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抽运全固态Nd:YVO4/PPLT红光激光器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了使用周期极化的钽酸锂超晶格(PPLT)对二极管抽运Nd:YVO4 1342 nm谱线进行腔外直接单通倍 频获得有效671 nm红光输出的研究结果。实验所用样品长为20 mm,周期为14.77 μm。获得的最髙红光输出平 均功率为840 mW,此时808 nm抽运光的功率为12.3 W,总的光-光转换效率达到6.8%。在1342 nm的基波光功 率为647 mW时, 得到从1342 nm到671 nm的转换效率为63%。另外,在连续波模式下测得样品的有效非线性系 数为 3.8 pm/V。
其他文献
报道了用一束二倍频Nd:YAG激光同步抽运的脉冲染料激光系统,e型电子枪,铀原子束装置以及利用在单原子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共振电离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同时测量的技术,测量铀原子激发态吸收截面的饱和吸收方法。此法具有相当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强选择性的特点。
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OPO)能产生从紫外到中远红外波段的可调谐飞秒激光脉冲,在频率计测、生物医学、大气探测、宽带通信及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飞秒钛宝石激光器同步抽运OPO进行了研究,相继实现了波长稳定在1053 nm的高功率飞秒OPO运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高功率掺镱全固体飞秒激光器同步抽运OPO。结合国内外飞秒OPO的研究进展,对未来全固态飞秒激光器同步抽运OPO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A novel hand vein recogni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based on multi-resolution wavelet analysis. The texture feature of hand vein can be extracted by three-level wavelet decomposition. Furthermore, K-nearest neighbor (KNN) wi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
期刊
人们在光探测技术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Newton和Fraunhofer是用眼睛,Lyman、Fowler和Herzberg使用了照相底板。到了上世纪末,光谱学家已使用光电倍增管、硫化铅电池和戈勒电池了。所有这些探测器,现在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着,但人们对新的(至少是不同的)光子探测方法仍然有着浓厚的兴趣。1983年5月11日,许多天文学家,分析化学家,原子光谱学家,激光,等离子体和放电物理学家来到英国物理学会总部,参加学会光谱组召开的“用于光谱学的新型探测器”会议。
期刊
报导了Nd:YAG脉冲激光器基波(1.06微米)与它的四次谐波泵浦的参量放大器输出(0.42~0.7微米连续可调)在KDP晶体中进行和频,产生0.3~0.41微米连续可调的紫外激光.以及Nd:YAG脉冲激光器的二次谐波(0.53微米)泵浦的若丹明6G染料激光在ADP晶体中倍频,产生0.28~0.3微米连续可调的紫外激光的实验结果.
期刊
为进一步提高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可见光指纹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参考节点LED的光强信号作为特征,构建指纹数据库,将接收器坐标作为训练标签,引入一维CNN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建立基于光强信息的定位模型。CNN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定位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在室内5 m×5 m×3 m的定位场景下,利用所提定位方法可以获得平均定位误差为4.44 cm的定位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的性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技术优势。
利用初始透过率为89.5%的Co∶MgAl2O4 晶体作为1.3 μm波段的可饱和吸收体,采用双镜谐振腔,实现了1319 nm Nd∶YAG激光器的高效率、低阈值被动调Q运转。当抽运功率为10.0 W时,获得平均输出功率为490 mW,最窄脉冲宽度为18.3 ns,重复频率为17.5 kHz,对应单脉冲能量为28.1 μJ,峰值功率高达1533 W的脉冲激光。结果表明,Co∶MgAl2O4
本文研究了由六个对称放置在圆柱形聚光腔中的闪光灯采用紧密耦合抽运的Φ19×30厘米的钕玻璃棒中所产生的应力双折射。推导了由引力双折射引起的径向和切向偏振光间的相位差公式,并计算了相位差随输入抽运功率、归一化棒半径、光弹系数和其它材料参数的变化。推导和计算了一束偏振光通过位于正交偏振镜之间的热形变棒时输出强度与输入强度的比例关系式。从双折射效应出现到消失的热时间常数的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符合得很好。报导了由锥光偏振干涉图样和正交偏振镜输出的强度分布所观测到的负透镜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