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庶升降与元嘉三大家的创作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zhich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刘宋一代尊主卑臣,士族开始受到削弱,寒门庶士渐受重用,同时,士庶间的隔阂加深矛盾加剧。这种剧烈的士庶升降对颜延之、谢灵运、鲍照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他们的一些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士庶观念;其次,影响了他们创作的情感倾向。
  关键词:士族 庶族 元嘉三大家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士族于魏晋形成以后,至东晋而达顶峰,刘宋代晋则开始受到削弱,寒门庶士渐受重用。元嘉三大家在这种剧烈的士庶升降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梳理清这种身份地位的变动,对于了解他们的创作,无疑大有裨益。
  一 士族地位的下降
  士族地位的下降,在于皇权的伸张。晋元帝、武帝时就曾企图削弱士族势力,孙恩之乱也给予士族很大的打击,在这场叛乱中,会稽内史王凝之、吴兴太守谢逸、嘉兴公顾胤、南康公谢明慧、黄门侍郎谢冲、张琨、吴国内史袁山松等皆被害。尤其是谢安之子谢琰也在平定这场叛乱中遇害,这对谢氏家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谢琰曾参加淝水之战,具有“军国之才”,以致谢琰死后,朝廷震动。桓玄篡权灭掉了殷仲堪、杨期等士族势力,最后他自身也被镇压下去,世家大族再次遭到打击。
   出身低微的刘裕在平定叛乱中渐居要职,他对士族也采取了打压的态度。如诛灭江左冠族王绥、余姚大族虞亮,严禁“权门并兼,强弱相凌”,禁止豪强独占山湖川泽。刘宋代晋之后,削减降低了前代的封爵。其后的文帝、孝武帝、明帝等人也都对士族采取了一些抑制措施。文帝于元嘉三年(426年)诛灭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顾命大臣,以加强集权。任用寒门秋当、周赳等人,牵制琅琊王氏集团,又重用彭城王义康,形成了寒门、宗室、士族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清除了对政权构成威胁的士族子弟,如刘湛、范晔等。刘湛被诛表面上看是义康专擅朝权,无复人臣之礼,是主相之争。实际上,也是刘湛凭借士族才望,轻蔑朝廷的结果。文帝诏书中说刘湛“阶藉门荫,……奸夙著”并非虚指。范晔“门胄虽华,而国家不与姻娶”,受到孔熙先的挑唆便欲谋反。而在此以前,范晔已经表现出对朝廷的轻蔑,如多次拒绝为宋文帝演奏琵琶:“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由此来看,范晔的谋反不仅是受了孔熙先的挑唆,更有士族对皇权的挑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范晔的镇压就是对士族的打击。孝武帝性多猜忌,对大臣的防范更为严密。《颜师伯传》载:
  “上不欲威柄在人,亲监庶务,前后领选者,唯奉行文书,师伯专情独断,奏无不可。”
  “上又坏诸郡士族,以充将吏,并不服役,至悉逃亡,加以严制不能禁。乃改用军法,得便斩之,莫不奔窜山湖,聚为盗贼。怀文又以为言。”
  明帝在病危之时,担心王景文“门族强盛,藉元舅之重,岁暮不为纯臣”,遂送药赐死。
  总体上看,刘宋一代尊主卑臣,皇权在逐减恢复。在这一总趋势下,谢灵运入宋之后被降公为侯,“朝廷惟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文帝召他出山,“自以名辈,才能应参时政,初被诏,便以此自许,既至,文帝惟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后被朝廷免官,回乡后“在会稽亦多徒众,惊动县邑。太守孟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深恨此言。”又因求湖不得,与孟构仇,以致孟诬告他有谋反逆志。在临川内史任上仍游放无度,又为有司所纠,最终以谋逆之罪弃世广州。张溥分析其原因说:
  “夫谢氏在晋,世居公爵,凌忽一代,无其等匹。何如下伍徒步,乃作天子,客儿比肩等夷,低头执版,形迹外就,中情实乖……以衣冠世族,公侯才子,欲屈强新朝,送龄丘壑,势诚难之。”
  实指出了谢灵运作为一个没落士族在新王朝的尴尬处境。
  颜延之出身于次等士族,从他的远祖颜钦一直到他的父亲,五代为官,也有着较为荣耀的家族。他的仕途也颇为曲折,他曾因与庐陵王义真过从密切,被贬为始安太守,元嘉三年召回京师,见“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意有不平,常云:‘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辞甚激扬,每犯权要。”又被贬为永嘉太守,后因与车仲远不协,“屏居里巷,不豫人间者七载”。刘湛诛后,起为御史中丞,迁国子祭酒、司徒长史,因买田“不肯还直”,被荀赤松弹奏免官。他还曾大骂被文帝所赏爱的慧琳和尚,使得文帝大为变色。颜延之的这种言行都是在入宋之后发生的,在此之前,他已出仕多年,却无相似的言行记载,虽然这种言行与其性格偏激有关,却也无可否认地反映了他与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
  二 庶族地位的上升
  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一文认为,南朝寒人的兴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1、作士族所不屑的浊官;2、作上层统治者的“门生”或“左右”;3、改变户籍,假冒士族。唐长孺所文是针对整个南朝而言,具体到刘宋,除他提到的几点外,还有以军功、恩幸、文才等作为进身之阶的。
  在刘宋王朝的创建过程中,不少将领得以立功受赏。如孙处、蒯恩、刘钟、虞丘进等人,“起自竖夫,出于皂隶刍牧之下,徒以心一乎主,故能奋其鳞翼。至于推锋转战,百死而不顾一生,盖由其心一也,遂飨奉侯之报”。刘宋建国之后,则因征伐及平定内部叛乱,使一大批出身低微的武夫将领得以封爵受赏。如《宋书》卷83所传13人,皆出身役门而以军功官至显位。以致沈约感叹:
  “夫竖人匹夫,济其身业,非世乱莫由也。”
  以文官居显位的寒人大多担任中书舍人之职。“中书之职,旧掌机务……江左置通事郎,管司诏诰。其后郎还为侍郎,而舍人亦称通事。”作为皇上的左右亲信,中书舍人拥有很大的权势。赵翼认为以寒人掌机要的原因在于:
  “宋齐梁陈诸君,无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心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膂。”
  但庶族士人受到重用,并不意味着已经得到了士族的认可,相反士族为维护自身的权力,对于兴起的寒人势力,多采取压制的态度,从而造成了士庶之间的矛盾冲突。据《宋书·张敷传》载:
  “中书舍人秋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接,便不如勿往。’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酬接甚欢,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
  面对士族的权势,皇室宗亲有时也要忍让几分。路太后的侄儿路琼之造访王僧达遭拒,路太后欲罪僧达。皇上反而说:“琼之年少,自不宜轻造诣,王僧达贵公子,岂可以此事加罪。”士族的傲慢与自负也引来了寒士的报复。如刘毅贫时曾和士族庾悦往东堂共射,庾悦不与刘毅交谈,“厨馔甚盛,不以及毅”,刘毅怀恨在心,上书请求皇上解除他的都督、将军官,将其府中的文武三千悉数纳入自己府中,“符摄严峻,数相挫辱”,以示报复。孝武帝时,袁粲常常欺凌出身寒素的颜师伯,孝武帝发怒,将其贬为海陵太守,于此可见皇权与寒士联合起来对士族的压制。
  因此,刘宋朝对于庶族寒士来说是一个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的时期:一方面士族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寒人有了进身的机会;另一方面,士族也在竭力排斥寒士。以此来观照鲍照的一生,则其遭遇便可得到很好的解释。鲍照才秀人微,靠向临川王刘义庆贡诗言志,得以出仕。而贡诗献赋以求官职,多为士族子弟所不齿。王寂在“齐建武初,欲献中兴颂,兄志谓曰:‘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寂乃止。位秘书郎。”士族子弟凭借其门荫,自可“平流进取”,一般不会主动去讨好求职。鲍照献诗言志,一则因为他出身低微,只能主动去求得别人的赏识;二则因为当时的庶族地位有所上升,存在着这样的机遇,如元嘉中期寒门苏宝生因有文义之美,官至南台侍御史、江宁令。因此,鲍照的“贡诗言志”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纵观鲍照的一生,他由一个未见知赏的无名之辈,到掌管机要的中书舍人,再到县令、参军,还有两次被禁止的惩罚,可谓起伏跌落,充满了坎坷,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士庶升降时期寒门庶士的遭遇特点。
  三 士庶升降对元嘉三大家创作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一些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士庶观念。如谢灵运《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首章追溯谢氏家族显赫的历史,《答中书诗》、《赠安成诗》赞美他的从兄谢瞻“擢颖昌族”、“诞俊华宗”,显示出对自己家族的自豪与骄傲,《述祖德二首》更是热烈地赞美了其祖父谢玄的丰功伟绩与高情远志。颜延之在《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家传铭》中说:“贞子七穆,比世称盛。”“官必凝绩,学乃敦经”、“三祖连光,众门秉教”,表现了较强的门第观。鲍照出身寒门,作品中时常充满了嗟卑叹贫之声,如“臣孤门贱生,操无炯迹。鹑栖草泽,情不及官。”(《解褐谢侍郎表》);在《侍郎报满辞阁疏》说自己:“本应守业,垦畛剿,牧鸡圈豕,以给征赋。”而免除赋役是士族最基本的特权,由此可见,鲍照可谓是彻底的寒门贫士。所以他才会在《瓜步山揭文》中痛斥:“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
  其次,影响了他们创作的情感倾向。入宋后,仕途的不顺是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一个重要诱因。史载谢灵运被贬为永嘉太守时,“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可见,谢灵运的山水诗既是其放浪山水的真实写照,也与其政治上的失意有着密切的联系。刘宋皇权的伸张,使谢灵运这个往日的甲族子弟倍感压抑,在这个从中下层崛起的新王朝里,谢灵运很难适应,处处冲突。所以,在他的看似悠游自在的山水玩乐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无法摆脱的孤独感。如《游南亭》:“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登石门最高顶》:“惜无同怀客,共等青云梯。”有时,谢灵运也会在诗中直接表达出与统治者的对立,表现出一个贵族遗老的倔强不屈,如《游岭门山》:“人生谁云乐,贵不屈所志”。
  颜延之在宋代的仕途也颇不得志,但他没有像谢灵运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了自我反思。他在屏居里巷的七年中,写了《庭诰》一文,说:“不以所能干众,不以所长议物,渊泰入道,与天为人者,士之上也。”主张谦让廉退,反对张扬夸饰,这种思想和他现实生活中的偏激耿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矛盾的形成,一方面在于他内心深处的理性反思与其日常生活中的性格表现,确实存在着差别;另一方面则在于他的佯狂之举,具有一定程度的和光同尘的意味。他两次被贬一次罢官的经历,以及颜竣的书檄事件,使他的思想与阮籍有了几分相似,因此,他的作品不像谢灵运那样张狂而趋于内敛典正,又多用典故,显得含蓄委婉。
  鲍照则一面感受着门阀制度的压抑,一面又为庶族上升的曙光所激励。因此他的作品有两种相反的基调,一为批判的愤激,一为从俗的无奈。他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充分表现了一个寒士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遭受挫折的痛苦与愤懑。他的《河清颂》、《中兴颂》既出自一个寒士蒙受擢拔的真心感激,也带有一个贫贱者渴求上进的无奈。他的古乐府坦率地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愿望,语言通俗明快,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色彩华艳,突出了他与士族文人截然不同的文风。他对江南民歌的学习,也更多地出于对贫贱身份的认同与亲切,因此,他的吴声西曲之作,大多清新自然、健康爽朗,与齐梁文人的宫体诗有着较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 张溥,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3]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4] 赵翼: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5] 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作者简介:时国强,男,1975—,河南开封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先秦至六朝文学,工作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1949)唯一的小说作品。小说与作家本人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小说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和经历也不无作家本人的影子。关于《飘》的评价,一直以来有着诸多不同的评论与见解。本文主要是从《飘》的创作背景、内涵解读以及解析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飘》 背景 解读 评价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创作于19世纪末的《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第一部作品。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观的转变。人们不再奉行清教徒式的勤劳、节俭、自控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嘉莉妹妹》就是当时社会价值观转变的缩影。  关键词:社会转型 价值观 转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康拉德在《秘密的分享者》中讲述了船长营救“第二个自我”的故事,展示了自我认同危机的小说主题,其中的叙事方式冲破了经典叙事学理论的藩篱,利用隐含读者与叙述者分离的叙事技巧,增殖文本解读意义,体现了现代叙事学意识的萌芽。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秘密的分享者》 叙事策略 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约瑟夫·康拉德是现代著名的波兰裔英国小说家,其作品以
期刊
摘要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把裘德浪漫的理想作为试金石,表明浪漫主义在适者生存的现代化世界里没有生存空间,是注定要毁灭的。裘德与第一代浪漫主义者明显不同,他把事业、爱情的理想寄托于自己的幻象中,苦苦追寻,结果是徒劳无获。残酷的现实与浪漫的理想纠结在一起,成就了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悲剧,感人的不仅仅是情节,更是作家哈代对裘德苦难的明显同情。  关键词:哈代 裘德 浪漫主义 幻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乔治·艾略特笔下女性形象的分析,阐释了在爱欲与文明的冲突中,文明最终还是会压抑女性对爱的强烈追求,最终女性会做出自我牺牲的人生选择。  关键词:爱欲 文明 女性形象 自我牺牲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乔治·艾略特(1819-1880)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刻、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声名享誉19世纪的英国文坛。作为一个女性作家,艾略特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女
期刊
摘要诗歌是D·H·劳伦斯思考社会问题、探索人类出路的思想形式,他的许多现实主义思想、诗学思想以及人生理想都通过诗歌这一形式体现出来。劳伦斯认为去掉旧体诗桎梏人的陈腐形式,才能更直接更生动地表达自我的情感及思想,更及时真切地捕捉到自己瞬间即逝的感情脉络,写出自己的现实。在劳伦斯看来,是内在的情感形成诗,而不是表面形式。劳伦斯区别了两种诗歌:“开头的诗和结尾的诗”与“就在手边的诗:此时此刻”,并把第二
期刊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19世纪女性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她在书中对不同婚姻的生动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产阶级及贵族通过婚姻实现各自目的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入手,对小说中的爱情婚姻观进行分析和解释,揭示了其背后的经济原因。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视域 婚姻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
期刊
摘要爱情本身是人类的天性,但按照基督教义,亚当和夏娃是在偷吃了伊甸园的智慧之果后,才懂得了男欢女爱,并不再靠上帝创造而是由自己繁衍人类,而这本身正是“罪”,至于私情,更是触犯了基督教的第七诫。虽然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但它又主张在“原罪”的基础上进行救赎,才能使生的意义得到升华,进入天堂。本文通过分析《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与女儿小珠儿,牧师丁梅斯代尔以及医生齐灵渥斯之间的原罪与救赎,形成对女
期刊
摘要日本作家三浦哲郎,自幼家庭几遭不幸。在其许多短篇小说、特别是《手枪》与《河鹿》中,他毫不隐瞒地描绘了家庭的巨大变故。他的家世,即是他文学的原点。其年迈的父母直面人生的痛苦,顽强地生活到了生命的终点。他本人也克服了消极低沉的“血统论”,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带着义务与责任,努力超越沉重的现实。  关键词:三浦哲郎 家世与文学 《手枪》 《河鹿》 超越沉重现实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在《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描述了似是而非的同性恋形象布里克。通过描述布里克对好友斯基普的深深的怀念和对两人纯真友谊的推崇转变为向世俗社会屈服,放弃自己最初的追求,威廉斯向观众展示了布里克虽生犹死的生活状态。同时,因癌症即将辞世的大爹通过威逼利用,说服布里克成为曾经为一对同性恋所拥有的普利特庄园的继承人,从而实现了大爹死后重生的愿望。父子二人思想的转变揭露了当时社会对同性恋的敌视和迫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