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语言的起源,争议颇多,难成定论,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哲学家也将其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亦未得出统一结论。就本质而言,语言的生成与主体的思维能力、思维内容、或思维形式间均具有某种相关性。本文力图探讨既往语言生成理论,为语言习得构建某种理论支撑。
对于语言的起源,各种经典理论间难成共识。但在宏观视角下,诸多理论呈继承与发展、争鸣与补充的关系,因此应客观地看待各理论在历史、逻辑中的合理性。
一、行为主义语言习得观
行为主义语言习得观源自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通过观察狗对食物的唾液分泌,得出经典条件反射模型。实验方法为,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在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在此过程中,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中性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渐渐“掌握”仅在铃响但无食物时仍分泌唾液。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中性刺激的反应,即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基本内容。当两个刺激在空间与时间上相近,不断强化,就形成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动物,在诸多的情况下,从某种程度而言人也是条件反射的产物,当然较之于动物更加复杂,且有本质上的不同。
华生于1913年明确树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他认为所谓学习,即为以一种刺激取代另一种刺激而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华生指出,人类出生时只有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吸吮等简单的几个反射和如惧、喜、怒等情绪反应,其所有其他行为均由条件反射建立起来。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个体行为是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刺激——反应系统",学习亦是外部刺激的反应,而忽略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变化,主张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只要调节刺激就能控制、预测行为,从而控制、预测学习效果。
二、生成语言学的语言理论
乔姆斯基对行为主义语言习得观忽视主体能动性的理论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外在行为对应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行为最终是受制于心理而非环境中的刺激,人的主体性不同于动物的被动适用性。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假说,认为人大脑中存在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即“对在一个理想的‘语言’社区获得的‘语言’经验进行操作,并从中以特定的方式构建一定状态的语言能力的一套程序”[1]。同时,针对行为主义认为语言能力是语言习惯的僵化观点,提出了“语言能力”这一术语,他认为,语言能力的基础是大脑中的语言知识,而语言知识是一组有限的规则,主要指句法规则[2]。明显地,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中,其所指称的“语言能力”想要表达为一套规则系统,并通过依靠这一系统,生成无限多句子。
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把语言能力理解为“理解、创造语言机制”,认为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儿童大脑的原初状态和内化了的语法规则,并最终得以揭示人脑的实质、知识与人的本质。并认为语言研究有两种途径,即为外化、内化语言研究。语言能力的研究属于后者,其在探究人的语言与其语言知识的来源。外化语言的研究强调语言的物理和社会属性。
三、体验哲学语言理论
Lakoff 在 1987 年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3]。体验哲学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即为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这为我们提供了两方面的启示。
1、语言的认知性。
在体验哲学的认识论中,语言既是认知的結果,又是认知的工具,这一独特的界定也就真实展示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是决定性的,从时间上而言,认知先于并决定语言,只有认识外在客观世界后才能用语言表达。同时,语言的产生同样促进了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一是,语言能帮助人们更确切地思维、认知、分析新事物,并建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二是,语言为人们交流思想、信息、经验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种系和个体认知的发展。
2、语言对身体经验的依赖性
体验哲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 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归根结底,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4]。
人的认知“体验”首先要用到其自身身体,且体验的基本要素是空间,即地点、方向、运动等。基于此,人类就产生了有关空间的认识,逐步由身体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路径发展蔓延,并最终形成空间意象图式结构以及内在的空间逻辑,再由理性思维与想象力,逐步演化出若干新的概念意义和语言表达。
在体验哲学视域下,经验与认知从来都是对应且又相互促进的。因此,人类认识与感知事物的行为,必须要用我们身体的全部感知觉去体验,才能形成我们对自然及人类社会的立体的全方位的感知认识。
四、总结
尽管既往的语言生成经典理论间存在争议,然而并没有哪一理论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理论,在诸多的经典理论中都有其某种合理性与独到之处。
1、主体语言知识的生成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属性及关系认识的主观投射
外在的行为与内在心理活动呈对应性,语言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作为内在联系的语义则不同,它始终在显示着内在的意义联系。语言的产生先于语法,语法关系看成是语言外在的显规则。无论语义还是语法,都来自于人对外在事物属性、关系的感知和认识。
2、主体语言能力是语言认知图式的主体内隐性条件
人类在语言习得中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是通过对反复出现的语言形式内隐“记忆”的结果。这种记忆是人类生成的能力,其不是单纯被动的外在条件强化,更是主体如空间、时间等能力综合运用。通过“记忆”建立语言认知图式,为构句表达的基本参照值。
参考文献
[1]程杰.心理现实性:生成语法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取向[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3) .
[2]陈开顺.从认知角度重新探讨语言能力的构成与表征[J].外语研究,2002,(3)
[3]杨彬、于杰.《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
对于语言的起源,各种经典理论间难成共识。但在宏观视角下,诸多理论呈继承与发展、争鸣与补充的关系,因此应客观地看待各理论在历史、逻辑中的合理性。
一、行为主义语言习得观
行为主义语言习得观源自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通过观察狗对食物的唾液分泌,得出经典条件反射模型。实验方法为,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在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在此过程中,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中性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渐渐“掌握”仅在铃响但无食物时仍分泌唾液。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中性刺激的反应,即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基本内容。当两个刺激在空间与时间上相近,不断强化,就形成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动物,在诸多的情况下,从某种程度而言人也是条件反射的产物,当然较之于动物更加复杂,且有本质上的不同。
华生于1913年明确树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他认为所谓学习,即为以一种刺激取代另一种刺激而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华生指出,人类出生时只有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吸吮等简单的几个反射和如惧、喜、怒等情绪反应,其所有其他行为均由条件反射建立起来。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个体行为是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刺激——反应系统",学习亦是外部刺激的反应,而忽略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变化,主张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只要调节刺激就能控制、预测行为,从而控制、预测学习效果。
二、生成语言学的语言理论
乔姆斯基对行为主义语言习得观忽视主体能动性的理论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外在行为对应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行为最终是受制于心理而非环境中的刺激,人的主体性不同于动物的被动适用性。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假说,认为人大脑中存在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即“对在一个理想的‘语言’社区获得的‘语言’经验进行操作,并从中以特定的方式构建一定状态的语言能力的一套程序”[1]。同时,针对行为主义认为语言能力是语言习惯的僵化观点,提出了“语言能力”这一术语,他认为,语言能力的基础是大脑中的语言知识,而语言知识是一组有限的规则,主要指句法规则[2]。明显地,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中,其所指称的“语言能力”想要表达为一套规则系统,并通过依靠这一系统,生成无限多句子。
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把语言能力理解为“理解、创造语言机制”,认为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儿童大脑的原初状态和内化了的语法规则,并最终得以揭示人脑的实质、知识与人的本质。并认为语言研究有两种途径,即为外化、内化语言研究。语言能力的研究属于后者,其在探究人的语言与其语言知识的来源。外化语言的研究强调语言的物理和社会属性。
三、体验哲学语言理论
Lakoff 在 1987 年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3]。体验哲学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即为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这为我们提供了两方面的启示。
1、语言的认知性。
在体验哲学的认识论中,语言既是认知的結果,又是认知的工具,这一独特的界定也就真实展示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是决定性的,从时间上而言,认知先于并决定语言,只有认识外在客观世界后才能用语言表达。同时,语言的产生同样促进了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一是,语言能帮助人们更确切地思维、认知、分析新事物,并建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二是,语言为人们交流思想、信息、经验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种系和个体认知的发展。
2、语言对身体经验的依赖性
体验哲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 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归根结底,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4]。
人的认知“体验”首先要用到其自身身体,且体验的基本要素是空间,即地点、方向、运动等。基于此,人类就产生了有关空间的认识,逐步由身体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路径发展蔓延,并最终形成空间意象图式结构以及内在的空间逻辑,再由理性思维与想象力,逐步演化出若干新的概念意义和语言表达。
在体验哲学视域下,经验与认知从来都是对应且又相互促进的。因此,人类认识与感知事物的行为,必须要用我们身体的全部感知觉去体验,才能形成我们对自然及人类社会的立体的全方位的感知认识。
四、总结
尽管既往的语言生成经典理论间存在争议,然而并没有哪一理论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理论,在诸多的经典理论中都有其某种合理性与独到之处。
1、主体语言知识的生成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属性及关系认识的主观投射
外在的行为与内在心理活动呈对应性,语言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作为内在联系的语义则不同,它始终在显示着内在的意义联系。语言的产生先于语法,语法关系看成是语言外在的显规则。无论语义还是语法,都来自于人对外在事物属性、关系的感知和认识。
2、主体语言能力是语言认知图式的主体内隐性条件
人类在语言习得中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是通过对反复出现的语言形式内隐“记忆”的结果。这种记忆是人类生成的能力,其不是单纯被动的外在条件强化,更是主体如空间、时间等能力综合运用。通过“记忆”建立语言认知图式,为构句表达的基本参照值。
参考文献
[1]程杰.心理现实性:生成语法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取向[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3) .
[2]陈开顺.从认知角度重新探讨语言能力的构成与表征[J].外语研究,2002,(3)
[3]杨彬、于杰.《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