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演练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n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之事,沉浸其中,必见其效,概莫能外。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演练指导】
  材料是文言文,考生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提炼出关键词“沉浸”“效”。可以同意材料的观点,也可以不同意材料的观点,关键在于理由的陈述。
  庄顺怡同学开篇从质疑入手进行分析。给“沉浸”下定义后,把“天下之事”分为“巧事”和“拙事”,认为“沉浸于拙事,必见其效”有一定的道理;而沉浸于“巧事”,短期内并不能见其效。文章敢于质疑,科学推理,思维自主灵活,能将简单信息转化为深入的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蒋正杰同学在界定关键概念后,鲜明地指出,并非沉浸于天下所有的事都可以见其效,举出反例后提出沉浸与见效之间构成联系的各种条件,要有明确合理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方法。”
  【例文1】
  在沉浸中完成质变
  庄顺怡
  古人常用“愈研愈入,愈探愈出”,形容沉浸在学问中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世上无难事”的箴言将沉浸的客体推至了万物。可是,天下之事,果真是“沉浸其中,必见其效”吗?
  首先,沉浸,沉淀浸润于客观事物的行为过程,需要一个值得沉浸的客体。这意味着,“天下之事”需要分类。如读书、做学问般在智力上要求较高者,可谓“巧事”;如誊录清扫般偏重于体力劳动者,可谓“拙事”。行拙事时,“沉浸其中,必见其效”有一定的道理,毕竟这类事物相比“沉浸”而言,颇有好鞍配劣马之感。若能力相当、条件充足,沉浸于“拙事”,必能达到预期成效。王安石悟出“尽吾志而不悔”的褒禅探洞行,正是“拙事”的典例——有火把在手,亦有志有力,如此物我两全的情况下,探龙潭虎穴又有何难?
  到了“巧事”面前,沉浸与见效的关系就要复杂多了。沉心静气,如坠云雾;好容易柳暗花明,飞逝的白驹载了成果,却丢了效率。怎么办?“效”不一定如你所愿,我们不妨降低它的门槛——“沉浸”过程中任何物质或精神的收获进步,都可视作为“效”。将视野打开,纵观“沉浸”这一长时间的过程,或许,我们会惊觉,沉浸慢慢给自身不断积累的精神上或明细或拗涩的量变引发了质变,使你由内而外地在言谈、学业等外在表现上得到升华。所以,沉浸“巧事”,短期内可能不见其效;但从长远来看,沉浸与成效仍成动态正相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沉浸”,是见其效、得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通过专注一趣、物我一体的沉浸,即使是拙如柴米油盐之事,我们亦能从中汲取到不亚于圣贤书的精神成效。沈从文的童年,战乱辍学、流离失所,而他能沉浸于现代人看来“下等”的生活,用心感受贫穷却不卑微的人事物,终淬炼出返璞之文,成为一代巨匠。沉浸使“巧事”和“拙事”的边界不再冷硬,世间万物皆学问,巧与拙在反复的降本流末中,实现了换位。这正是沉浸的关键所在,由主观思维认同催生打破常规的“效”,是一种奇妙的质变,由匠人到革新者的转变在此完成。这也是为什么,在上文中,我不否定“拙事”值得沉浸的理由——沉浸一事,巧中有拙,拙亦生巧。
  沉浸能引发质变之“效”,而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需要时间的积累与外界的权衡。“效”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沉浸其中,若我们能不忘初心,荣辱不变,相信拨云见月的一天总会来临。
  【例文2】
  沉浸之言,效于明路
  蒋正杰
  古人云:天下之事,沉浸其中,必见其效,概莫能外。意思是天下的事只要沉浸在其中,一定会有成效。回想上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她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才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造福了人类。但事实真的像这句话所说的一样吗?
  首先,“沉”是程度深的意思,表示专注地做一件事,不受其他事所扰;“浸”是全部、全身心地投入并逐渐扩展。即“沉”为纵向深入,“浸”为横向扩展。故“沉浸”应为自愿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一件事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先深入再扩展的过程。而“效”即达成一定物质目标或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提升。
  不可否认,想要取得真正的成效,达成目标或提升境界,“沉浸”是取得成就的必经之路。可并非沉浸于天下所有的事都可以见其效。秦王沉浸于骄奢淫逸的生活,日夜笙歌,不理朝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所以说,沉浸于一件事中可能不会有真正的成效,“见其效”有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
  盲目地沉浸,对目标过分地追求,易使人忽略审视“目标”的适切性,最终一场空。实际上,不合理的目标是危险的。如果沉浸于一个邈远到与现实不着边际的目标,投入大量精力去追求它,在“沉浸”时,身心都在大幅地被消耗,身心俱疲,何来“成效”可言?
  如果一个人已定好合乎常理的目标,那么他还容易陷入“沉浸”的另一个“陷阱”——纵横钻研的方向。这个“方向”,即指“沉浸”的方式、方法、着力点。正确的目标已定好,向它前进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人們不易察觉的往往正是自身或外界有没有干扰到原本的前进方向。这些都与一个人的沉浸方向息息相关,稍不注意,变成倒退或者偏向他处,即使原本目标可行,也把它变得“不可行”了。
  所以“沉浸”和“见效”之间建立必然性关系有一定条件:制定的目标要在能力范围之内,至少使这块田有种植价值;明智的方向,是适合这块田的种子和播种方式。此外,外界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沉浸其中,并不一定见其效。要体现“沉浸”的积极价值,合理的目标和明智的方向必不可少。找到藏宝图上那个被标出的闪光点,沿着清晰的线路追寻探索,才可能发现真正的宝藏。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一男子戴着口罩在武汉方舱医院安静读书的照片走红网络——在窄窄的病床上,他手捧着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将喧嚣和不安隔离,浸润在缕缕书香之中。“‘方舱医院读书哥’最让人心生感触的地方,就在于疫情波及之下,他仍能安静下来,在不少人为疫情而心生焦虑的当下,这种内心世界的安宁与强大更显难能可贵……”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当下,在一个个病床上正在治疗的病人
“十大流行语”展现中国新气象  2019年12月2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作为“汉语盘点2019”活動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本次发布的十个网络用语依次为:不忘初心;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柠檬精;好嗨哟;是个狼人;雨女无瓜;硬核;996;14亿护旗手;断舍离。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此语的流行源于电影《流浪地球》中反复使用的一句台词,后被多地交警作为交通安全宣传用语
新型冠状病毒:  你好!  没有想到吧,你竟然是庚子年给武汉、给中国的第一份磨砺和历练。我说得这样轻松,心平气和的背后,掩藏着对你已知和未知力量的恐惧。你就像除夕夜的漫天花火,洒向整个中国大地。但烟花绚烂,挥洒给人世间新年的希冀与祝福;而你却播下恐惧、焦虑和悲伤,將白昼笼罩成黑夜。  17年前,2003年,SARS疫情爆发。它或许是你的前世。那年,我还没出生,关于那场疫情的故事也是从别人口中听说而
秋意渐浓,窗外下着告别夏的第一场细雨,手滑过一本本渗透出文化气息的书,眼睛在意着景物的变化,窗外淋漓着的片片树叶,还要继续奔忙,直到它自己也被前仆后继的时光淹没,成为泥土的陪葬。再一次听雨缠绕,小雨渐渐寄情于书,广览天下,唯有读书,疏通了所有障碍,我面对此情此景,也不禁感叹一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腿上摊放着一本《且介亭杂文》,与雨一起享受书的精彩。自识字起,母亲总是伴我阅读,从
【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7年6月19日,在一家小酒吧中,广东某大学大一学生王耀栋,死在了一片“加油”声中。当时,酒吧推出了一项“3分钟内喝掉6杯酒则消费免单”的特殊活动,19岁的王耀栋笑着告诉他的朋友们,自己“酒量不错,可以喝”,在一片喝彩声中欣然加入了“致命挑戰”。调酒师说:“如果你真的把这6杯酒喝完,我就喊你酒神。”时间过去1分半,王耀栋已将4杯
近日,经目击者爆料,在重庆渝中区,一名残疾老人在街头卖艺拉二胡之时,遭到了当地的城管的暴力驱赶。一女子与之理论,城管人员说:“前面就是渝州宾馆,专门有政府啊外国人啊到这里来”“像这种人在大街上影响形象”。  对此,重庆市渝中区城市管理局执法监察科负责人回应称内容属实,也承认了城管队员的言论不妥,但是这位残疾人在主干道卖艺的行为已经违规,有交通隐患。如他确有需求,可先到相关部门申请。  新闻解读:江
【文题】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漫画中农夫男子的观点:实践中才能成才。老者的观点:先学本领,再去做事。本题的实质是以漫画的形式,对现实生活中“实践”与“认识”之间关系的辩证:农夫的观点重视了在实践中成才,老者错误之处在于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把学习与实践分割开来。写作时,可供参考的立意有:①积极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需要出走。  ——蒋勋  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  ——韩少功  要求: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论述类文章。  【名师解读】  本道试题包含了两则材料,表面上看两则材料针锋相对:第一则强调的是人要走出去,第二则强调的是人要学会定点细观;一个是绝对的动,一个是静中有动,但实际上两则材料的内涵是“互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东西成了概念。比如“慢生活”。自从慢生活被提出来后,它一度成为时尚名词。很多人急迫地消费着慢生活,刻意地停、刻意地慢,但节奏被打乱后更急迫、更焦虑。  这倒让我想起一位友人的先生。友人提起先生,说他的研究工作繁忙,但节奏从来不乱,不谈慢也不谈快,只按自己的节奏行事:孩子住院,他陪床时带着红酒,每天喝一小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急不乱;开车去外地,到了午睡时间,他找个服务区停下,小
【文题】  观察右边的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漫画中的年轻人“充了长时间的电”,却“没充进去”,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年轻人茫然的表情中似乎写满了“怎么办”。请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漫画中的年轻人电量快用尽了(图一),充了一宿电(图二),没充进去,他很困惑(图三),他看到地上放着一个插头,应该是他的充电器没有连接电源(图四)。  按照因果推求的方法,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