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果说哪种体育运动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那就非足球莫属了。但是在当前的农村中小学中,喜欢踢足球的孩子则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受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校没有系统、完备的足球运动培养方式,导致学生对足球难以产生充足的兴趣。本文对农村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足球;中小学;农村;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与体能都有一定的欠缺,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使学生更具团队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足球人才,针对教育部与体育总局对于足球运动的要求,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将足球运动的规模逐步拓展、扩大,二是要采取有效的训练措施,促进足球后备人才素质的提高。在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与体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个城市小学、初中校园推行校园足球活动,并逐步建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四级足球联赛体系。由此可见,中小学是足球运动锻炼的基础阶段。在农村中小学,足球运动的现状不容乐观,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针对当前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足球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 农村中小学足球运动面临的问题
  (一) 学生兴趣不够,没有浓厚的足球氛围
  在很多的农村中小学中,教师、学校以及家长都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对于校园体育活动则没有太多的关注,即使是组织一些活动,也多数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的。常见的有校园运动会、体操比赛等,这些竞赛项目在校园中实施的较多,类似足球这样的体育活动则展开的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场地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技术欠缺,不得不取消此类的比赛,没能形成良好的校内足球体育氛围。同时,农村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自制力,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学校的课程安排上来,而且,受教育水平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制约,很多学校的足球课程只是单纯的足球动作训练,没有任何的互动性、娱乐性,很难激发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在农村中小学中,男生会对足球有一定的兴趣,他们也会在课下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踢球。但是这种行为只是一种自然的玩性导致的,并不是说他们对于这项运动有多大的兴趣。而女生则很少能对足球产生兴趣,对于她们来说,上足球课几乎成为了一种负担,不仅没有充足的乐趣,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足球的兴趣,从而对课程产生厌烦感。
  (二) 经费、场地、师资的缺乏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场地、经费、师资、器材都是必不可少的,足球运动同样如此。从场地上来说,农村中小学没有专用的足球场地,如果要建,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农村中小学基本上很难争取到此类的财政支持。此外,师资的缺乏也是制约农村中小学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足球教师,多数是由体育老师兼任,而体育老师的足球素质并不能全部达到要求,因此,即使教师辛苦地教,学生尽力地学,并有充足的足球训练兴趣,也会受客观条件制约,难以进行统一的规划训练。
  (三) 学生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当前应试教育的残留仍然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家长和教师的思想一时难以完全转换过来,仍然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如果学生参加的校园体育活动过多,他们就会认为是在“不务正业”,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家长和教师对于教育的压力逐级下放,加诸在小学生的身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能做的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少有人关注孩子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状况。这样,受外界环境影响,没有一个良好的足球运动思想,再加上学生对于自身的认识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没有对足球运动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足球运动在农村中小学的展开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二、 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策略
  (一) 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激发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以自身对于足球的热爱来影响学生,并积极号召家长加入到足球运动的行列中来,共同来做学生的陪练员。当教师和家长都对足球产生了充分的热爱,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参与其中。因此,我们不仅要成立男生足球队、女生足球队,还要成立家长足球队以及教师足球队,如果经常性地来一场比赛,那就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了。
  (二) 对家长和教师的思想进行引导
  校园足球运动的全面展开与家长和教师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通过例会、家长会以及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引导家长与教师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足球活动的意义所在,明白足球并不是学生单纯的玩,与教育无关,反而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只有教师和家长统一认识,才能遵循正确的方向来指引学生,让学生从足球运动中获取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 以踢球促进学生智商与情商双发展
  足球不是一种依靠蛮力的运动,学生不仅要四肢发达,还要头脑清醒,在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毛泽东就曾经用两句话概括体育运动的意义,那就是“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由此可见,在体育运动中,强身健体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还要利用足球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四) 以足球运动促進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足球能够协助沟通师生、亲子之间的情感。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来一场足球比赛,就是最佳形式的家校合作与亲子教育,因为在足球比赛中,大家遵循的是相同的规则,没有教师与家长的“高高在上”,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足球运动的公平、公正,也能感受到平等互助的精神,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所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那些经常和老师、家长一起踢球的学生都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拥有一颗自尊、高贵的心灵。同样,常和学生一起踢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能从中有很大的收获,他们常常被孩子单纯、美好的心灵所感染,学会如何尊重与关爱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因此,我们可以将亲子足球赛作为沟通师生关系、家校联合的一道桥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足球运动的开展与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从学校领导开始就要学习与足球运动相关的先进教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以及家长对于农村中小学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使家长能够端正态度,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子女的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大力普及足球,使足球人口不断扩大,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勇.浅谈农村中小学足球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师》,2016,07.
  [2]侯俊杰,刘卫东.农村地区足球运动发展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内江科技》,2012,07.
  作者简介:
  朱元峰,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学校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各校园的发展。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体育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摘 要:体育是贯穿于我国所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同时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学生们应该养成的一种终身坚持的体育精神和锻炼习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们德、智、体、美、劳综合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所以教育部门也纷纷开始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在这基础上,“阳光体育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也因此进入了全新的教学改革阶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们团
摘 要:中职校体育教育有许多版本的教材,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为了遵循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的规律和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也为了能撰写一部适合中职体育教学教材,提出几点有利于教学,有利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体育;体育教材;青春期发育规律;专业特色;撰写方法  现今中职体育学科有很多类型的教学用书,有的采用转变教育观念,有的调整了教育结构、有的说改革了体育教学体系、有的更新了教学内容、优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国家的命运,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不再被动地接收既定的知识,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探究的空间,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围绕“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