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科目,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法,积极响应国家新课改的教学号召,运用微课这样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途径和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思维导图;运用
引言
复习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的整理和总结,使它变得有条理、有系统、构成知识框架。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基本课型,是对已学知识的再次升华。而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拓学生的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做事情的条理性,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复习。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利用图片和文字配合将知识划分等级,以此来形成方便记忆的体系,人类的左脑和右脑分别具有不同的技能,虽然在思考问题时大脑是整体在运作的,但是左右脑也会呈现出领域的差别,左脑会偏向于严谨的逻辑,而右脑则是偏向于色彩等抽象事物的关注。所以思维导图就利用图片以及刺激视觉的色彩来连接关键知识点,为此大脑就会对此种连接做出记忆规律,以此达到长久的知识记忆,人们通过色彩和知识的结合能够更加容易的进行系统学习。数学是逻辑严谨的学科,其主要学习内容结合了图形、公式和数字等,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数学中可以很好的融合二者,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逻辑和抽象的结合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2小学数学微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2.1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对图形进行分类
学生年纪小,对一些讲过的东西容易遗忘。数学教师如果想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就要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对相关题型进行总结比对。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依靠一张图纸,明确知道这一节课或这一题型在讲什么,主要考究的知识点在哪里,从而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能够稳准狠地找到解题关键。例如,教师在教授“平形四边形”时,可以先提问学生,看看树上的图案是什么形状?学生会看到编织图案、篱笆和楼梯等。然后,教师再引出概念,这些由四条边围成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教师可让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制作一个长方形框,再用手拉它一组相对的角,看这个框会变成什么形状?反复做几次,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这个图形会发生变化,变得扁平或瘦高,不过他们还是四边形。这些四边形有统一的特点,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卻都不是直角。学生才能知道归类,并知道这些类似的长方形或者由长方形变形得来的图形。这样,学生思维上会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记起来也更加容易,为以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可视化思维导图可促进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借助微课,学生能深度参与数学学习。在现代社会中,微课早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教学效率最高的信息技术教学途径之一。相较于研究起步较晚、应用不太广泛的思维导图而言,微课是一种学生十分熟悉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将微课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将思维导图可视化,便于学生学习运用,更能发挥出思维导图的教学作用。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放一张关于本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习惯于这种微课+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并且将思维导图慢慢渗透到小学生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养成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数学知识的好习惯。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思维导图的教学运用中来,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3构建体系,形成网状知识思维
数学课的章节是严格按照知识体系模块来划分的,每一章节都是一个完整模块,而章节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一般呈现出递进关系。对章节知识的复习,要能体现知识的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在期中和期末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统筹章节、全面梳理、整体巩固的策略。这种阶段性总复习要求高精度的提炼,学生要关注重要知识点,注意思维导图分支层数量的把控。由于这种导图包含信息量大,需要更加关注层级间的关系,要尽可能用精练的信息呈现知识体系。
2.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通常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无法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而在引入思维导图后,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构建思维导图,就会清楚明了地发现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辨析矫正、查漏补缺,而教师通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就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数学思维情况,进而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以此确定下一阶段的教学重难点并加以突破。
2.5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最难的就是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就是不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思维导图把相关的抽象知识具体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其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会发现长方形是由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既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宽”,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自然就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三角形的面积就很容易推导出是“长×宽÷2”。这样的思维培养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结语
在小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思维导图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并且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自身严谨的思维逻辑。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训练,也加强了提炼数学中关键知识点的能力,也提高了图形和关键知识点结合的能力,不断地加强学生大脑的开发,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受益终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1]李茹佳.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0):95-96.
[2]张晓丽.简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8):130.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思维导图;运用
引言
复习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的整理和总结,使它变得有条理、有系统、构成知识框架。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基本课型,是对已学知识的再次升华。而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拓学生的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做事情的条理性,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复习。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利用图片和文字配合将知识划分等级,以此来形成方便记忆的体系,人类的左脑和右脑分别具有不同的技能,虽然在思考问题时大脑是整体在运作的,但是左右脑也会呈现出领域的差别,左脑会偏向于严谨的逻辑,而右脑则是偏向于色彩等抽象事物的关注。所以思维导图就利用图片以及刺激视觉的色彩来连接关键知识点,为此大脑就会对此种连接做出记忆规律,以此达到长久的知识记忆,人们通过色彩和知识的结合能够更加容易的进行系统学习。数学是逻辑严谨的学科,其主要学习内容结合了图形、公式和数字等,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数学中可以很好的融合二者,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逻辑和抽象的结合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2小学数学微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2.1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对图形进行分类
学生年纪小,对一些讲过的东西容易遗忘。数学教师如果想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就要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对相关题型进行总结比对。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依靠一张图纸,明确知道这一节课或这一题型在讲什么,主要考究的知识点在哪里,从而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能够稳准狠地找到解题关键。例如,教师在教授“平形四边形”时,可以先提问学生,看看树上的图案是什么形状?学生会看到编织图案、篱笆和楼梯等。然后,教师再引出概念,这些由四条边围成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教师可让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制作一个长方形框,再用手拉它一组相对的角,看这个框会变成什么形状?反复做几次,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这个图形会发生变化,变得扁平或瘦高,不过他们还是四边形。这些四边形有统一的特点,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卻都不是直角。学生才能知道归类,并知道这些类似的长方形或者由长方形变形得来的图形。这样,学生思维上会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记起来也更加容易,为以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可视化思维导图可促进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借助微课,学生能深度参与数学学习。在现代社会中,微课早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教学效率最高的信息技术教学途径之一。相较于研究起步较晚、应用不太广泛的思维导图而言,微课是一种学生十分熟悉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将微课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将思维导图可视化,便于学生学习运用,更能发挥出思维导图的教学作用。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放一张关于本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习惯于这种微课+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并且将思维导图慢慢渗透到小学生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养成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数学知识的好习惯。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思维导图的教学运用中来,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3构建体系,形成网状知识思维
数学课的章节是严格按照知识体系模块来划分的,每一章节都是一个完整模块,而章节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一般呈现出递进关系。对章节知识的复习,要能体现知识的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在期中和期末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统筹章节、全面梳理、整体巩固的策略。这种阶段性总复习要求高精度的提炼,学生要关注重要知识点,注意思维导图分支层数量的把控。由于这种导图包含信息量大,需要更加关注层级间的关系,要尽可能用精练的信息呈现知识体系。
2.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通常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无法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而在引入思维导图后,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构建思维导图,就会清楚明了地发现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辨析矫正、查漏补缺,而教师通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就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数学思维情况,进而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以此确定下一阶段的教学重难点并加以突破。
2.5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最难的就是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就是不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思维导图把相关的抽象知识具体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其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会发现长方形是由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既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宽”,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自然就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三角形的面积就很容易推导出是“长×宽÷2”。这样的思维培养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结语
在小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思维导图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并且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自身严谨的思维逻辑。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训练,也加强了提炼数学中关键知识点的能力,也提高了图形和关键知识点结合的能力,不断地加强学生大脑的开发,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受益终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1]李茹佳.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0):95-96.
[2]张晓丽.简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