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更是教育主管部门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既是为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衡量教育是否均衡发展的基本标准。近年来,三水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为动力,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补短板.确保教育硬件达标
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教育均衡,是三水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三水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2007年,出台了《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三水区推进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区相关部门、镇(街道)、社区根据自身职能,对照创建方案和评估标准进行认真整改。至2010年5月,经过省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组深入三水各镇(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视察,督导组对三水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创建工作给予肯定。教育均衡,硬件先行。通过项目工程建设、合格学校建设等途径使每所薄弱学校尽快达到教育教学主体设施达标、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化美化的要求。使得全区每一间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均衡提供物质条件。可以说,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均衡、协调、优质”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为广东省农村城市化地区探索教育现代化之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抓交流,促进城乡师资流动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素质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区教师队伍现状,政府一是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了输血换血,予以补充,解决了现有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失的燃眉之急;二是根据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的实际,出台了相关政策,建立全区教师队伍正常更替的长效机制。三是教育部门进一步抓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现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四是创新机制,促进城乡教师适度流动。一方面。通过职称评聘设置条件,凡是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近三年内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交流一年以上的经历,以此鼓励中青年教师送教下乡,为农村学校带去新鲜的教育信息和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将逐步实现全区教师的工资统筹发放,城乡一体,甚至因为乡村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还拟设置农村教师教学专项津贴,通过直接的经济补贴,鼓励教师到乡村任教。五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从创业的角度到农村去,那里有广阔的实验天地,提高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和立业创新精神。政府通过加大农村教师的奖励力度,从荣誉方面给农村教师更多的倾斜,以达到鼓励引导的目的。总之,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使得城乡孩子享受到相对公平优质的教育。
职级制,推动校长专业发展
学校人才资源的不平衡还体现在校长身上。人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围绕管理出质量,教育部门首先做好全区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引导校长队伍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形成正确先进的办学理念,使所有的校长自觉地运用教育管理规律科学地管理学校,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提升发展学校。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要服务于教育教学,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服务于教育教学,要让育人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校每位教职工的共识和责任。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每一名学生在文化知识全面进步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其次,全区建立有利于促进校长成长的机制,借鉴了一些地区实施诸如校长职级制等校长培养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三水区校长专业化成长机制,如,根据各学校的校园硬件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学校声誉等,确定学校发展的起始级别,再根据各位校长的管理理论水平、实际管理能力、群众威望、现学校的管理业绩等,确立校长职级;区则仿照教师职称的形式,建立校长职级。校长级别不同,享受到的校长津贴不同。校长职级作为区教育局聘任校长时的主要依据,原则上高职级的校长可以到低级别的学校任职,低职级的校长不可以到高级别的学校任职。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局根据全区教育的需要,合理调配校长。如,区教育局为了教育均衡的需要,可以请能力强的高级别的校长去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任职,待遇不变,聘期结束后考核,可以根据业绩优良提高学校的级别和校长的职级。有一些学校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则降低学校的级别和校长的职级。如此,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发展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更有力地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分级别不是为了给学校不同的待遇特权,而是鉴于校情实际,客观区分校长的工作基础,目的指向校长的职业成长和工作绩效。通过校长职级制聘任,促进校长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对学校管理事业的研究探索。
多结盟。强弱结对共谋进步
加强培训是当前各地各校教师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高耗低效的现象也很明显,原因是教师的成长更多来源于教育的实践和常态的生动的教育生活。对此,三水区加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结盟,进行结对交流就特别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城乡学校的不同现状。我区采取强弱结对和定点互动的形式。两所学校的校历可以互相参考借鉴,两校的教师可以互相听课互相教研。两校教师可以师徒结对互相促进,两校甚至协同合作举行一些大型的活动等。学期结束以两所学校的共同业绩考核校长。有的镇区为了深层促进,两所学校只设立—个正校长,带领副校长开展工作,以此加强校级间的融合交流。还有的镇区采取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办分校,形成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化,以此逐步消除薄弱学校,实现教育公平。当然,强弱结盟能否有效,受制于很多的因素,如,当前的区镇两级办学体制的障碍,校际之间的合作还缺乏必要的基础,对于学校的评价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促进机制等。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但是从长远看,加强区域范围内的校际交流是促进教师成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抓规划。强化督导推进发展
抓教育均衡一方面要抓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补足欠缺,另一方面更要在发展上下工夫,要从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上找出路。对此,要切实做好薄弱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出合理的三年、五年发展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促进学校制定可行的措施推进。规划是一所学校的发展蓝图,科学的规划可以使得学校迅速占据高位,达到后发制人的效用。因此。越是薄弱学校就越需要科学的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设计好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步骤。对此。区教育局可以组织教育专家、资深教师对规划把关,审核推敲。一旦确定便按照规划推进。实施过程中区教育局要在督导上下工夫。制定出稳定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制度。以督导评估推动学校的建设,通过务实的评价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教育均衡,创造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教育均衡。教育事业是公益性事业。赋予了教育全民公平共享的特质,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前提基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公平和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三水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我们相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有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水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三水的教育一定会朝着更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补短板.确保教育硬件达标
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教育均衡,是三水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三水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2007年,出台了《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三水区推进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区相关部门、镇(街道)、社区根据自身职能,对照创建方案和评估标准进行认真整改。至2010年5月,经过省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组深入三水各镇(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视察,督导组对三水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创建工作给予肯定。教育均衡,硬件先行。通过项目工程建设、合格学校建设等途径使每所薄弱学校尽快达到教育教学主体设施达标、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化美化的要求。使得全区每一间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均衡提供物质条件。可以说,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均衡、协调、优质”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为广东省农村城市化地区探索教育现代化之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抓交流,促进城乡师资流动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素质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区教师队伍现状,政府一是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了输血换血,予以补充,解决了现有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失的燃眉之急;二是根据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的实际,出台了相关政策,建立全区教师队伍正常更替的长效机制。三是教育部门进一步抓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现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四是创新机制,促进城乡教师适度流动。一方面。通过职称评聘设置条件,凡是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近三年内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交流一年以上的经历,以此鼓励中青年教师送教下乡,为农村学校带去新鲜的教育信息和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将逐步实现全区教师的工资统筹发放,城乡一体,甚至因为乡村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还拟设置农村教师教学专项津贴,通过直接的经济补贴,鼓励教师到乡村任教。五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从创业的角度到农村去,那里有广阔的实验天地,提高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和立业创新精神。政府通过加大农村教师的奖励力度,从荣誉方面给农村教师更多的倾斜,以达到鼓励引导的目的。总之,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使得城乡孩子享受到相对公平优质的教育。
职级制,推动校长专业发展
学校人才资源的不平衡还体现在校长身上。人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围绕管理出质量,教育部门首先做好全区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引导校长队伍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形成正确先进的办学理念,使所有的校长自觉地运用教育管理规律科学地管理学校,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提升发展学校。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要服务于教育教学,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服务于教育教学,要让育人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校每位教职工的共识和责任。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每一名学生在文化知识全面进步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其次,全区建立有利于促进校长成长的机制,借鉴了一些地区实施诸如校长职级制等校长培养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三水区校长专业化成长机制,如,根据各学校的校园硬件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学校声誉等,确定学校发展的起始级别,再根据各位校长的管理理论水平、实际管理能力、群众威望、现学校的管理业绩等,确立校长职级;区则仿照教师职称的形式,建立校长职级。校长级别不同,享受到的校长津贴不同。校长职级作为区教育局聘任校长时的主要依据,原则上高职级的校长可以到低级别的学校任职,低职级的校长不可以到高级别的学校任职。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局根据全区教育的需要,合理调配校长。如,区教育局为了教育均衡的需要,可以请能力强的高级别的校长去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任职,待遇不变,聘期结束后考核,可以根据业绩优良提高学校的级别和校长的职级。有一些学校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则降低学校的级别和校长的职级。如此,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发展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更有力地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分级别不是为了给学校不同的待遇特权,而是鉴于校情实际,客观区分校长的工作基础,目的指向校长的职业成长和工作绩效。通过校长职级制聘任,促进校长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对学校管理事业的研究探索。
多结盟。强弱结对共谋进步
加强培训是当前各地各校教师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高耗低效的现象也很明显,原因是教师的成长更多来源于教育的实践和常态的生动的教育生活。对此,三水区加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结盟,进行结对交流就特别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城乡学校的不同现状。我区采取强弱结对和定点互动的形式。两所学校的校历可以互相参考借鉴,两校的教师可以互相听课互相教研。两校教师可以师徒结对互相促进,两校甚至协同合作举行一些大型的活动等。学期结束以两所学校的共同业绩考核校长。有的镇区为了深层促进,两所学校只设立—个正校长,带领副校长开展工作,以此加强校级间的融合交流。还有的镇区采取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办分校,形成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化,以此逐步消除薄弱学校,实现教育公平。当然,强弱结盟能否有效,受制于很多的因素,如,当前的区镇两级办学体制的障碍,校际之间的合作还缺乏必要的基础,对于学校的评价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促进机制等。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但是从长远看,加强区域范围内的校际交流是促进教师成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抓规划。强化督导推进发展
抓教育均衡一方面要抓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补足欠缺,另一方面更要在发展上下工夫,要从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上找出路。对此,要切实做好薄弱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出合理的三年、五年发展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促进学校制定可行的措施推进。规划是一所学校的发展蓝图,科学的规划可以使得学校迅速占据高位,达到后发制人的效用。因此。越是薄弱学校就越需要科学的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设计好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步骤。对此。区教育局可以组织教育专家、资深教师对规划把关,审核推敲。一旦确定便按照规划推进。实施过程中区教育局要在督导上下工夫。制定出稳定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制度。以督导评估推动学校的建设,通过务实的评价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教育均衡,创造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教育均衡。教育事业是公益性事业。赋予了教育全民公平共享的特质,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前提基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公平和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三水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我们相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有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水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三水的教育一定会朝着更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