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美术课是对其展开审美教育的一个极为关键的手段和渠道,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课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文化学科,是学校对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小学美术课在提升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且对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促使其对美术进行“再创造”与“再评价”,推动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发挥了极为关键且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对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具有十分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一、小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对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又进一步提出:“要选择既有助于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那么何为“审美教育”?即利用艺术之美、自然之美以及社会之美等方式,对人的审美观点进行培养,进而使人具备感受美、体验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可见,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而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美术课程就是其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与形式,所以,上好美术课也是极为关键的。
二、小学美术课的“再评价”
所谓的“再评价”,指的就是学生的作业在通过一次评价之后,被评价的学生再和学生、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对自身的作业予以诠释性的描述,进而对作业进行再一次的评价,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改革之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对自身的美术作业进行自评或者是互评,而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再评价”,可以讲是美术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的一次修正或补充。
与其他课程不同,在美术作业中往往反映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审美情趣,适度、合理的评价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再评价”学生的作业是极为关键的。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再评价”呢?当学生在做作业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美术作业给予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以便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同时以商量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进而使其有更好、更理想的表现。比如在对《美丽的叶子》一节进行讲解与学习时,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几种形状的叶子?可以把它画出来吗?”此时,同学们就会积极地把自身所知道的叶子形状画在纸上,其中有学生画的是椭圆形的桃树叶,有学生画的是水中的荷叶,有学生画的是枫叶……同学们表现的十分的积极,能够画出多种形状不一样的叶子。这时,教师可对学生所画的作业进行评价,对于想法新颖且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表扬。在评价完作业之后,还应当进行归纳总结,且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作品,可在班上对其进行再一次的展示,进而评价出其中最佳的美术作品。
三、小学美术课的“再创造”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开发,是其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而美术课程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所以教师应当将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全面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而言,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原创造,也可以是“再创造”,因为对小学生而言“再创造”或许就是原创、首创。所谓的“再创造”是相对于“首创”而言的,即欣赏者在对作品进行欣赏时,在心理和视觉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且在内在进行消化与整合以后,予以升华和超越,从而创造出新作品的一个过程。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其灵魂所在就是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美术作品的价值就反映在其独创性上。当前,越来越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是极为重要的。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
“再创造”是建立在对已有事物的观察与鉴赏之上的,因此,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进行观察,能够为其创造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四季的色彩》一节时,教师应当了解到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色彩方面的知识,且使学生领会到自然的美好;对本课进行学习之后,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个季节色彩的改变,初步掌握各种绘画表现的形式,且能够对学生表达美的能力与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内容,且对其“再创造”,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户外写生,使学生能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且对大自然中的各种色彩进行观察与感受,进而将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展现出来。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中,更为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更为关注对课堂评价的合理运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再评价”与“再创造”显得极为关键,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与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一、小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对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又进一步提出:“要选择既有助于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那么何为“审美教育”?即利用艺术之美、自然之美以及社会之美等方式,对人的审美观点进行培养,进而使人具备感受美、体验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可见,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而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美术课程就是其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与形式,所以,上好美术课也是极为关键的。
二、小学美术课的“再评价”
所谓的“再评价”,指的就是学生的作业在通过一次评价之后,被评价的学生再和学生、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对自身的作业予以诠释性的描述,进而对作业进行再一次的评价,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以及态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改革之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对自身的美术作业进行自评或者是互评,而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再评价”,可以讲是美术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的一次修正或补充。
与其他课程不同,在美术作业中往往反映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审美情趣,适度、合理的评价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再评价”学生的作业是极为关键的。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再评价”呢?当学生在做作业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美术作业给予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以便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同时以商量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进而使其有更好、更理想的表现。比如在对《美丽的叶子》一节进行讲解与学习时,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几种形状的叶子?可以把它画出来吗?”此时,同学们就会积极地把自身所知道的叶子形状画在纸上,其中有学生画的是椭圆形的桃树叶,有学生画的是水中的荷叶,有学生画的是枫叶……同学们表现的十分的积极,能够画出多种形状不一样的叶子。这时,教师可对学生所画的作业进行评价,对于想法新颖且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表扬。在评价完作业之后,还应当进行归纳总结,且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作品,可在班上对其进行再一次的展示,进而评价出其中最佳的美术作品。
三、小学美术课的“再创造”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开发,是其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而美术课程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所以教师应当将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全面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而言,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原创造,也可以是“再创造”,因为对小学生而言“再创造”或许就是原创、首创。所谓的“再创造”是相对于“首创”而言的,即欣赏者在对作品进行欣赏时,在心理和视觉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且在内在进行消化与整合以后,予以升华和超越,从而创造出新作品的一个过程。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其灵魂所在就是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美术作品的价值就反映在其独创性上。当前,越来越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是极为重要的。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
“再创造”是建立在对已有事物的观察与鉴赏之上的,因此,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进行观察,能够为其创造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四季的色彩》一节时,教师应当了解到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色彩方面的知识,且使学生领会到自然的美好;对本课进行学习之后,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个季节色彩的改变,初步掌握各种绘画表现的形式,且能够对学生表达美的能力与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内容,且对其“再创造”,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户外写生,使学生能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且对大自然中的各种色彩进行观察与感受,进而将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展现出来。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中,更为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更为关注对课堂评价的合理运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再评价”与“再创造”显得极为关键,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与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