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乳房下皱襞相关组织结构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结构.方法采用新鲜成年女性尸体行解剖研究,并分别于乳房上缘、乳晕上缘、乳房下皱襞及乳房下皱襞下方4 cm处取材,制作HE染色及改良Gomori′s trichrome 染色切片,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共研究乳房20只,在乳房下皱襞组可见皮肤真皮层内红色的纤维组织排列平行于乳房下皱襞的长轴,胶原纤维的断面较少,各组的胶原纤维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乳房下皱襞区域无下皱襞韧带结构,真皮内胶原纤维的密度和其他三组相比,无明显
其他文献
植入式广告在电视剧、电影和各种节目中的频繁亮相。使得中国观众对它不再陌生,过于粗糙的广告植入在受众中已经引起一些不满甚至反感了。随着新媒介的发展和对植入式广告策划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9例,均为女性,年龄19~20岁,均为双侧下颌角肥大.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地塞米松磷酸钠脂质体的含量.采用Nucleosil 100-5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34%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检测波长240nm.地塞米松磷酸钠在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