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老谢事,古之礼也”。有央企“大管家”之雅号的李荣融先生终于到了不可抗拒的退休年龄。“大管家”的政绩可谓辉煌,7年间,央企总数从国资委初创时的196户,调整为目前的123户;央企的资产规模由7万亿元增益到21万亿元,累计上缴税金达到5.4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主体。李荣融先生也有“七年之痒”,“央企进步很大,主要依赖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高增长。但其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很大差距。尽管有中石油这样全球市值第一的企业,但却找不出一个全球叫得响的品牌”。
日前,最令人感动还是李荣融的“内心独白”:“我跟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都是多年的好朋友,我也很愿意当民企老板。”“虽然退休了,我很乐意为民企做点事情。”也有另一种传说,李荣融“想去清华读管理”,“最想学习用英文演讲”。其实,我们不必为李荣融先生如何发挥“余热”担心,按照现行体制,不是还有“政协经济委员会”的闲差等着他“赴任”吗!
平心而论,李荣融先生做为央企的“大管家”,口碑真是很不错的,其坚持的改革“路线图”,诸如总法律顾问制度、董事会试点改革等,特别是鼎力为央企老总们的高薪“鼓与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敢言“世界上找不到我这样的好老板”!足见李荣融的丰采,令人佩服。甚至有部分民企的老板联合起来对李荣融表忠心——“我们就归你领导了”!可见其影响之大。因之,李荣融先生如果真能“不顾面子”,“放下架子”,屈就到民营经济部门当“顾问”或“独董”或“CEO”,那是民企的福气。因为“大管家”是从国企中来,昔日领导的又是“共和国长子”,那“跑部‘钱’进”的路是数了然于心的;那“科学管理”的方法是轻车熟路的;加之民企的“草根”精神,“给点阳光就灿烂”,在贯彻实施“新36条”中,必能克服“玻璃门”、“弹簧门”和“天花板”现象。倘如是,窃以为这较之于到政协挂职或去清华读“MBA”更具突破性的示范意义,真的是“老当益壮”、“老有所为”、“老而弥尊”了。
无须讳言,在李荣融谢幕的前夕,“由国资委牵头、16家央企组成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宣告成立”,这则消息引发各路“诸侯”的纷纷议论。就连可与央企比肩的上汽集团也发出声音,“新能源汽车战略不应该只包括央企在内,国企、地方企业、民营企业都应该加入其中,共同发展新能源战略,寻求新的机会。”民企也在抗争,“在电动车领域,有的民企的技术优势超过国企。比如,一些央企就是在向民企购买电池。”“我们担心的是,背靠政府的央企,抢占了政府投资的资源优势和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李荣融先生的表态,很耐人寻味:央企电动车联盟是一个开放的联盟。第一步先靠央企起步,今后欢迎更多的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甚至外资加入。这番话语并不能释怀人们对央企隐含着的“垄断”风险。其实,问题不在于多几个“联盟”或“谁加入联盟”,关键是“在财政资金使用上,在国家资源利用上,应该采取更加开放的方式,允许各路企业都来参加竞争,都有权申请相关的资金”。
试想,如果李荣融能够投身到民企的队伍中来,那怕是“一仆二主”,该是何等的大不一样啊!身在“朝廷”,何必论“国企”“民营”?惟有李荣融最容易具有这种胸怀。
日前,最令人感动还是李荣融的“内心独白”:“我跟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都是多年的好朋友,我也很愿意当民企老板。”“虽然退休了,我很乐意为民企做点事情。”也有另一种传说,李荣融“想去清华读管理”,“最想学习用英文演讲”。其实,我们不必为李荣融先生如何发挥“余热”担心,按照现行体制,不是还有“政协经济委员会”的闲差等着他“赴任”吗!
平心而论,李荣融先生做为央企的“大管家”,口碑真是很不错的,其坚持的改革“路线图”,诸如总法律顾问制度、董事会试点改革等,特别是鼎力为央企老总们的高薪“鼓与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敢言“世界上找不到我这样的好老板”!足见李荣融的丰采,令人佩服。甚至有部分民企的老板联合起来对李荣融表忠心——“我们就归你领导了”!可见其影响之大。因之,李荣融先生如果真能“不顾面子”,“放下架子”,屈就到民营经济部门当“顾问”或“独董”或“CEO”,那是民企的福气。因为“大管家”是从国企中来,昔日领导的又是“共和国长子”,那“跑部‘钱’进”的路是数了然于心的;那“科学管理”的方法是轻车熟路的;加之民企的“草根”精神,“给点阳光就灿烂”,在贯彻实施“新36条”中,必能克服“玻璃门”、“弹簧门”和“天花板”现象。倘如是,窃以为这较之于到政协挂职或去清华读“MBA”更具突破性的示范意义,真的是“老当益壮”、“老有所为”、“老而弥尊”了。
无须讳言,在李荣融谢幕的前夕,“由国资委牵头、16家央企组成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宣告成立”,这则消息引发各路“诸侯”的纷纷议论。就连可与央企比肩的上汽集团也发出声音,“新能源汽车战略不应该只包括央企在内,国企、地方企业、民营企业都应该加入其中,共同发展新能源战略,寻求新的机会。”民企也在抗争,“在电动车领域,有的民企的技术优势超过国企。比如,一些央企就是在向民企购买电池。”“我们担心的是,背靠政府的央企,抢占了政府投资的资源优势和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李荣融先生的表态,很耐人寻味:央企电动车联盟是一个开放的联盟。第一步先靠央企起步,今后欢迎更多的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甚至外资加入。这番话语并不能释怀人们对央企隐含着的“垄断”风险。其实,问题不在于多几个“联盟”或“谁加入联盟”,关键是“在财政资金使用上,在国家资源利用上,应该采取更加开放的方式,允许各路企业都来参加竞争,都有权申请相关的资金”。
试想,如果李荣融能够投身到民企的队伍中来,那怕是“一仆二主”,该是何等的大不一样啊!身在“朝廷”,何必论“国企”“民营”?惟有李荣融最容易具有这种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