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体系是教学的基础,教学体系是教学的核心。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否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转化是实现由教材体系成功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教材均由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编写,并在将近十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几经修订,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大学生和教师喜欢的高质量教材。不言而喻,一套好教材,对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也必须看到,面对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其教学效果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好的教材未必就一定自然而然的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1]
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的探讨中,存在着没有处理好“大体系”与“小体系”的关系问题。高校“思政课”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主干课程构成的,每门课程单独形成“小体系”,四门主干课程形成 “大体系”,所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必然要面对“小体系”与“大体系”的问题。当我们谈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时,多数是从“小体系”的角度而谈的。但每门课程作为“思政课”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分不开的。因此,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建立在整个“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的基础上来考虑。
一、整合教材资源,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
教材是教师“教”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吃透教材是教师的“必修”课,而研究教材的特点又是吃透教材的前提。要想实现教材资源的整合,就要对教材内容做到有深度有广度的把握,这就需要精读教材,这里的精读教材不是讲授哪门课程就读哪门课程,而是要对四门主干课程都要精读,这样才能做到总揽全局。事实上虽然是“思政课”教师,但也仅是讲授“思政课”中的一门课程,只是对自己讲授的课程有所把握,而对于“思政课”中的其他课程的内容却并不是很了解,这样虽然对本门课程的深度上有所优势,但对“思政课”在广度上就处于劣势。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让每位“思政课”教师做到哪门课都能讲,而强调的是要对“思政课”的所有主干课程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准备自己所讲的课程内容的时候才能照顾到“大体系”。
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凝练所讲课程中的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形成专题。教师要深入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将体现同一问题的内容进行重组,尤其是“思政课”教材中同一个问题在多个章节中都有所体现的,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初看起来,总觉得有种重复的感觉,但其实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经整合,在哪个章节出现就在哪个章节讲,在内容上不仅重复而且也讲不透彻。以问题为主线,跨章节进行整合,讲解,这样不仅讲解得全面而且也深入。如果单门课程内容整合处理的是“小体系”内的纵向关系的话,“大体系”内的整合就是处理横向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每门课程中提炼出的问题在其他三门课程中有没有涉及到,如果涉及到了要进行融合,这样,作为学生并不是单纯地学习了四门课程,而是四门课程共同地为他们解决了某些问题。
二、优化教学方法,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化
教材内容的整合并不等于已经实现了教学体系,教材内容整合为教学体系的实现提供了必要准备。而教学体系的实现一定离不开具体的“教”和“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怎样教决定了怎样学,因此,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思政课”中的内容与专业课内容比较而言,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中小学的政治课、品德课中或多或少地都有所涉猎。事实上,“思政课”中的一些问题就是大学生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正在经历的,因此,学生在 “思政课” 的学习中不该是“听众”“观众”,而是参与者。“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2]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自然就会涉及如何教的问题。如何教确实是一个很重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学的问题,因为我们“教”是为了“不教”,要想实现“不教”,学生就得有“学”的能力。而要想形成“学”的能力,就要有这种能力形成的环境。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力养成。“思政课”是为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提供智力支持的,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他们才是问题的承受者,因此,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对问题的看法,知道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切实解决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贯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的习惯思维。教师不再是进行纯理论的演绎,只是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体会与学生一起分享给伙伴了。“以主体间性原则为指导,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合作者、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提供现成真理的人。”[3]而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方法指导。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内容在转化过程中不随意的演化教材内容,更不能随意删减,作为一门课程的整体,在内容的编排上是为了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如果对教材内容随意的删减就可能改变了课程的初衷。另外,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整合后的内容在逻辑上安排,不要随意地打乱原有内容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灵活,但教学方法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不是为了方法的适用而改变教学内容,要做到选择的教学方法是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除此以外,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养成,今天学到的不仅对解决当下问题有所帮助,同时也对解决未来问题有所帮助,这样,“思政课”才能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R]教社科[2008]5号.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84.
[3]赵平.德育审美化的哲学基础[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作者简介:
孙百军(1970-)男,吉林省镇赉县人,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方法研究和价值观教育研究。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教材均由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编写,并在将近十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几经修订,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大学生和教师喜欢的高质量教材。不言而喻,一套好教材,对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也必须看到,面对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其教学效果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好的教材未必就一定自然而然的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1]
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的探讨中,存在着没有处理好“大体系”与“小体系”的关系问题。高校“思政课”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主干课程构成的,每门课程单独形成“小体系”,四门主干课程形成 “大体系”,所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必然要面对“小体系”与“大体系”的问题。当我们谈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时,多数是从“小体系”的角度而谈的。但每门课程作为“思政课”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分不开的。因此,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建立在整个“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的基础上来考虑。
一、整合教材资源,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
教材是教师“教”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吃透教材是教师的“必修”课,而研究教材的特点又是吃透教材的前提。要想实现教材资源的整合,就要对教材内容做到有深度有广度的把握,这就需要精读教材,这里的精读教材不是讲授哪门课程就读哪门课程,而是要对四门主干课程都要精读,这样才能做到总揽全局。事实上虽然是“思政课”教师,但也仅是讲授“思政课”中的一门课程,只是对自己讲授的课程有所把握,而对于“思政课”中的其他课程的内容却并不是很了解,这样虽然对本门课程的深度上有所优势,但对“思政课”在广度上就处于劣势。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让每位“思政课”教师做到哪门课都能讲,而强调的是要对“思政课”的所有主干课程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准备自己所讲的课程内容的时候才能照顾到“大体系”。
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凝练所讲课程中的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形成专题。教师要深入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将体现同一问题的内容进行重组,尤其是“思政课”教材中同一个问题在多个章节中都有所体现的,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初看起来,总觉得有种重复的感觉,但其实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经整合,在哪个章节出现就在哪个章节讲,在内容上不仅重复而且也讲不透彻。以问题为主线,跨章节进行整合,讲解,这样不仅讲解得全面而且也深入。如果单门课程内容整合处理的是“小体系”内的纵向关系的话,“大体系”内的整合就是处理横向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每门课程中提炼出的问题在其他三门课程中有没有涉及到,如果涉及到了要进行融合,这样,作为学生并不是单纯地学习了四门课程,而是四门课程共同地为他们解决了某些问题。
二、优化教学方法,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化
教材内容的整合并不等于已经实现了教学体系,教材内容整合为教学体系的实现提供了必要准备。而教学体系的实现一定离不开具体的“教”和“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怎样教决定了怎样学,因此,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思政课”中的内容与专业课内容比较而言,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中小学的政治课、品德课中或多或少地都有所涉猎。事实上,“思政课”中的一些问题就是大学生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正在经历的,因此,学生在 “思政课” 的学习中不该是“听众”“观众”,而是参与者。“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2]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自然就会涉及如何教的问题。如何教确实是一个很重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学的问题,因为我们“教”是为了“不教”,要想实现“不教”,学生就得有“学”的能力。而要想形成“学”的能力,就要有这种能力形成的环境。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力养成。“思政课”是为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提供智力支持的,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他们才是问题的承受者,因此,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对问题的看法,知道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切实解决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贯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的习惯思维。教师不再是进行纯理论的演绎,只是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体会与学生一起分享给伙伴了。“以主体间性原则为指导,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合作者、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提供现成真理的人。”[3]而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方法指导。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内容在转化过程中不随意的演化教材内容,更不能随意删减,作为一门课程的整体,在内容的编排上是为了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如果对教材内容随意的删减就可能改变了课程的初衷。另外,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整合后的内容在逻辑上安排,不要随意地打乱原有内容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灵活,但教学方法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不是为了方法的适用而改变教学内容,要做到选择的教学方法是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除此以外,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养成,今天学到的不仅对解决当下问题有所帮助,同时也对解决未来问题有所帮助,这样,“思政课”才能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R]教社科[2008]5号.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84.
[3]赵平.德育审美化的哲学基础[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作者简介:
孙百军(1970-)男,吉林省镇赉县人,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方法研究和价值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