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案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的切入点是紧密联系测绘工作的实际,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就会受到生产单位的青睐。
一、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加强校企合作的前提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点是:理论教学环节突出实用性,实践教学环节突出适时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除学习必要的基本理论课程外,要加大选修课的门数,选修课的内容要与企业进行沟通,多学些企业急需的技能、技术。
所谓“适时性”就是将大型实习尽量安排在暑期前后,学生可将暑期实践与课程实习联在一起进行,延长实训时间。
另外,在学生毕业实习前要安排一次五周左右的“产学结合实习”,其目的就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优势,对学生进行一次较综合的强化训练。
二、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产学结合实习基地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基础
1.产学结合实习基地的建设标准
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各类实习的工作。
2.加大对产学结合实习基地经费的投入
由于目前的实习基地大多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学校要逐步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以减轻实习基地的负担。在实习经费的投入上,可学校投资大部分,院系投资小部分,学生个人承担一点,多渠道筹集实习教学经费。
3.重视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
学校应与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加强交流和合作。如学校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单位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等。
4.构建互惠双赢的激励机制
通过双方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
(1)选择优秀的学生才加入企业员工队伍。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经企业考察合格就可以成为企业员工的后备人选。
(2)利用学校所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提供支持。
(3)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
(4)借助高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提高企业效益。
三、对校企合作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拓展其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
校企合作的深度,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调控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1)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学院领导、系负责人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校企合作的发展,统一协调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该机构成员主要由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学院分管实践教学负责人、教学秘书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企业及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学生实践的具体要求和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同时为企业员工开发培训项目及其课程。
2.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如建立相关基础文件《联合办学协议》《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等。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四、建立对学生实践成果考核的必要机制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习过程和实践成果等方面,因此,必须对学生实习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
第一,要求学生在校四年至少参加二次具有产学结合性质的实习。
第二,学生假期到企业进行业务培训(如学习软件、技能培训等),经企业或学校考核合格可计入相应学分。
第三,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要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起来,讲究实用性,尽可能被企业利用。如被企业利用可计入相应学分。
第四,建立长效的“双证”就业机制,每位学生在校必获至少一项资格证,如工程测量员、大地测量员资格证等,以适应企业生产需要。
第五,定期请企业总工到学校介绍工作经验、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等。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两次报告,并写出心得体会,完成要求可计入相应学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海工学院)
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的切入点是紧密联系测绘工作的实际,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就会受到生产单位的青睐。
一、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加强校企合作的前提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点是:理论教学环节突出实用性,实践教学环节突出适时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除学习必要的基本理论课程外,要加大选修课的门数,选修课的内容要与企业进行沟通,多学些企业急需的技能、技术。
所谓“适时性”就是将大型实习尽量安排在暑期前后,学生可将暑期实践与课程实习联在一起进行,延长实训时间。
另外,在学生毕业实习前要安排一次五周左右的“产学结合实习”,其目的就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优势,对学生进行一次较综合的强化训练。
二、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产学结合实习基地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基础
1.产学结合实习基地的建设标准
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各类实习的工作。
2.加大对产学结合实习基地经费的投入
由于目前的实习基地大多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学校要逐步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以减轻实习基地的负担。在实习经费的投入上,可学校投资大部分,院系投资小部分,学生个人承担一点,多渠道筹集实习教学经费。
3.重视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
学校应与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加强交流和合作。如学校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单位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等。
4.构建互惠双赢的激励机制
通过双方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
(1)选择优秀的学生才加入企业员工队伍。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经企业考察合格就可以成为企业员工的后备人选。
(2)利用学校所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提供支持。
(3)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
(4)借助高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提高企业效益。
三、对校企合作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拓展其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
校企合作的深度,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调控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1)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学院领导、系负责人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校企合作的发展,统一协调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该机构成员主要由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学院分管实践教学负责人、教学秘书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企业及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学生实践的具体要求和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同时为企业员工开发培训项目及其课程。
2.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如建立相关基础文件《联合办学协议》《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等。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四、建立对学生实践成果考核的必要机制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习过程和实践成果等方面,因此,必须对学生实习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
第一,要求学生在校四年至少参加二次具有产学结合性质的实习。
第二,学生假期到企业进行业务培训(如学习软件、技能培训等),经企业或学校考核合格可计入相应学分。
第三,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要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起来,讲究实用性,尽可能被企业利用。如被企业利用可计入相应学分。
第四,建立长效的“双证”就业机制,每位学生在校必获至少一项资格证,如工程测量员、大地测量员资格证等,以适应企业生产需要。
第五,定期请企业总工到学校介绍工作经验、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等。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两次报告,并写出心得体会,完成要求可计入相应学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