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三怪不是明星、大腕,他是生活在世纪之交的普通农民,用他的话来说,是一个终生捧老牛屁股的泥腿子。两年前,他无疾而终,享年八十有六。沈三怪走了,却在村里留下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笑话。
据说上个世纪有一段时间中国农民的日子特别不好过,村里养鸡没有人家舍得自己吃的,不是留着生蛋,就是留着卖钱。可沈三怪那年养了几只鸡,首先宰了一只自家吃,然后才把其余卖了,供儿子交书杂费。村里人都说他不会过日子,他笑笑:“节省也是穷,不节省也是穷,不如先打打牙祭。”烧鸡没有油,他就让老婆在鸡汤里放了两把黄豆,说是黄豆里有油,油是黄豆榨的。鸡煮熟了,黄豆也烂了,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于是,黄豆烧鸡成为笑话,在村里村外相传了几十年,甚至有人编出故事调侃沈三怪。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知道饭店里常有黄豆炖鸡、黄豆烧甲鱼、黄豆烧猪蹄等名菜,奢侈的还特地破费去品尝一番,感觉味道真不错。他们把这些名菜告诉村里的留守老人,老人们感叹,三怪要是早些在镇上开个黄豆烧鸡菜馆,早发大财了。
村里人虽然文化不高,和沈三怪差不多同辈的人顶多也就读个小学二、三年级,但是他们对子女起名却都很重视。沈三怪给大儿子起名为沈其高,村里人翘起大拇指。学着电影里的腔调说:“高,实在是高,高家庄的高!”可是,当二儿子出世的时候,他给二小子起名沈其洼,这下全村人都笑开了,多少名字不好起,偏偏要起一个沈其洼,洼有什么好,洼地容易受灾。沈三隆笑笑,洼地可以养鱼,可以长藕。
众人都说“沈其洼”名字起得不好,独有一个高中生夸起得好,说是兄弟二人,一高一低,一显一隐,体现多元互补的价值理念,他还举习近平、习远平兄弟的例子来作佐证。沈三怪听了高兴起来,说是自己无意中跟上了老一代革命家的“理念”。
沈三怪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他确实有些怪,做事思维方法常常与众不同,有时近乎不近常理,但是拉开时空距离来看,又往往是合道的。其实,人需要像沈三J隆那样,不能囿于成见和定势,当别人精明过人的时候我不妨糊涂一点儿,当别人只看眼前的时候我不妨把目光投向远方,当别人已说的时候我不必再说,当别人无话可说处我倒要多说几句。
[点评]这是阅卷组评定的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选材独特、构思巧妙、语言平实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1.小中见大,选材独特。文章共用了两件小事,一是没有油烧鸡就在鸡汤里放黄豆,遭人嘲笑,二是用“洼”给儿子取名,别人不解。两件平常的生活小事,蕴藏着不趋同别人的深刻意涵,写来别有情趣;2.运用对比,刻画人物。文章既有众人和沈三怪的横向对比,又有众人对沈三怪前后态度的对比,在这些对比中,沈三怪的性格特征越发鲜明突出;3.卒章显志,点题自然。文章末段的排比句既高度概括了沈三怪的性格特征,又巧妙地扣合文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据说上个世纪有一段时间中国农民的日子特别不好过,村里养鸡没有人家舍得自己吃的,不是留着生蛋,就是留着卖钱。可沈三怪那年养了几只鸡,首先宰了一只自家吃,然后才把其余卖了,供儿子交书杂费。村里人都说他不会过日子,他笑笑:“节省也是穷,不节省也是穷,不如先打打牙祭。”烧鸡没有油,他就让老婆在鸡汤里放了两把黄豆,说是黄豆里有油,油是黄豆榨的。鸡煮熟了,黄豆也烂了,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于是,黄豆烧鸡成为笑话,在村里村外相传了几十年,甚至有人编出故事调侃沈三怪。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知道饭店里常有黄豆炖鸡、黄豆烧甲鱼、黄豆烧猪蹄等名菜,奢侈的还特地破费去品尝一番,感觉味道真不错。他们把这些名菜告诉村里的留守老人,老人们感叹,三怪要是早些在镇上开个黄豆烧鸡菜馆,早发大财了。
村里人虽然文化不高,和沈三怪差不多同辈的人顶多也就读个小学二、三年级,但是他们对子女起名却都很重视。沈三怪给大儿子起名为沈其高,村里人翘起大拇指。学着电影里的腔调说:“高,实在是高,高家庄的高!”可是,当二儿子出世的时候,他给二小子起名沈其洼,这下全村人都笑开了,多少名字不好起,偏偏要起一个沈其洼,洼有什么好,洼地容易受灾。沈三隆笑笑,洼地可以养鱼,可以长藕。
众人都说“沈其洼”名字起得不好,独有一个高中生夸起得好,说是兄弟二人,一高一低,一显一隐,体现多元互补的价值理念,他还举习近平、习远平兄弟的例子来作佐证。沈三怪听了高兴起来,说是自己无意中跟上了老一代革命家的“理念”。
沈三怪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他确实有些怪,做事思维方法常常与众不同,有时近乎不近常理,但是拉开时空距离来看,又往往是合道的。其实,人需要像沈三J隆那样,不能囿于成见和定势,当别人精明过人的时候我不妨糊涂一点儿,当别人只看眼前的时候我不妨把目光投向远方,当别人已说的时候我不必再说,当别人无话可说处我倒要多说几句。
[点评]这是阅卷组评定的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选材独特、构思巧妙、语言平实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1.小中见大,选材独特。文章共用了两件小事,一是没有油烧鸡就在鸡汤里放黄豆,遭人嘲笑,二是用“洼”给儿子取名,别人不解。两件平常的生活小事,蕴藏着不趋同别人的深刻意涵,写来别有情趣;2.运用对比,刻画人物。文章既有众人和沈三怪的横向对比,又有众人对沈三怪前后态度的对比,在这些对比中,沈三怪的性格特征越发鲜明突出;3.卒章显志,点题自然。文章末段的排比句既高度概括了沈三怪的性格特征,又巧妙地扣合文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