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句话解读大文章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及《兰亭集序》的文脉,大家都会注意到文中各段的关键句,即“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并进一步以“乐”“痛”“悲”三个字来概括之。但对于作者“乐”“痛”“悲”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上却常见割裂、对立或讲述上的似是而非,这些皆由只见其外“象”而不知其内“气”导致。
  “气”指作者心气,即隐含在文字中的作者心灵世界的本质。“象”指作者心象,是作者心灵世界在语言上的显性显现。
  我们先看“乐”“痛”“悲”的内涵是什么。
  我认为其“乐”,即由眼前之景美、事雅、情畅而引起的对人生的满足感,大家所见略同,此不赘述。
  关键是对“痛”的理解。一般认为是作者由眼前之乐进而乐极生悲,联想到人生的短暂,死亡的不可回避而有了人生悲凉之感慨,我认为对这个人生悲凉之感的理解不确。作者的“痛”不外乎有二:一痛“老之将至”而“感慨系之”,二痛人生“终期于尽”。但这不是悲凉。“老之将至”表面是言生命短暂,但要注意之前的“不知”二字,我们会发现它是写人在感到高兴和满足时的情景,人完全沉浸在欢乐之中,竟会不觉察到衰老的逐渐靠近,作者言及于此,不是要否定人生追求快乐的合理性,恰恰相反,而是极言人处在快乐时忘怀一切的情景。
  再说“感慨系之”。“感慨”与下文的“以之兴怀”意思相近,可结合起来考虑。一般认为,是那欣悦的事、物、人成为陈迹的时候,人们心里总免不了伤感,我认为恰恰相反,喜欢的对象终究成为过去,也许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我们哪里就只能剩下伤感呢?另一种可能是,当那喜欢的对象成为过去,我们回想起来,还记得他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间流露出的温情,可知那流觞曲水、茂林修竹间蕴蓄的无穷意趣何曾让作者忘记。譬如我们生活中的同学聚会,当那欢乐的情景成为过去,我们会在心灵的底片上存有温暖的记忆,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还会寻了那熟悉的校道,那校园和煦的阳光,来聆听当年的欢声笑语……所以说“系之”也好,“兴怀”也罢,实际上也可以是而且这里也应该是对那一份欢乐时光、欢乐情绪已成为了一生滋养的一种牵挂,一种不能忘怀的追忆。
  还有“终期于尽”,有人从中看到了悲凉,生命终有完结,如何不令人心伤。可是你没有看到,如果生命是欢乐的,是实有价值的,既然结束便意味着你不能尽享这一份独有的快乐,这“痛”中便分明是一种爱惜,一种挽留,一种警醒。作者的意思是说,人生是多么美妙,假如生命能够长久,我当一觞一咏,畅叙满怀幽情;游目骋怀,极尽视听之娱。不是生命无趣让我痛苦,而是不能长久地拥有快乐才是我的痛苦所在呀。后世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便大有此味。从这份“痛”中,我们读到的是作者对人生之乐强烈追求的愿望。如果说庸庸碌碌、混混沌沌的人不知人生之痛,那么知痛之人是人生的深刻洞察者,他见得出人生的荒凉;如果说见出荒凉而生消极虚无乃情有可鉴,那么见出荒凉而依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处之,则是人生的智慧演绎者,他们表现出的是对生命无限珍惜的态度。
  解读了“痛”,最后说“悲”。其“悲”有三。一是悲“一死生”“齐彭殇”的“昔人”,只见生命的虚无;二是悲“今之视昔”的“今人”,亦只见出古人对生命的悲叹,不见生命固有的乐趣;三是悲“后之视今”的人,亦将只见今人像昔人一样的悲观虚无。作者的“悲”不是悲人生的无生趣而是悲人们的不见其生趣。
  作者看待人生正好与这些人相反。很多人把这里几个问题理解错了。
  这一段作者先说自己不能对于昔人一律的悲观论调表示内心明白,本来就知道“一死生”“齐彭殇”之错误的——特别要注意的是“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此句中“若合一契”是说昔人的言论好像一律,而不是像有人理解的“我和他们好像一样”;“未尝不临文嗟悼”,是表作者不能理解昔人一律的悲观论调,而不是有人理解的是从昔人那里寻得知音的感慨;“固”,只能讲为“本来”,而不是有人理解的“这才”的意思——后又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意思分明是说更希望以后的人,能从这些兰亭集诗和这篇文中读到积极健康、乐观豁达的人生情态,而不要像“昔人”和“今人”那样再一味地悲观下去。
  “今之视昔”与“后之视今”的“今”,结合文脉来考虑,是泛指把人生看得悲观的士大夫们及他们的悲观论调,这不包括参加兰亭集会作诗的群贤及他们的作品,所以后文中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故”领起一个结论,意在拿时人来修正士大夫们,即把参加兰亭集会的“时人”与“后之视今”的“今”作为对立的一面,肯定与会贤人及其诗作的积极意义,而否定批判“今人”的悲观虚无。
  王羲之从来就没有说人生是悲观的。他是骄傲的。在这里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自己及自己这一群的高标独立,非同一般,肯定着自我生命的价值,这也是本文光彩耀眼之所在吧。如果把第二段之“痛”理解为悲观伤感之类,则不仅文气无法贯通,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也不准确了。
  这样一来,我觉得“乐”“痛”“悲”三者之间的联系便已明了。乐为真乐,痛是在追求乐,悲是悲叹人不见乐,作者始终在说人生是快乐的。由此通篇来看,作者的心象有三:“乐”“痛”“悲”,其实心气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乐”——享受快乐、追求快乐、保持乐观。“乐”中见出直率,“痛”中见出旷达,“悲”中见出深邃。
  最后,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总结:同样是洞穿人生的荒凉,王羲之在积极乐观中表现出心胸的豁达,以心胸豁达书写着对生命的珍惜态度;同时的陶渊明在洁身自好中表现出对心灵清洁的境界的追求,以心灵的高洁昭示着人的意识的觉醒;而至鲁迅先生,则在对抗作战中表现出心志的崇高,以伟大的精神表现出对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如果说王羲之较人多一份智慧,陶渊明较人多一份清洁,则鲁迅先生乃堪称大智大洁者。他们,都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人生启迪。
其他文献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工作部署,对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前进道路上,我们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充分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时代价值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
著名诗人王家新指出,诗歌教学“要以语文为本位,教出‘语文味’,教出诗歌本身的魅力和美”。也就是说诗歌教学要氤氲着一种诗意。如果没有诗意,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就没有灵魂的升华和投入生活的激情。诗意的课堂一定是充满魅力的课堂,诗意能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故事,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创设一种诗意的课堂?下面以《钗头凤》教学为例,略谈浅见。  一、导语,饱蕴诗
疤棍儿把一双手拢在嘴边,一丝热气都不给往外漏,龙吴东见了,忍不住奚落,再冷不烤灯头火,疤棍儿你能啊,烤上嘴边火了。  嘴边火,指香烟。  疤棍儿戒烟有日子了。疤棍儿脸色不自然,你咋晓得我抽烟,我捂那么严实。  龙吴东笑,我鼻子比狗都灵,这谁的原话?  疤棍儿不吭声了。年轻时疤棍儿但凡犯点儿事,不过一根烟的工夫,龙吴东准能顺着蛛丝马迹找上门。  被龙吴东追得实在无路可逃的疤棍儿,每次被抓住,嘴里都恨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浙江,在陕西,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近期3次考察,一个鲜明主题贯穿其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在这一特殊时期,我国仍
中国70年经济发展可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实行了不同的经济体制,但这不等于两者的相互否定,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都是基于不同历史阶段的选择。7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未来中国经济仍会持续发展,将走向适宜速度的高质量阶段。中国的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制度借鉴。一、计划经济体制奠定国民经济物质
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正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面向未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必将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春风加速推进,进而向工业智联网转型升级。  当前,制造业最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发展
我国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长期发展演进,中华法系成为在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法律体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和弘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研究和总结我国古代法制传统,挖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
飞奔到医院时,一眼瞧见窦文贵躺在急救室眼望天花板一动不动,杜继宏“哇”地哭了出来。退休后九年,窦文贵走完自己最后的岁月,撒手人寰。杜继宏最清楚师父不瞑之目的内涵,心说,师父,我会让您安心地闭上双眼。  窦文贵的讣告,不仅发布于晚报、日报,许多手机朋友圈也转发,与生前低调相比,这次可谓轰轰烈烈。都能理解,毕竟人生最后一回,且非逝者可以左右,徒弟、同事、亲朋一干在操作。  退休后的八年多时间,窦文贵带
各位代表:  我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
翻阅《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8期,一下子就被一个标题吸引住了,《千古,白璧说微瑕》(正文第30页)——居然有人敢在司马公头上动土!于是赶快翻到文本,一口气读完全文。待放下刊物,真的是感叹不已!太佩服江苏的这位吴老师了:既佩服其惊人的胆气——居然敢在有“史学之父”之誉的大文学家司马迁文章中找毛病,没有一点胆量是绝不敢如此干的,这充分说明了吴老师确实有敢于质疑一切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真性情;更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