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和集团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当然,因为还不是上市企业,六和采取的方式都不是规范意义上的持股形式。
六和第一次实施股权激励大约是在96、97年,还是在企业的创业期。事实上,那时候所谓的股权激励看上去有些“欺骗性”,因为股票其实就等于“一张纸”。
当时,六和还处于谋求生存的阶段,企业的现金都在流动和周转,导致了我们在年终发奖金的时候拿不出现钱,就给员工发了这种代表“股权”的纸,每张纸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兑现5000元现金,结果,两年后很多员工很有意见,甚至辞职,当时我们的十几个经理人中就有四位辞职了。为什么呢?大家都觉得“股票”太不实在,兑不出钱来的“股票”和废纸有什幺区别呢?因此,这次股权激励的结果是失败的。
第二次股权激励时,六和做了员工持股计划。这次的股权激励范围非常广,公司的几乎全体员工,包括大学生、工人,汽车司机等接近8000人都参与到了这次股权激励中,但是我认为这次的股权激励也是失败的。因为在六和的员工中,管理层和知识型员工所占比例不大,而其他员工的流动性又相对较大,对这些员工来说,企业提供的饭菜能不能更好吃一点、现金能不能发的更多一点,都是比股权更实际和重要的事情,因此,六和进行股权激励的时候,就不应该简单地应用全员持股,而是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
当然,一些研发型企业,例如华为招收的一万名员工可能有九千个硕士生,研发人员在企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就可以考虑采取普惠制的股权激励方式。
六和第三次股权激励的范围就相对集中了。首先,六和把第一次实施股权激励时发放的“股票”,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现金,一次性发给了持股商工;然后,六和重新设计了一个股权激励方案。这个方案针对的对象大约是50个人左右,包括高管团队、总经理、总裁、财务总监等。
这次的股权激励于去年第一次实施,到今天是第二年,从速两年的短期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确实,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掌握了一定的股权后,因为企业的发展真正和自己息息相关了,就大大地增强了对企业的责任心和能动生。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时,一定要参考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在企业还在谋求生存的时候,最有效的激励首先是工资,让工资能够到位,保证现金每月一结才是中最重要的。否则当企业老板只会用股权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却没有实际行动来进行工资上的回报时,肯定会产生相反的激励效果。
六和第一次实施股权激励大约是在96、97年,还是在企业的创业期。事实上,那时候所谓的股权激励看上去有些“欺骗性”,因为股票其实就等于“一张纸”。
当时,六和还处于谋求生存的阶段,企业的现金都在流动和周转,导致了我们在年终发奖金的时候拿不出现钱,就给员工发了这种代表“股权”的纸,每张纸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兑现5000元现金,结果,两年后很多员工很有意见,甚至辞职,当时我们的十几个经理人中就有四位辞职了。为什么呢?大家都觉得“股票”太不实在,兑不出钱来的“股票”和废纸有什幺区别呢?因此,这次股权激励的结果是失败的。
第二次股权激励时,六和做了员工持股计划。这次的股权激励范围非常广,公司的几乎全体员工,包括大学生、工人,汽车司机等接近8000人都参与到了这次股权激励中,但是我认为这次的股权激励也是失败的。因为在六和的员工中,管理层和知识型员工所占比例不大,而其他员工的流动性又相对较大,对这些员工来说,企业提供的饭菜能不能更好吃一点、现金能不能发的更多一点,都是比股权更实际和重要的事情,因此,六和进行股权激励的时候,就不应该简单地应用全员持股,而是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
当然,一些研发型企业,例如华为招收的一万名员工可能有九千个硕士生,研发人员在企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就可以考虑采取普惠制的股权激励方式。
六和第三次股权激励的范围就相对集中了。首先,六和把第一次实施股权激励时发放的“股票”,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现金,一次性发给了持股商工;然后,六和重新设计了一个股权激励方案。这个方案针对的对象大约是50个人左右,包括高管团队、总经理、总裁、财务总监等。
这次的股权激励于去年第一次实施,到今天是第二年,从速两年的短期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确实,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掌握了一定的股权后,因为企业的发展真正和自己息息相关了,就大大地增强了对企业的责任心和能动生。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时,一定要参考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在企业还在谋求生存的时候,最有效的激励首先是工资,让工资能够到位,保证现金每月一结才是中最重要的。否则当企业老板只会用股权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却没有实际行动来进行工资上的回报时,肯定会产生相反的激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