩挥挥手,示意家人退下,自己则悄悄走了过去。    大厅前的庭院里站着三个年轻人,长
文化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很多时候,你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却具有强大的力量。比如你骂一个人。骂其他的没什么,如果你骂他没文化,那他肯定跟你急,肯定要与你争执。看来,文化事关一个人品质的高下,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而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来说,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是,中国是一个多经战乱的国家,历史中的一些文化都被人为地破坏了,怎么办?于是,再人为地打造文化,就成了当下许多城市的追求了。为此,现在很多地
又一个追梦少年登陆美国的  NBA,赛季开始之前,许多颇有爱国之心的球迷很担心阿联的上场时间没有保证,甚至有不少人还提出让雄鹿队在阿联的合同中予以保证。可是几场球下来,我们看到阿联在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其较好的防守能力和得分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赞扬,也得到了教练的认可,上场的时间也逐渐增多。阿联用他的行动为自己争得了上场的时间。  其实,NBA比赛中新人的上场时间都很有限。因为大部分教练都不太信任新人
再多的沙也埋不住一粒金    1901年,一只看似普通的灯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市第六消防站正式投入使用。没人能够料到,这只其貌不扬的灯泡,竟能在109年后,继续散播着温热的光明。在此之前整整一个世纪中,它很少被关掉过,其中最长的一次间歇,也不过是一个星期。  这只“百年灯泡”不仅创下了惊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还在互联网上拥有着成千上万名崇拜者,他们自发组织了一个“百年灯泡粉丝俱乐部”。这只
“内心是庞大的故乡。”  这话是一位诗人说的。  “每个人都要像擦皮鞋一样去擦拭自己的内心。”  这话是一位擦鞋匠说的。  深秋的街边,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酷热。擦鞋匠在忙着擦拭客人送来的皮鞋,突然传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往街边的林子看,一个襁褓,里面躺着一个嫩嫩的婴儿,看得出来,这是个弃婴。  擦鞋匠扫视四周,没发现神色异常的人,弃婴的父母一定跑了,他把婴儿抱回了家。两个儿子极力反对,让他把孩子丢到远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精神非常鲜明突出的部分,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有礼、好礼、重礼向来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一种行为准则。国文化的老祖宗一开始就认识到,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剩后嗣者也。”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人而无礼,胡不遗死?”“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伦理文化从桌种意
1    朱 军:有请崔永元。请坐。很多观众打来热线电话,同时寄来了很多信,特别关心你的病情。有要给你送药的,有要给你做心理理疗师的,还有说愿意给你当保姆、愿意在身边伺候你的。听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崔永元:我办公室也收到了好多。一类是给我找药,希望我吃了这药能睡着;一类是跟我要药,看有什么药给他,他能睡着。我真是特别感动,因为我觉得非亲非故的,人家给你寄来药想让你睡觉。很多
网上公布了一段俄航机长与空管调度之间的通话录音,据说已经被点播了35万次,连央视都播了这段录音。  机长:“我接到通知联系你,出什么问题了?”  调度:“高级官员要到达这里。到时我们将允许起飞。”  机长:“让高级官员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我要送这些乘客走……这不是包机,而是定期航班,请让你们的高官别迟到,这样就能和我们一起飞……我已经关闭机舱,不会再让任何人登机。”  调度:“我们不会让你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