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乐感”视域下大学生民族乐器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20世纪后半期以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提出与发展,双重乐感理论的发展与运用的覆盖范围从音乐家到包括音乐教育的整个音乐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世界各国也都开始重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国即是如此。随着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欢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学研究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题,“双重乐感”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被音乐学界所谈论。
  [关键词]双重乐感;民族乐器学习;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7-0074-04
  双重乐感理论与文化欧洲中心论和文化单边主义相对立,与文化进化论、文化二元对立的认识态度也不同,它倡导的是一种在平等基础上文化间的相互尊重、理解;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性欣赏、包容。经济的一体化和文化的差异性,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双重乐感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法。
  中国的音乐体系是建立在西方现代音乐学科思维之上的,中国学习音乐的大部分人从小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耳朵已经“被欧洲”了,而对于自己本土的音乐的了解却是非常少。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双重乐感”理论和实践的基地,其理念实施情况如何?学生对双重乐感的领悟程度如何?本文就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汉语言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乐器的情况进行探研。
  一、“双重乐感”的相关理论
  1.“双重乐感”的概念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或“双重音乐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由美国音乐学家曼特尔·胡德(Mantle Hood)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所谓“双重乐感”或“双重音乐能力”是指音乐学家如果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应该如研究语言文化的学者首先必须掌握被研究对象的语言那样,参与两种音乐体系的训练,要求他们能够表演一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的乐器,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纯粹理论的层面上;也就是说,强调了实践操作的技术能力及感性认知,只有通过本身的实践理解其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来加以描述该音乐。[1]
  2.“双重乐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1996年,由赵塔里木教授在新疆首次提出要“探索‘双重乐感’人才的培养”问题(这在全国音乐教育领域也是首次提到),并积极付诸实践。为新疆音乐教育实施“双重乐感”教育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2007年立项,2011年以优秀等级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以张欢教授为首的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依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和《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等课题的实施,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上,采纳或编写了《新疆少数民族器乐教程》、《新疆民族音乐欣赏教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疆民族音乐简志》等课程教材。发表了《少数民族地区‘双重乐感’教师的培养》《双重乐感能力培养中的音乐教育本质认识》《‘双重乐感’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等论文[2],这些,都成为新疆师范大学双重乐感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双重乐感”教学实际是一种教学理念,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一种客观认识所有民族的音乐文化的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加强对学生内在文化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深入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民俗及文化心理.通过欣赏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征,体味不同音乐文化的表达方式,在感受少数民族经典音乐文化作品的同时,发现不同音乐文化的不同节奏特点和文化背景。正如胡德最早提出“双重乐感”时所言,音乐学家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通过本身的实践而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描述该音乐。由此可见,“双重乐感”中的“乐感”是指一种广义含义上的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感知,“双重乐感”核心在于多元文化的相互渗入。[3]
  二、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汉语言学生民族乐器学习情况
  1.研究区概况
  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在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实施了近三年,伴随着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双重乐感人才培养体系已逐渐建立,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重乐感”的音乐教育体系改革,要求每一位学生学习一样少数民族乐器,同时要学习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民歌。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音乐学院还编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现多元文化的音乐教材,建立了可以演奏各民族不同乐器的乐团和演唱各民族不同曲目的合唱队。
  学习民族乐器,是培养学生双重乐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进一步完善“双重乐感”教学的课程设置,让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尽快走出以前音乐教学体制的误区,学会多种表达音乐的能力。加强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并与西方的音乐文化相结合,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熏陶下,成为具备多重乐感的音乐人才是音乐学院在未来几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对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汉语言学生,民族乐器作为必修课程在音乐教育班开设,每周一节课并采用双人或三人授课制,每学期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核。学院还会定期组织双重乐感器乐声乐比赛,以舞台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双重乐感理论得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2.数据来源与方法
  在音乐学院,大约有370名学生学习民族乐器,其中大部分是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乐器.学习的乐器以手鼓,冬不拉,艾捷克为主.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70份,其中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为96%。具体情况如下:
  (1)本次发放的163份问卷调查中,女生103人占63%,男生60人占37%。
  三、问卷分析
  1.数据分析
  在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里,汉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汉族。汉族的语言与其他民族不同,音乐也与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培养汉族学生的双重乐感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完善。   而在这些学生中的少部分是少数民族,而且这些少数民族不同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新疆本土民族,所以可以成为学习民族乐器以培养双重乐感的实验对象。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47个民族。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如弹拨尔、冬不拉、达甫、热瓦普、手鼓、都它尔、考木孜等,吹、拉、弹、击样样俱全。而学生学习手鼓和冬不拉的居多,在这些乐器的学习中,会亲身体验不同民族的音乐,会更快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双重乐感能力。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学生选择学习民族乐器,有的是因为个人爱好,有的是因为课程要求,还有的是应付考试,但是无论初衷是什么,只要是选择了学习民族乐器,就要努力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以成为具有多重音乐能力的音乐人才。
  在调查中发现,88%的学生是喜欢自己所选的少数民族乐器,这也充分说明了双重乐感在我院的实施是深得学生喜爱的。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有85%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是半小时,只有6%的学生每天练习的时间达到了2个小时。
  由于课程开设时间短,练琴时间少等原因,使学生弹奏的作品普遍适中或者是简单,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弹奏较难的作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该民族音乐的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更好地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精华,这也对双重乐感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制约。
  2.开设民族乐器课程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对于民族乐器的学习仅限于音乐教育专业,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而舞蹈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却没有开设民族乐器选修课。
  3.学生对学习民族乐器收获情况分析
  在调查的163名学生中,有90%的学生表示,学习少数民族乐器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可以了解民族文化,增长了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了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等等,这说明音乐学院在开展双重乐感理念下的民族器乐教学是符合多民族地区音乐专业学习需求的。
  四、对策措施
  1.完善双重乐感教学课程设置
  学习民族乐器是培养学生双重乐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进一步完善双重乐感教学的课程设置,在除音乐教育专业外的舞蹈及音乐表演专业也应该开设民族乐器选修课,并且延长开设时间,提高考试成绩所占分量,如民族乐器课成绩不过75分不可以申请奖学金,或民族乐器成绩不合格不可申请任何形式的补助及评优等,提高老师学生的重视程度。在长时间认真学习的过程中,随着作品难度及技术水平的上升,感受更精髓的民族文化。
  2.对学生的中国节奏感觉加以培养
  我国音乐学院的学生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对音乐的理解都是纵向思维,而双重乐感理论的实施,就是培养学生中国传统音乐中横向思维的方式,截取各民族经典音乐的片断,感受旋律的发展,体会旋律与节奏节拍之间的关系,掌握各民族音乐中代表性的节奏节拍类型,进一步掌握调式调性等方面的风格元素,在不断实践中树立起双重甚至多重的乐感。
  3.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音乐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与该民族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学等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在欣赏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品之前,要深入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该民族聚居的地方实地考察。另外,学院可以每周定时举办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或者少数民族书刊的阅读活动等,创设所需文化环境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内在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该民族音乐的本体特征,为欣赏少数民族音乐及培养双重音乐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4.改变教学方法
  双重乐感教学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式教学,营造各种文化交流、实践的机会将大大促进双重乐感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双重或多重的音乐表达能力,应多举办艺术表演活动或比赛,如双重乐感声乐比赛,双重乐感器乐比赛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重乐感教学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对音乐表现的鉴赏及教师本身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底蕴等等在教学活动中都能体现出来,并且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音乐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进入田野调查,发掘民间音乐文化与音乐风俗,申请民间音乐文化方面的课题,鼓励学生进入民间采风,让学生在吸收西方先进音乐文化的同时,不忘祖国几千年的音乐文化根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同时壮大我们音乐学院少数民族乐器教师的队伍,对这些教师定期培训,每年都要举办教师技能考核及汇报演出。学生通过老师的理论及演奏技巧的讲授,不断深化学习,亲身参与不同音乐文化环境,了解不同音乐的结构,更深层次地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文化。
  6.改变教学管理模式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管理上,我们要明白高校音乐教育机构是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基地,我们所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音乐文化,传承我国的民族精神。所以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中,要合理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的比例。其次,在教师的管理上,要鼓励教师们进行田野调查,多丰富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从教师做起,增强民族责任感。最后在学生管理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们安排一些民间音乐文化的课题,鼓励学生进行民间采风活动,让学生们自己体验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3]
  结 论
  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汉民族学生少数民族乐器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双重乐感,可以促进学生两种或多种音乐声音表达的能力,不仅仅是在理论方面,更多的应该是付诸于自己的实践行动,亲身体验双重乐感在音乐上给人带来的听觉冲击。 这种不同乐感的体验、体悟、体认,会让人建立其复合而立体文化音乐观,并在建立的过程中意识到不同文化体系间的差异美丽抱以尊重、欣赏和包容,实现美美与共。正如胡德最早提出“双重乐感”时所言,音乐学家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通过本身的实践而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描述该音乐。由此可见,“双重乐感”中的“乐感”是指一种广义上的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感知,“双重乐感”核心在于多元文化的相互渗入。
  双重乐感的培养,可以加强学生对本土民族和其他外来音乐文化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自己的国家,发现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同时树立起多元文化意识,推广多元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邓 萍.双重音乐能力的现实阐释及学生培养设想[J].中国音乐,2006(03).
  [2]张 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3]孙作东.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4).
其他文献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打造新人、新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北京音乐家协会、吉林卫视联合举办“2017《放歌中国》——‘音为有你’原创音乐作品展播”活动,现面向全国征集优秀作品。  [HTH]征集内容:[HTSS]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歌唱和平、歌唱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等弘扬时代精神的原创优秀音乐作品。尤其注重发现新人、新作,为
期刊
鳥鸣涧
期刊
\[摘要\]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华丽的艺术瑰宝,宋代词人有一千四百余人,宋词作品有两万余首,每首作品都堪称经典。本文以《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为着眼点,列举三首以此词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结合演唱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中国古词声乐作品对声乐训练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歌曲;宋词;水调歌头;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HTSS]1007-2233(2017)03
期刊
\[摘要\]  我国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创作的歌曲,文化内涵深刻、民族风格鲜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创作轨迹涵盖了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各个不同时期,成为不同时期主流音乐文化的经典之作。欣赏和演唱他创作的歌曲,我们会聆听到时代的脉搏总是跳动在优美的旋律之中。纵览其歌曲创作,题材涉猎之宽、流传范围之广,令人赞叹!徐沛东对歌曲创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歌曲创作既要继承更要创新,而且要写人民所想,
期刊
[摘要]在中国的钢琴艺术的百年发展历史中,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这个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方面尽管还存在着较多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钢琴艺术民族化的发展影响下,中国钢琴音乐制作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形成了音乐的形式美。本文通过对《变奏曲》《兰花花的故事》以及《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的剖析,从分析与欣赏的层面入手,对其一脉相承的形式美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国钢琴曲;变
期刊
[摘要]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经过历史的沉淀,现如今已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离不开歌唱家和作曲家的配合与合作,也离不开电视、网络、期刊等传播媒介的推广。当然,对于艺术发展而言,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和支持。2015年年底,央视推出“80后”歌唱家精彩绽放音乐会,对节目虽然不像真人秀那样轰动,但也引起了不同年龄阶层和声乐爱好者的强烈反响和一致好评。节目播出之后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作者通过本文进行一
期刊
黄土痴情
期刊
[摘要]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从节奏、和弦、音乐形象三个方面,来论述阿根廷作曲家吉拉斯特拉创作《阿根廷舞曲》的南美民间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风格体现。  [关键词]南美民间音乐;现代作曲技法;阿根廷舞曲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7-0059-03  阿根廷作曲家吉拉斯特拉创作的《阿根廷舞曲》,由三首短小精悍却风格迥异的舞曲组成,三首舞曲分
期刊
声乐套曲·四季诗谣
期刊
故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