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所具有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重视在提高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满足农村大众的用电需求具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提升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为出发点,在对电力工业标准化与农村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背景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标准化管理;背景;策略
一、电力工业标准化与农村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背景
20世纪50年代,我国电力工业标准的构建以苏联电力工业标准为基础,其内容包括电力设计、电力施工、电力运行、电力测试以及电力检修等。20世纪60年代,我国电力工业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标准作出了修订。而20世纪80年代,标准化管理结构得到了设立,我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当前来看,我国电力工业标准具有1489项,其中包括234项国家标准以及1255项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电力工程经济型、质量型、实用型以及提高电力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成效具有着重要意义。
农村配电网工程是农村电网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高电压大区域输电网络逐步形成的背景下,农村的配网建设以及投入都存在不匹配的问题,落后的配电网技术、性能以及陈旧的设备很容易导致农村电网出现各类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造成配电网设备的损坏,同时也会制约农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技术性能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如何对工艺标准作出严格把控、如何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如何实现电网结构的优化以及节能减损,成为了农村配电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而构建完善合理的配电网工程标准化模式则是提高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工艺水平和安全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对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作出探究对于我国农村电网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
(一)责任落实与考核评价的标准化
在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要对自信评价方法做出完善,在评价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物资供应单位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管理质量以及合约履行能力的基础上,对这些单位的评价结果进行定期的发布,并将这项工作内容纳入到招标评标以及合同管理工作范畴之内。同时,农村配电网工程施工中有必要对各个参见单位的分工以及责任进行明确,通过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与制度约束来做到责任到人,从而避免出现职能重复以及职责不清的问题。在工程开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必要对各个参建单位的责任落实情况作出评价,同时有必要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来实施奖惩措施并对相关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改进。在评价考核的过程中,有必要构建起合理、科学、全面的考核标准,同时需要明确农村配电网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人,其中设计项目部中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人有主设人、项目总工以及项目经理;项目监理部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人有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总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部中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人包括施工队质检员、专职质检员、项目总工以及项目经理等。
(二)质量问题处理制度的标准化
在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问题处理制度的标准化有利于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在此过程中,首先有必要对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进行标准化。即在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后,应当以质量问题的性质为依据来开展分级上报,并对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作出调查与分析。农村配电网工程质量事故需要由监理部门开展调查与责任追究,对于具有责任的参建单位,不仅要以合同为依据追究责任,同时有必要对其上级单位责任进行追究。而对于性质比较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在一天之内同时上报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设机构、项目监理机构以及主管单位。并要求项目质量管理部门根据质量问题实际情况来填写质量问题报告,并在经过项目经理部门以及项目总工程师的审批之后上报主管部门、项目监理部门、建设部门以及上级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等;其次,有必要构建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对于农村配电网工程开展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当以《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质量事件调查规程》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为依据来对质量事故进行分级分类,并界定责任,同时要对质量事故报告、事故处理原则以及事故调查流程等进行规范。农村配电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对质量问题置之不理,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以参建人员与人员相应责任为依据来构建数据库,并在农村配电网投入运营以后的质量状况开展跟踪评价,如果工程在规定年限内产生质量问题,则应当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通报,并降低对相关单位的资信评价;再次,对于农村配电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有必要构建闭环管理制度。在农村配电网施工过程中,有必要细化分解标准工艺应用、质量事故控制以及工程创优等质量指标,并明确各个项目分部分项工程所具有的质量控制目标,对于没有完成预定质量控制目标的单位,应当查明原因并通报批评,同时将这些内容纳入到业绩考核工作中。当工程开展中的各项质量指标明显低于质量控制目标时,则应当在相关责任人的考核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对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做出构建和完善能够确保农村配电网工程取得良好的施工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置质量管理结构、明确管理责任、制定管理制度以及确保工作人员上岗资格等。农村配电网施工单位所建立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完善性做出评估,在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建议后来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农村配电网工程的施工环节,质量监督员需要重点检查工程执行是否符合工程设计、工程材料是否满足质量需求等。配电网工程项目开工之后,监理人员需要使用录像、拍照、监察、监测等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同时需要对主体工程、基础工程、隐蔽工程等重要的施工部位做出抽查,并根据真实的情况来填写质量监理记录;同时,确保工程分包单位施工质量是提高农村配电网工程质量的必要途径。在分包工作的开展中,分包内容必须是合同中允许的分包范围,同时在对分包单位进行选择时,有必要对分包单位的技术实力、企业资质做出审查,并以分包党委以往的财务状况、工程业绩以及施工队伍素质等为依据做出综合考虑。农村配电网工程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员不仅要负责审查分包项目是否处于允许分包的范围之内,同时要对分包单位是否具备完成工程任务的施工能力做出审查,在此方面,监理单位以及监理人员有必要对分包单位资质以及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做出审查,尤其是关注分包单位特殊工种人员素质以及关键工程中工艺的运用;另外,施工机械设备所具有的可靠性、数量、工作效率以及技术性能等对农村配电网工程质量也产生着很大影响,所以在农村配电网工程施工中,有必要对施工机械参数性能等作出合理选择,从而提高施工机械对配电网工程特点的适应性,并确保工程质量的提升。在机械管理方面,施工项目部门有必要构建完善的机械维修保养制度,监理部门则应当对机械性能、机械数量以及机械的工作状态等作出严格的核查。
参考文献:
[1]徐小明,张高峰.供电企业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浅探[J].农村电工,2012(01).
[2]王少龙,胡云芳.变电检修现场作业安全措施标准的编制与应用[J].安全,2011(07).
[3]潘兹勇,褚晓虎,王一庆.我国电网建设业主项目管理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建筑经济,2009(06).
[4]忻俊慧.标准化改造台区存在的问题分析[J].湖北电力,2008(05).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标准化管理;背景;策略
一、电力工业标准化与农村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背景
20世纪50年代,我国电力工业标准的构建以苏联电力工业标准为基础,其内容包括电力设计、电力施工、电力运行、电力测试以及电力检修等。20世纪60年代,我国电力工业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标准作出了修订。而20世纪80年代,标准化管理结构得到了设立,我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当前来看,我国电力工业标准具有1489项,其中包括234项国家标准以及1255项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电力工程经济型、质量型、实用型以及提高电力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成效具有着重要意义。
农村配电网工程是农村电网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高电压大区域输电网络逐步形成的背景下,农村的配网建设以及投入都存在不匹配的问题,落后的配电网技术、性能以及陈旧的设备很容易导致农村电网出现各类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造成配电网设备的损坏,同时也会制约农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技术性能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如何对工艺标准作出严格把控、如何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如何实现电网结构的优化以及节能减损,成为了农村配电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而构建完善合理的配电网工程标准化模式则是提高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工艺水平和安全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对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作出探究对于我国农村电网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
(一)责任落实与考核评价的标准化
在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中,要对自信评价方法做出完善,在评价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物资供应单位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管理质量以及合约履行能力的基础上,对这些单位的评价结果进行定期的发布,并将这项工作内容纳入到招标评标以及合同管理工作范畴之内。同时,农村配电网工程施工中有必要对各个参见单位的分工以及责任进行明确,通过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与制度约束来做到责任到人,从而避免出现职能重复以及职责不清的问题。在工程开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必要对各个参建单位的责任落实情况作出评价,同时有必要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来实施奖惩措施并对相关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改进。在评价考核的过程中,有必要构建起合理、科学、全面的考核标准,同时需要明确农村配电网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人,其中设计项目部中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人有主设人、项目总工以及项目经理;项目监理部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人有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总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部中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人包括施工队质检员、专职质检员、项目总工以及项目经理等。
(二)质量问题处理制度的标准化
在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问题处理制度的标准化有利于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在此过程中,首先有必要对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进行标准化。即在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后,应当以质量问题的性质为依据来开展分级上报,并对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作出调查与分析。农村配电网工程质量事故需要由监理部门开展调查与责任追究,对于具有责任的参建单位,不仅要以合同为依据追究责任,同时有必要对其上级单位责任进行追究。而对于性质比较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在一天之内同时上报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设机构、项目监理机构以及主管单位。并要求项目质量管理部门根据质量问题实际情况来填写质量问题报告,并在经过项目经理部门以及项目总工程师的审批之后上报主管部门、项目监理部门、建设部门以及上级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等;其次,有必要构建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对于农村配电网工程开展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当以《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质量事件调查规程》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为依据来对质量事故进行分级分类,并界定责任,同时要对质量事故报告、事故处理原则以及事故调查流程等进行规范。农村配电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对质量问题置之不理,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以参建人员与人员相应责任为依据来构建数据库,并在农村配电网投入运营以后的质量状况开展跟踪评价,如果工程在规定年限内产生质量问题,则应当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通报,并降低对相关单位的资信评价;再次,对于农村配电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有必要构建闭环管理制度。在农村配电网施工过程中,有必要细化分解标准工艺应用、质量事故控制以及工程创优等质量指标,并明确各个项目分部分项工程所具有的质量控制目标,对于没有完成预定质量控制目标的单位,应当查明原因并通报批评,同时将这些内容纳入到业绩考核工作中。当工程开展中的各项质量指标明显低于质量控制目标时,则应当在相关责任人的考核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对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做出构建和完善能够确保农村配电网工程取得良好的施工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置质量管理结构、明确管理责任、制定管理制度以及确保工作人员上岗资格等。农村配电网施工单位所建立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完善性做出评估,在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建议后来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农村配电网工程的施工环节,质量监督员需要重点检查工程执行是否符合工程设计、工程材料是否满足质量需求等。配电网工程项目开工之后,监理人员需要使用录像、拍照、监察、监测等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同时需要对主体工程、基础工程、隐蔽工程等重要的施工部位做出抽查,并根据真实的情况来填写质量监理记录;同时,确保工程分包单位施工质量是提高农村配电网工程质量的必要途径。在分包工作的开展中,分包内容必须是合同中允许的分包范围,同时在对分包单位进行选择时,有必要对分包单位的技术实力、企业资质做出审查,并以分包党委以往的财务状况、工程业绩以及施工队伍素质等为依据做出综合考虑。农村配电网工程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员不仅要负责审查分包项目是否处于允许分包的范围之内,同时要对分包单位是否具备完成工程任务的施工能力做出审查,在此方面,监理单位以及监理人员有必要对分包单位资质以及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做出审查,尤其是关注分包单位特殊工种人员素质以及关键工程中工艺的运用;另外,施工机械设备所具有的可靠性、数量、工作效率以及技术性能等对农村配电网工程质量也产生着很大影响,所以在农村配电网工程施工中,有必要对施工机械参数性能等作出合理选择,从而提高施工机械对配电网工程特点的适应性,并确保工程质量的提升。在机械管理方面,施工项目部门有必要构建完善的机械维修保养制度,监理部门则应当对机械性能、机械数量以及机械的工作状态等作出严格的核查。
参考文献:
[1]徐小明,张高峰.供电企业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浅探[J].农村电工,2012(01).
[2]王少龙,胡云芳.变电检修现场作业安全措施标准的编制与应用[J].安全,2011(07).
[3]潘兹勇,褚晓虎,王一庆.我国电网建设业主项目管理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建筑经济,2009(06).
[4]忻俊慧.标准化改造台区存在的问题分析[J].湖北电力,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