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面后向散射的基尔霍夫标量近似法研究

来源 :河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45tg54h4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际的粗糙面由高斯型粗糙来模拟,结合高斯型粗糙面的相关系数,依据基尔霍夫标量近似法给出了高斯型粗糙面后向散射系数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后向散射系数随入射角及入射波波长的变化曲线,分析了粗糙面高度起伏均方根、相关长度、介质介电常数、入射波波长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较完整的高斯粗糙面后向散射特征.
其他文献
在全国高中物理使用的一本教材中[1],笔者对教材的第166页,光学部份插图18-10有一些看法(图1),笔者认为该图有明显的错误,因此提出来与各位同仁们共同商榷,以期弄明白正误,不
动画的制作在物理MCAI(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选用何种软件来制作动画,省时且效果好十分重要.众所周知,象3DMax、Maya、Softimage等.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各地标本馆标本以及相关文献、各地植物志,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相似性系数较大的是地理上相近、环境异质性较小的地区.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二册>[1]第154页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所示,操场的两个电线杆上各有一只扬声器,接在同一个扩音机上.一位同学沿着MN方向
以海南省各个气象站点1979—201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谐波季节模型、块克里金插值方法结合R语言,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海南省月均最高气温的演化格局进行了模拟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三物理>第二册中第四章摩擦起电,其中两种电荷一节的两个演示实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作了一点小改进,供同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