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思考:
本节课教学的“统计”是“统计与概率”领域里第一学段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该学段的目标定位是“有所体验,初步感受”。本课教学主要想践行这一理念,尝试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怎样让学生亲历体验“统计”的过程呢?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
一、与学生对话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标准》四大学习内容之一,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因为它贴近生活,又比较直观形象,所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较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只有让学生真正亲历体验统计的过程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现行的教材有没有体现这样的“亲历和体验”过程呢?
二、与教材对话
人教版数学教材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每册都有关于统计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三册教材安排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和认识象形统计图及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基础上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向学生介绍了收集数据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做记录,并且在统计图中涂色时,由原来的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单位变成一个方格表示两个单位。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首先从统计全班学生喜欢的动物(小猫、小狗、小兔、乌龟)卡片的数量这一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体验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整理(教材上出现一个小女孩用画“正”字法在黑板上记录),并填写统计表,以便让学生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然后认识用一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引导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活动,加深对统计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显然,教材设计意图十分明显,突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统计知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关注到吗?
三、与教法对话
我又翻阅了大量公开发表“统计”的教学设想,都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教师直接采用教材上“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的素材进行教学;有的教师改造教材,创设统计“最喜欢的气球颜色”“健康大使”“最喜欢的游戏项目” 等情境,目的都是希望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教学过程活动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原则,课堂教学中设计有学生的个体活动,有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也有交互式的合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在探索中体验。
当然,再好的设计、再美的想法都应该落实课堂教学中去检验。下面是我收集到的一则教例,它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我们在课堂中的一贯教法(特别是参赛课)。
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出示情景图)图中有哪几种动物?你们喜欢什么动物?(指名回答,配合课件演示)
师(逐个板贴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卡片):老师这里收集了咱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卡片,到底哪个小动物最受欢迎呢?怎样才能知道呢?
师:对,统计。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同学们喜欢这几只动物的情况。(板书课题:统计)
【思考:虽然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师能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用孩子喜欢的小动物,但这些卡片中各种小动物的数量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可能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问题,现场教学中并未组织学生开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学生“统计”的需求是被动唤起的。】
二、自主探究
1.搜集、整理数据。
师: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生交流汇报)
师:在许多的记录方法中,画“正”字是人们经常使用又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老师一张一张念,请你们用“正”字法一个一个地记录。
2.填写统计表。
师: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思考:这些数据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生实际上只是机械地执行教师预设的程序而已。这样的统计没有达到引导学生体验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的目的,况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可能遇到统计的结果是单数的情况,所以这样的统计是无意义的。】
3.完成统计图。
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制作统计图,遇到困难时再组织合作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制成统计图。
【思考:从表面看,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似乎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但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实际上违背了描述统计的本身含义,因为这些数据并非是从学生中调查得到的,也不是随机出现的。热热闹闹的活动掩盖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的深入思考,我决定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新的尝试,力图在课堂上关注学习过程的探索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体验的有效性。
课堂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谈话引入):今天,在卡通学校的二年(1)班里正举行选班长活动呢!瞧,参加班长竞选的三位同学来了。
2.课件播放:三位同学的自我介绍。
3.让学生自由从三位同学中选出一个班长。
4.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己见)
【思考: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表想法,使学生认识到需要统计大家的意见,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动手实践,探究体验
1.搜集数据。
(1) 介绍投票方法。
引导学生用投票的方法选班长,然后介绍投票方法,提出选举要求,分发选票。
(2)调查方法。
① 师(拿着一叠选票):现在老师手里有这么多选票,怎样才能知道谁会选上呢?(学生交流汇报,有的说用打“√”法,有的说做记号,有的说画“正”字……)
【思考:让学生亲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体会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② 引导用“正”字法记录,并介绍用“正”字法如何记录。请一名学生当记录员, 一名当监票员,其余学生在记录卡上用“正”字法记录。
2.填写统计表。
黑板贴出统计表,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填写数据。
3.学制统计图。
4.分析统计结果。
【思考: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观念。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为学生提供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条件。为什么要学统计、如何统计,都是学生自己体验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
课后反思:
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体验式学习,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与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去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现成的观点与结论。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的、真实有效的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责编 杜 华)
本节课教学的“统计”是“统计与概率”领域里第一学段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该学段的目标定位是“有所体验,初步感受”。本课教学主要想践行这一理念,尝试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怎样让学生亲历体验“统计”的过程呢?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
一、与学生对话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标准》四大学习内容之一,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因为它贴近生活,又比较直观形象,所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较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只有让学生真正亲历体验统计的过程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现行的教材有没有体现这样的“亲历和体验”过程呢?
二、与教材对话
人教版数学教材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每册都有关于统计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三册教材安排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和认识象形统计图及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基础上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向学生介绍了收集数据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做记录,并且在统计图中涂色时,由原来的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单位变成一个方格表示两个单位。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首先从统计全班学生喜欢的动物(小猫、小狗、小兔、乌龟)卡片的数量这一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体验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整理(教材上出现一个小女孩用画“正”字法在黑板上记录),并填写统计表,以便让学生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然后认识用一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引导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活动,加深对统计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显然,教材设计意图十分明显,突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统计知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关注到吗?
三、与教法对话
我又翻阅了大量公开发表“统计”的教学设想,都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教师直接采用教材上“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的素材进行教学;有的教师改造教材,创设统计“最喜欢的气球颜色”“健康大使”“最喜欢的游戏项目” 等情境,目的都是希望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教学过程活动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原则,课堂教学中设计有学生的个体活动,有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也有交互式的合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在探索中体验。
当然,再好的设计、再美的想法都应该落实课堂教学中去检验。下面是我收集到的一则教例,它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我们在课堂中的一贯教法(特别是参赛课)。
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出示情景图)图中有哪几种动物?你们喜欢什么动物?(指名回答,配合课件演示)
师(逐个板贴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卡片):老师这里收集了咱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卡片,到底哪个小动物最受欢迎呢?怎样才能知道呢?
师:对,统计。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同学们喜欢这几只动物的情况。(板书课题:统计)
【思考:虽然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师能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用孩子喜欢的小动物,但这些卡片中各种小动物的数量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可能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问题,现场教学中并未组织学生开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学生“统计”的需求是被动唤起的。】
二、自主探究
1.搜集、整理数据。
师: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生交流汇报)
师:在许多的记录方法中,画“正”字是人们经常使用又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老师一张一张念,请你们用“正”字法一个一个地记录。
2.填写统计表。
师: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思考:这些数据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生实际上只是机械地执行教师预设的程序而已。这样的统计没有达到引导学生体验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的目的,况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可能遇到统计的结果是单数的情况,所以这样的统计是无意义的。】
3.完成统计图。
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制作统计图,遇到困难时再组织合作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制成统计图。
【思考:从表面看,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似乎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但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实际上违背了描述统计的本身含义,因为这些数据并非是从学生中调查得到的,也不是随机出现的。热热闹闹的活动掩盖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的深入思考,我决定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新的尝试,力图在课堂上关注学习过程的探索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体验的有效性。
课堂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谈话引入):今天,在卡通学校的二年(1)班里正举行选班长活动呢!瞧,参加班长竞选的三位同学来了。
2.课件播放:三位同学的自我介绍。
3.让学生自由从三位同学中选出一个班长。
4.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己见)
【思考: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表想法,使学生认识到需要统计大家的意见,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二、动手实践,探究体验
1.搜集数据。
(1) 介绍投票方法。
引导学生用投票的方法选班长,然后介绍投票方法,提出选举要求,分发选票。
(2)调查方法。
① 师(拿着一叠选票):现在老师手里有这么多选票,怎样才能知道谁会选上呢?(学生交流汇报,有的说用打“√”法,有的说做记号,有的说画“正”字……)
【思考:让学生亲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体会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② 引导用“正”字法记录,并介绍用“正”字法如何记录。请一名学生当记录员, 一名当监票员,其余学生在记录卡上用“正”字法记录。
2.填写统计表。
黑板贴出统计表,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填写数据。
3.学制统计图。
4.分析统计结果。
【思考: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观念。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为学生提供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条件。为什么要学统计、如何统计,都是学生自己体验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
课后反思:
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体验式学习,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与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去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现成的观点与结论。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的、真实有效的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