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启发式教学不是万能的教学公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必须掌握合适的时机,如果不论什么情况都随意滥用,只能事倍功半,“启而不发”,如程子所言:“不待愤悱而发,则沛然矣。”教师要动用教育智慧,使学生达到这样的状态,要使不愤者有求通的要求,不悱者有欲言的愿望,真正让学生自己渴望启发,而不是教师硬塞过去的,“按头喂米”。
关键词:愤悱;启发式教学;学习动机
一、数学学习中的“愤悱”现象
(一)陶行知先生与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是老师们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就曾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来解释启发式教学。他背来一只大口袋,里面是一只活蹦乱跳的鸡,他先是往地上撒了一把米,然后强制性地按住鸡头给鸡喂米,结果呢?这只鸡怎么都不肯老老实实去吃。接着,陶先生站在一边,不去干扰他,鸡却自己低下头去啄米了。他以这种生动形象的形式向大家解释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也准确传递了在启发式教学中“等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把“等鸡啄米”中所真正等待学生达到的状态,称之为“愤悱”状态。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朱子对此句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2]在朱作仁先生主编的《教育辞典》中又为这句话做了注解“愤,心求通而未甚通,悱,口欲言而未能言,意即不到学生“愤”“悱”之时,不进行启发开导。”[3]
(二)基于教学功能意义理解“愤悱”内涵。从非认知角度来看,“愤悱”可以理解为学生的一种内在动机与自身需要。如郑玄所言:“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记牢)思之深也。”良师的使命,在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而不是为了启发而启发,为了达到“完美”的听课效果,循着统一要求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这种问题大多都是封闭式的,无需学生动什么脑筋,一起“回答”就可以了,与激发学生求知欲并无进益,学生也不会从中获得成就感。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而从认知角度来看,“愤悱”是学生在认识上的一种困惑状态,此时,或似懂非懂,或欲说而不得其言。班里也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学生,问题抛下去了,他立刻把手举得很高,可真正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却总是急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半天理不清楚自己想要说什么,一句“就是……就是……”重复好几遍,等让他先坐下去听其他人发言的时候,又会懊恼地说,“我就是这么想的”。而能达到这一步的学生已经很不错了,起码在数学练习中,口不能言,并不影响其答题,更多的同学是在理解题目意思,或情景设置时,思绪就已经一团乱麻了,说不清楚数量关系,更别提进入“愤悱”状态,启之发之了。
那这也同时说明学生达到足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愤悱”状态是有条件的,并非自觉自发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进入到“愤悱”状态呢?
二、基于“愤悱”状态的启发式教学前提反思
启发式教学不是万能的教学公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必须掌握合适的时机,如果不论什么情况都随意滥用,只能事倍功半,“启而不发”,如程子所言:“不待愤悱而发,则沛然矣。”教师要动用教育智慧,使学生达到这样的状态,要使不愤者有求通的要求,不悱者有欲言的愿望,真正让学生自己渴望启发,而不是教师硬塞过去的,“按头喂米”。
(一)以“提问”为主的教学常态。日常课堂中,为了使学生达到“憤悱”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多采用“提问题”的方式,但这种类似于“小明回答的真棒,我们一起为他鼓掌,好不好?”的封闭式问题,答案单一,甚至不需要过多思考,同学们回答的声音响亮,整齐划一,这就是启发式教学了吗?如果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愤悱”状态,那么在上述过程中并没有“愤悱”状态的出现,又谈何启发式教学呢?
(二)激发学习动机,达至“愤悱”状态。1.激发成就动机,力求获得成功。阿特金森将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既然成就动机作为人类所独有的,重要的学习动机之一,那么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将其分为两类,采取不同的策略,引导其进入“愤悱”之状。对力求成功者,可以设置一些新颖且比较有难度的任务,安排稍具竞争性的情境,通过严格评定分数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而面对那些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难的任务以避免失败的同学,可以适当放宽评分的要求,设置竞争性不强的任务,成功时多鼓励表扬加以强化,即使失败了也尽量避免公开场合的指责。因为力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更具有主动性,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增加学生力求成功的成分,使学生不仅仅满足于避免失败,而应更多地去追求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其积极性,有“愤悱”的愿望或趋势。2.结合作业难度,巧设动机水平。当学生有了某种需要时,就可能引发其学习的内驱力,那么,这种学习动机一定是越高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分强烈,也会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么,对教师来说,掌握好学生学习动机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了。当我们在学习一些比较简单,容易解决的课题任务时,可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学习动机控制在中等偏高程度;而当我们遇到一些复杂的,较难解决的任务时,则可以适当调节下气氛,使学生不必太过紧张、焦虑,学习动机保持在中等偏下程度。这也正应了那句谚语——战时如平时,平时如战时。在这种松弛有度的教学环境中的师生关系,也自然是良好、健康发展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平易近人的作风,才能更好、更快的进入“愤悱”状态。
三、基于“愤悱”状态的启发式教学过程反思
前期学生无“愤悱”之状时,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当学生一旦进入到“愤悱”状态中时,学生有心求通、口欲言之望,这时老师只需做少许工作,但其艺术性要求极强。
(一)提高业务素养。“举一”能否产生所期待的“反三”效应,依赖于教师的博学多才。因此,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是每一位教师应始终坚持的。教师要具有渊博的学识,能深钻教材,并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采取优化的形式和方法传授教学内容,使学生一学就会、一听就懂。
(二)讲求教学艺术。教师要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启发,并根据反馈内容加以指导、鼓励;要注意提供与学生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任务,让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太难太易都不合适。同时,为了引导学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学习,要在教授认知内容中穿插责任感、荣誉感、任务感等方面的教育。比如,在教学“你知道吗”板块中渗透传统文化,数学家们的丰富多彩的成长经历将带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相比与其他价值,这种隐形价值潜力更大,赵雄辉先生在其文章《漫画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中也说过这个问题,他认为数学的价值体现不仅限于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更多的是体现在训练人的心智方面,有一定的思维训练价值。
(三)重视情感渲染。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其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知识的接受度高,记忆力也会增强,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我们说教育的目的是“替一个未知世界培养未知儿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身为一名“师者”,我们任重道远。
结语: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中外教育遗产中,无论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是《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抑或是本文所阐述的“愤悱”状态,都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努力,需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和奉献精神,而当学生获得了认知和情感的双重满足,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也已达到时,这个职业所带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时,一切都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
[2]《朱子全书·论语六》
[3]朱作仁,主编.教育辞典·启发诱导[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367.
作者简介:张海苗(1996-),女,山东菏泽人,二级教师,主要从事一线数学教学,研究数学教育教学理论。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苏州市 205021)
关键词:愤悱;启发式教学;学习动机
一、数学学习中的“愤悱”现象
(一)陶行知先生与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是老师们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就曾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来解释启发式教学。他背来一只大口袋,里面是一只活蹦乱跳的鸡,他先是往地上撒了一把米,然后强制性地按住鸡头给鸡喂米,结果呢?这只鸡怎么都不肯老老实实去吃。接着,陶先生站在一边,不去干扰他,鸡却自己低下头去啄米了。他以这种生动形象的形式向大家解释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也准确传递了在启发式教学中“等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把“等鸡啄米”中所真正等待学生达到的状态,称之为“愤悱”状态。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朱子对此句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2]在朱作仁先生主编的《教育辞典》中又为这句话做了注解“愤,心求通而未甚通,悱,口欲言而未能言,意即不到学生“愤”“悱”之时,不进行启发开导。”[3]
(二)基于教学功能意义理解“愤悱”内涵。从非认知角度来看,“愤悱”可以理解为学生的一种内在动机与自身需要。如郑玄所言:“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记牢)思之深也。”良师的使命,在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而不是为了启发而启发,为了达到“完美”的听课效果,循着统一要求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这种问题大多都是封闭式的,无需学生动什么脑筋,一起“回答”就可以了,与激发学生求知欲并无进益,学生也不会从中获得成就感。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而从认知角度来看,“愤悱”是学生在认识上的一种困惑状态,此时,或似懂非懂,或欲说而不得其言。班里也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学生,问题抛下去了,他立刻把手举得很高,可真正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却总是急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半天理不清楚自己想要说什么,一句“就是……就是……”重复好几遍,等让他先坐下去听其他人发言的时候,又会懊恼地说,“我就是这么想的”。而能达到这一步的学生已经很不错了,起码在数学练习中,口不能言,并不影响其答题,更多的同学是在理解题目意思,或情景设置时,思绪就已经一团乱麻了,说不清楚数量关系,更别提进入“愤悱”状态,启之发之了。
那这也同时说明学生达到足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愤悱”状态是有条件的,并非自觉自发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进入到“愤悱”状态呢?
二、基于“愤悱”状态的启发式教学前提反思
启发式教学不是万能的教学公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必须掌握合适的时机,如果不论什么情况都随意滥用,只能事倍功半,“启而不发”,如程子所言:“不待愤悱而发,则沛然矣。”教师要动用教育智慧,使学生达到这样的状态,要使不愤者有求通的要求,不悱者有欲言的愿望,真正让学生自己渴望启发,而不是教师硬塞过去的,“按头喂米”。
(一)以“提问”为主的教学常态。日常课堂中,为了使学生达到“憤悱”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多采用“提问题”的方式,但这种类似于“小明回答的真棒,我们一起为他鼓掌,好不好?”的封闭式问题,答案单一,甚至不需要过多思考,同学们回答的声音响亮,整齐划一,这就是启发式教学了吗?如果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愤悱”状态,那么在上述过程中并没有“愤悱”状态的出现,又谈何启发式教学呢?
(二)激发学习动机,达至“愤悱”状态。1.激发成就动机,力求获得成功。阿特金森将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既然成就动机作为人类所独有的,重要的学习动机之一,那么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将其分为两类,采取不同的策略,引导其进入“愤悱”之状。对力求成功者,可以设置一些新颖且比较有难度的任务,安排稍具竞争性的情境,通过严格评定分数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而面对那些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难的任务以避免失败的同学,可以适当放宽评分的要求,设置竞争性不强的任务,成功时多鼓励表扬加以强化,即使失败了也尽量避免公开场合的指责。因为力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更具有主动性,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增加学生力求成功的成分,使学生不仅仅满足于避免失败,而应更多地去追求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其积极性,有“愤悱”的愿望或趋势。2.结合作业难度,巧设动机水平。当学生有了某种需要时,就可能引发其学习的内驱力,那么,这种学习动机一定是越高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分强烈,也会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么,对教师来说,掌握好学生学习动机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了。当我们在学习一些比较简单,容易解决的课题任务时,可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学习动机控制在中等偏高程度;而当我们遇到一些复杂的,较难解决的任务时,则可以适当调节下气氛,使学生不必太过紧张、焦虑,学习动机保持在中等偏下程度。这也正应了那句谚语——战时如平时,平时如战时。在这种松弛有度的教学环境中的师生关系,也自然是良好、健康发展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平易近人的作风,才能更好、更快的进入“愤悱”状态。
三、基于“愤悱”状态的启发式教学过程反思
前期学生无“愤悱”之状时,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当学生一旦进入到“愤悱”状态中时,学生有心求通、口欲言之望,这时老师只需做少许工作,但其艺术性要求极强。
(一)提高业务素养。“举一”能否产生所期待的“反三”效应,依赖于教师的博学多才。因此,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是每一位教师应始终坚持的。教师要具有渊博的学识,能深钻教材,并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采取优化的形式和方法传授教学内容,使学生一学就会、一听就懂。
(二)讲求教学艺术。教师要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启发,并根据反馈内容加以指导、鼓励;要注意提供与学生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任务,让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太难太易都不合适。同时,为了引导学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学习,要在教授认知内容中穿插责任感、荣誉感、任务感等方面的教育。比如,在教学“你知道吗”板块中渗透传统文化,数学家们的丰富多彩的成长经历将带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相比与其他价值,这种隐形价值潜力更大,赵雄辉先生在其文章《漫画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中也说过这个问题,他认为数学的价值体现不仅限于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更多的是体现在训练人的心智方面,有一定的思维训练价值。
(三)重视情感渲染。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其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知识的接受度高,记忆力也会增强,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我们说教育的目的是“替一个未知世界培养未知儿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身为一名“师者”,我们任重道远。
结语: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中外教育遗产中,无论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是《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抑或是本文所阐述的“愤悱”状态,都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努力,需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和奉献精神,而当学生获得了认知和情感的双重满足,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也已达到时,这个职业所带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时,一切都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
[2]《朱子全书·论语六》
[3]朱作仁,主编.教育辞典·启发诱导[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367.
作者简介:张海苗(1996-),女,山东菏泽人,二级教师,主要从事一线数学教学,研究数学教育教学理论。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苏州市 20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