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省西部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是白城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专业为主,非师范专业为辅的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8000多人,函授生2 000余人。在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设有19个系(部)、28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成人教育学院、中韩国际交流中心、创业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西部中药种植与研发工程中心,有研究所11个、实验室82个。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6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60人;有博士4人,在读博士19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5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24人;在国内外聘请兼职教授58人。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师称号22人,省高级专家1人,获曾宪梓教师奖1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省主讲教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劳动模范各1人。教师中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研课题45项,吉林省普通高校优秀课程15门,吉林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个。学院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生物、化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专业研究生,与吉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专门史、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2006年度,学院获“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
学院总占地面积58.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学院现固定资产总值近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80余万册、期刊1200余种,并引进2个大型数据库,配备2个现代化电子阅览室;有8100平方米的体育馆;有多媒体教学设计和制作训练室、多功能报告厅、教师基本功训练室、微机教学实验室、校内外语教学电台和校园网。
学院实施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战略,获国家、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成倍增长。近三年来,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700余篇,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2004年度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研先进单位”。2006年学院创业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被批准为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植物学被评为吉林省高校重点学科。2005年11月,学院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中获三等奖,学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奖”。2006年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有8支参赛队在省内评选中获奖,其中5支参赛队获一等奖,1支参赛队获二等奖,2支参赛队获三等奖,参加国家评选中有4支参赛队均获二等奖。
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建设;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和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努力拓展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建设、心理咨询等有效途径,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党、团和学生组织体系完整、深入基层的优势,开展各具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学院被团省委评为吉林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学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评为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优秀组织单位。2005年,院团委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04年、2006年学院先后两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打基础:到2008年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第二步,上层次;到2010年前后学院教学状况达到本科院校优秀水平,力争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步,达目标:到2020年前后,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比较有影响、有特色的大学。
学院党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 黎 立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8000多人,函授生2 000余人。在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设有19个系(部)、28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成人教育学院、中韩国际交流中心、创业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西部中药种植与研发工程中心,有研究所11个、实验室82个。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6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60人;有博士4人,在读博士19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5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24人;在国内外聘请兼职教授58人。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师称号22人,省高级专家1人,获曾宪梓教师奖1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省主讲教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劳动模范各1人。教师中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研课题45项,吉林省普通高校优秀课程15门,吉林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个。学院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生物、化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专业研究生,与吉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专门史、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2006年度,学院获“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
学院总占地面积58.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学院现固定资产总值近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80余万册、期刊1200余种,并引进2个大型数据库,配备2个现代化电子阅览室;有8100平方米的体育馆;有多媒体教学设计和制作训练室、多功能报告厅、教师基本功训练室、微机教学实验室、校内外语教学电台和校园网。
学院实施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战略,获国家、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成倍增长。近三年来,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700余篇,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2004年度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研先进单位”。2006年学院创业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被批准为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植物学被评为吉林省高校重点学科。2005年11月,学院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中获三等奖,学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奖”。2006年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有8支参赛队在省内评选中获奖,其中5支参赛队获一等奖,1支参赛队获二等奖,2支参赛队获三等奖,参加国家评选中有4支参赛队均获二等奖。
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建设;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和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努力拓展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建设、心理咨询等有效途径,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党、团和学生组织体系完整、深入基层的优势,开展各具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学院被团省委评为吉林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学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评为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优秀组织单位。2005年,院团委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04年、2006年学院先后两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打基础:到2008年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第二步,上层次;到2010年前后学院教学状况达到本科院校优秀水平,力争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步,达目标:到2020年前后,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比较有影响、有特色的大学。
学院党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 黎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