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心心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然而,她又是很具有可塑性的。
当“浔阳江头夜送客”的丝弦响起,怀抱琵琶的她是白居易的江畔知音,而随着阵阵胡笳悲鸣,她则又成了和番出塞的王昭君……
更多的时候,她身着绣花袍子,珍珠白、藕色粉、青瓷绿、湖水蓝……衬着消瘦的脸庞,眉眼间善良、慈悲,不善言辞,总是用手抚摸着她心爱的琵琶、弦管。若说她像民国女子,到底还是俗了。她的美,很难形容。
王心心出生在福建农村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是点着油灯、借着月光唱南管。还曾经跟着宣传大篷车,用南管演唱,宣传计划生育好。在读书时,文科不好,常因背不出书而苦恼的她,却因将背诵的内容串联成南音演唱,而第一次考到了满分。学过女红,考过大学,最终,王心心宿命般地从事起了南音艺术。
南音演唱演奏,技巧高难。然而真正优秀的南音艺术家,仅需一人一檀板,轻敲慢打,伴着弦乐声声,就令人感到真如聆仙乐一般,余音绕梁,绵绵不绝。从小热爱南管的王心心,出道伊始就赢得了“坐遍五张金交椅”的美誉——指的是琵琶、三弦、二弦、洞箫与演唱全能。
而观众们认识她、熟悉她、喜欢她,可能是从她去了台湾之后。在那段岁月里,先是参与“汉唐乐府”,后来又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心心南管乐坊”,从以南管吟唱的唐诗《静夜思》开始,到对传统曲目诸如《昭君出塞》、《陈三五娘》等的精心演绎,以及多年来尝试的跨界合作——民乐、交响乐、昆曲、现代舞、布袋戏……王心心把古老沧桑的南音,带到很多领域,走得很远很远,她给了拥有近八百年历史的南音艺术全新的生命力。
早春时节,作为东方艺术中心“2013名家名剧月”的参演作品,王心心带着属于她一个人的作品《琵琶行》,来到上海。林怀民先生曾说,阅读了古诗词那么久,直到听到王心心演唱的《琵琶行》,才第一次真正了解《琵琶行》。而事实上,《琵琶行》的诞生,其实就和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林怀民给王心心出了个题——让她一个人在台上弹唱《琵琶行》。王心心对整整45分钟一个人弹唱感到没有自信,可林怀民当时就安慰她:“你的每一次弹拨就是舞蹈,你的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戏剧。”而最终的结果,并没有让林怀民失望,反而赢得了如此的评价:“她尚未出场,我们静默等候;她一开口,我们便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有趣的是,尽管用南音演唱白居易的《琵琶行》,似乎是最为贴切与自然的,然而事实上,《琵琶行》中有很多描写琵琶演奏技巧的诗句,诸如“轻拢慢捻抹复挑”、“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等,并不能用南音演奏的琵琶加以表现。为此,王心心去年特地前往日本,学习用唐代流传至今的萨摩琵琶进行演奏,希望能“还原”《琵琶行》诗句中最原本的音色,从而一窥唐代至今绵延不绝的一抹旧时韵味。
演出当天,数百人的音乐厅几乎满座,久未露面的著名作曲家瞿小松,以“粉丝”的身份,赶来上海捧场。而他对南音的喜爱、痴迷与研究,绝不亚于专业演奏人士。音乐会结束后的庆祝宴上,《新民周刊》记者得以与王心心、瞿小松二位展开一次有趣的跨文化对话。
平凡的从容
《新民周刊》:瞿小松老师这次是专程从北京飞到上海来聆听王心心老师的演出的。多年来您一直立足于传统古典乐、原生态歌曲与当代音乐的交融,是否心心老师的南音也打动了您?给您启发?
瞿小松:我写过一个歌剧《试妻》,里面有一段昆曲。这几年我在为敦煌艺术研究院的多媒体展示厅写配乐,接触了许多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戏曲、原生态民歌等等。我知道王心心这个名字,是梨园戏的艺术家曾静萍的介绍。而第一次听到心心老师的演唱,是她去台湾时出版的碟,很簡陋,没有曲目名,没有时间长度,什么都没有。但是一听就放不下了,我知道,这就是我所要的音乐。我觉得南音是一种平凡的从容。心心老师的南音很安静,是属于非常平静的东西,在南音里,喜怒哀乐是平等的,又是那么沉得住气。在我看来,洗尽铅华。
王心心:是的,南音里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要求表现得舒缓,甚至有一点点压抑。在南音里,没有十分欢快的曲子,哪怕唱词是很欢乐的。
瞿小松:就好像我说的,我总希望把我不想做的事情变成我想做的事情。这个跨越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励自己完成不想做的事情。像郎朗,我问他:“你爸打你吗?”他说:“当然打。”后来,他就成就了。世界上的事都是有逻辑联系的。在南音里面,喜怒哀乐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我认为,不能对没有才华的学生抱有歧视。
《新民周刊》:小松老师似乎对南音的琵琶也特别欣赏。虽然简单,没有繁琐的技巧,却能动人心魄,很纯粹。
王心心:其实南音的琵琶是后期发展的。四条琴弦就是四条线,看着谱子直接可以摸琴弹。不是边弹边唱的,先弹一段,在唱的时候就听的。最多就给一个基准音,剩下的就是唱。
瞿小松:中国的琵琶很多变化,为什么你们不能变化?就好比“梅派”最牛的地方就是大音希声,没有拍,动作都很小。南音也是这样。昆曲的雅是有体系的,有系统支撑的,是程式化的,但没有人真正去总结。因为总结出来很难。提炼的是一种想法,不是技巧。戏曲大量依靠口传心授,但不要过分强调。而南音只给骨架,怎么演靠自己。
不妄自菲薄
《新民周刊》:以前是什么样的演员造就什么样的观众,从梅兰芳开始,就是什么样的观众造就什么样的演员。
瞿小松:这个是相互的,是互动的。这是跟人有关的。有一次我去了泉州师范做讲座。学生里学南音的抬不起头,我问他为什么抬不起头?他们说学西方音乐的同学说他们土。我就觉得奇怪,第一,中国跟西方音乐为什么要跟得这么紧?第二,一定要学了西方音乐才能成为现在的艺术家吗?
王心心:我觉得高人都是通的,谁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瞿小松:不是一定要经历西方才能成就。比如说每一个文化的传统呈现出来的东西,佛教和佛教艺术不是中国的,可张大千的画里就有敦煌壁画的影子。再比如昆曲,它不像京剧,不是一味地在唱。要用丹田气,慢慢把气输出来,昆曲是需要技术支撑的,这和西方美声唱法是异曲同工的。
《新民周刊》:这也正是您多年来致力传统民族音乐推广的原因所在吧?
瞿小松:有时候适当的引导会有想不到的作用。每年我去音乐学院演出,我只做中国传统艺术。去年一个藏族歌手,只唱佛曲,这种佛曲和汉传佛曲不一样的。如果去灵隐寺,会听到的是汉传佛曲。但他是第一个离开藏区的歌手,唱的佛经。用我们汉人的感觉,他就看起来傻傻的,站在台上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一开口,惊为天人!我想就是要这样。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你的期待,好比无意中走到一个寺庙,听到佛曲,或者无意中走过一个村落,听到人家在对歌。
大家愿意走就走,愿意留下来的就留下来。最后,我做的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很多观众来听时,心是打开的。我找民歌,要去海拔数千米以上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只有那里还没完全通电,藏民们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娱乐方式。南音也是如此,由于泉州没有过度商业化开发,使得那里成为一方传统文化的净土。
《新民周刊》:您认为南音保存八百多年至今的价值何在?
瞿小松:你要知道,一个人真正呈现他所体会的所有音乐的时候,他的魅力是自然呈现的。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开放,那么就是有智慧的人,否则就是匠人。我想,南音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不要以一个标准来提供所有标准。我们如果放弃文艺复兴以来一直被灌输的标准,就能找到自己的标准。从科学角度来讲,音乐是可以总结的,是与人体、心理、生理有关联的,这有可能解开中国艺术或是文学之间的关联,彼此是可以打通的。
当“浔阳江头夜送客”的丝弦响起,怀抱琵琶的她是白居易的江畔知音,而随着阵阵胡笳悲鸣,她则又成了和番出塞的王昭君……
更多的时候,她身着绣花袍子,珍珠白、藕色粉、青瓷绿、湖水蓝……衬着消瘦的脸庞,眉眼间善良、慈悲,不善言辞,总是用手抚摸着她心爱的琵琶、弦管。若说她像民国女子,到底还是俗了。她的美,很难形容。
王心心出生在福建农村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是点着油灯、借着月光唱南管。还曾经跟着宣传大篷车,用南管演唱,宣传计划生育好。在读书时,文科不好,常因背不出书而苦恼的她,却因将背诵的内容串联成南音演唱,而第一次考到了满分。学过女红,考过大学,最终,王心心宿命般地从事起了南音艺术。
南音演唱演奏,技巧高难。然而真正优秀的南音艺术家,仅需一人一檀板,轻敲慢打,伴着弦乐声声,就令人感到真如聆仙乐一般,余音绕梁,绵绵不绝。从小热爱南管的王心心,出道伊始就赢得了“坐遍五张金交椅”的美誉——指的是琵琶、三弦、二弦、洞箫与演唱全能。
而观众们认识她、熟悉她、喜欢她,可能是从她去了台湾之后。在那段岁月里,先是参与“汉唐乐府”,后来又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心心南管乐坊”,从以南管吟唱的唐诗《静夜思》开始,到对传统曲目诸如《昭君出塞》、《陈三五娘》等的精心演绎,以及多年来尝试的跨界合作——民乐、交响乐、昆曲、现代舞、布袋戏……王心心把古老沧桑的南音,带到很多领域,走得很远很远,她给了拥有近八百年历史的南音艺术全新的生命力。
早春时节,作为东方艺术中心“2013名家名剧月”的参演作品,王心心带着属于她一个人的作品《琵琶行》,来到上海。林怀民先生曾说,阅读了古诗词那么久,直到听到王心心演唱的《琵琶行》,才第一次真正了解《琵琶行》。而事实上,《琵琶行》的诞生,其实就和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林怀民给王心心出了个题——让她一个人在台上弹唱《琵琶行》。王心心对整整45分钟一个人弹唱感到没有自信,可林怀民当时就安慰她:“你的每一次弹拨就是舞蹈,你的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戏剧。”而最终的结果,并没有让林怀民失望,反而赢得了如此的评价:“她尚未出场,我们静默等候;她一开口,我们便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有趣的是,尽管用南音演唱白居易的《琵琶行》,似乎是最为贴切与自然的,然而事实上,《琵琶行》中有很多描写琵琶演奏技巧的诗句,诸如“轻拢慢捻抹复挑”、“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等,并不能用南音演奏的琵琶加以表现。为此,王心心去年特地前往日本,学习用唐代流传至今的萨摩琵琶进行演奏,希望能“还原”《琵琶行》诗句中最原本的音色,从而一窥唐代至今绵延不绝的一抹旧时韵味。
演出当天,数百人的音乐厅几乎满座,久未露面的著名作曲家瞿小松,以“粉丝”的身份,赶来上海捧场。而他对南音的喜爱、痴迷与研究,绝不亚于专业演奏人士。音乐会结束后的庆祝宴上,《新民周刊》记者得以与王心心、瞿小松二位展开一次有趣的跨文化对话。
平凡的从容
《新民周刊》:瞿小松老师这次是专程从北京飞到上海来聆听王心心老师的演出的。多年来您一直立足于传统古典乐、原生态歌曲与当代音乐的交融,是否心心老师的南音也打动了您?给您启发?
瞿小松:我写过一个歌剧《试妻》,里面有一段昆曲。这几年我在为敦煌艺术研究院的多媒体展示厅写配乐,接触了许多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戏曲、原生态民歌等等。我知道王心心这个名字,是梨园戏的艺术家曾静萍的介绍。而第一次听到心心老师的演唱,是她去台湾时出版的碟,很簡陋,没有曲目名,没有时间长度,什么都没有。但是一听就放不下了,我知道,这就是我所要的音乐。我觉得南音是一种平凡的从容。心心老师的南音很安静,是属于非常平静的东西,在南音里,喜怒哀乐是平等的,又是那么沉得住气。在我看来,洗尽铅华。
王心心:是的,南音里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要求表现得舒缓,甚至有一点点压抑。在南音里,没有十分欢快的曲子,哪怕唱词是很欢乐的。
瞿小松:就好像我说的,我总希望把我不想做的事情变成我想做的事情。这个跨越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励自己完成不想做的事情。像郎朗,我问他:“你爸打你吗?”他说:“当然打。”后来,他就成就了。世界上的事都是有逻辑联系的。在南音里面,喜怒哀乐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我认为,不能对没有才华的学生抱有歧视。
《新民周刊》:小松老师似乎对南音的琵琶也特别欣赏。虽然简单,没有繁琐的技巧,却能动人心魄,很纯粹。
王心心:其实南音的琵琶是后期发展的。四条琴弦就是四条线,看着谱子直接可以摸琴弹。不是边弹边唱的,先弹一段,在唱的时候就听的。最多就给一个基准音,剩下的就是唱。
瞿小松:中国的琵琶很多变化,为什么你们不能变化?就好比“梅派”最牛的地方就是大音希声,没有拍,动作都很小。南音也是这样。昆曲的雅是有体系的,有系统支撑的,是程式化的,但没有人真正去总结。因为总结出来很难。提炼的是一种想法,不是技巧。戏曲大量依靠口传心授,但不要过分强调。而南音只给骨架,怎么演靠自己。
不妄自菲薄
《新民周刊》:以前是什么样的演员造就什么样的观众,从梅兰芳开始,就是什么样的观众造就什么样的演员。
瞿小松:这个是相互的,是互动的。这是跟人有关的。有一次我去了泉州师范做讲座。学生里学南音的抬不起头,我问他为什么抬不起头?他们说学西方音乐的同学说他们土。我就觉得奇怪,第一,中国跟西方音乐为什么要跟得这么紧?第二,一定要学了西方音乐才能成为现在的艺术家吗?
王心心:我觉得高人都是通的,谁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瞿小松:不是一定要经历西方才能成就。比如说每一个文化的传统呈现出来的东西,佛教和佛教艺术不是中国的,可张大千的画里就有敦煌壁画的影子。再比如昆曲,它不像京剧,不是一味地在唱。要用丹田气,慢慢把气输出来,昆曲是需要技术支撑的,这和西方美声唱法是异曲同工的。
《新民周刊》:这也正是您多年来致力传统民族音乐推广的原因所在吧?
瞿小松:有时候适当的引导会有想不到的作用。每年我去音乐学院演出,我只做中国传统艺术。去年一个藏族歌手,只唱佛曲,这种佛曲和汉传佛曲不一样的。如果去灵隐寺,会听到的是汉传佛曲。但他是第一个离开藏区的歌手,唱的佛经。用我们汉人的感觉,他就看起来傻傻的,站在台上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一开口,惊为天人!我想就是要这样。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你的期待,好比无意中走到一个寺庙,听到佛曲,或者无意中走过一个村落,听到人家在对歌。
大家愿意走就走,愿意留下来的就留下来。最后,我做的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很多观众来听时,心是打开的。我找民歌,要去海拔数千米以上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只有那里还没完全通电,藏民们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娱乐方式。南音也是如此,由于泉州没有过度商业化开发,使得那里成为一方传统文化的净土。
《新民周刊》:您认为南音保存八百多年至今的价值何在?
瞿小松:你要知道,一个人真正呈现他所体会的所有音乐的时候,他的魅力是自然呈现的。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开放,那么就是有智慧的人,否则就是匠人。我想,南音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不要以一个标准来提供所有标准。我们如果放弃文艺复兴以来一直被灌输的标准,就能找到自己的标准。从科学角度来讲,音乐是可以总结的,是与人体、心理、生理有关联的,这有可能解开中国艺术或是文学之间的关联,彼此是可以打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