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晾晒”自己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万物,大多喜欢阳光而厌恶阴暗,倘若在阴暗处久了,便免不了滋生出疾病。因此,生活中的各种“晾晒”便不足为奇了———粮食晾晒后不会发芽变质,衣被晾晒后就会蓬松干爽,书籍晾晒后才会消除霉菌。唯有晾晒,事物才能吐故纳新,保持其原有的丰润与神韵。
  人何尝不是如此?
  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说,一个人的缺点错误,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看得见,勇敢地“晾晒”不足,并自觉地加以改正,大家自然就会敬仰你。
  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重量级人物胡适,从小就接受了母亲让他“日省”的教育。母亲冯氏时常教导他,要学会自律,每天找找自己的毛病,通过经常性地反省来约束自己。每天临睡前,胡适都会站在窗前搁脚板上“省吾身”:今日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该背的书是否背熟,该写的帖是否写完。在自省之后,他又会思考如何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正是这种“日省”和“晾晒”,才使得胡适终身感念,并对他以后的治学乃至为人处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无可否认,每个人的灵魂,就像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样,总会有一个角落堆满了灰尘。如不及时清理打扫、晾晒,时间一长,就会发潮霉变,甚至滋生细菌、病毒。如果一个人心理阴暗,尽管衣冠楚楚,混迹于人群之中,但机会一来,便贪婪得可怕,猥琐得可憎。所以晾晒自己,汲取阳光,多看点美好,是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需要补充的能量。
  一个敢于晾晒自己的人,不需要解释。就像日月经天,从不掩饰自己的缺蚀;像江河行地,从不说明自己的流向;像参天的树木,从不解说自己的年龄。
  谷物晾晒之后,就不会发霉糜烂;水果晒过之后,才能储藏得更加长久;人被晾曬,青涩变成甘甜,磨难成为坚强。
  晾一晾缺点,能让人补不足;晒一晒成绩,会使人更加自信;反省一下灵魂,可以让人正气长存。把潮湿的心情,祛霉除毒,能让心情豁然开朗,在知足和感恩中,平静而愉悦地享受幸福。
  敢于晾晒自己,是收存阳光、蒸发水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是沉淀也是浓缩,是提炼也是升华。晾晒的过程,就是分享和删除的过程。
  晾晒不是走形式、走过场,而是接地气、续人脉。所以晾晒不需要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晾晒更崇尚光明正大、表里如一。
  经常晾晒的人生,会更成熟、更稳重。一个敢于经常在阳光下晾晒自己的人,一定会更自信、更强大。
其他文献
鲁迅说:“无论古今,凡是没有一定的理论,或主张,而他的变化没有一定的线索可寻,而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做武器的人,都可以通称为流氓。”  我下面所说,跟鲁迅说的“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做武器的人”有关。鲁迅说这种人“可以通称为流氓”,自有他的论据;我则不敢将拙文涉及之人称为“流氓”,我只是就“换名”现象发点儿感慨,至于热衷于“换名”之人,或跟着学时髦之舌的人,他们或许也持有“各种各派的理论”,
期刊
前一段时间,一首署名为莫言的《写给小崔》的现代诗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有微信公众号在刊登这首诗时还配上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的照片。但一读之下,立马可以断定这绝不可能是莫言先生的作品。有朋友问:“伪名言看起来那么真,普通人根本分不清真伪,怎样才能避开伪名言的陷阱呢?”其实并不太难,做到以下几条就行了。  “陈言务去”“言求己出”,这是避开伪名言的最大法门。  什么是“陈言”,难道只是陈旧的言语吗?
期刊
忙碌了一天,在睡前赴一场声音的邀约,伴着轻柔的音乐,让中外名家的名言隽语款款流动:“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近来,一些主打名作朗读的微信公众号愈发获得人们的青睐。一群朗诵爱好者聚在一起,或自己献声、或邀请名家,甚至还有奶声奶气的孩子,他们共同种下一小片文学的自留地,为生活保有一个诗意的空间。  如果说,文字的震撼起自视觉,那么朗读则充当了文字的“扩音器”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温州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全国闻名,皮鞋只能穿一个星期,皮带只能用半个月。当时浙江省一位副省长在温州买了一条牛皮皮带,用不到一个月,打个喷嚏就把皮带震断了,还是当着几个女干部的面,让他尴尬万分。  在此之前,这位副省长其实也听说过温州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反映,发过几次指示要严肃查处,但毕竟没有亲身感受,没有切肤之痛,还多少有些疑问,真有说的那么严重吗?这一条假皮带才让他真真切切感知了
期刊
期刊
如今是网络时代,一部手机在手,犹如一支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皆可成为“写手”,这当然是科技时代赋予人们的大好事。遺憾的是,“写手”们(包括某些业内人士与“老记”等)手指下敲打出来的“文章”,错别字、欠通顺的句子、曲解或误解古语的地方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以致《新华每日电讯》要开辟一个名为《捉错园》的专栏,针对纸本、网络等出现的错讹予以曝光、辨正,如:“伦落街头(正写为“沦落”)”;“员工们肆业
期刊
时代的进步,有时是以某些物件的淡出和消逝为标志的。譬如,票证就从“必要”变得“次要”直至“不要”,使得如今的80后、90后对票证的理解只剩下车票、门票。而在70后往前的N代,都有一段与票证相关的苦涩记忆:不只是布票、粮票、油票,还有冬储大白菜票、煤票、水票……  当年票证一纸风行的背后,是物的选择稀少。一些怀旧文字不乏与吃相关的话题或轶事,这正是计划经济时代大潮退去之后留下的深刻足印,缺什么,念什
期刊
所谓“一局走残皆破眼”。许多改变历史的揪心事,往往如此。  唐五代有个著名的故事“三矢之誓”。晋王李克用在乱世争霸中与三个仇敌结下很深的梁子,于是临死之前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让其发誓必报遗恨。李存勖不辱父命,用十五年时间完成了三誓,斩杀仇人并获其疆域,一度成为五代十国时的中原霸主。充满讽刺意味的是,仅三年后便剧情反转,这位一世之雄竟死于叛变旧部之矢。  后来,欧阳修将其归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期刊
在写作上,不想被机器人打败,你至少要……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这首平仄规矩、清新别致的诗,竟然出自一位机器人之手,是不是让你有点脑洞大开?  近年来,机器人吟诗、作赋、写稿、绘画的新闻屡见报端,引发了人们热议。  据报道,名为“小冰”的机器人,匿名投稿的诗篇多次被《北京晨报》《长江诗歌》采用刊发,它的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去了玻璃窗》更是吸引了很多
期刊
一生就是那么几十年,一年都是365天,一天都是24小时。时间老人从来不会偏向谁,也不讨厌谁。  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或者说对时间的利用,却是千差万别,大相径庭。  有些人是真忙。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有的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搞什么“五加二”“白加黑”,让员工连休息时间都没有。有的人自我加压,休息时间不休息,再去练摊,去兼职,去进修学习……总之没有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