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为核心,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高资源能源投入、高污染物排放、低经济产出”的发展理念,发展“低资源能源投入、低污染物排放、高经济产出”的经济模式。它具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所不具备的新的亮点,这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模式类型 发展条件 建议
二十世纪90年代后,国际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近年来,循环经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引进国内,并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党中央的正确思想的指导下,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1. 循环经济
1.1循环经济的定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次提出“循环经济”这一词语。循环经济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来发展的经济。
1.2循环经济的特征
1.2.1在系统观方面,它要求人们在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时,把自己放置在循环经济的大系统中来探索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原则。
1.2.2在经济观方面,它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考虑工程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使得经济活动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进行,使得生态健康发展。
1.2.3在价值观方面,循环经济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开发能力和修复能力,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1.2.4在生产观方面,循环经济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资源可以循环利用。
1.2.5在消费观方面,提倡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废弃物的资源化。
1.3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以石油为例:我国的石油需求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已经超过50%;长江水资源近十年的污染已经超过前三十年的污染总和。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模式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收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研究中国国情,把循环经济的思想和发展模式引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系统中。循環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1山东“点、线、面”的循环经济模式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指出,山东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将循环经济的思想有机的融入生态省的建设当中。因此,山东省政府决定初步建立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1.1“点、线、面”模式的定义。
“点”就是指在企业发展的层面上建立点的小循环;“线”就是指在行业的发展中建立线上的中循环;“面”就是指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建立面上的大循环。
2.1.2具体做法
在“点”方面,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速推行清洁生产的方法,督促企业降低能源的消耗、资源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在“线”方面,科学合理的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依据各个行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特点,通过信息、能源的集中利用,从而不断扩大生态经济的产业链,使得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上的企业能够形成互补、共存亡的发展模式。
在“面”方面,致力于打造循环型社会。要以循环经济的科学思想为指导,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创建活动,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经济体之间,倡导生态文明,意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2 辽宁省的循环农业与工业
江苏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结合本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建立循环农业、循环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2.2.1循环农业
江苏省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把农业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利用充分结合在一起,运用大自然中食物链的原理,进而优化从农业产品生产到消费到废弃的整个过程,即“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流程,从而实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与任务。
2.2.2 循环工业
工业是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对江苏省来说,发展循环经济,体现在工业上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在实践中,要加快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速度,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对绿色生态产品的研发速度。尽快建立生态工业园、建设循环型的工业基础设施。
2.3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所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专业知识过硬、职业道德修养高的人才;其次,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充足的发展资金;再次,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更加尖端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最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学专业化的管理。
2.4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是要加快建设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高校中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知识的普及。三是要注意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四是要政府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例如,行政、法律、财政方面的支持。
结语:
循环经济提倡一种生态的、可持续的、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思想,在当今资源短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社会大环境下,是符合各国经济发展需求的。而我国的发展现状是人口增加、资源不足、环境恶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叶梅.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11(3).
[2] 于耀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9).
[3] 姚盛.浅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8).
(作者单位:石福胜,鞍山市千山区发展和改革局;石凌霄,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模式类型 发展条件 建议
二十世纪90年代后,国际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近年来,循环经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引进国内,并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党中央的正确思想的指导下,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1. 循环经济
1.1循环经济的定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次提出“循环经济”这一词语。循环经济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来发展的经济。
1.2循环经济的特征
1.2.1在系统观方面,它要求人们在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时,把自己放置在循环经济的大系统中来探索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原则。
1.2.2在经济观方面,它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考虑工程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使得经济活动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进行,使得生态健康发展。
1.2.3在价值观方面,循环经济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开发能力和修复能力,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1.2.4在生产观方面,循环经济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资源可以循环利用。
1.2.5在消费观方面,提倡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废弃物的资源化。
1.3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以石油为例:我国的石油需求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已经超过50%;长江水资源近十年的污染已经超过前三十年的污染总和。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模式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收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研究中国国情,把循环经济的思想和发展模式引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系统中。循環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1山东“点、线、面”的循环经济模式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指出,山东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将循环经济的思想有机的融入生态省的建设当中。因此,山东省政府决定初步建立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1.1“点、线、面”模式的定义。
“点”就是指在企业发展的层面上建立点的小循环;“线”就是指在行业的发展中建立线上的中循环;“面”就是指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建立面上的大循环。
2.1.2具体做法
在“点”方面,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速推行清洁生产的方法,督促企业降低能源的消耗、资源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在“线”方面,科学合理的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依据各个行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特点,通过信息、能源的集中利用,从而不断扩大生态经济的产业链,使得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上的企业能够形成互补、共存亡的发展模式。
在“面”方面,致力于打造循环型社会。要以循环经济的科学思想为指导,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创建活动,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经济体之间,倡导生态文明,意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2 辽宁省的循环农业与工业
江苏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结合本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建立循环农业、循环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2.2.1循环农业
江苏省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把农业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利用充分结合在一起,运用大自然中食物链的原理,进而优化从农业产品生产到消费到废弃的整个过程,即“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流程,从而实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与任务。
2.2.2 循环工业
工业是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对江苏省来说,发展循环经济,体现在工业上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在实践中,要加快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速度,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对绿色生态产品的研发速度。尽快建立生态工业园、建设循环型的工业基础设施。
2.3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所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专业知识过硬、职业道德修养高的人才;其次,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充足的发展资金;再次,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更加尖端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最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学专业化的管理。
2.4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是要加快建设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高校中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知识的普及。三是要注意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四是要政府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例如,行政、法律、财政方面的支持。
结语:
循环经济提倡一种生态的、可持续的、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思想,在当今资源短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社会大环境下,是符合各国经济发展需求的。而我国的发展现状是人口增加、资源不足、环境恶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叶梅.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11(3).
[2] 于耀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9).
[3] 姚盛.浅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8).
(作者单位:石福胜,鞍山市千山区发展和改革局;石凌霄,山东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