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日记》为何而作?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3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自编年谱,我们知道,吴宓诞生于1894年阳历8月20日(阴历甲午年乙丑月甲午日),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作为吴宓最后20多年生活、工作所在之地——西南某高校——的一名教员,我想通过这篇短文,表达对他的缅怀与纪念。
  历经磨难与波折,《吴宓日记》(十卷)及《吴宓日记·续编》(十卷),分别于1999年和2006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从1910年10月1日起到1974年1月23日止,日记跨越65年,虽然损毁、残缺得厉害,但仍有800余万字,而且全是文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绝对独一无二,其特点、价值与意义,用钱锺书《吴宓日记·序言》中的话说,就是“其道人之善,省己之严……未见有纯笃敦厚如此者。于日记文学足以自开生面,不特一代文献之资而已。”
  在1910年日记的卷首,吴宓写了一段自勉的话,开头几句是这样的:“天下之事,不难于始,而难于常,所以毅力为可贵也。日记,细事也,然极难事也。”60多年坚持下来,的确需要非凡的毅力。然而,就《吴宓日记》来说,并非有了毅力就能完成。吴宓1949年4月底由武汉飞往重庆,此前的数十年间,他就读清华、留学美国、任教东西南北多所大学,曾主编《学衡》《大公报·文学副刊》,并到欧洲进行学术访问等,可谓辗转各地,加之时局动荡,逐年累积、数量可观的日记之保管、迁移,势必成为一大问题。但和当年众多学者一样,吴宓也有珍藏、搬运图书及日记的办法,随身携带的两口皮箱就是最便捷的保险柜。
  时光荏苒,到了“文革”初期,吴宓此前的全部日记被抄走,且美其名曰“主动交出”,这让他无比痛心疾首,在当年的除夕之夜,他回忆说:“经过此次‘交出’,宓的感觉是:我的生命,我的感情,我的灵魂,都已消灭了;现在只留着一具破机器一样的身体在世上……”。大半年之后,他居然发现被抄去的书物无人看管,几次冒险“乘间私自取回”一小部分。自此以后,他不得不想尽办法将写好的日记东存西藏,为此付出不菲的金钱代价,还因为所托非人而损毁不少。最可恨的是,1966年冬天,中文系某学生强行拿去近三个月的日记,并以其中“有错误的感情及言论”相要挟,勒索吴宓400元之巨,相当于他二级教授一个半月的薪资。尽管吃尽苦头,但他仍然不顾所谓“惩前毖后”的劝阻,继续书写,致使诸多亲友不敢同他往来,害怕被写入日记而遭受牵连。这种冥顽不化的坚持,直到因目盲、足膑而难以为继的1974年春天为止。
  在吴宓的同代人中,鲁迅、胡适的日记最受关注,影响也最大。胡适早年日记的目的,一是帮助记忆,二是与好友共同分享,成名之后,日记则被当作传记的材料与依据,显然是写给别人看的;鲁迅自谓他的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写的是信札往来,银钱收付,无所谓面目,更无所谓真假”。吴宓与胡适、鲁迅之禀性、际遇、交往都大不相同,不过,奇妙的是,从内容上看,他的日记前十卷与同一时期的胡适日记正好相互补充,比对着阅读,就能呈现一幅相对完整的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而后十卷则与鲁迅日记颇为相似,但除了信札往来、银钱收付之外,还包括具体的人事交往、复杂的情感纠葛与细腻的心理郁结,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视为社会史、经济史、人性史来阅读,但这些都统摄于更深层次的个人“心灵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之时代背景中,一名岌岌可危却又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独特的心境与命运。这些用以抒怀解困、疗伤止痛、“自读自阅”、“自言自语、自为问答之词”,居然在他逝世20来年之后得以刊布流行,成为传世之作,大概是善于占卜的吴宓也未能预见的事情,“俟河之清”确实超乎他的想象,来得太快了一些。
  在日记中,吴宓多次表达对顾炎武的追慕之情,他还曾“拟撰《新悟录》,仿顾亭林先生《日知录》”。《新悟录》自然是没能写成,但他的日记却与《日知录》尚有一比。这种比较的基点当然不是所记之人事,而是所发之感想,对此吴宓有过议论:“日记中宓之感想,窃仿顾亭林《日知录》之例,皆论理而不论事,明道而不责人,皆不为今时此地立议陈情,而阐明天下万世文野升降之机,治乱兴衰之故。皆为证明大道,垂示来兹,所谓守先待后,而不图于数十年或百年内得有采用施行之机会,亦不敢望世中一切能稍随吾心而变迁。”书写此段日记的时间,是1951年初夏,一连串大小不断的运动、学习、会议,让吴宓感觉“劳倦过剩”“不胜惕然”,但对他的冲击与批斗还未开始,他也不妨尚存“证明大道”的宏愿,只是已经觉察到“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即将“飘忽淜滂、激飏熛怒”,不免悲观绝望,甚至期盼死神的临近。此后的20余年间,历史没有给予吴宓沉思冥想的机会,他不得不周旋于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与大是大非的思想改造之中,肉体与精神都饱受折磨,日记中的感想大多因事、因人而发,也就无法与“采铜于山”“稽古有得”的《日知录》相提并论了,即便同一时期的另外一些“潜在写作”,如《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无梦楼随笔》等,其证明大道、垂示来兹的效用也比《吴宓日记》更为明显。或许正是因为有如此的遗憾与欠缺,才更让我们透过吴宓的痛苦与挣扎感受到历史的怪诞与生命的伤残。
  古人有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的期许。时至今日,吴宓的事功,经由“文化守成主义者”“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博雅教育的倡行者”等称谓获得某种追认与肯定,他的诗文、日记、书信也相继得以整理、刊行。至于他的品德,我们从诸多逸闻趣事之中也已获得类似不食人间烟火、不通人情世故的漫画式印象,借用他自我评价的话,就是“温柔敦厚失之愚”。《吴宓日记》,尤其是它所呈现的为了日记而历尽艰难、虽死无悔的吴宓,自然是证实了“迂腐”“糊涂”的印象。但在谋求复兴与重建传统儒家文化与人格理想的当今中国,我们或许可以大胆地宣称:吴宓之所以“不朽”的主要原因,并非其所建之功、所立之言,而是其所树之德!其顽固、其保守、其温柔敦厚,何愚之有?
  (作者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我是邓荫柯先生2009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16-2008经典新诗解读》一书时的责任编辑。该书精选了170位诗人的188首诗作,予以了富有个性色彩的解读,引发读者的激情与灵犀,理解与赏析,与读者共享诗意之美。邓先生治学严谨,思路开阔,对中国百年来的新诗进行了开创性的概括和梳理。书稿付梓后,我社认为,该书是一部编选精当完美的诗选,是一串开启诗歌宝库奥秘的钥匙,特将其列为给中学生的图书装备书发行
小时候,最盼望的日子是过年。过新年的时候“敲锣鼓,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有最好吃的东西吃,最好玩的东西玩,还可以看大戏。这是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  过春节,在我们扬州叫“过年”,而北京则叫“过大年”,意思都一样。我以为“过大年”的说法更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春节就是阴历新年,这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而且是全年中最大的一个节日,节期长达二三十天之久。春节的节日礼仪、庆典也是最多的。春节也最能
不吃就是保护  2014年1月5日,小寒。中科院广东昆虫研究所,一间老旧的会议室里,几十个“鸟人”相聚。他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广东今后的鸟类保护。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作者之一,中科院动物所的何芬奇研究员也来了。听说这个消息,广州的鸟类爱好者李小云,准备了两本《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想找何芬奇签名。  书其实已经不是新书,这两本书在李小云手上少说也用了五六年。但李小云认为,像这样被频繁使用的书,找
姜萌博士的学位论文《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即将出版,约我作序,尽管我不很自信,但还是欣然应允了。姜萌的硕士、博士论文答辩我都参与了,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几年,答辩的具体细节都已经模糊,但对这个年轻人的基本印象还是非常深刻。诸如他论文的深刻性,思路的清晰,文笔的流畅;他做事的干练、利落,为人的忠诚、热情,谋事的严谨、周密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总之,我觉得这是个基本素质非常优秀、很有前途的年轻人,是我
一  现在的科研考核方式、刊物评价体系以及职称评聘模式,为那些急功近利者和欺世盗名者提供了充分的舞台。一个科研人员,只要他在某种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只要他在一定的时间内主持完成某种级别的课题并获得某种级别的奖项,就可以非常顺利地评上教授、研究员,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上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戴上“著名学者”“学术权威”之类的光环。而且,学而优则仕,这些教授、研究员、
美学史一般有两种:一是美学思想史,即由从古到今无数美学家的美学理论和美学观点连缀而成的历史;二是审美意识史,即由各个时代各个时期的审美现象显示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倾向等构成的历史。邹华教授主编的《北京审美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建构了另一种美学史,以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证材料,充分展示了北京这一重要地区从远古至清代的审美文化发展的总体风貌和深刻内涵,其理论的
编者按 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与社会阅读委员会主办,东莞市图书馆承办的“全国第10届民间读书年会”,2012年11月21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来自图书馆、高校、民间刊物(内刊)、书友会的近百名读书人与会。全国民间读书年会的前身是“自办读书报刊讨论会”,主要目的是为读书人聚会、经验交流提供机会。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东莞是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东莞制造”驰名中外。其实,这些年来,东莞精
现今我们要讨论的是期刊出版在面临数字化挑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一家以搜集整理人文社科类学术文献为使命的出版机构,书报中心1958年创立,迄今为止已经有57年历史。国家期刊总数量9877种,我们作为独立的出版机构,拥有独立刊号的出版物是最多的,有148种,主要面对人文社科领域,同时一部分是原创期刊。这样一个期刊结构决定我们在数字出版来临的时代,特别是数字出版对学
1927至1936年被称为“左翼十年”,其间不仅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艺运动”,还包括史学、经济学、哲学等在内的各种领域里左翼力量的活跃。这场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左转。当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的侯外庐晚年忆及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中国的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虽然受着高压,却能够像不可抵挡的潮流涌进每一个角落,是从30年代开始的,这是由中国的社会矛盾与
我发现了自己与中国之间“缘分”  多年来,我的许多中国朋友常常说我:“你上辈子一定是中国人。”他们大概是指我思考与行为模式,以及我对中文的掌控能力。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自己对此倒是从未多想过。  我构思这篇文章时,才意识到我在大学本科四年级以前,其实从未接触过中国,也从未对任何中国的东西感兴趣。直到研究生时代,我才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与中国人来往。  在大学生涯的后期,我开始在智识上对中国文化感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