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定时代、社会的产物。
戏曲艺术是产生“流派”艺术的母体。戏曲艺术整体的发展、成熟,必然产生“流派”艺术;而“流派”艺术的崛起,反过来又推动整个戏曲艺术的繁荣。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揭示出我国民族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
京剧仅有两百多年历史,却名伶辈出,流派纷呈。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在庆祝乾隆皇帝六十大寿之后,留在京师,相继与秦腔、汉调相融合,产生了京剧。在它生机蓬勃的初期,就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老生三杰”;发展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四大须生”,此外,尚有周信芳的“麒派”,言菊朋的“言派”,净行则有金少山的“金派”、裘盛戎的“裘派”,小生则有姜妙香的“姜派”、叶盛兰的“叶派”,等等。正是这些“流派”大师独具艺术个性,自成一家的创造,促进了京剧的繁荣发展,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风行全国的“国剧”,并走向世界。
湖南的湘剧,有没有“流派”艺术?回答应是肯定的。当然,我们应该承认,从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比较,湘剧与京剧自然难以比项,但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则是相同的,并不因剧种规模、影响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湘剧在六百多年历史长河中,特别是清代走向成熟阶段后,也出现了“名伶辈出”的盛况。据《湘剧志·传记》和《湘剧名伶录》所载,从清康熙朝到二十世纪末,有史可依的著名演员,就有260多位,杰出人才不少,从中产生“流派”艺术,应是没有疑义的。但为什么在这样长的时光中,却没有湘剧“流派”艺术的研究与阐述,明确提出湘剧的“流派”艺术问题?这自有其主客观因素。京剧为国剧,湘剧则囿于楚南一隅;在长沙地区,虽有一些文人学者如易顺鼎、曹孟其、黄增甫、饶省三、王少梅等喜爱湘剧,他们对剧种源流的考察,某出戏的评论,剧本的修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名角却只止于一般的欣赏、捧场,尚未进入对某个名角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全面、系统研究的层次;有志于创造流派的湘剧名角,也没有条件形成自己的创作集体,不仅没有像梅兰芳之有齐如山、许姬传,程砚秋之有罗瘿公、金仲荪那样的艺术智囊,长期地为梅、程的艺术发展进行帮助和总结,就连一位专职琴师伴奏也没有。因此,可以说湘剧有“流派”艺术之实,但自觉意识不强,至今没有发现有关“流派”创始人的论著。尽管如此,民间却有关于“流派”艺术的口碑流传。如老生有“靠、唱、醉、死”各类剧目,李桂云、欧元霞的“靠戏”《定军山》《杨滚教枪》,以功架稳重,身段圆范见长;陈绍益、言桂云的唱工戏《铁冠图》《金沙滩》,响彻云霄,字字入耳;盛楚英、王益禄的“醉戏”《醉写黑蛮》《张松献图》,观众评之为“醉得可爱,醉得可信”;名净徐初云、贺华元、廖申翥,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名,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观众誉之为花脸“三鼎甲” (状元、榜眼、探花);被观众称为“名旦三娇”的漆全娇、帅福娇、彭凤娇,无论剧目、表演,各有所长;小生则有“穷、文、富、武”之别。“穷”指穷生,称“烂布戏”,如《赶斋泼粥》《打侄上坟》,这一派的名角为聂梅云、易益春;“文”指褶子、官衣小生戏,如《抢伞》《桂枝写状》,这一派代表名角为周文湘、张红云;“富”指袍带小生,如《群英会》《辕门射戟》,这一派代表名角为李芝云;“武”指武小生,如《林冲夜奔》《蜈蚣岭》,这一派代表名角为粟春临。上述名角的戏,各有专工,不能互替。就是说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
观众从看戏审美的感受中,给予这些名角的评价,虽显简单,却已接触到湘剧“流派”艺术的实质。这种感性的认知,我以为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可惜没有文人学者参与,在广大观众口碑的基础上,进入个体的研究、阐述,推出各个行当的“流派”创始人来。
笔者虽然看了几十年湘剧,上述名角的精湛表演艺术,有的没机缘看到,只是耳闻;有的看后就过去了,没有深入堂奥。因此,只能就自己熟悉的并作过粗浅研究的五位名家——“绍派”小生创始人吴绍芝;“高腔泰斗”徐绍清;“湘剧梅兰芳”彭俐侬;“江南杨宝森”刘春泉;“净行全材”董武炎作为湘剧“流派”艺术创始人,就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创造,表演风格、特征,作些初步探讨。
一般说“流派”艺术创始人,应具备于下一些条件。第一,学有师承,功底扎实,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第二,能客观理性分析、自觉认识自己在身材、扮像、嗓子、悟性各方面的条件,扬长避短,确定自己艺术上的奋斗方向;第三,拥有几出经过自己独创的代表性剧目,这是体现“流派”艺术的核心。如京剧梅、程、荀、尚“四大名旦”,就是通过各自的代表性剧目,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如梅兰芳的《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程砚秋的《锁麟囊》《春闺梦》等。第四,懂得观众的审美情趣及其变化,自觉地去适应、引导观众,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具有“叫座”的号召力。第四,有自己“流派”的传人,没有一代一代的传人,“流派”艺术就无从发展。根据这些条件,笔者就上述五位湘剧名家,尝试地分别作些具体分析。
吴绍芝——“绍派”小生开创者
吴绍芝八岁进华兴科班二科学戏,十二岁出科后,登上湘剧舞台,至一九四五年去世,从艺整整三十年。艺龄不算太长,但由于他独具的素质、精神以及师从等主客观条件,致使他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湘剧小生行当的高峰。形成了个人儒雅潇洒的表演风格,创造了自己的表演流派——“绍派”艺术。
他功底扎实,在老生言桂云和小生李芝云等名师教导下,经历了唱工老生和小生两个行当的历练,唱、做、念、打功夫,无一不精。又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所演的人物悉心研究其特点,寻求符合人物的表现形式,故经他演出的戏,可说都有独特的创造,形成一批代表性剧目和独特的人物形象。如《三讨战荡》之周瑜、《辕门射戟》、《白门楼》之吕布,《宫门盘盒》之陈琳,《金印记》之苏秦,《打猎回书》的刘承佑,《兄弟酒楼》之石秀,等等。“他演穷生如苏秦、吕蒙正,则贫而不贱;演富贵小生如周瑜、赵宠,则富而不俗;演武小生如林冲、刘皋,则翻打利落,武中有‘人’;演娃娃生如《打猎回书》之刘承佑,是稚而有智,活泼天真。他的拿手戏几乎都有闪光点,绝招儿,如《辕门射戟》之吕布放箭射戟时,唱一句倒板,一转身,翎子即随之绕一圆圈,然后两边分开,再直立起来,身段、翎子配合非常优美。”《兄弟酒楼》中之石秀,在与杨雄“对唱时两人头上所戴黑色软罗帽的它它和身上的打带,以及杨雄的髯口都要配合唱词,做有节奏的舞蹈动作,要一正一反、互相对称、一模一样。吴绍芝与欧元霞演出此戏时,每一动作的幅度和速度,都能达到毫厘不差”。{1}在《宫门盘盒》剧中,刘妃两次盘查之后仍未释疑,决定再次盘查。当她冷峻地说了声:“转过玉石栏杆!”吴绍芝饰演的陈琳心一沉,随之一个蹉步,头上的太监帽一下塌了下来,恰在齐眉处。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人物此刻内心的沉重和危机感。《三讨战荡》中,周瑜第二次坐帐,鲁肃过江回来,说刘备、孔明君臣,并未识破都督“假途灭虢”之计,周瑜听后重重地一声“哦!”随即将手中的书、扇往脑后一抛,双手拘翎,大笑三声,下场时微耸双肩,一高一低,台步走“之”字形,特别是所穿之水红蟒的后摆,竟能出现水波浪,堪称绝技。通过这一系列程式表演,吴绍芝将周瑜当时志得意满之心态神情,表现得十分传神。接下来周瑜屡败之后进入芦花荡,张飞的气势压人和无情嘲笑,使他气极而咯血。他腰撑长枪,头部向后(向观众)下腰,将口中事先含的银珠嚼烂吐出,脸上即出现血纹三道,中道从唇中直流鼻梁眉额之间,另两道则分流左右两颊。这种“仰面喷血三线倒流”的绝活,与其师李芝云无多让。上述这些绝招儿,不是单纯卖弄技巧,而是重在运用这些技巧来刻划人物性格,表现思想感情。 吴绍芝的的艺术思想是开放的,他的艺术视线,不止于湘剧圈内,他投向了积累深厚,流传全国的京剧。他十分赞赏京剧的唱腔和武功,尤其推崇余叔岩、言菊朋两位京剧大师的演唱艺术,每天都要放听余叔岩、言菊朋的唱片,苦心钻研他们在倒嗓之后,怎样创造出新的流派唱腔。吴绍芝认为,余派唱腔很适合湘剧弹腔借鉴与吸收融化。而言派唱腔咬字、运气、发声、行腔的方法,则可供自己借鉴。他身体力行,在自己的弹腔戏中进行实验。如《三讨荆州》周瑜登场唱的“周公瑾坐宝帐愁锁眉黛”。《白门楼》吕布所唱“见貂蝉不由我怒如烈火”,《拷寇》中陈琳所唱“忽听得深宫院一声宣召”诸唱段,都吸收了余、言两位京剧大师演唱的某些旋律和方法,但又是湘剧化了的。已故湘剧名旦彭俐侬对绍芝先生的演唱艺术,有一段中肯的评价:“他的小生唱腔,独树一帜,有‘绍派’唱腔之誉。我们湘剧小生唱腔是唱假嗓的,他根据自已嗓音的特点,把真假嗓揉和起来,行腔不是一般地往上翻,而是往下降,湘剧谓之‘败韵’,加上他运用演唱的技巧,巧妙地‘偷腔’,听来赏心悦目,饶有韵味。这种演唱方法,有点像京剧的言(菊朋)派的味道,富有个性特点。”{2}这种“绍派”唱腔,不仅为后来小生所继承所传播,对生旦行的演唱,亦具启迪作用。彭俐侬的代表作之一《断桥》,白素贞“许郎夫你莫跪细听我言”【正南路三眼】的唱段,就是从吴绍芝演武松唱的“听罢了我哥哥屈死的缘故”演变过来,化为旦行唱腔的。吴绍芝的唱腔讲究字韵,依字行腔,腔随字转,以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一九三八年,田汉率领国共合作的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工作队,从武汉到长沙,先后组成七个湘剧抗敌宣传队。吴绍芝为四队副领队。接着在长沙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歌剧演员战时训练班”(当时田汉、欧阳予倩等称戏曲为歌剧),他和湘剧、京剧同行一道,接受半军事化的训练,听取徐特立、田汉等同志关于“抗战形势”、“抗战与戏剧”、“艺人的职责”等报告,徐老一段话:“现在大敌当前,我们只有万众一心,团结抗日,才能救国图存,否则就有亡国,做亡国奴的危险!”{3}可谓振聋发聩,深深印入吴绍芝的心里。他从那“群居终日,言不及艺”(田汉语)的旧戏班氛围中,进入这陌生而又新鲜的天地,感到精神振奋。在“戏剧下乡”“戏剧入伍”的口号下,吴绍芝和抗宣四队在群众中,部队里,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抗日战争中,吴绍芝在艺术上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往主要是演传统老戏,今天着重要演的是田汉、欧阳予倩等戏剧大家的新作,如《江汉渔歌》《土桥之战》《梁红玉》等。吴绍芝的爱国热情和艺术进取心,使他敢于迎接挑战。1940年,在湘潭首演《江汉渔歌》,主角是梁山泊后裔、老渔民阮复成,这是老生当行的戏。吴绍芝以自己具有老生功底,便自告奋勇,串演这一主角。在认真体会剧本基础上,他巧妙地从传统戏《打渔杀家》萧恩形象中,吸取某些表演因素,将阮复成演得苍凉遒劲。“请战”时一段数十句【北路原板】转【二六】,唱得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个“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爱国志士形象,屹立于舞台。专程从长沙赶来观看的田汉“惊喜过望”。《田汉文集》中有如下一段记载:“他们第一次在湘潭上演《江汉渔歌》的时候,我受了他们的邀请,带了好几位平宣团(即京剧团)的团员去参观。其初,我以为只是平剧的模仿,结果使我们惊喜过望的是许多地方都能表现湘剧的特点,甚至若干的独创。显然地,湘剧这一艺术形式在更好的运用之下有更高完成的可能。她不应被我们淡漠,她的更高完成将是民族新歌剧的一个有力的要素。”正是《江汉渔歌》这出戏使田汉对湘剧艺术特点有了新的认识;正是阮复成这一人物形象,让田汉对吴绍芝这一地方戏演员刮目相看。后来,在田汉的影响和指导下,吴绍芝接受新的排演方法,认真钻研人物性格,依次创造出阮复成、史可法、韩世忠、瞿式耜、武松等一批抗敌、反暴英雄形象,鼓舞着抗日军民。田汉十分欣赏吴绍芝的艺术素质和表演才能,特别是那种为抗战戏剧竭忠尽智的精神。从此,他们成为挚友。
吴绍芝精湛的演技,在传统戏和新编古代戏中,塑造出一系列艺术形象,受到社会不同层次观众的喜爱,在业内外人士中,享有很高声誉。早在抗日战争之前,他已成为誉满三湘的小生泰斗,成为全省湘班争聘的名角。由于他在观众中的号召力,各戏班老板不惜重金相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湘春园老板黄谷春,不惜以一千五百元光洋之特价过班费(即约聘定金),开湘剧艺人过班费最高先例(当时一般名角最多两百元左右)。大吉祥戏院老板周翰则以光洋两千元相聘。两家相持不下,后经老郎庙开会调停,最后达成协议,吴绍芝“两边跳”(即今之“跑场子”)。湘剧“跑场子”自吴绍芝始。当他跑场子时,有相当多的观众也跟着跑,看了湘春园吴绍芝的演出后,立即顾车往大吉祥跑,去看吴绍芝的另一出戏。
一九三六年,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相继来长演出,都看过吴绍芝的戏,无不称赞。“程砚秋来长时,曾看过一次湘剧,对湘剧技艺,表示十分佩服。尤其钦服小生吴绍芝和二花罗元德。认为吴如在平剧界,其造诣不在俞振飞、姜妙香、叶盛兰之下”{4}。原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出版家李庚说:“我是不喜欢戏曲的。一九三八年,逃难路经长沙,被友人拉去看湘剧,看了吴绍芝的《打猎回书》,大为惊叹,地方戏中竟有这样高超的演员。从此,我开始看戏曲,以至成为戏曲受好者。”由此可见绍芝的艺术魅力。
吴绍芝的艺术魅力还征服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朋友。一九四四年,吴绍芝在湘西靖县福如湘剧团演出,剧场是租借的一所中学礼堂。该校唐校长引来美国医疗队上校军医麦尔斯(当时班里戏称“木耳子”)来看戏。麦尔斯懂得中文,中国话说得也比较流利。他看了吴绍芝的戏后,对他的表演极为赞赏,他用中文为其题词,大书“叹为观止”。又分别用中英文书写题跋曰:“如此好的艺术,将来希望渡海一游,以饱我国人民的眼福”。
吴绍芝一生没有正式带过徒弟,但“宗吴”者不少。他的女儿吴叔岩,从小随父学小生,九岁时以“九龄童”艺名在长沙舞台亮相,一出《夜奔》,倾倒省垣观众。外如“穷生戏”《金印记》之苏秦,《打侄上坟》之陈大官,叔岩颇得其父真传。可惜她没有小嗓,不能更好体现湘剧小生的艺术特点,而改唱老生。新中国成立后,曾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著名女小生余福星,前半生一直跟随吴绍芝搭班唱戏,就是为了看、学绍芝先生的戏。“绍派”唱腔的传承,首推余福星,被观众称为“女绍芝”。另一著名女小生徐福桂,吴绍芝只教了她一出《打猎回书》,从此终身“宗吴”,其《三讨荆州》《黄鹤楼》之周瑜,《白门楼》之吕布,酷似绍芝,故人称“小绍芝”。后来的二代、三代,如朱福桂、李自强、罗志勇等,可说都是“绍派”戏路。“绍派”唱腔,对湘剧生、旦行影响之大,如前所述。名旦彭俐侬从小就受吴绍芝的艺术熏陶,她的弹腔如“败韵”“偷腔”等演唱方法,都从绍芝先生处学来。 她在改编的大戏《生死牌》中,塑造了主角黄伯贤主持正义,舍己为人的感人形象,如《后堂》一场,有一段倾诉与玉环之父王志坚旧时友情的唱腔,起腔深沉、缓慢,继而逐渐加快,到最后,情绪激昂慷慨,遂愤然取下纱帽掼于地下,强烈地表现出黄伯贤对贺总兵的愤恨,以及舍亲生救友女的决心。接下来的“父女别”,刘春泉在《反南路》唱段中,唱了几句沉长的低音,表现人物悲痛欲绝但又束手无策的心情,唱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在这一倾刻,演员和观众都流下了眼泪,其情至为感人。一九五九年当时名《三女抢板》,在长沙接待处礼堂(现在的湘江宾馆)为毛泽东主席演出,毛主席观看后,赞赏有加,并建议将剧名改为《生死牌》。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生死牌》摄制成舞台艺术片;一九八六年,她又以此剧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二零零二年应邀赴台北参加“地方戏曲大展”,以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港台同胞的热情赞扬。台湾媒体报道:“‘六岁红’刘春泉带来《生死牌》,地方戏曲大展压轴演出”。《生死牌》一剧,可说是刘春泉演艺一生的高峰。
《李白戏权贵》是一出新编历史故事剧。刘春泉扮演的李白,以唱工本行为主,吸收靠把的做派,从人物出发,演得潇洒飘逸,唱做俱佳。特别是唱腔出新上尤为突出。如“豪饮”一场,贺知章告知皇帝召见。李白一大段‘将进酒’的唱腔,以四平调为基础,吸取长沙弹词的特点,化以花腔,跌宕生姿,变化多端地唱出了李白的愤怒、蔑视、清高、孤傲。刘春泉正是通过这些愤世嫉俗,裂石崩云的唱腔,将李白清高恃才,放荡不羁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省内外专家、观众好评如潮。从传统折子戏《辕门斩子》《打鼓骂曹》到整本戏《生死牌》、《李白戏权贵》这些代表性剧目,可说集中了刘春泉数十年来表演艺术的成果,其中有继承、有繁衍,有创造,形成了她独具个人魅力的“飘逸洒脱”表演风格。
一九九○年,由省文化厅、省政协、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刘春泉从艺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二○一一年,她的三百多个弹腔与高腔唱段,由省湘剧院全部录制下来,同时,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优秀唱工老生彭汉兴、吴伟成等,均出自她的门下。
“净行全材”董武炎
董武炎,湖南长沙人,生于公元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出身一个湘剧之家,大姐、二哥和弟妹都是湘剧演员,最后以道士为业的父亲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成为湘剧琴师。武炎幼进蒙学,读过《三字经》《五子鉴》《声律启蒙》等书,但终因时局动荡不安,家庭生活困难,在他十三岁那年辍学,步大姐筱艳、二哥海奎的后尘,走进了湘戏班,拜“饱学秀才”孔清富为师,和已成名角的大姐一起,跟班学戏。他向师傅提出要求学花脸:“其实,根据我的条件学花脸也有欠缺,我身材不高大,嗓音也不宽宏,但我内心确实喜欢开花脸的这些人物,……如李逵、焦赞、薛刚、杨七郎等……”{13}都成为他向往的英雄人物。孔师给他定的净行“开荒戏”为《霸王出世》,演这一角色,必须具有唱、做、念、舞的全面功底,尤其要求有扎实的腿功,如单腿独立,另一只腿从侧面扳到平头的“朝天蹬”程式,没有几个月的刻苦磨练是出不来的。师傅教导他:“腰腿活,人物活,腰腿是所有功夫中的基础。”武炎谨尊师命,日以继夜地刻苦用功,他以儿童之身演儿童之戏,自然与功夫结合,初演颇为成功,受到师傅和其他班友的称赞。于是定行学二净。
在湘剧抗敌宣传第一队中,武炎跟随大姐、二哥一起,参加抗战剧目的排演,在《江汉渔歌》中和彭俐侬等一起扮演渔童,《血战上海》中饰孤儿,《流浪者之歌》中演小少爷,同时发狠向师傅学“少脸”(即二净)配角戏,如《三哭殿》之秦瑛,《张飞卖肉》之张飞,《二进宫》之杨四郎,再进一步学少脸主角戏,如《七郎打擂》之杨七郎,《父子会》之尉迟宝林,《比武夺魁》之马武等,逐渐成为当行二净。
一九四五年光复之后,他回到长沙,得到名净罗元德、贺华元、廖申翥的艺术薰陶,如《五台会兄》由罗师亲授;《访白袍》则得到廖师的点拨;张飞、焦赞一类戏贺师教益良多。他还有意识地向著名唱工老生黄菊奎,学过《伯牙扳琴》《二进宫》《金沙滩》等生行戏,目的是想丰富净行唱腔的旋律;他还向黄元和老师学了《八蜡庙》《三雅园》《捉拿白菊花》几个武戏;他的小丑戏如《柜中缘》的淘气,《三关排宴》的焦光普,精彩而又逗乐,董武炎通过这些不同行当不同戏路的继承学习,广学博纳,拓宽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表演艺术,积累了进行革新的艺术资源。
一九四九年八月,湖南和平解放后,武炎和姐弟一道参加部队领导的洞庭湘剧工作团,在新编历史故事剧的排演中,他担任主角或主配的戏很多,如《皇帝与妓女》中的吴革,《美人计》中的王小波,《燕就四十天》中的刘宗敏,《将相和》中的廉颇等,演艺日趋成熟,成为大、二净兼长的湘剧名净。
董武炎具有强烈的艺术进取心,对湘剧净行的特点与不足,有了自己的看法,在进入湖南省湘剧团后,他开始考虑对湘剧净行艺术的改革。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研究和舞台艺术实践,他对净行艺术的的革新,有两大显著的贡献:
第一,在唱腔方面,湘剧大净视“虎炸音”为特点,这种“虎炸音”能表现张飞、郑子明这类人物威武的英雄气慨,却带来一种“沙哑”之音,出现吐字不清,弦律单调的缺点。董武炎借鉴京剧铜锤花脸的“鼻腔共鸣”与“脑后音”运气、发声的方法,同时吸取湘剧唱工老生弦律优美的特点,将其揉和到净行基本声腔中来,去掉一些“虎炸音”,通过《装疯跳锅》《孟良颁兵》等大、二净剧目实验,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他在一九五五年省会演当中获得演员一等奖。可贵的是董武炎不是把湘剧的“虎炸音”简单地一脚踢开,而是根据不同人物性格加以取舍,如弹腔《生死牌》中扮演的贺总兵,他在设计唱腔时,就适当地揉进了一些“炸音”,以揭示人物性格的凶残。又如高腔《百花公主》,他扮演忠心耿耿的三世老臣巴拉,被百花公主屈杀时,一支《沉醉东风》的曲牌,在人物大放悲声的演唱中,夹着些许“嘶音”和“泛音”,有时音断意连,借以表达巴拉的愤懑、沉痛、艾怨的心情。足见董武炎的唱腔改革,既继承传统,又能兼收并蓄。 第二,董武炎在革新、丰富净行表演方面,创造了出色的成绩。湘剧高腔重唱,这是其主要特点,有点类似于西方的歌剧,动作舞蹈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表现力。董武炎要让净行高腔戏的人物动起来,达到唱做俱佳的境界。他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一切表演动作或舞蹈,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他选择尉迟恭月夜《访白袍》(即白袍小将薛仁贵),作为实验剧目,首先分析了尉迟恭突破重重阻力,“为国访贤”的精神,作为人物的行动主线,这是丰富提高表演艺术的基础。他说:“夜访”,传统以唱为主,尉迟恭手执折扇,带着龙套上场“走四门”,好不优哉游哉的样子,不能体现“访贤的艰难和主人公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他将尉迟恭手执折扇上场,改为趁月明之夜策马而来;一般的四龙套,改为两名英俊的校尉作马夫,在翻山越岭时,发挥翻、腾、扑、跌的技艺,尉迟恭则加上坠马、跌马、金鸡独立等动作,三人的舞蹈配合严谨和谐,不仅画面美观,更能表现这位百战沙场老将的英雄气慨。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揭示一个具体内容:主人公为国访贤不辞劳苦,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结合,表演艺术的形式美,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
董武炎让净行高腔戏的人物动起来了,却对净行弹腔戏“笑、叫、跳”特色表演,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抑制。“笑、叫、跳”是数百年流传下的传统技艺,塑造了《审子打秋》之秦灿、《下河东》之欧阳方、《辕门斩子》之焦赞,以及二净《白良关》之尉迟宝林诸多人物。这种一以贯之的“火爆戏”,缺乏张驰,显得粗浅。这种喳喳呼呼的表演,也给观众带来一种感官剌激。董武炎进行革新时,坚持从人物出发,如焦赞这一人物,不能仅仅成为这出唱工戏的“调味品”(当然有这种作用),但应始终把握他一心一意,千方百计要救杨宗保的心理动作。《审子打秋》之秦灿,不能一味地强调他残暴地打杀秋儿为子报仇的一面,而应加强他作为父的失子之痛的揭示,这就避免了人物的简单化。《父子会》之尉迟宝林,听了母亲的哭诉,才明白今日战场上厮杀的敌人,竟是自己的亲生之父;而十六年来一直尊为父亲的刘国桢,却变成了敌人。这一戏剧情势的“突变”,将给这位少年将军的情感,是何等的震撼与痛苦!董武炎认为,只有抑制表面的张扬,人物才有深度,表演才能真实可信。
董武炎唱腔、表演的革新成就,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如《拨火棍》之孟良、《摸鱼闹江》之李逵、《五台会兄》之杨五郎、《父子会》之尉迟宝林、《访白袍》之尉迟恭《造白袍》之张飞、《装疯跳锅》之蒯通等,都是他在艺术上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有的成为了湘剧的保留剧目。其中《拨火棍》在赴朝慰问的几个月中,竟演出一百多场,成为固定的加演剧目。一九六一年,毛泽东主席在湖南一次晚会上,观看了《拨火棍》后,握着武炎的手表示赞赏和致谢。一九八六年他随团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在《生死牌》中扮演贺总兵,给港澳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董武炎这些重头戏,在他自传体《艺海扬帆——我的演戏生涯》书中,有专章的论述,不仅是他个人一生演戏的经验之谈,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湘剧净行艺术“推陈出新”的历程。在六十年舞台艺术实践中,董武炎形成了个人“雄浑刚健”的独特风格,不愧为湘剧净的全材。
在培养湘剧事业接班人方面,武炎不遗余力,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学生有方保义、黄运龙、赵兴民、龙苏林、徐军等。其中方保义又在小演员训练班任教,徐军为省“戏剧芙蓉奖”得主。
他是我省首批评定的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九八八年,湖南省湘剧院、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为董武炎从艺五十周年举行纪念活动,表彰他为老百姓塑造了众多难忘的舞台形像,为湘剧事业的承传所作的贡献。
注释:
①王申和:《湘剧近百年史料琐谈》,《湖南戏剧》月刊。
②《梨园英华——彭俐侬》,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第82页。
③⑥《田汉与湖南戏剧》,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第15页、第85页。
④一九三六年《湖南戏报》。
⑤《田汉文集》第12卷,第52-55页。
⑦黎建明:《湘剧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第82页。
⑧王永光:《徐绍清老师谈“精艺六要”》,《湘剧》1985年12月第1期。
⑨张真:《要留绝艺在人间》,《戏剧报》1985年第6期。
⑩《田汉全集》第12卷,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第474页。
{11}《剧海》1986年第2期。
{12}《湘剧诗联选》,第226页。
{13}董武炎:《艺海扬帆——我的演戏生涯》,湖南省湘剧院编印,第32页。
责任编辑 孙 婵
戏曲艺术是产生“流派”艺术的母体。戏曲艺术整体的发展、成熟,必然产生“流派”艺术;而“流派”艺术的崛起,反过来又推动整个戏曲艺术的繁荣。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揭示出我国民族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
京剧仅有两百多年历史,却名伶辈出,流派纷呈。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在庆祝乾隆皇帝六十大寿之后,留在京师,相继与秦腔、汉调相融合,产生了京剧。在它生机蓬勃的初期,就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老生三杰”;发展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四大须生”,此外,尚有周信芳的“麒派”,言菊朋的“言派”,净行则有金少山的“金派”、裘盛戎的“裘派”,小生则有姜妙香的“姜派”、叶盛兰的“叶派”,等等。正是这些“流派”大师独具艺术个性,自成一家的创造,促进了京剧的繁荣发展,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风行全国的“国剧”,并走向世界。
湖南的湘剧,有没有“流派”艺术?回答应是肯定的。当然,我们应该承认,从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比较,湘剧与京剧自然难以比项,但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则是相同的,并不因剧种规模、影响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湘剧在六百多年历史长河中,特别是清代走向成熟阶段后,也出现了“名伶辈出”的盛况。据《湘剧志·传记》和《湘剧名伶录》所载,从清康熙朝到二十世纪末,有史可依的著名演员,就有260多位,杰出人才不少,从中产生“流派”艺术,应是没有疑义的。但为什么在这样长的时光中,却没有湘剧“流派”艺术的研究与阐述,明确提出湘剧的“流派”艺术问题?这自有其主客观因素。京剧为国剧,湘剧则囿于楚南一隅;在长沙地区,虽有一些文人学者如易顺鼎、曹孟其、黄增甫、饶省三、王少梅等喜爱湘剧,他们对剧种源流的考察,某出戏的评论,剧本的修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名角却只止于一般的欣赏、捧场,尚未进入对某个名角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全面、系统研究的层次;有志于创造流派的湘剧名角,也没有条件形成自己的创作集体,不仅没有像梅兰芳之有齐如山、许姬传,程砚秋之有罗瘿公、金仲荪那样的艺术智囊,长期地为梅、程的艺术发展进行帮助和总结,就连一位专职琴师伴奏也没有。因此,可以说湘剧有“流派”艺术之实,但自觉意识不强,至今没有发现有关“流派”创始人的论著。尽管如此,民间却有关于“流派”艺术的口碑流传。如老生有“靠、唱、醉、死”各类剧目,李桂云、欧元霞的“靠戏”《定军山》《杨滚教枪》,以功架稳重,身段圆范见长;陈绍益、言桂云的唱工戏《铁冠图》《金沙滩》,响彻云霄,字字入耳;盛楚英、王益禄的“醉戏”《醉写黑蛮》《张松献图》,观众评之为“醉得可爱,醉得可信”;名净徐初云、贺华元、廖申翥,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名,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观众誉之为花脸“三鼎甲” (状元、榜眼、探花);被观众称为“名旦三娇”的漆全娇、帅福娇、彭凤娇,无论剧目、表演,各有所长;小生则有“穷、文、富、武”之别。“穷”指穷生,称“烂布戏”,如《赶斋泼粥》《打侄上坟》,这一派的名角为聂梅云、易益春;“文”指褶子、官衣小生戏,如《抢伞》《桂枝写状》,这一派代表名角为周文湘、张红云;“富”指袍带小生,如《群英会》《辕门射戟》,这一派代表名角为李芝云;“武”指武小生,如《林冲夜奔》《蜈蚣岭》,这一派代表名角为粟春临。上述名角的戏,各有专工,不能互替。就是说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
观众从看戏审美的感受中,给予这些名角的评价,虽显简单,却已接触到湘剧“流派”艺术的实质。这种感性的认知,我以为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可惜没有文人学者参与,在广大观众口碑的基础上,进入个体的研究、阐述,推出各个行当的“流派”创始人来。
笔者虽然看了几十年湘剧,上述名角的精湛表演艺术,有的没机缘看到,只是耳闻;有的看后就过去了,没有深入堂奥。因此,只能就自己熟悉的并作过粗浅研究的五位名家——“绍派”小生创始人吴绍芝;“高腔泰斗”徐绍清;“湘剧梅兰芳”彭俐侬;“江南杨宝森”刘春泉;“净行全材”董武炎作为湘剧“流派”艺术创始人,就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创造,表演风格、特征,作些初步探讨。
一般说“流派”艺术创始人,应具备于下一些条件。第一,学有师承,功底扎实,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第二,能客观理性分析、自觉认识自己在身材、扮像、嗓子、悟性各方面的条件,扬长避短,确定自己艺术上的奋斗方向;第三,拥有几出经过自己独创的代表性剧目,这是体现“流派”艺术的核心。如京剧梅、程、荀、尚“四大名旦”,就是通过各自的代表性剧目,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如梅兰芳的《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程砚秋的《锁麟囊》《春闺梦》等。第四,懂得观众的审美情趣及其变化,自觉地去适应、引导观众,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具有“叫座”的号召力。第四,有自己“流派”的传人,没有一代一代的传人,“流派”艺术就无从发展。根据这些条件,笔者就上述五位湘剧名家,尝试地分别作些具体分析。
吴绍芝——“绍派”小生开创者
吴绍芝八岁进华兴科班二科学戏,十二岁出科后,登上湘剧舞台,至一九四五年去世,从艺整整三十年。艺龄不算太长,但由于他独具的素质、精神以及师从等主客观条件,致使他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湘剧小生行当的高峰。形成了个人儒雅潇洒的表演风格,创造了自己的表演流派——“绍派”艺术。
他功底扎实,在老生言桂云和小生李芝云等名师教导下,经历了唱工老生和小生两个行当的历练,唱、做、念、打功夫,无一不精。又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所演的人物悉心研究其特点,寻求符合人物的表现形式,故经他演出的戏,可说都有独特的创造,形成一批代表性剧目和独特的人物形象。如《三讨战荡》之周瑜、《辕门射戟》、《白门楼》之吕布,《宫门盘盒》之陈琳,《金印记》之苏秦,《打猎回书》的刘承佑,《兄弟酒楼》之石秀,等等。“他演穷生如苏秦、吕蒙正,则贫而不贱;演富贵小生如周瑜、赵宠,则富而不俗;演武小生如林冲、刘皋,则翻打利落,武中有‘人’;演娃娃生如《打猎回书》之刘承佑,是稚而有智,活泼天真。他的拿手戏几乎都有闪光点,绝招儿,如《辕门射戟》之吕布放箭射戟时,唱一句倒板,一转身,翎子即随之绕一圆圈,然后两边分开,再直立起来,身段、翎子配合非常优美。”《兄弟酒楼》中之石秀,在与杨雄“对唱时两人头上所戴黑色软罗帽的它它和身上的打带,以及杨雄的髯口都要配合唱词,做有节奏的舞蹈动作,要一正一反、互相对称、一模一样。吴绍芝与欧元霞演出此戏时,每一动作的幅度和速度,都能达到毫厘不差”。{1}在《宫门盘盒》剧中,刘妃两次盘查之后仍未释疑,决定再次盘查。当她冷峻地说了声:“转过玉石栏杆!”吴绍芝饰演的陈琳心一沉,随之一个蹉步,头上的太监帽一下塌了下来,恰在齐眉处。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人物此刻内心的沉重和危机感。《三讨战荡》中,周瑜第二次坐帐,鲁肃过江回来,说刘备、孔明君臣,并未识破都督“假途灭虢”之计,周瑜听后重重地一声“哦!”随即将手中的书、扇往脑后一抛,双手拘翎,大笑三声,下场时微耸双肩,一高一低,台步走“之”字形,特别是所穿之水红蟒的后摆,竟能出现水波浪,堪称绝技。通过这一系列程式表演,吴绍芝将周瑜当时志得意满之心态神情,表现得十分传神。接下来周瑜屡败之后进入芦花荡,张飞的气势压人和无情嘲笑,使他气极而咯血。他腰撑长枪,头部向后(向观众)下腰,将口中事先含的银珠嚼烂吐出,脸上即出现血纹三道,中道从唇中直流鼻梁眉额之间,另两道则分流左右两颊。这种“仰面喷血三线倒流”的绝活,与其师李芝云无多让。上述这些绝招儿,不是单纯卖弄技巧,而是重在运用这些技巧来刻划人物性格,表现思想感情。 吴绍芝的的艺术思想是开放的,他的艺术视线,不止于湘剧圈内,他投向了积累深厚,流传全国的京剧。他十分赞赏京剧的唱腔和武功,尤其推崇余叔岩、言菊朋两位京剧大师的演唱艺术,每天都要放听余叔岩、言菊朋的唱片,苦心钻研他们在倒嗓之后,怎样创造出新的流派唱腔。吴绍芝认为,余派唱腔很适合湘剧弹腔借鉴与吸收融化。而言派唱腔咬字、运气、发声、行腔的方法,则可供自己借鉴。他身体力行,在自己的弹腔戏中进行实验。如《三讨荆州》周瑜登场唱的“周公瑾坐宝帐愁锁眉黛”。《白门楼》吕布所唱“见貂蝉不由我怒如烈火”,《拷寇》中陈琳所唱“忽听得深宫院一声宣召”诸唱段,都吸收了余、言两位京剧大师演唱的某些旋律和方法,但又是湘剧化了的。已故湘剧名旦彭俐侬对绍芝先生的演唱艺术,有一段中肯的评价:“他的小生唱腔,独树一帜,有‘绍派’唱腔之誉。我们湘剧小生唱腔是唱假嗓的,他根据自已嗓音的特点,把真假嗓揉和起来,行腔不是一般地往上翻,而是往下降,湘剧谓之‘败韵’,加上他运用演唱的技巧,巧妙地‘偷腔’,听来赏心悦目,饶有韵味。这种演唱方法,有点像京剧的言(菊朋)派的味道,富有个性特点。”{2}这种“绍派”唱腔,不仅为后来小生所继承所传播,对生旦行的演唱,亦具启迪作用。彭俐侬的代表作之一《断桥》,白素贞“许郎夫你莫跪细听我言”【正南路三眼】的唱段,就是从吴绍芝演武松唱的“听罢了我哥哥屈死的缘故”演变过来,化为旦行唱腔的。吴绍芝的唱腔讲究字韵,依字行腔,腔随字转,以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一九三八年,田汉率领国共合作的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工作队,从武汉到长沙,先后组成七个湘剧抗敌宣传队。吴绍芝为四队副领队。接着在长沙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歌剧演员战时训练班”(当时田汉、欧阳予倩等称戏曲为歌剧),他和湘剧、京剧同行一道,接受半军事化的训练,听取徐特立、田汉等同志关于“抗战形势”、“抗战与戏剧”、“艺人的职责”等报告,徐老一段话:“现在大敌当前,我们只有万众一心,团结抗日,才能救国图存,否则就有亡国,做亡国奴的危险!”{3}可谓振聋发聩,深深印入吴绍芝的心里。他从那“群居终日,言不及艺”(田汉语)的旧戏班氛围中,进入这陌生而又新鲜的天地,感到精神振奋。在“戏剧下乡”“戏剧入伍”的口号下,吴绍芝和抗宣四队在群众中,部队里,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抗日战争中,吴绍芝在艺术上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往主要是演传统老戏,今天着重要演的是田汉、欧阳予倩等戏剧大家的新作,如《江汉渔歌》《土桥之战》《梁红玉》等。吴绍芝的爱国热情和艺术进取心,使他敢于迎接挑战。1940年,在湘潭首演《江汉渔歌》,主角是梁山泊后裔、老渔民阮复成,这是老生当行的戏。吴绍芝以自己具有老生功底,便自告奋勇,串演这一主角。在认真体会剧本基础上,他巧妙地从传统戏《打渔杀家》萧恩形象中,吸取某些表演因素,将阮复成演得苍凉遒劲。“请战”时一段数十句【北路原板】转【二六】,唱得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个“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爱国志士形象,屹立于舞台。专程从长沙赶来观看的田汉“惊喜过望”。《田汉文集》中有如下一段记载:“他们第一次在湘潭上演《江汉渔歌》的时候,我受了他们的邀请,带了好几位平宣团(即京剧团)的团员去参观。其初,我以为只是平剧的模仿,结果使我们惊喜过望的是许多地方都能表现湘剧的特点,甚至若干的独创。显然地,湘剧这一艺术形式在更好的运用之下有更高完成的可能。她不应被我们淡漠,她的更高完成将是民族新歌剧的一个有力的要素。”正是《江汉渔歌》这出戏使田汉对湘剧艺术特点有了新的认识;正是阮复成这一人物形象,让田汉对吴绍芝这一地方戏演员刮目相看。后来,在田汉的影响和指导下,吴绍芝接受新的排演方法,认真钻研人物性格,依次创造出阮复成、史可法、韩世忠、瞿式耜、武松等一批抗敌、反暴英雄形象,鼓舞着抗日军民。田汉十分欣赏吴绍芝的艺术素质和表演才能,特别是那种为抗战戏剧竭忠尽智的精神。从此,他们成为挚友。
吴绍芝精湛的演技,在传统戏和新编古代戏中,塑造出一系列艺术形象,受到社会不同层次观众的喜爱,在业内外人士中,享有很高声誉。早在抗日战争之前,他已成为誉满三湘的小生泰斗,成为全省湘班争聘的名角。由于他在观众中的号召力,各戏班老板不惜重金相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湘春园老板黄谷春,不惜以一千五百元光洋之特价过班费(即约聘定金),开湘剧艺人过班费最高先例(当时一般名角最多两百元左右)。大吉祥戏院老板周翰则以光洋两千元相聘。两家相持不下,后经老郎庙开会调停,最后达成协议,吴绍芝“两边跳”(即今之“跑场子”)。湘剧“跑场子”自吴绍芝始。当他跑场子时,有相当多的观众也跟着跑,看了湘春园吴绍芝的演出后,立即顾车往大吉祥跑,去看吴绍芝的另一出戏。
一九三六年,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相继来长演出,都看过吴绍芝的戏,无不称赞。“程砚秋来长时,曾看过一次湘剧,对湘剧技艺,表示十分佩服。尤其钦服小生吴绍芝和二花罗元德。认为吴如在平剧界,其造诣不在俞振飞、姜妙香、叶盛兰之下”{4}。原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出版家李庚说:“我是不喜欢戏曲的。一九三八年,逃难路经长沙,被友人拉去看湘剧,看了吴绍芝的《打猎回书》,大为惊叹,地方戏中竟有这样高超的演员。从此,我开始看戏曲,以至成为戏曲受好者。”由此可见绍芝的艺术魅力。
吴绍芝的艺术魅力还征服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朋友。一九四四年,吴绍芝在湘西靖县福如湘剧团演出,剧场是租借的一所中学礼堂。该校唐校长引来美国医疗队上校军医麦尔斯(当时班里戏称“木耳子”)来看戏。麦尔斯懂得中文,中国话说得也比较流利。他看了吴绍芝的戏后,对他的表演极为赞赏,他用中文为其题词,大书“叹为观止”。又分别用中英文书写题跋曰:“如此好的艺术,将来希望渡海一游,以饱我国人民的眼福”。
吴绍芝一生没有正式带过徒弟,但“宗吴”者不少。他的女儿吴叔岩,从小随父学小生,九岁时以“九龄童”艺名在长沙舞台亮相,一出《夜奔》,倾倒省垣观众。外如“穷生戏”《金印记》之苏秦,《打侄上坟》之陈大官,叔岩颇得其父真传。可惜她没有小嗓,不能更好体现湘剧小生的艺术特点,而改唱老生。新中国成立后,曾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著名女小生余福星,前半生一直跟随吴绍芝搭班唱戏,就是为了看、学绍芝先生的戏。“绍派”唱腔的传承,首推余福星,被观众称为“女绍芝”。另一著名女小生徐福桂,吴绍芝只教了她一出《打猎回书》,从此终身“宗吴”,其《三讨荆州》《黄鹤楼》之周瑜,《白门楼》之吕布,酷似绍芝,故人称“小绍芝”。后来的二代、三代,如朱福桂、李自强、罗志勇等,可说都是“绍派”戏路。“绍派”唱腔,对湘剧生、旦行影响之大,如前所述。名旦彭俐侬从小就受吴绍芝的艺术熏陶,她的弹腔如“败韵”“偷腔”等演唱方法,都从绍芝先生处学来。 她在改编的大戏《生死牌》中,塑造了主角黄伯贤主持正义,舍己为人的感人形象,如《后堂》一场,有一段倾诉与玉环之父王志坚旧时友情的唱腔,起腔深沉、缓慢,继而逐渐加快,到最后,情绪激昂慷慨,遂愤然取下纱帽掼于地下,强烈地表现出黄伯贤对贺总兵的愤恨,以及舍亲生救友女的决心。接下来的“父女别”,刘春泉在《反南路》唱段中,唱了几句沉长的低音,表现人物悲痛欲绝但又束手无策的心情,唱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在这一倾刻,演员和观众都流下了眼泪,其情至为感人。一九五九年当时名《三女抢板》,在长沙接待处礼堂(现在的湘江宾馆)为毛泽东主席演出,毛主席观看后,赞赏有加,并建议将剧名改为《生死牌》。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生死牌》摄制成舞台艺术片;一九八六年,她又以此剧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二零零二年应邀赴台北参加“地方戏曲大展”,以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港台同胞的热情赞扬。台湾媒体报道:“‘六岁红’刘春泉带来《生死牌》,地方戏曲大展压轴演出”。《生死牌》一剧,可说是刘春泉演艺一生的高峰。
《李白戏权贵》是一出新编历史故事剧。刘春泉扮演的李白,以唱工本行为主,吸收靠把的做派,从人物出发,演得潇洒飘逸,唱做俱佳。特别是唱腔出新上尤为突出。如“豪饮”一场,贺知章告知皇帝召见。李白一大段‘将进酒’的唱腔,以四平调为基础,吸取长沙弹词的特点,化以花腔,跌宕生姿,变化多端地唱出了李白的愤怒、蔑视、清高、孤傲。刘春泉正是通过这些愤世嫉俗,裂石崩云的唱腔,将李白清高恃才,放荡不羁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省内外专家、观众好评如潮。从传统折子戏《辕门斩子》《打鼓骂曹》到整本戏《生死牌》、《李白戏权贵》这些代表性剧目,可说集中了刘春泉数十年来表演艺术的成果,其中有继承、有繁衍,有创造,形成了她独具个人魅力的“飘逸洒脱”表演风格。
一九九○年,由省文化厅、省政协、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刘春泉从艺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二○一一年,她的三百多个弹腔与高腔唱段,由省湘剧院全部录制下来,同时,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优秀唱工老生彭汉兴、吴伟成等,均出自她的门下。
“净行全材”董武炎
董武炎,湖南长沙人,生于公元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出身一个湘剧之家,大姐、二哥和弟妹都是湘剧演员,最后以道士为业的父亲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成为湘剧琴师。武炎幼进蒙学,读过《三字经》《五子鉴》《声律启蒙》等书,但终因时局动荡不安,家庭生活困难,在他十三岁那年辍学,步大姐筱艳、二哥海奎的后尘,走进了湘戏班,拜“饱学秀才”孔清富为师,和已成名角的大姐一起,跟班学戏。他向师傅提出要求学花脸:“其实,根据我的条件学花脸也有欠缺,我身材不高大,嗓音也不宽宏,但我内心确实喜欢开花脸的这些人物,……如李逵、焦赞、薛刚、杨七郎等……”{13}都成为他向往的英雄人物。孔师给他定的净行“开荒戏”为《霸王出世》,演这一角色,必须具有唱、做、念、舞的全面功底,尤其要求有扎实的腿功,如单腿独立,另一只腿从侧面扳到平头的“朝天蹬”程式,没有几个月的刻苦磨练是出不来的。师傅教导他:“腰腿活,人物活,腰腿是所有功夫中的基础。”武炎谨尊师命,日以继夜地刻苦用功,他以儿童之身演儿童之戏,自然与功夫结合,初演颇为成功,受到师傅和其他班友的称赞。于是定行学二净。
在湘剧抗敌宣传第一队中,武炎跟随大姐、二哥一起,参加抗战剧目的排演,在《江汉渔歌》中和彭俐侬等一起扮演渔童,《血战上海》中饰孤儿,《流浪者之歌》中演小少爷,同时发狠向师傅学“少脸”(即二净)配角戏,如《三哭殿》之秦瑛,《张飞卖肉》之张飞,《二进宫》之杨四郎,再进一步学少脸主角戏,如《七郎打擂》之杨七郎,《父子会》之尉迟宝林,《比武夺魁》之马武等,逐渐成为当行二净。
一九四五年光复之后,他回到长沙,得到名净罗元德、贺华元、廖申翥的艺术薰陶,如《五台会兄》由罗师亲授;《访白袍》则得到廖师的点拨;张飞、焦赞一类戏贺师教益良多。他还有意识地向著名唱工老生黄菊奎,学过《伯牙扳琴》《二进宫》《金沙滩》等生行戏,目的是想丰富净行唱腔的旋律;他还向黄元和老师学了《八蜡庙》《三雅园》《捉拿白菊花》几个武戏;他的小丑戏如《柜中缘》的淘气,《三关排宴》的焦光普,精彩而又逗乐,董武炎通过这些不同行当不同戏路的继承学习,广学博纳,拓宽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表演艺术,积累了进行革新的艺术资源。
一九四九年八月,湖南和平解放后,武炎和姐弟一道参加部队领导的洞庭湘剧工作团,在新编历史故事剧的排演中,他担任主角或主配的戏很多,如《皇帝与妓女》中的吴革,《美人计》中的王小波,《燕就四十天》中的刘宗敏,《将相和》中的廉颇等,演艺日趋成熟,成为大、二净兼长的湘剧名净。
董武炎具有强烈的艺术进取心,对湘剧净行的特点与不足,有了自己的看法,在进入湖南省湘剧团后,他开始考虑对湘剧净行艺术的改革。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研究和舞台艺术实践,他对净行艺术的的革新,有两大显著的贡献:
第一,在唱腔方面,湘剧大净视“虎炸音”为特点,这种“虎炸音”能表现张飞、郑子明这类人物威武的英雄气慨,却带来一种“沙哑”之音,出现吐字不清,弦律单调的缺点。董武炎借鉴京剧铜锤花脸的“鼻腔共鸣”与“脑后音”运气、发声的方法,同时吸取湘剧唱工老生弦律优美的特点,将其揉和到净行基本声腔中来,去掉一些“虎炸音”,通过《装疯跳锅》《孟良颁兵》等大、二净剧目实验,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他在一九五五年省会演当中获得演员一等奖。可贵的是董武炎不是把湘剧的“虎炸音”简单地一脚踢开,而是根据不同人物性格加以取舍,如弹腔《生死牌》中扮演的贺总兵,他在设计唱腔时,就适当地揉进了一些“炸音”,以揭示人物性格的凶残。又如高腔《百花公主》,他扮演忠心耿耿的三世老臣巴拉,被百花公主屈杀时,一支《沉醉东风》的曲牌,在人物大放悲声的演唱中,夹着些许“嘶音”和“泛音”,有时音断意连,借以表达巴拉的愤懑、沉痛、艾怨的心情。足见董武炎的唱腔改革,既继承传统,又能兼收并蓄。 第二,董武炎在革新、丰富净行表演方面,创造了出色的成绩。湘剧高腔重唱,这是其主要特点,有点类似于西方的歌剧,动作舞蹈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表现力。董武炎要让净行高腔戏的人物动起来,达到唱做俱佳的境界。他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一切表演动作或舞蹈,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他选择尉迟恭月夜《访白袍》(即白袍小将薛仁贵),作为实验剧目,首先分析了尉迟恭突破重重阻力,“为国访贤”的精神,作为人物的行动主线,这是丰富提高表演艺术的基础。他说:“夜访”,传统以唱为主,尉迟恭手执折扇,带着龙套上场“走四门”,好不优哉游哉的样子,不能体现“访贤的艰难和主人公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他将尉迟恭手执折扇上场,改为趁月明之夜策马而来;一般的四龙套,改为两名英俊的校尉作马夫,在翻山越岭时,发挥翻、腾、扑、跌的技艺,尉迟恭则加上坠马、跌马、金鸡独立等动作,三人的舞蹈配合严谨和谐,不仅画面美观,更能表现这位百战沙场老将的英雄气慨。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揭示一个具体内容:主人公为国访贤不辞劳苦,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结合,表演艺术的形式美,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
董武炎让净行高腔戏的人物动起来了,却对净行弹腔戏“笑、叫、跳”特色表演,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抑制。“笑、叫、跳”是数百年流传下的传统技艺,塑造了《审子打秋》之秦灿、《下河东》之欧阳方、《辕门斩子》之焦赞,以及二净《白良关》之尉迟宝林诸多人物。这种一以贯之的“火爆戏”,缺乏张驰,显得粗浅。这种喳喳呼呼的表演,也给观众带来一种感官剌激。董武炎进行革新时,坚持从人物出发,如焦赞这一人物,不能仅仅成为这出唱工戏的“调味品”(当然有这种作用),但应始终把握他一心一意,千方百计要救杨宗保的心理动作。《审子打秋》之秦灿,不能一味地强调他残暴地打杀秋儿为子报仇的一面,而应加强他作为父的失子之痛的揭示,这就避免了人物的简单化。《父子会》之尉迟宝林,听了母亲的哭诉,才明白今日战场上厮杀的敌人,竟是自己的亲生之父;而十六年来一直尊为父亲的刘国桢,却变成了敌人。这一戏剧情势的“突变”,将给这位少年将军的情感,是何等的震撼与痛苦!董武炎认为,只有抑制表面的张扬,人物才有深度,表演才能真实可信。
董武炎唱腔、表演的革新成就,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如《拨火棍》之孟良、《摸鱼闹江》之李逵、《五台会兄》之杨五郎、《父子会》之尉迟宝林、《访白袍》之尉迟恭《造白袍》之张飞、《装疯跳锅》之蒯通等,都是他在艺术上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有的成为了湘剧的保留剧目。其中《拨火棍》在赴朝慰问的几个月中,竟演出一百多场,成为固定的加演剧目。一九六一年,毛泽东主席在湖南一次晚会上,观看了《拨火棍》后,握着武炎的手表示赞赏和致谢。一九八六年他随团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在《生死牌》中扮演贺总兵,给港澳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董武炎这些重头戏,在他自传体《艺海扬帆——我的演戏生涯》书中,有专章的论述,不仅是他个人一生演戏的经验之谈,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湘剧净行艺术“推陈出新”的历程。在六十年舞台艺术实践中,董武炎形成了个人“雄浑刚健”的独特风格,不愧为湘剧净的全材。
在培养湘剧事业接班人方面,武炎不遗余力,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学生有方保义、黄运龙、赵兴民、龙苏林、徐军等。其中方保义又在小演员训练班任教,徐军为省“戏剧芙蓉奖”得主。
他是我省首批评定的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九八八年,湖南省湘剧院、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为董武炎从艺五十周年举行纪念活动,表彰他为老百姓塑造了众多难忘的舞台形像,为湘剧事业的承传所作的贡献。
注释:
①王申和:《湘剧近百年史料琐谈》,《湖南戏剧》月刊。
②《梨园英华——彭俐侬》,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第82页。
③⑥《田汉与湖南戏剧》,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第15页、第85页。
④一九三六年《湖南戏报》。
⑤《田汉文集》第12卷,第52-55页。
⑦黎建明:《湘剧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第82页。
⑧王永光:《徐绍清老师谈“精艺六要”》,《湘剧》1985年12月第1期。
⑨张真:《要留绝艺在人间》,《戏剧报》1985年第6期。
⑩《田汉全集》第12卷,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第474页。
{11}《剧海》1986年第2期。
{12}《湘剧诗联选》,第226页。
{13}董武炎:《艺海扬帆——我的演戏生涯》,湖南省湘剧院编印,第32页。
责任编辑 孙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