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特点低效高耗,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外语课堂教学,构建外语课堂“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外语能力,使学生会学外语,从而真正学会外语。
【关键词】导学案;认知;尝试;低效高耗;学习动力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特点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建议采取“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外语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统的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逐步转移到“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在学生探知过程中起着合作者和参谋者的作用。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外语课堂教学:构建外语课堂“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外语能力,使学生会学外语,从而真正学会外语。
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老师设计一种辅助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从预习抓起,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
2.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应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堂检测这三个部分。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导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相应练习)。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2.1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要有明确的自学任务、学习目标、完成的方式和学习指导。预习部分应精心设计,为课堂教学解决难点、重点做好铺垫,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对导学案中学生预习部分应在课前进行检查,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会学习。问题的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得到挑战,一般学生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每组讨论时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以适时引导点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对于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
2.3 课堂检测。导学案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运用。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探究,判断评价。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3.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3.1 学案应注重学。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3.2 学案应注意导。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老师开心地参与其中。在突破难点、重点时,教师必须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独立做练习时,教师应肯定对的,适时的纠正错的,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
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反而是对自身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才能真正成为所有学生踏上会学外语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2]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1期
收稿日期:2013-04-07
【关键词】导学案;认知;尝试;低效高耗;学习动力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特点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建议采取“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外语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统的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逐步转移到“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在学生探知过程中起着合作者和参谋者的作用。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外语课堂教学:构建外语课堂“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外语能力,使学生会学外语,从而真正学会外语。
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老师设计一种辅助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从预习抓起,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
2.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应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堂检测这三个部分。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导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相应练习)。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2.1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要有明确的自学任务、学习目标、完成的方式和学习指导。预习部分应精心设计,为课堂教学解决难点、重点做好铺垫,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对导学案中学生预习部分应在课前进行检查,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会学习。问题的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得到挑战,一般学生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每组讨论时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以适时引导点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对于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
2.3 课堂检测。导学案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运用。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探究,判断评价。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3.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3.1 学案应注重学。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3.2 学案应注意导。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老师开心地参与其中。在突破难点、重点时,教师必须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独立做练习时,教师应肯定对的,适时的纠正错的,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
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反而是对自身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才能真正成为所有学生踏上会学外语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2]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1期
收稿日期: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