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建筑企业上市已是热门話题,为合理地评估某集团是否拥有上市的实力,以该集团一骨干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12家上市建筑企业进行综合竞争力实证评价,为该集团制定相应的竞争对策提供思路。
关键词:建筑企业,上市,综合竞争力,实证评价
1、写作背景和意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的建筑企业加入的了上市公司的行列。“十二五”开局之年,广州某国有建筑股份集团也加快了上市的步伐,该集团提出,要抓紧推进未进入该股份公司的其余子公司的主业资产整合理顺,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股份公司。作为该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的S公司,多年来承建了不少重点、大型工程项目;以2010年为例,其新中标任务量超过14亿元。该公司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其发展态势为某集团尽快加入上市公司行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加入到上市行列,与现已上市的建筑企业进行综合实力的比较成为了必要。上市建筑企业由于受到投资者和管理机构的关注和监督,所公布的各项指标也更具科学性;披露的数据也更容易获取,并且真实。因此,以S公司为例子,通过整理其年报数据,与上市建筑企业进行综合竞争力实证评价,找出某集团下属子公司与上市建筑企业之间有哪些不足和差距,继而举一反三,为某集团公司制定相应的竞争对策提供思路,是本文的写作意图。
2、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2.1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哈佛大学C. K. Prahalad等学者(1990)中指出,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应根据所属行业的实际增加或减少一些指标。为此,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紧密围绕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对竞争力贡献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指标不需纳入。
②全面性原则。为反映企业各方面竞争能力,指标体系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去设置。
③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量与现行的企业会计、统计、业务核算指标统一,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易于取得,指标计算方法科学。
④通用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反映出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性。
2.2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各上市建筑企业2010年年报上所列出的竞争力指标数据,选取如下12个评价指标用于本文研究的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表2-1 评价指标
2.3分析样本的选取
分析样本就是本文用于与某集团S公司作实证评价的上市建筑企业。选取样本时,本文主要考虑如下因素:①某集团各子公司当前的市场份额主要在广东地区和周边省份,所以为更透彻地研究主要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选取经常参与这些地区投标的上市建筑企业为样本;②在S公司所具备的多项经营资质中,投标时最常用到的是市政施工总承包、桥梁施工专业承包、房建工程施工总承包等资质。为此,也应选取经常参与前述这几种类型项目投标的上市建筑企业作为样本。因为有些上市建筑企业主攻的市场是S公司,甚至某集团也难以涉足的领域(如:港口航道、矿业工程等),研究这些企业对某集团来说意义不大。
根据以上的考虑因素,本文选取中铁二局、上海建工等12家上市建筑企业的评价指标值作为样本数据与S公司进行实证评价。
2.4评价体系的建立
上文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和13个样本(S公司+12家上市企业),从各个企业年报中归纳整理出原始评价指标数据,即可以构成一个数据矩阵,从而建立起一个由多个指标组成的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3、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实证评价
目前,关于企业竞争力多指标定量评价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①主观赋权法,如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这种方法多是采用咨询评分来进行研究,这类方法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夸大或降低某些指标的作用;②客观赋权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避免由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如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实证评价。
3.1主成分分析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原理
在企业综合竞争力众多的评价指标中,各指标间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这是由于各指标对被评价对象存在信息重复。相关指标若直接合成,合成结果必定包含重复的信息,这样有时会歪曲被评价对象间的相对位置。而主成分分析法是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信息重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就是将上述12个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Fl,F2,…Fm,以(m≤12)来代替原来的指标,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12个指标作线性组合,线性组合的系数由下列原则来决定:①Fi与Fj(i≠j;i,j=1,2,…,m)相互无关;②Fl是12个指标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Fm是与F1,F2…,Fm-1不相关的12个指标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这样决定的新变量指标F1,F2,…Fm分别称为原变量指标的第1,第2,…,第m主成分。这些主成分之间不仅不相关,而且它们的方差依次递减,因此,挑选前几个最大主成分就可以抓住了主要矛盾,减少了变量的数目,有利于问题的简化处理。
3.2检验指标数据的可分析性
在本文指标体系中,各个原始指标的含义和单位不同,为此,先用公式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所有指标数据变为无量纲数据以便于分析。
对无量纲的指标数据进行方差的提取,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若提取的方差大部分达到80%以上,说明提取的主成分因子的分析效果较好。
3.3计算特征值和主成份贡献率
求得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12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累积贡献率为100%,而根据主成分选取标准,以累积贡献率达到85%为准则,只需选取前5个主成分进行评价就足够了,因为它携带的数据信息已包括了原来12个变量所携带数据信息的86.68%。
从主成分的帕累托图(图3-1)可以看出,横轴第5点右边的主成分贡献率很小,损失的数据信息只占原信息的13.32%,使得数据结构大为简化。
图3-1
3.4主成分的荷载矩阵
从表3-1的各主成分对应的荷载矩阵中,可以看出各评价指标归属的位置:
主成分1:净利润、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占有量的水平。
主成分2: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年增长率,反映了企业资金运作的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
主成分3:主营业务年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的市场开拓的能力。
主成分4:固定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增长情况。
主成分5: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员工大专学历程度比例,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
表3-1各主成分对应的荷载矩阵
3.5主成分的得分矩阵
由于主成分之间相互独立,因此,这5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综合竞争力评价的5个方面。计算得出由13家企业构成的主成分得分矩阵(见表3-2),根据各企业在这5个主成分上的得分,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可以评价出企业之间的综合竞争力强弱对比,即计算公式如下:
F=(28.79%×F1+21.90%×F2+14.65%×F3+12.28%×F4+9.06%×F5)
表3-2各企业的主成分得分矩阵、排名
图3-2
3.6评价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排名情况可以看到,S公司和上市建筑企业比较,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排在中游水平。而从每个主成分的单项排名中发现,S公司在主成分2、3、5中名列前茅;在主成分1和4中排名均在最后一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形。上述结果表明,S公司在运用资产获取收入的能力、运用人力资源获得收入的能力、业务量增长速度、盈利增长速度,以及员工素质等方面均處于较高的水平;而在盈利能力、企业资本实力、市场占有的规模、固定资产增长等方面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4、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的实证评价和分析结果,我们看到了S公司与上市建筑企业之间的优势和不足。建议从如下方面采取提升对策:
4.1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仔细研究国家及省、市“十二五”规划精神,了解重大建设项目动向,以重大项目为重点开展经营工作,加大开拓外地市场的步伐,形成重点突出、全面发展的良性市场格局。加快提升房建、机安、公路、绿化等专业领域的市场拓展能力,扩大业务规模。
4.2重视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质量口碑
充分发挥企业近年来高、中级技术人员队伍越来越稳定的良好趋势,加强新技术应用,大力开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机械、绿色施工技术等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充分利用近年承建的标志性重大项目,深入开展前沿施工技术研究,并及时深化总结,积极申报工法和专利,增强企业技术实力。
4.3改进盈利模式,提升项目管理综合收益
转变项目经营方式,探索并推行“分判制”等项目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总包管理,规范分包管理,严格执行集团内部各种合同管理范本,全面规避风险,提升项目收益水平。大力探索和发展高附加值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收益水平。
4.4 增强企业财务能力
实施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实施不良债务分级管理;改善和加强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财务信息的管理,改善控制成本的程序。切实加强资金管理,落实企业关于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的制度,特别要关注现金流的管控,把收取工程款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5、结语
本文利用上市建筑企业公开的指标数据信息建立了评价体系,评价出某集团一子公司与上市建筑企业相比较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藉此为某集团制定竞争对策、顺利融入到上市行列提供有针对性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C.K.Prahalad,GaryHamel. 企业核心竞争力[M].HarvardBusiness Review,1990.68(5/6)
[2] 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建筑企业,上市,综合竞争力,实证评价
1、写作背景和意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的建筑企业加入的了上市公司的行列。“十二五”开局之年,广州某国有建筑股份集团也加快了上市的步伐,该集团提出,要抓紧推进未进入该股份公司的其余子公司的主业资产整合理顺,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股份公司。作为该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的S公司,多年来承建了不少重点、大型工程项目;以2010年为例,其新中标任务量超过14亿元。该公司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其发展态势为某集团尽快加入上市公司行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加入到上市行列,与现已上市的建筑企业进行综合实力的比较成为了必要。上市建筑企业由于受到投资者和管理机构的关注和监督,所公布的各项指标也更具科学性;披露的数据也更容易获取,并且真实。因此,以S公司为例子,通过整理其年报数据,与上市建筑企业进行综合竞争力实证评价,找出某集团下属子公司与上市建筑企业之间有哪些不足和差距,继而举一反三,为某集团公司制定相应的竞争对策提供思路,是本文的写作意图。
2、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2.1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哈佛大学C. K. Prahalad等学者(1990)中指出,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应根据所属行业的实际增加或减少一些指标。为此,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紧密围绕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对竞争力贡献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指标不需纳入。
②全面性原则。为反映企业各方面竞争能力,指标体系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去设置。
③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量与现行的企业会计、统计、业务核算指标统一,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易于取得,指标计算方法科学。
④通用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反映出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性。
2.2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各上市建筑企业2010年年报上所列出的竞争力指标数据,选取如下12个评价指标用于本文研究的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表2-1 评价指标
2.3分析样本的选取
分析样本就是本文用于与某集团S公司作实证评价的上市建筑企业。选取样本时,本文主要考虑如下因素:①某集团各子公司当前的市场份额主要在广东地区和周边省份,所以为更透彻地研究主要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选取经常参与这些地区投标的上市建筑企业为样本;②在S公司所具备的多项经营资质中,投标时最常用到的是市政施工总承包、桥梁施工专业承包、房建工程施工总承包等资质。为此,也应选取经常参与前述这几种类型项目投标的上市建筑企业作为样本。因为有些上市建筑企业主攻的市场是S公司,甚至某集团也难以涉足的领域(如:港口航道、矿业工程等),研究这些企业对某集团来说意义不大。
根据以上的考虑因素,本文选取中铁二局、上海建工等12家上市建筑企业的评价指标值作为样本数据与S公司进行实证评价。
2.4评价体系的建立
上文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和13个样本(S公司+12家上市企业),从各个企业年报中归纳整理出原始评价指标数据,即可以构成一个数据矩阵,从而建立起一个由多个指标组成的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3、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实证评价
目前,关于企业竞争力多指标定量评价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①主观赋权法,如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这种方法多是采用咨询评分来进行研究,这类方法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夸大或降低某些指标的作用;②客观赋权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避免由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如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实证评价。
3.1主成分分析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原理
在企业综合竞争力众多的评价指标中,各指标间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这是由于各指标对被评价对象存在信息重复。相关指标若直接合成,合成结果必定包含重复的信息,这样有时会歪曲被评价对象间的相对位置。而主成分分析法是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信息重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就是将上述12个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Fl,F2,…Fm,以(m≤12)来代替原来的指标,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12个指标作线性组合,线性组合的系数由下列原则来决定:①Fi与Fj(i≠j;i,j=1,2,…,m)相互无关;②Fl是12个指标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Fm是与F1,F2…,Fm-1不相关的12个指标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这样决定的新变量指标F1,F2,…Fm分别称为原变量指标的第1,第2,…,第m主成分。这些主成分之间不仅不相关,而且它们的方差依次递减,因此,挑选前几个最大主成分就可以抓住了主要矛盾,减少了变量的数目,有利于问题的简化处理。
3.2检验指标数据的可分析性
在本文指标体系中,各个原始指标的含义和单位不同,为此,先用公式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所有指标数据变为无量纲数据以便于分析。
对无量纲的指标数据进行方差的提取,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若提取的方差大部分达到80%以上,说明提取的主成分因子的分析效果较好。
3.3计算特征值和主成份贡献率
求得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12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累积贡献率为100%,而根据主成分选取标准,以累积贡献率达到85%为准则,只需选取前5个主成分进行评价就足够了,因为它携带的数据信息已包括了原来12个变量所携带数据信息的86.68%。
从主成分的帕累托图(图3-1)可以看出,横轴第5点右边的主成分贡献率很小,损失的数据信息只占原信息的13.32%,使得数据结构大为简化。
图3-1
3.4主成分的荷载矩阵
从表3-1的各主成分对应的荷载矩阵中,可以看出各评价指标归属的位置:
主成分1:净利润、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占有量的水平。
主成分2: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年增长率,反映了企业资金运作的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
主成分3:主营业务年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的市场开拓的能力。
主成分4:固定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增长情况。
主成分5: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员工大专学历程度比例,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
表3-1各主成分对应的荷载矩阵
3.5主成分的得分矩阵
由于主成分之间相互独立,因此,这5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综合竞争力评价的5个方面。计算得出由13家企业构成的主成分得分矩阵(见表3-2),根据各企业在这5个主成分上的得分,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可以评价出企业之间的综合竞争力强弱对比,即计算公式如下:
F=(28.79%×F1+21.90%×F2+14.65%×F3+12.28%×F4+9.06%×F5)
表3-2各企业的主成分得分矩阵、排名
图3-2
3.6评价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排名情况可以看到,S公司和上市建筑企业比较,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排在中游水平。而从每个主成分的单项排名中发现,S公司在主成分2、3、5中名列前茅;在主成分1和4中排名均在最后一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形。上述结果表明,S公司在运用资产获取收入的能力、运用人力资源获得收入的能力、业务量增长速度、盈利增长速度,以及员工素质等方面均處于较高的水平;而在盈利能力、企业资本实力、市场占有的规模、固定资产增长等方面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4、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的实证评价和分析结果,我们看到了S公司与上市建筑企业之间的优势和不足。建议从如下方面采取提升对策:
4.1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仔细研究国家及省、市“十二五”规划精神,了解重大建设项目动向,以重大项目为重点开展经营工作,加大开拓外地市场的步伐,形成重点突出、全面发展的良性市场格局。加快提升房建、机安、公路、绿化等专业领域的市场拓展能力,扩大业务规模。
4.2重视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质量口碑
充分发挥企业近年来高、中级技术人员队伍越来越稳定的良好趋势,加强新技术应用,大力开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机械、绿色施工技术等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充分利用近年承建的标志性重大项目,深入开展前沿施工技术研究,并及时深化总结,积极申报工法和专利,增强企业技术实力。
4.3改进盈利模式,提升项目管理综合收益
转变项目经营方式,探索并推行“分判制”等项目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总包管理,规范分包管理,严格执行集团内部各种合同管理范本,全面规避风险,提升项目收益水平。大力探索和发展高附加值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收益水平。
4.4 增强企业财务能力
实施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实施不良债务分级管理;改善和加强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财务信息的管理,改善控制成本的程序。切实加强资金管理,落实企业关于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的制度,特别要关注现金流的管控,把收取工程款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5、结语
本文利用上市建筑企业公开的指标数据信息建立了评价体系,评价出某集团一子公司与上市建筑企业相比较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藉此为某集团制定竞争对策、顺利融入到上市行列提供有针对性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C.K.Prahalad,GaryHamel. 企业核心竞争力[M].HarvardBusiness Review,1990.68(5/6)
[2] 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