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条籽油的理化性质和神经酸的分离提纯

来源 :中国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氏法提取荆条籽中的油脂,测定其理化指标,并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荆条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神经酸占3.45%。使用金属盐沉淀法和溶剂结晶法从荆条籽油脂肪酸中分离提纯神经酸。结果表明,使用金属盐沉淀法可以得到16.45%的神经酸,采用丙酮2次结晶法能将神经酸含量提高至5.57%,金属盐沉淀法和结晶法结合使用,神经酸含量提高至6.24%。
其他文献
研究了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对猪油中反式油酸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脱臭温度对猪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相对显著,脱臭
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植物乳酸菌及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多个菌种,通过单菌与混菌发酵,研究发酵对菜籽粕中植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菌发酵中
锅炉是向诸多工业生产过程提供热能与动力的重要设备之一.为了有效地克服汽包水位的负调现象,采用一种基于三冲量控制方案的内模PID控制方法,即副回路利用常规PI控制算法快速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来自不同产地的鹰嘴豆中的油,经甲酯化处理利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鹰嘴豆油中鉴定出5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亚油
以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工作指导教师的自身工作实践感受为基础,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念转变的视角,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针对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转变择业观
应用冷压陶瓷技术制备Dy分别掺杂在BaTiO3中的Ba位、Ti位和Ba/Ti位的陶瓷.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技术调查了Dy在BaTiO3中的位占据倾向.结果表明
对无溶剂体系中C.lipolytica脂肪酶催化大豆油水解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原理对反应温度、pH、加酶量、水油质量比4个因素进行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