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怀孕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怀孕母猪饲养是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体大、健壮、数量多的活仔猪,二是产后母猪乳腺发育正常,产奶多,三是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怀孕母猪饲养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一项工作。
1.怀孕期间的几个关键时期
(1)配种后3天:这是受精卵细胞开始高速分化时期,高能量饲料的供应将增加受精卵的死亡数。
(2)附植前后(12-21天):这一时期如出现高营养或高温天气,也会增加受精卵死亡。
(3)配后70-90天:乳腺细胞大量增生时期,该阶段高能饲料会影响乳腺细胞发育。
(4)配后100天以上:100天以前,胎儿因营养不足造成的死亡很少,但在100天以后,如营养供应不足,则会造成胎儿生长不良,母猪产仔无力,出现大批死胎,这阶段必须供给高能高蛋白饲料,以促成仔猪的尽快发育,对一些瘦弱母猪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
2.怀孕母猪饲养方案
在正常体况下,150kg体重母猪可采用以下饲养方案:
配后——28天:妊娠母猪料 2-2.2kg;29——84天: 妊娠母猪料 2.2-2.5kg ;85-99天: 哺乳母猪料 2.5-3kg;100-112天: 哺乳母猪料 3 kg;113-分娩: 2-3kg。
注:妊娠母猪料营养:DE:13.97 CP:12% 賴氨酸:0.43%
哺乳母猪料营养: DE:14 CP:16% 赖氨酸:0.7%
3.妊娠母猪饲养方式及改进
现在妊娠母猪饲养方式有两种:一是定位栏饲养,二是小群圈养,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
(1)定位栏饲养:
优点:能根据猪体况、阶段合理供给日粮,能有效地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又能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供成本。
缺点:由于缺乏运动,会出现死胎比例大,难产率高,使用年限缩短,职工工作量大等。
(2)小群圈养:
优点:由于便于活动,死胎比例降低,难产率低,使用年限长。
缺点:无法控制每头猪的采食量,从而出现肥瘦不均,为保证瘦弱猪有足够的采食量,以不影响正常妊娠,只好加大群体喂料量,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料成本。由于拥挤、争食及返情猪爬跨等,易出现后期猪流产率增高。
(3)改进方式:
A、后期定位栏饲养,前中期小群圈养。在后期根据体况调整营养,仍难避免前中期采食不均的问题。
B、同A,只是后期定位栏只是对体况过肥或过瘦的猪采用,其它仍按小群圈养方式,可节省部分定位栏的建造费用。但仍存在上述问题。
C、妊娠全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将两天的饲料一次性添加给母猪,让其自由采食,直到吃完为止,这一方法经试验验证是可行的,生产效果与定位栏相近。(养猪生产155页)。采用这一方案应保证每一头猪都有足够的饲槽位置,防止加料时互相拥挤引起流产。
D、增加饲料中非营养物质如粗纤维含量。这一方法不足之处是,增加饲养成本的同时,并不能彻底解决母猪肥胖,因部分猪的采食量会逐渐增加。
以上各饲养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4.后备猪怀孕期特点
后备猪配后,既长身体,又长仔猪,且个体小,竞争力弱,应不同于成年猪。一些猪场把后备猪和成年猪放在一起,往往造成后备猪孕期采食量不足,到产仔时体格小,瘦弱,产后哺乳性能差,断奶后发情不正常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后备猪孕期饲养应给予特殊照顾。(1)与成年猪分圈饲养。(2)中期供料比成年猪多0.25kg/天。(3)后期加料不可过多,以防胎儿过大造成难产,在许多猪场,后备猪因胎儿过大难产造成的淘汰比率很高。
二、 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哺乳期要完成哺乳仔猪和恢复自身的双重任务,高能高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同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母猪吃进更多的饲料,规范的接产操作及产后护理是保证母猪健康的保证。
1.饲料营养
我们知道,不论饲料如何变化,产出的奶的成分是比较恒定的,为保证大量产奶的需要,母猪除通过饲料转化外,还会动用体内贮存的物质如脂肪、钙等。如果饲料中营养不足,往往出现泌乳不足,动用体脂过多引起消瘦,动用体内钙过多引起瘫痪等。所以在哺乳期应供应足量质优、全价的饲料。
在哺乳母猪料中,人们往往会提供高质、量大的蛋白,却容易忽视能量的供应,导致价格很高的蛋白过量代替能量饲料和过多动用体脂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理想措施是给饲料中添加油脂,哺乳母猪全价料能量应在13.4兆焦/公斤以上,蛋白16%以上。钙、磷及维生素D3的适当供应可以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有人只考虑钙、磷和维生素D3的量,没考虑相互间的比例,也会造成缺乏某种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合适的钙磷比例为1.3:1。
添加油脂是提高饲料中能量比例的有效措施,同时可提高适口性,增加猪采食量,添加比例可在1-3%不等。
2.饲喂方式
哺乳母猪采用哪种饲喂方式众说不一,共同之处是生后前几天逐渐增加喂量,7天后尽可能多的让猪多采食。我认为使用潮拌料分顿给料要优于干粉料自由采食。潮拌料适口性优于干粉料可刺激猪采食,便于掌握猪采食情况,这一点在夏季体现得更为明显。同时定时饲喂也便于粪便清理,有利于保持卫生,防止各种疾病。
3.母猪接产和难产处理
(1)接产程序:正常接产程序,接产人员或饲养员都能掌握,但一些人在工作时却容易大意,如仔猪吃奶前对母猪阴部和乳房清洗消毒,挤去部分初乳,或消毒清洗时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真正的消毒效果
(2)难产处理:现在出现难产的处理方式多采用注射催产素和掏猪两种方法,甚至有的接产员在尚未出现难产时就注射催产素或掏猪,这样往往造成对母猪不利的结果,为保小猪而损失大猪的办法不可取。是采用催产素还是人工掏猪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年龄大体格瘦弱的母猪在产后期出现努责无力,可采用注催产素方法;而长时间努责却产不出猪则可能是胎儿过大或两仔猪挤在一起或胎位不正,则应采取人工掏猪的方法。人工掏猪对母猪十分不利,很容易造成产道感染,必须做好手臂及用具消毒。
(3)产前后营养供应:母猪产仔是其一生中最大的应激,能量大量消耗,抗病力下降,肠胃蠕动迟缓,却要负担恢复体力与产奶的双重任务,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小猪护理上,很少考虑大猪情况,为此笔者提出如下产期母猪护理措施,供参考。
A、供给高能高蛋白饲料
人们考虑到产后母猪消化机能下降,往往少喂或不喂饲料,这样只能使其更加虚弱,不利于身体恢复和以后的产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哺乳料中加入10%葡萄糖,5%优质鱼粉和抗菌药物,以补充产仔过程中营养的大量消耗,预防产后感染。
B、少量多次飼喂 减轻消化道负担,必要时可把不乐意站立的猪哄起,让其采食。
(4)环境控制:母猪哺乳期最适温度为20-22℃,生产中,许多饲养员为保证仔猪温度,往往提高舍内温度,甚至高达27℃以上,高温的结果是降低了母猪的采食量,产奶量减少,部分母猪出现喘气急促现象,还会使仔猪出保温箱不愿回去,出现腹泻等症状。控制好温度是能否养好母猪和仔猪的关键措施。
一些猪场采用深坑网上饲养法,坑内粪尿到母仔断奶转走时才清理,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母猪和仔猪产生慢性中毒,影响健康,定期冲洗地沟,保持舍内空气质量,应列为猪场工作程序。
怀孕母猪饲养是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体大、健壮、数量多的活仔猪,二是产后母猪乳腺发育正常,产奶多,三是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怀孕母猪饲养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一项工作。
1.怀孕期间的几个关键时期
(1)配种后3天:这是受精卵细胞开始高速分化时期,高能量饲料的供应将增加受精卵的死亡数。
(2)附植前后(12-21天):这一时期如出现高营养或高温天气,也会增加受精卵死亡。
(3)配后70-90天:乳腺细胞大量增生时期,该阶段高能饲料会影响乳腺细胞发育。
(4)配后100天以上:100天以前,胎儿因营养不足造成的死亡很少,但在100天以后,如营养供应不足,则会造成胎儿生长不良,母猪产仔无力,出现大批死胎,这阶段必须供给高能高蛋白饲料,以促成仔猪的尽快发育,对一些瘦弱母猪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
2.怀孕母猪饲养方案
在正常体况下,150kg体重母猪可采用以下饲养方案:
配后——28天:妊娠母猪料 2-2.2kg;29——84天: 妊娠母猪料 2.2-2.5kg ;85-99天: 哺乳母猪料 2.5-3kg;100-112天: 哺乳母猪料 3 kg;113-分娩: 2-3kg。
注:妊娠母猪料营养:DE:13.97 CP:12% 賴氨酸:0.43%
哺乳母猪料营养: DE:14 CP:16% 赖氨酸:0.7%
3.妊娠母猪饲养方式及改进
现在妊娠母猪饲养方式有两种:一是定位栏饲养,二是小群圈养,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
(1)定位栏饲养:
优点:能根据猪体况、阶段合理供给日粮,能有效地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又能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供成本。
缺点:由于缺乏运动,会出现死胎比例大,难产率高,使用年限缩短,职工工作量大等。
(2)小群圈养:
优点:由于便于活动,死胎比例降低,难产率低,使用年限长。
缺点:无法控制每头猪的采食量,从而出现肥瘦不均,为保证瘦弱猪有足够的采食量,以不影响正常妊娠,只好加大群体喂料量,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料成本。由于拥挤、争食及返情猪爬跨等,易出现后期猪流产率增高。
(3)改进方式:
A、后期定位栏饲养,前中期小群圈养。在后期根据体况调整营养,仍难避免前中期采食不均的问题。
B、同A,只是后期定位栏只是对体况过肥或过瘦的猪采用,其它仍按小群圈养方式,可节省部分定位栏的建造费用。但仍存在上述问题。
C、妊娠全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将两天的饲料一次性添加给母猪,让其自由采食,直到吃完为止,这一方法经试验验证是可行的,生产效果与定位栏相近。(养猪生产155页)。采用这一方案应保证每一头猪都有足够的饲槽位置,防止加料时互相拥挤引起流产。
D、增加饲料中非营养物质如粗纤维含量。这一方法不足之处是,增加饲养成本的同时,并不能彻底解决母猪肥胖,因部分猪的采食量会逐渐增加。
以上各饲养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4.后备猪怀孕期特点
后备猪配后,既长身体,又长仔猪,且个体小,竞争力弱,应不同于成年猪。一些猪场把后备猪和成年猪放在一起,往往造成后备猪孕期采食量不足,到产仔时体格小,瘦弱,产后哺乳性能差,断奶后发情不正常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后备猪孕期饲养应给予特殊照顾。(1)与成年猪分圈饲养。(2)中期供料比成年猪多0.25kg/天。(3)后期加料不可过多,以防胎儿过大造成难产,在许多猪场,后备猪因胎儿过大难产造成的淘汰比率很高。
二、 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哺乳期要完成哺乳仔猪和恢复自身的双重任务,高能高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同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母猪吃进更多的饲料,规范的接产操作及产后护理是保证母猪健康的保证。
1.饲料营养
我们知道,不论饲料如何变化,产出的奶的成分是比较恒定的,为保证大量产奶的需要,母猪除通过饲料转化外,还会动用体内贮存的物质如脂肪、钙等。如果饲料中营养不足,往往出现泌乳不足,动用体脂过多引起消瘦,动用体内钙过多引起瘫痪等。所以在哺乳期应供应足量质优、全价的饲料。
在哺乳母猪料中,人们往往会提供高质、量大的蛋白,却容易忽视能量的供应,导致价格很高的蛋白过量代替能量饲料和过多动用体脂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理想措施是给饲料中添加油脂,哺乳母猪全价料能量应在13.4兆焦/公斤以上,蛋白16%以上。钙、磷及维生素D3的适当供应可以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有人只考虑钙、磷和维生素D3的量,没考虑相互间的比例,也会造成缺乏某种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合适的钙磷比例为1.3:1。
添加油脂是提高饲料中能量比例的有效措施,同时可提高适口性,增加猪采食量,添加比例可在1-3%不等。
2.饲喂方式
哺乳母猪采用哪种饲喂方式众说不一,共同之处是生后前几天逐渐增加喂量,7天后尽可能多的让猪多采食。我认为使用潮拌料分顿给料要优于干粉料自由采食。潮拌料适口性优于干粉料可刺激猪采食,便于掌握猪采食情况,这一点在夏季体现得更为明显。同时定时饲喂也便于粪便清理,有利于保持卫生,防止各种疾病。
3.母猪接产和难产处理
(1)接产程序:正常接产程序,接产人员或饲养员都能掌握,但一些人在工作时却容易大意,如仔猪吃奶前对母猪阴部和乳房清洗消毒,挤去部分初乳,或消毒清洗时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真正的消毒效果
(2)难产处理:现在出现难产的处理方式多采用注射催产素和掏猪两种方法,甚至有的接产员在尚未出现难产时就注射催产素或掏猪,这样往往造成对母猪不利的结果,为保小猪而损失大猪的办法不可取。是采用催产素还是人工掏猪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年龄大体格瘦弱的母猪在产后期出现努责无力,可采用注催产素方法;而长时间努责却产不出猪则可能是胎儿过大或两仔猪挤在一起或胎位不正,则应采取人工掏猪的方法。人工掏猪对母猪十分不利,很容易造成产道感染,必须做好手臂及用具消毒。
(3)产前后营养供应:母猪产仔是其一生中最大的应激,能量大量消耗,抗病力下降,肠胃蠕动迟缓,却要负担恢复体力与产奶的双重任务,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小猪护理上,很少考虑大猪情况,为此笔者提出如下产期母猪护理措施,供参考。
A、供给高能高蛋白饲料
人们考虑到产后母猪消化机能下降,往往少喂或不喂饲料,这样只能使其更加虚弱,不利于身体恢复和以后的产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哺乳料中加入10%葡萄糖,5%优质鱼粉和抗菌药物,以补充产仔过程中营养的大量消耗,预防产后感染。
B、少量多次飼喂 减轻消化道负担,必要时可把不乐意站立的猪哄起,让其采食。
(4)环境控制:母猪哺乳期最适温度为20-22℃,生产中,许多饲养员为保证仔猪温度,往往提高舍内温度,甚至高达27℃以上,高温的结果是降低了母猪的采食量,产奶量减少,部分母猪出现喘气急促现象,还会使仔猪出保温箱不愿回去,出现腹泻等症状。控制好温度是能否养好母猪和仔猪的关键措施。
一些猪场采用深坑网上饲养法,坑内粪尿到母仔断奶转走时才清理,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母猪和仔猪产生慢性中毒,影响健康,定期冲洗地沟,保持舍内空气质量,应列为猪场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