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许多家庭的孩子,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足生活。由于生活条件太优越,现在的年轻人中出现了不少的“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但却以各种理由不去工作,完全依靠父母养活,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就做出极端的举动。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渗透生存意识,强调优胜劣汰
在教学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时,我让学生自由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从这些生物竞争现象中,充分理解生物竞争的意义,从而形成竞争的观念,并从中明白优胜劣汰的道理,形成生存的意识。例如,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什么是有利变异,什么是不利变异”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勤奋是有利变异,懒惰是不利变异;有的学生说聪明是有利变异,愚笨是不利变异;有的学生说个子高是有利变异,个子矮是不利变异,但也有学生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个子矮是有利变异,个子矮的人要比个子高的人更长寿(从血液循环途径来说);有的学生说苗条是有利变异,肥胖是不利变异;等等。学生的讨论很热烈。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必须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将被淘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生存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生存竞争意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些生长在贫困家庭里的孩子,自幼经历过的磨难和困苦比较多。为了生计,他们的父母从小就让他们学会做家务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父母甚至从小就离开他们在外打工,他们不得不从小就独立生活,这些孩子长大后自食其力的能力都比较强,对承受各种挫折的能力也比较强。他们多数在学校学习期间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好,有些还非常优秀,他们生活俭朴、勤奋好学、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生存竞争的能力比较强,长大后往往都能成大器。而有一些学生,由于自幼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从小就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形成了许多不良的坏习惯,上初中离开了父母以后,无法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一一体现出来。以11(8)班的一个男生为例,这位学生头脑机灵,但就是很懒,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在宿舍不搞好个人的内务卫生,换下的衣服几天不洗,轮到值日不做,上课时也不认真听课,不做笔记,课后不做练习,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散漫。面对这类学生,我们应尽量从正面去引导他们:人仅仅有聪明的头脑而缺乏勤动手的能力是不够的,聪明加勤奋才完美,聪明但懒惰迟早会被淘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学习也需要竞争,只有时刻竞争上游,学习才有进步,才能考上好的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经过多次的谈心,这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处处充满着竞争,有同学之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竞争,有学校每年开展的校运会、艺术节、朗诵比赛等活动的竞争。无论在哪方面,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并努力争取获得名次。让学生明白生存竞争意识应从小培养,只有培养自身的竞争思想,才能使自己将来能很好地立足于社会,才能有利于个体将来的谋生和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
“啃老族”为何越来越多?近年来,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自杀现象为何频频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对物质生活要求高于现实能力;另一方面是有些人从小就养成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生存适应的能力,以及许多学校教育太过于注重单纯的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实际生存适应能力的培养严重弱化。我们学校是寄宿性学校,大多数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学校住宿后,很快就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适应性还是很强的,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很难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有些学生嫌学校的饭菜不好吃,就不吃,或偶尔吃。据调查,有个别学生一周只在学校饭堂吃一两餐饭,饿了就到学校的小卖部刷卡买零食或方便面吃,而且平均每天消费几十元以上,已经超出父母的承受能力;有些学生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学习,回家后又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没钱花便向父母要,要不到便以刀、棍相威胁或去偷去抢。“啃老族”现象的屡屡出现,归根结底是这些人从小被家人惯养、溺爱,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性格,缺乏生存竞争的意识和生存适应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把生存适应能力的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抓住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及典型的实例,及时把适应社会生活知识上升到适应思想的高度,激发学生的生存适应意识。
总之,教师只有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以及生存竞争理念贯穿于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宰者,长大后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
(责任编辑黄春香)
一、渗透生存意识,强调优胜劣汰
在教学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时,我让学生自由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从这些生物竞争现象中,充分理解生物竞争的意义,从而形成竞争的观念,并从中明白优胜劣汰的道理,形成生存的意识。例如,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什么是有利变异,什么是不利变异”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勤奋是有利变异,懒惰是不利变异;有的学生说聪明是有利变异,愚笨是不利变异;有的学生说个子高是有利变异,个子矮是不利变异,但也有学生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个子矮是有利变异,个子矮的人要比个子高的人更长寿(从血液循环途径来说);有的学生说苗条是有利变异,肥胖是不利变异;等等。学生的讨论很热烈。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必须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将被淘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生存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生存竞争意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些生长在贫困家庭里的孩子,自幼经历过的磨难和困苦比较多。为了生计,他们的父母从小就让他们学会做家务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父母甚至从小就离开他们在外打工,他们不得不从小就独立生活,这些孩子长大后自食其力的能力都比较强,对承受各种挫折的能力也比较强。他们多数在学校学习期间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好,有些还非常优秀,他们生活俭朴、勤奋好学、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生存竞争的能力比较强,长大后往往都能成大器。而有一些学生,由于自幼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从小就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形成了许多不良的坏习惯,上初中离开了父母以后,无法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一一体现出来。以11(8)班的一个男生为例,这位学生头脑机灵,但就是很懒,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在宿舍不搞好个人的内务卫生,换下的衣服几天不洗,轮到值日不做,上课时也不认真听课,不做笔记,课后不做练习,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散漫。面对这类学生,我们应尽量从正面去引导他们:人仅仅有聪明的头脑而缺乏勤动手的能力是不够的,聪明加勤奋才完美,聪明但懒惰迟早会被淘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学习也需要竞争,只有时刻竞争上游,学习才有进步,才能考上好的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经过多次的谈心,这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处处充满着竞争,有同学之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竞争,有学校每年开展的校运会、艺术节、朗诵比赛等活动的竞争。无论在哪方面,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并努力争取获得名次。让学生明白生存竞争意识应从小培养,只有培养自身的竞争思想,才能使自己将来能很好地立足于社会,才能有利于个体将来的谋生和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
“啃老族”为何越来越多?近年来,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自杀现象为何频频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对物质生活要求高于现实能力;另一方面是有些人从小就养成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生存适应的能力,以及许多学校教育太过于注重单纯的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实际生存适应能力的培养严重弱化。我们学校是寄宿性学校,大多数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学校住宿后,很快就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适应性还是很强的,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很难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有些学生嫌学校的饭菜不好吃,就不吃,或偶尔吃。据调查,有个别学生一周只在学校饭堂吃一两餐饭,饿了就到学校的小卖部刷卡买零食或方便面吃,而且平均每天消费几十元以上,已经超出父母的承受能力;有些学生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学习,回家后又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没钱花便向父母要,要不到便以刀、棍相威胁或去偷去抢。“啃老族”现象的屡屡出现,归根结底是这些人从小被家人惯养、溺爱,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性格,缺乏生存竞争的意识和生存适应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把生存适应能力的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抓住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及典型的实例,及时把适应社会生活知识上升到适应思想的高度,激发学生的生存适应意识。
总之,教师只有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以及生存竞争理念贯穿于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宰者,长大后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