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史上,梁漱溟以特立独行著称。终其一生,他坚持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不趋炎附势,不妥协畏惧,是一位真正的大儒。程思远先生对梁漱溟的评价是:潜心行学,一代宗师,探索人生,无所畏惧。梁先生完全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我是碰不到凶险事情的”
1941年,梁漱溟在香港创办《光明日报》。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梁漱溟等人经介绍结识海上豪杰“吴发仔”,由他安排,乘船过海到内地。当时,吴发仔手下有几千义民担任抗日工作,将内地急需的物资如汽油等运往大陆。
那天晚上,吴发仔运棉纱的船共有16只,分3批出发。梁漱溟原先与一位陆君同乘一船,后友人发现梁漱溟和陆君都不会粤语,怕万一出事不好应付,于是让梁氏换船,与擅长粤语的陈君一道走。随后,小船在夜幕的掩护下扬帆而去。开始时风大,但风向顺,小船箭一般向目的地驶去;后半夜风向突变,小船开始颠簸,又苦又咸的海水不停溅入口中,小船随时有被海浪掀翻的危险。熬了一天一夜,梁漱溟乘坐的这只船总算靠岸。吴发仔一清点,有13只船被海匪劫去,到达的3只船,一船的货物被劫光,一船被海匪劫了两次,只有梁漱溟这只船安然无恙。原安排与梁氏同乘一船的陆君下落不明。如此经历让梁漱溟感慨不已,也让他感到十分幸运。
这种幸运当然是一种偶然,但这样的偶然在梁漱溟的生活中一再出现。
1939年,梁漱溟视察敌后游击区,数次遭遇日寇伪军,却总能化险为夷。当年6月10日《日记》:“黎明行抵连谷峪,人民家小睡,遽闻枪炮声,知前方已发生战事。出门遥见敌骑在西面山岭上,空中并有飞机,即向东向南趋奔。”6月24日《日记》:“行抵对经峪一小村……方解衣烘烤觅求饮食之间,闻石人坡方面枪声大作,知是接触开火。不敢怠慢,出村向东北一高山攀登……至山脚入岩洞掩蔽。洞内几已人满,见我等异乡人物,指点隐于最后。此时前后各山头敌我两军渐集,不久开火,各种枪声、炮声、炸弹声、飞机声震耳。”6月25日《日记》:“三两敌人下山搜索,两次经洞口外走过,却不入内探视,我等乃得以安然无事。”
梁漱溟的这些经历险象环生,最终却是安然无恙,仿佛他就是台风中心,其他地方已被摧残得一片狼藉,满目疮痍,而他衣冠整洁,毫发未损。如他在信中所云:“就以此番香港战事而言,我离开黄泥涌道不久,敌军便占了黄泥涌道;我离开轩鲤诗道黄家,并将衣服取走之后一天,黄家便被匪劫。”
屡次化险为夷、死里逃生的传奇经历给了梁漱溟这样的信心:“我是碰不到凶险事情的。我在某处,某处便无凶险事……这样的暗示给我一种自信!我总是平安的。”“一旦出事,总有不相识的人出来搭救”。
“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
梁漱溟之所以能有惊无险地逃过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应归功于他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良好心态。1939年,梁漱溟出入敌后长达8个月,和他同行的人无不说他胆子大,不管遇到什么险情,他总是神色自若,如同无事。冒险出香港时,路上有位范君,也对梁先生大加赞叹,说:“梁先生真奇怪,若无其事!梁先生了不起,若无其事!”
所谓“若无其事”,兼指梁先生的身体如常,能应付任何困难;修养超常,能吃得任何辛苦。其实,梁漱溟的身体并不比别人强健,但由于心态好,饮食起居一如往常,所以疾病也就侵袭不了他。梁先生曾对自己的家人说:“其实我原是心强而身不强的人,不过由心理上安然,生理上自然如常耳。你若是忧愁,或是恼怒,或是害怕,或有什么困难辛苦在心,则由心理马上影响生理(如呼吸、循环、消化等各系统机能)而起变化,而形见于体貌,乃至一切疾病亦最易招来。所以心中坦然安定,是第一要事。”
梁漱溟为何能在险境中若无其事呢?关键在于他有不同一般的人生观。他说:“我晓得我的安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太大的一件事。我相信我的安危自有天命,不用担心……不谋衣食,不谋家室,人所共见……我栖栖惶惶究为何事,朋友国人,或深或浅,多有知之者。”一个“不谋衣食,不谋家室”的人何惧之有?对他来说,死亡是另一种休息。
梁漱溟自14岁起就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或中国问题)。抗战爆发时,他已年近五十,而他思考的两个问题也已渐渐成熟:“一是基于人类生命的认识,而对孔孟之学和中国文化有所领会,并自信能为之说明。一是基于中国社会的认识,而对于解决当前大局问题,以至复兴民族的途径,确有所见,信其为事实之所不易。”
对于前者,梁漱溟计划写3本书来阐述,这3本书是:《人心与人生》、《孔学绎旨》、《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认为,写完三本书,自己这方面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关于后者,梁漱溟已出版了3本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我努力的是什么》,但是要实现书中所写到的各种设想,梁漱溟还需要不断奔走努力。换句话说,梁漱溟认为,历史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还没完成,所以自己不会死。
他说:“‘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
有人说,梁漱溟这番话有些狂妄,其实,“狂妄”是其表面,内核则是“坚定”。梁漱溟以这番故意略显“狂妄”的话来显示自己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只有到那时,他才会坦然赴死。
“狂妄”话语的背后,显示了梁漱溟对磨难、险境、敌人的藐视。任何人任何险境也阻挡不了他“潜心行学”、“探索人生”的脚步。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才理解了他下面这句话:“虽泰山崩于前,亦可泰然不动;区区日寇,不足以扰我也。”对梁漱溟来说,这句话决非冠冕堂皇的大话,而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一个人若有了远大目标,自然不会被一时的困难吓倒,不会为眼前的险境恐慌。
1940年,梁漱溟在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当时,日寇丧心病狂地对重庆进行轮番轰炸,但梁漱溟无所畏惧,照常看书思考,埋首工作。5月初旬的一天,重庆平民教育促进会的3位青年躲警报回来,发现学校操场上放着一张藤椅,一问,才知道是有人在警报时间内搬藤椅出来看书。这个人戴一副无边框眼镜,身穿长袍马褂——他就是梁漱溟。
“我是碰不到凶险事情的”
1941年,梁漱溟在香港创办《光明日报》。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梁漱溟等人经介绍结识海上豪杰“吴发仔”,由他安排,乘船过海到内地。当时,吴发仔手下有几千义民担任抗日工作,将内地急需的物资如汽油等运往大陆。
那天晚上,吴发仔运棉纱的船共有16只,分3批出发。梁漱溟原先与一位陆君同乘一船,后友人发现梁漱溟和陆君都不会粤语,怕万一出事不好应付,于是让梁氏换船,与擅长粤语的陈君一道走。随后,小船在夜幕的掩护下扬帆而去。开始时风大,但风向顺,小船箭一般向目的地驶去;后半夜风向突变,小船开始颠簸,又苦又咸的海水不停溅入口中,小船随时有被海浪掀翻的危险。熬了一天一夜,梁漱溟乘坐的这只船总算靠岸。吴发仔一清点,有13只船被海匪劫去,到达的3只船,一船的货物被劫光,一船被海匪劫了两次,只有梁漱溟这只船安然无恙。原安排与梁氏同乘一船的陆君下落不明。如此经历让梁漱溟感慨不已,也让他感到十分幸运。
这种幸运当然是一种偶然,但这样的偶然在梁漱溟的生活中一再出现。
1939年,梁漱溟视察敌后游击区,数次遭遇日寇伪军,却总能化险为夷。当年6月10日《日记》:“黎明行抵连谷峪,人民家小睡,遽闻枪炮声,知前方已发生战事。出门遥见敌骑在西面山岭上,空中并有飞机,即向东向南趋奔。”6月24日《日记》:“行抵对经峪一小村……方解衣烘烤觅求饮食之间,闻石人坡方面枪声大作,知是接触开火。不敢怠慢,出村向东北一高山攀登……至山脚入岩洞掩蔽。洞内几已人满,见我等异乡人物,指点隐于最后。此时前后各山头敌我两军渐集,不久开火,各种枪声、炮声、炸弹声、飞机声震耳。”6月25日《日记》:“三两敌人下山搜索,两次经洞口外走过,却不入内探视,我等乃得以安然无事。”
梁漱溟的这些经历险象环生,最终却是安然无恙,仿佛他就是台风中心,其他地方已被摧残得一片狼藉,满目疮痍,而他衣冠整洁,毫发未损。如他在信中所云:“就以此番香港战事而言,我离开黄泥涌道不久,敌军便占了黄泥涌道;我离开轩鲤诗道黄家,并将衣服取走之后一天,黄家便被匪劫。”
屡次化险为夷、死里逃生的传奇经历给了梁漱溟这样的信心:“我是碰不到凶险事情的。我在某处,某处便无凶险事……这样的暗示给我一种自信!我总是平安的。”“一旦出事,总有不相识的人出来搭救”。
“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
梁漱溟之所以能有惊无险地逃过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应归功于他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良好心态。1939年,梁漱溟出入敌后长达8个月,和他同行的人无不说他胆子大,不管遇到什么险情,他总是神色自若,如同无事。冒险出香港时,路上有位范君,也对梁先生大加赞叹,说:“梁先生真奇怪,若无其事!梁先生了不起,若无其事!”
所谓“若无其事”,兼指梁先生的身体如常,能应付任何困难;修养超常,能吃得任何辛苦。其实,梁漱溟的身体并不比别人强健,但由于心态好,饮食起居一如往常,所以疾病也就侵袭不了他。梁先生曾对自己的家人说:“其实我原是心强而身不强的人,不过由心理上安然,生理上自然如常耳。你若是忧愁,或是恼怒,或是害怕,或有什么困难辛苦在心,则由心理马上影响生理(如呼吸、循环、消化等各系统机能)而起变化,而形见于体貌,乃至一切疾病亦最易招来。所以心中坦然安定,是第一要事。”
梁漱溟为何能在险境中若无其事呢?关键在于他有不同一般的人生观。他说:“我晓得我的安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太大的一件事。我相信我的安危自有天命,不用担心……不谋衣食,不谋家室,人所共见……我栖栖惶惶究为何事,朋友国人,或深或浅,多有知之者。”一个“不谋衣食,不谋家室”的人何惧之有?对他来说,死亡是另一种休息。
梁漱溟自14岁起就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或中国问题)。抗战爆发时,他已年近五十,而他思考的两个问题也已渐渐成熟:“一是基于人类生命的认识,而对孔孟之学和中国文化有所领会,并自信能为之说明。一是基于中国社会的认识,而对于解决当前大局问题,以至复兴民族的途径,确有所见,信其为事实之所不易。”
对于前者,梁漱溟计划写3本书来阐述,这3本书是:《人心与人生》、《孔学绎旨》、《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认为,写完三本书,自己这方面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关于后者,梁漱溟已出版了3本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我努力的是什么》,但是要实现书中所写到的各种设想,梁漱溟还需要不断奔走努力。换句话说,梁漱溟认为,历史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还没完成,所以自己不会死。
他说:“‘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
有人说,梁漱溟这番话有些狂妄,其实,“狂妄”是其表面,内核则是“坚定”。梁漱溟以这番故意略显“狂妄”的话来显示自己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只有到那时,他才会坦然赴死。
“狂妄”话语的背后,显示了梁漱溟对磨难、险境、敌人的藐视。任何人任何险境也阻挡不了他“潜心行学”、“探索人生”的脚步。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才理解了他下面这句话:“虽泰山崩于前,亦可泰然不动;区区日寇,不足以扰我也。”对梁漱溟来说,这句话决非冠冕堂皇的大话,而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一个人若有了远大目标,自然不会被一时的困难吓倒,不会为眼前的险境恐慌。
1940年,梁漱溟在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当时,日寇丧心病狂地对重庆进行轮番轰炸,但梁漱溟无所畏惧,照常看书思考,埋首工作。5月初旬的一天,重庆平民教育促进会的3位青年躲警报回来,发现学校操场上放着一张藤椅,一问,才知道是有人在警报时间内搬藤椅出来看书。这个人戴一副无边框眼镜,身穿长袍马褂——他就是梁漱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