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残疾儿童亲情缺失下的感恩教育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sl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即从心底感谢别人给予的帮助,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情感行为。日常生活中的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回报祖国、珍爱生命、追求和谐等都是感恩的真实体现。而且社会的良心、善心以及爱心,也是由无数颗感恩的心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然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却时有残疾儿童不懂感恩,甚至恩将仇报的事件发生。如何有效地減少和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要从残疾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构建入手,进行长期有效的教育培养,如此才能激发学生自觉感恩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其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够明白别人所处的境地,理解别人的难处。同时学会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能够感受和体会到别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能仅仅依靠纪律对残疾儿童进行约束,而是要积极地引导他们自觉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同时有效激发他们内心的热情。正因为如此,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培养残疾儿童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品格,让他们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教育,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感恩教育对于学校德育的开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加强感恩教育能够促进整个校园氛围的改善,让学校的德育目标更快达成,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感恩教育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思想教育中,能够让感恩的作用全面地发挥出来。
  二、残疾儿童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残疾儿童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往往让人很心酸。首先,父母对残疾儿童的监护缺失直接导致残疾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不良影响,比如在身体上出现营养不良,在学习上出现成绩差等现象。其次,由于人们更重视对残疾儿童智力发展的培养,而对其人格品德的教育相对不够,使得品德教育与智力教育出现了一定脱节,导致了他们感恩意识的缺失。最后,因为残疾儿童将自己定位为弱势群体,需要教师、家庭和社会给予其帮助,长期受照顾,可能会使他们觉得别人给予的帮助都是应该的,是他们应得的,所以也就不会心生感恩。
  笔者执教的班级是全寄宿制班级,95%以上的学生属于父母缺位,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或者家庭教育不完善,都会影响到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残疾儿童正是由于亲情的缺失使得其内心的情感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很容易出现现实与心理之间的落差,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非常冷漠、内心封闭、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缺乏自信心等,有些残疾儿童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残疾儿童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增加残疾儿童和父母的交流,并对交流内容予以指导
  在孩子的生命里,父母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父母双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也是其他感情难以弥补的。所以,在对残疾儿童进行感恩教育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加残疾儿童和父母的交流机会、交流次数,同时要对交流内容予以指导。
  (1)鼓励打亲情电话
  以寄宿制班级学生为例,他们与父母之间的轻松谈话主要是亲情电话,这种电话需要让孩子没有任何负担地与父母沟通,这样就会在孩子和其父母之间形成一条有效沟通的纽带。另外,在家里打的亲情电话和在学校里打的亲情电话又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在家里打电话的时候祖辈或者监护人都会在旁边,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话的内容都是在“告状”。而在学校里打亲情电话,是在没有第三者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使学生可以在自由的状态下,享受父母给予自己的关爱。在电话中,孩子可以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告诉父母自身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能够将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反馈给父母。这样父母就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和安慰,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亲情的存在。
  (2)指导写好亲情书信
  有一些残疾儿童是留守儿童,其中部分儿童的父母一年才能回一次家,还有的父母甚至长年都不能回家。而这些父母中的大多数都觉得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好好读书就够了,所以很少重视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即使有沟通也大多是通过电话,由于时间有限,且通话的时候监护人都会在旁边,儿童会很难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导致彼此之间的亲情关系出现问题。并且正是因为这种距离的存在,才使得孩子没办法感受到亲情的温暖。鉴于此,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给其父母写信,通过写信来加深学生和父母之间的联系。通过书信的方式,残疾儿童可以将自己在电话里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话全部告诉自己的父母,将自己的想法和思念向父母倾诉,还可以将自己的愿望告诉父母,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同时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的情感交流,加深双方之间的感情。在此,也殷切地希望父母们用书信的方式回复孩子。
  2.渗透感恩教育,建立成长档案袋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信心教育,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一套成长档案,全面地记录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另外,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对于学生父母不在家的情况,可以通过电话家访,加强和学生父母之间的沟通。
  3.开展亲情谈心活动,创设一个充满亲情温馨的校园环境
  学校的亲情谈心活动,每月一次,以心换心。教师会用鼓励的话语、热情的态度和温暖的呵护来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存在。并且学生会因为感受到教师的宽容、仁爱、真诚之心而唤醒自己的感恩之心。在学校中,教师会模拟父母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让学生能够将学校当作家,将教师当作父母。
  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知恩、感恩、报恩是自古以来所传承的美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名言名句。只有内心充满感恩之情,才能更快地使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实现更好的沟通,而社会也因此会更加温暖、和谐。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并用心培养,而残疾儿童心中的那片净土更加需要大家共同呵护。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氛围;教学品质;引导作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082—01  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合作学习型模式的应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有助于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极大,主要表现在自然产能很低,甚至没有自然产能。不采用增产措施,根本无法投产,更谈不上正常开发。合理、高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需要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
暑假期间,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生意火爆,一些打着外教旗号的培训班更广受家长欢迎。记者调查发现,在家长追捧之下,一些活跃在培训市场上的外教并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件和经验,甚至有从业者表示“只要有张外国人的脸就行”。外教市场不能成“黑外教”的天下,不能让“黑外教”欺骗广大家长,拉低国际化教育水平。对此,需要加强监管,净化外教队伍,这就有必要加强外籍专家就业平台建设。一方面要降低门槛,为更多拥有专业技能的外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二次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加固轴心受压柱进行非线性分析,通过计算七个存在不同大小初始荷载的轴心受压柱的极限承载力,与不存在初始荷载的轴心受压柱
教育是家庭、学校、教师、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而教师在家校共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建家校共育的和谐氛围,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及时、适度的沟通,以达成教育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更加清晰了,即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关键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常常读背古诗词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的语感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注明了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国家对学生的古诗词素养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教授课本上出现的有限的古诗词篇目,更应该注意在平时引导学生积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
介绍了分布式信源编码的理论基础,说明了不规则重复累积码(IRA码)的编译码原理。重点将IRA码应用于分布式信源编码中进行仿真,与基于LDPC码的分布式信源编码进行比较。得出的仿真
【关键词】 音乐教学;锣鼓;双重性;理念;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188—01   一、结合教材,试论锣鼓教学的双重性  锣鼓教学在湘版共出现五次,分别位于七上(“七年级上册”之省称,下同)、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五本,其中除七下位于“梨园百花”单元,其余均位于“八音和鸣”单元。“八音和鸣”单元介绍传统民
为了避免船舶撞桥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利用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可接收船体自身热辐射的能量、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的特点,研究桥梁防船撞远红外热成像预警技术,并进一步,将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