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500年,窥见鲁本斯的生活轨迹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本斯故居(Rubenshuis)位于比利时第二大城市安特卫普,这是一栋意大利风格的公寓,在繁华的Meir名店街后面,闹中取静。两层楼内部装修漂亮奢华,并且拥有一座美丽的后花园。房子哪怕经历风雨500年,依然保持当年生活原貌。鲁本斯和家人就在这里生活了25年,他也在这里完成了一生的大部分艺术创作。今时今日故居里陈列着的一器一物都讲诉着这位平民之子繁花似锦的一生。
  我坐在巴洛克风情的后花园中,阅读起了《鲁本斯自传》,继而抬头望向故居一隅,似乎窥见这位17世纪伟大画家穿梭的身影。
  鲁本斯故居,是我比利时之行的必选项。
  在参观前,我和朋友上网看了不少资料,网上说,鲁本斯故居像个宫殿。可能是期待过高,同行的小伙伴看到故居很小,很惊讶:这就是宫殿?我听了噗嗤一笑。比起巴黎的凡尔赛宫这种真正的宫殿,鲁本斯故居当然小;但对比名人故居,比如伦勃朗,鲁本斯的房子是相当豪宅了。
  博物馆的内部氛围有如鲁本斯的画面,物件上皆朦胧透着光晕。这位除毕加索外创作最多的艺术家,吸引着我开始一探究竟。
  平民之子的人生逆转
  不像前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出生在富裕家庭,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出生在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让鲁本斯原是位律师和地方官员,因为信仰新教而被驱逐出比利时安特卫普,举家迁往德国。鲁本斯幼年就随父母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但他父母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他在拉丁学校里掌握了英、法、德、拉丁等七国语言和人文主义基础知识。更幸运的是,他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陈列在故居里的自画像印证了这个事实。
  14岁时,他被送到一位责夫人府第当侍童,在那里鲁本斯不仅懂得了上流社会礼仪习俗,而且学会了为人处事,这对他后来的发展是有益的。
  16世纪爆发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个让伟大的建筑师和画家干一番事业的伟大时代,画家、建筑师、雕塑家备受王室重视。于是,十七八岁的鲁本斯开始默默拜师学画,鲁本斯最初师从于风景画家维尔哈希特和多才多艺的画家阿达姆凡诺尔特,在他们的门下学习了4年时间,不久又成为从罗马归来的维尼乌斯的弟子,21岁便成为了安特卫普画家公会的会员。两年之后实现了去意大利留学的梦想。1600年,23岁的鲁本斯来到了威尼斯,他以极为虔诚的态度研究学习提香的色彩艺术和丁托列托具有生动韵律的构图及明暗法。后来相继访问罗马、佛罗伦萨和热那亚等地,精心研究临摹古代艺术精品和文艺复兴大师们的画迹。同时,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绘画也吸引了他,而他最感兴趣的是正在兴起的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故居的楼陈列着鲁本斯自己创作的绘画精品,还有许多他从国外买来的绘画精品。鲁本斯有收藏画的嗜好,凡他看中的画,无论多么昂贵,都不惜重金买下。提香、丁托列托两位大师的作品便陈列在当中。
  鲁本斯选择了从艺这条道路,与其说他有绘画方面的天赋,不如说这是一个审时度势之后的抉择。多国文化的熏陶下,鲁本斯不但成了法兰德斯地区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而且他还是一个掌握七国语言的外交官。换句话说,鲁本斯不但有着高超的绘画技巧,更是一个有着高情商的外交人才和艺术品收藏家,这一切,都以无形的形式体现在他自己修建的大宅子里。
  鲁本斯式的巴洛克风格
  在故居内,一幅巨幅油画《亚当与夏娃》相当醒目,这是鲁本斯早期的创作。亚当与夏娃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中,因为抵抗不了蛇的引诱,偷吃了树上的禁呆,被愤怒的上帝逐出伊甸园,从此开始艰苦的生活。这个《圣经》故事曾被不少前辈画家描绘过,但鲁本斯风格却别树一帜。首先,构图很夸张,比例是我们真人的好几倍;其次,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亚当和夏娃偷尝禁果后,有了智慧和羞耻感,开始用树叶遮蔽身体,里面的男人强壮、女人丰腴漂亮。这些“鲁本斯式女人”,体态胖肥,皮肤细嫩,深受当时的达官贵人喜欢。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 MARIEDE MDlOS)曾委任鲁本斯为她与她的丈夫亨利四世创作一系列寓意画以纪念他们的人生。而这一组由二十四幅画作组成的系列画“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 CYCLE DE MARIE DE MDICIS)在1625年完成,被收藏在卢浮宫。而这些画足见鲁本斯与法国王室的密切关系。
  鲁本斯一生高产,代表作品有教堂祭坛画《上十字架》《下十字架》,以及《抢夺留希普斯的女儿》等为世人熟知。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充满美好理想和丰富的想象力。由于他所处的上流社会环境和迎合贵族审美的要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妇女几乎都是贵妇人,而男子都是浪荡公子一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兰德斯贵族资产者的追求享乐和骄奢淫逸的生活情趣。在富裕的安特卫普资产阶级中,不论是商人还是官员,全都迅速地被鲁本斯的画作所吸引。对于杰出公民而言,能被鲁本斯画肖像画是种荣誉。超乎想象的是,他的绘画订单已超越国界,欧洲各国君主都想拥有他的画作。他不得不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为了有更多的空间来创作,他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买了块地盖了座房子,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居。
  鲁本斯于1610年买下这处房子到搬进去居住,足足花了5年时间,亲力亲为的设计与装饰极大地发挥了他的建筑師天赋。这是一个两层楼的建筑,有个类似罗马万神殿的圆形穹顶,还配有硕大的花园,花园里有喷泉、雕塑,还有类似中国牌坊那样的建筑。鲁本斯的设计结合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风格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建筑装饰之华丽在当时的安特卫普是独一无二的。当你一踏入故居的庭院,立刻会被眼前这个通向后花园的门廊所吸引。门廊由意大利风格的墙面和柱子,以及巴洛克风格的廊顶所组成,房子周围都是雕塑,有凯撒大帝头像等。鲁本斯和家人在这座房子里生活了25年,他在这里完成了一生的大部分艺术创作。
  当时欧洲流行师傅带徒弟的艺术作坊,鲁本斯也变身成为头脑灵活的经理人,在工作室(现在的故居),招募了多名有才能的画家分工协作(最有名的学生是安东尼·范·戴克),他们分工极为详细,有专门画人物的、专门画动物的,还有专门负责风景画创作的……据说署名鲁本斯的油画分为三类:他亲手画的、只画重点的和仅仅监督指导的。   传记式的叙事藏所
  500年后,鲁本斯故居成为世界各地无数“鲁粉儿”必到之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控制人流量,门口还设有个玻璃售票厅,是由比利时著名建筑师Stephane Beel设计的。鲁本斯故居经1939-1946年7年的修复,现在已经成为市立美术馆。区别于其他艺术藏所的是,它完整地重现了艺术家的工作生活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貌,屋内的壁炉、家具,甚至软装,无不体现着一种雍容华贵却不失稳重的特质。屋内陈列了鲁本斯本人及弟子和助手们的作品,以及鲁本斯收藏的许多异常精美的雕塑和工艺品,还有各国皇帝、国王奖给鲁本斯的奖章和纪念品。所以,即使鲁本斯故居之藏品体量根本无法与其他资金殷实的艺术收藏机构匹敌,它依旧作为一个传记式的叙事场所而值得一游。
  在故居展室里不时可听到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和人们对某件作品由感而发的赞叹和评论。人们或站或坐,认真观赏,细细琢磨着眼前的作品,进入与画家、与画中人物的对话和对历史、对艺术的沉思。
  鲁本斯的肖像画是非常著名的,他的故居陈列了多幅人物肖像,这些人物大都与画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穿着修女服的伊萨贝拉》作于1625年,画的是阿尔伯特大公的夫人,大公夫妇是鲁本斯最重要的资助人。1621年,阿尔伯特大公去世后,为表达对丈夫的追思和哀悼,夫人伊萨贝拉加入修女会,穿着修女服度过余生。在弗兰德斯绘画里,肖像画惟妙惟肖的程度,只有安东尼·范·戴克( Anthony van Dyck)的作品可以与鲁本斯比肩。范戴克是鲁本斯最为得意的门生和助手,后来成为了弗兰德斯肖像画家领军人物,他常常与鲁本斯一起合作绘画。鲁本斯故居展出的人物肖像《安特卫普大主教杨凡迈德伦》和《威廉二世王子》是范·戴克人物肖像的代表作。
  鲁本斯一生过着王子般的生活,49岁时第一任妻子依莎贝拉·布兰特去世,53岁时又与一位16岁的妙龄少女海伦娜·弗尔曼结婚,仍然过着幸福生活。他故居的二楼寝室里悬挂着海伦娜·弗尔曼的年轻画像。海伦娜是鲁本斯晚年多幅作品中的模特,《美惠三女神》是这个时期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藏于西班牙普拉多艺术馆。晚年,鲁本斯遣散了工作室人员,在家中庭院里看孩子们追逐嬉戏,还经常到郊外去画自然风景和田园农庄,似乎回归到个纯粹画家身份,享受简单平静的生活乐趣。
  这个传记故事的终章是,在离世前的两年,鲁本斯于梅赫伦市(Mechelen)的庄园田产中传信笺给弟子卢卡斯·菲德贝(Lucas Faydherbe.1617-1697)。这个21岁的年轻人收到老师的嘱托:“在离开工作室前确保所有东西已安顿好,不要落下任何原作或手稿。让园丁将当季收获的梨与无花果寄出。尽快封闭工作室并来到我这儿。”他的工作室兼故居一直完好保存至17世纪中叶,而后,大部分建筑结构被损毁,收藏与创作被散落于世界各地。
  目前,鲁本斯大部分作品被世界各地著名的机构和私人收藏,包括伦敦国家美术馆、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等。他的作品很少流入拍卖行,有幅《Massacre of theInnocents))曾以7600万美元,在苏富比拍卖行创下了天价纪录。鲁本斯的绘画影响了佛兰德斯以及整个西方繪画的发展,17世纪后期巴黎的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就出现了一批鲁本斯主义者。18-19世纪法国画家瓦托、德拉克洛瓦、雷诺阿和英国画家雷诺兹、康斯特布尔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他的影响。
  穿梭在这座故居时,我幻想起鲁本斯忙碌的身影:他在这里接待到访的皇室王侯、达官显贵;他像车间的厂长,指挥着学生、助手创造了2500多幅“鲁本斯画作”,继而流入欧洲各国的美术馆、画廊……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说:“佛兰德斯只有一个鲁本斯,正如英国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其余的画家无论如何伟大,总缺少他的一部分天才。”
其他文献
伴随着初夏的滚滚热浪和世界杯的喧嚣战鼓,2018上半年度的全球春季拍卖也经由伦敦、纽约、香港、广州来到下一站——北京。时下的京城,在经历了一个个夜以继日的拍场鏖战之后,部分专场已鸣金收兵,当中有掌声也有遗憾。  前几个主要艺术品市场的现当代艺术板块在上半年大都实现了成交额的突破,然而对于北京市场而言,想要延续这股全球市场的热度也并非易事。撇开海外,综观京穗港三地春拍,确实各有千秋:香港东西方艺术融
期刊
本期专题关注了中国世纪大藏家张伯驹,这位近现代名士在收藏界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迹便是他将自己一生珍藏的顶级书画捐献给国家,号称撑起了故宫顶级收藏的半壁江山。大藏家的义举无疑值得称赞与敬仰。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张伯驹们”把多年收藏无私捐献给博物馆的背后,既有藏家個人情感的因素,也有艺术品流通规律的作用。  求学时老师曾讲过的一个理论:流通的艺术品经过多年的市场流通和学术验证,那些顶级品在突破天价后
期刊
随着国内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服务功能的提升,公众教育已日益重要。展馆面积的扩大也促使文博机构策划各种各样的专题展览,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观展需求。专题展是相对常设展览而言,指博物馆、美术馆这类文博机构依据一定的主题,而策划出来的临时性展览,展期通常从一周到半年不等。专题展览可以让更多馆藏文物获得展示机会,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常设展览的补充。而面对全国乃至全球大大小小的各类专题展览时,不少艺术爱好者、文博
期刊
故事,能够有多重要呢?  孩子睡觉前,总要对父母说一句,“给我讲个故事吧”。  情商高的少年想对暗恋的女孩表白,“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创造一个产品时,领导也会给产品创造者和推广人反复叮嘱,“首先要学会讲故事”。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这文艺腔的一句,现在已经红遍网络。  无论沧海桑田,无论主体与客体变化,故事诞生之初,就與整个人类再不分离。  只不过,故事往往没有太大意义,而故事之所以
期刊
在日益强调重拾传统民族审美的今天,如何找回古老的优秀传统,无疑值得探讨。民族美学植根于数千年的传统艺术中,它可以是当代艺术创造的不竭源泉。此次展场选取近期三个独具特色的展览,它们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美学:“砚德清风”展可以窥探中国古砚中的传统美学及其与清代宫廷文化的融合; “叶浅予的‘民族学’”展则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他一生如何在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革新中国画;而“动画中国风”展则探讨舶来的动画如
期刊
不知不觉间,本刊封面已变得日益抽象化,这也许是我们对于封面定义的次转变。从以往反复斟酌,选取具体的物像,到如今从艺术符号中甄选出局部的元素,或重组再现,或抽象变化表达。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我们如今更倾向于向读者传达范围更为广阔的收藏理念、潮流趋势或是市场信号,带给读者更多的认知延伸和自我思辨,而非仅仅推荐器物的美好与价值。  本期封面主体是艘插满旌旗的船只,注定与在众多期封面中显得尤为另类。这是一艘
期刊
爱收集老物件的人,是对时光情有独钟的一个群体。恋旧物,实际上是恋其穿越时间和历史的种种印痕,恋其难以再生的古往雕琢和质感,每件旧物独特的身份记忆,不仅仅包括其本身带有的品相、时代所赋予的文化特质,还包括其刻下的匠人标识、与之匹配的主人……历经浮沉的熠熠旧物,亦让珍之、淘之、惜之的藏家们窃取了历史长流中的片刻时光。  古董珠宝收藏家lennifer Zhang浸染欧洲珠宝艺术十几年,问及对于珠宝带给
期刊
《收藏·拍卖》:请简述亚洲当代艺术展的定位与发展历程  Mark Saunderson:首届亚洲当代艺术展在2012年10月举行,是由我及我的伙伴DouweCramer和Sarah Benecke共同经营,我们拥有数十年媒体、市场推广及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同是也是资深收藏家。展会举办至今已迎来第十一届。除此之外,我们也创立了亚洲最大型的艺术网站“当代艺术藏家”。  亚洲当代艺术展成立目的旨在为香港
期刊
对于艺术品投资而言,艺术品价值评估一直是特别棘手的问题。假如,我们对一件艺术品建立一个科学模型,从视觉价值、思想价值、历史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六个维度进行打分,各位就不会轻易被各种玄乎其词的“境界”“高度”所忽悠了。  判断艺术品价值需要模型  价值是一切投资的前提,艺术品的价值是艺术投资的前提;要进行艺术品投资,首先就要学会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但是,由于艺术品并不是标准化产品,也不拥
期刊
《收藏·拍卖》:香港国际古玩展今年已经踏入第10年。与刚刚起步时相比,进入第10年的香港古玩展有哪些变化?  翟健民:确切地说今年已经是14年,早期是在香港机场附近的会展中心。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来参加的客户70%是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只有30%是内地的。到今天这个比例完全倒过来。今年有70家古玩商参展,其中有20家来自内地,这完全是一个质的变化。  今年的古玩展增加了多元化的东西,有很多策划和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