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教育厅在2010年12月28日发出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古典文本的内容。通知甫一发出,即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曾应邀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的采访和作为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嘉宾,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因为编辑出于整体的考虑,在发表和播出时只能着眼某个侧面,进行了大幅删减,不能完整地反映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所以我在这里进一步申述如下。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现今主流意识形态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将传统文化开列“精华”与“糟粕”的清单,然后照单清理,指望一劳永逸的策略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做法,是一种毫无操作性可言的虚幻的原则,是一个“崇高的梦”。因为“精华”和“糟粕”从来不是截然二分,而是水乳交融的,它们好似一个铜板的两个面。一个人眼中的“精华”,在另一个人眼中可能是“糟粕”;一个人眼中今天的“精华”,明天有可能会变为“糟粕”。所谓“今日为是,明日为非;法国之喜,英国之悲”。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价值整体,植根于这一整体模板上的各种文化现象,相互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其间存在着难以离析的关系。对它进行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分类,给这一部分贴上“精华”的标签,将另外一部分归为“糟粕”,这只能是虚妄和武断的做法。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如果所有的人都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历史文献上下其手,你删节一段,我裁撤一篇,今天除去这一部分,明天又剪去那一部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根据自己的标准这么做,那么,人们就再没有什么经典可传,没有什么经典可读。
体现我们民族性格和气质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极其驳杂的存在。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前行,人们的认识也在进步。人们的眼光变化了,传统及其价值也就会随之变化。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特定时代,甚至与特定时代相背离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很可能在另一个时代是支撑其精神风貌的核心价值,在未来也可能是实现创造性转换的有效资源。“糟粕”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糟粕”的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另一方面,“糟粕”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百无一用,或者是只有消极的意义。它与“精华”相需为用,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糟粕”的一方一旦被废除,“精华”也会随之瓦解。正如张若渔先生在《三字经里有糟粕,新启蒙中无精华》中所说的那样:“今人将‘糟粕’绑去杀头,留下的不是‘精华’,而是‘精华’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循着切除的逻辑,最终导致的是文化虚无主义,带来的是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碎片化认识和空洞理解。”(《羊城晚报》2010年12月31日第二版)所以,对待传统文化,即便是能区分为“精华”和“糟粕”,那应有的态度也该是“取其精华,存其糟粕”。简单地删除和留取,只能表明删节者的武断和不宽容。
无论基于怎样的目的删节,都会破坏历史文本的完整性,把一篇经典文本割裂得鸡零狗碎,肢解得面目全非。这绝非尊重历史的态度,也会使一篇文献难以卒读。比如,在提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人士那里,他们删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两句。实际上,这两句话出自宋真宗的《劝学诗》,它的全篇只有10句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绘图改良解人颐·懿行集》)比照全文人们不难明白,如果删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两句,历代为人所诟病的以高官厚禄诱导人们向学的“糟粕”并没有删尽,而这篇诗文也就没法诵读了。既然这种能实现金多粟富、富贵利达、荣身饱家之类的赤裸裸的劝诱,纯属“儿童不宜”,那就不是删除其中两句的问题,而是全篇根本就不该选用。所以,我的态度是,要么不读,要么就读全篇。
作为传统价值体系的载体,任何一种历史文献,特别是经典文献,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正是这种逻辑决定了材料的选择、留取和章节的分合布局。不了解这种逻辑,删节就只能是无的放矢、隔靴搔痒,在懵懂不知中斫丧历史文本的关键之处,使其丧筋失骨,结果背离作者的匠心,远绝作者的旨趣。比如,有人以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为由,删掉了《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实际上,中国传统的知识序列,都是根据天、地、人、事、物的顺序排列的,无论是大型的类书,还是综合性的童蒙读物都是如此。在学科还没有分化的“潜学科”的古代社会,传统士人的知识结构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了解岁时节令、朝廷大事、历史人物、各种仪节、疾病死丧、文事科第、器用珍宝,乃至制作技艺、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等。作为一篇劝学文献,《三字经》不仅劝导向学,而且具体指出了学习的内容。“三才”和“三光”之所以位居学习内容的篇首,就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敬天意识,代表了传统士人所必须掌握的天文知识。这与《三字经》只是列举“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两个事例来代表中国传统的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如出一辙。而且与《三字经》的其他内容相比,“天地人”“日月辰”并没有丝毫地远离学生生活的情形。武断地删除,就是不了解传统知识序列和古人的知识结构所致。
在我看来,今天人们诵读国学经典,不是要把它当作一种“心性之学”来习得、固守和践行,而应该把它当作一种“知识之学”来看待。也就是说,把国学经典当作古典文献、人文论著来读,通过它来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的指导来读,不是冀望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使儿童成为道统的载体,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换句话说,学习的目的不是想在儿童心中种下成圣成贤的种子,使儿童自幼就怀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样高远的理想,而是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我们的历史,体认我们的传统,亲炙我们的祖先,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中去,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这样看来,《三字经》这部劝学文献,并不是像一些浅学之人所说的那样,是在宣扬三纲五常,鼓吹不平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不过是告诉读者何为“三纲”、什么是“十义”,“三纲”和“十义”所指是什么,包括什么具体内容,而不是鼓励去实践它,倡导“应该怎么样”。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文献,就更加没有删节的必要。
很多人之所以主张对历史文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因为担心诵读的学生受到毒害,希图为学生创造一个真空、无菌的学习环境,制造一个一尘不染、纯洁无瑕的乌托邦。姑且不说这不可能,只说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背离教育旨趣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其实最弱不禁风,最不能适应社会。割裂了传统,远离了生活的实际,人为地破坏了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结果只能培养出不能经风雨、见世面的“豆芽菜”:学生没有分辨善恶、美丑、真假、是非的能力,批判性地阅读、独立地思考、任何时候都能自觉地运用自己理性的习惯也就更无从养成。所以,真正的危险不是我们的孩子接触到了所谓的“糟粕”,而是他们在人为虚构的、款款酥软的“精华”的怀抱中,无可救药地沉沦、陷溺,丧失了基本的辨别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李奇志)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现今主流意识形态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将传统文化开列“精华”与“糟粕”的清单,然后照单清理,指望一劳永逸的策略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做法,是一种毫无操作性可言的虚幻的原则,是一个“崇高的梦”。因为“精华”和“糟粕”从来不是截然二分,而是水乳交融的,它们好似一个铜板的两个面。一个人眼中的“精华”,在另一个人眼中可能是“糟粕”;一个人眼中今天的“精华”,明天有可能会变为“糟粕”。所谓“今日为是,明日为非;法国之喜,英国之悲”。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价值整体,植根于这一整体模板上的各种文化现象,相互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其间存在着难以离析的关系。对它进行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分类,给这一部分贴上“精华”的标签,将另外一部分归为“糟粕”,这只能是虚妄和武断的做法。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如果所有的人都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历史文献上下其手,你删节一段,我裁撤一篇,今天除去这一部分,明天又剪去那一部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根据自己的标准这么做,那么,人们就再没有什么经典可传,没有什么经典可读。
体现我们民族性格和气质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极其驳杂的存在。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前行,人们的认识也在进步。人们的眼光变化了,传统及其价值也就会随之变化。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特定时代,甚至与特定时代相背离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很可能在另一个时代是支撑其精神风貌的核心价值,在未来也可能是实现创造性转换的有效资源。“糟粕”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糟粕”的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另一方面,“糟粕”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百无一用,或者是只有消极的意义。它与“精华”相需为用,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糟粕”的一方一旦被废除,“精华”也会随之瓦解。正如张若渔先生在《三字经里有糟粕,新启蒙中无精华》中所说的那样:“今人将‘糟粕’绑去杀头,留下的不是‘精华’,而是‘精华’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循着切除的逻辑,最终导致的是文化虚无主义,带来的是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碎片化认识和空洞理解。”(《羊城晚报》2010年12月31日第二版)所以,对待传统文化,即便是能区分为“精华”和“糟粕”,那应有的态度也该是“取其精华,存其糟粕”。简单地删除和留取,只能表明删节者的武断和不宽容。
无论基于怎样的目的删节,都会破坏历史文本的完整性,把一篇经典文本割裂得鸡零狗碎,肢解得面目全非。这绝非尊重历史的态度,也会使一篇文献难以卒读。比如,在提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人士那里,他们删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两句。实际上,这两句话出自宋真宗的《劝学诗》,它的全篇只有10句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绘图改良解人颐·懿行集》)比照全文人们不难明白,如果删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两句,历代为人所诟病的以高官厚禄诱导人们向学的“糟粕”并没有删尽,而这篇诗文也就没法诵读了。既然这种能实现金多粟富、富贵利达、荣身饱家之类的赤裸裸的劝诱,纯属“儿童不宜”,那就不是删除其中两句的问题,而是全篇根本就不该选用。所以,我的态度是,要么不读,要么就读全篇。
作为传统价值体系的载体,任何一种历史文献,特别是经典文献,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正是这种逻辑决定了材料的选择、留取和章节的分合布局。不了解这种逻辑,删节就只能是无的放矢、隔靴搔痒,在懵懂不知中斫丧历史文本的关键之处,使其丧筋失骨,结果背离作者的匠心,远绝作者的旨趣。比如,有人以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为由,删掉了《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实际上,中国传统的知识序列,都是根据天、地、人、事、物的顺序排列的,无论是大型的类书,还是综合性的童蒙读物都是如此。在学科还没有分化的“潜学科”的古代社会,传统士人的知识结构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了解岁时节令、朝廷大事、历史人物、各种仪节、疾病死丧、文事科第、器用珍宝,乃至制作技艺、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等。作为一篇劝学文献,《三字经》不仅劝导向学,而且具体指出了学习的内容。“三才”和“三光”之所以位居学习内容的篇首,就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敬天意识,代表了传统士人所必须掌握的天文知识。这与《三字经》只是列举“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两个事例来代表中国传统的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如出一辙。而且与《三字经》的其他内容相比,“天地人”“日月辰”并没有丝毫地远离学生生活的情形。武断地删除,就是不了解传统知识序列和古人的知识结构所致。
在我看来,今天人们诵读国学经典,不是要把它当作一种“心性之学”来习得、固守和践行,而应该把它当作一种“知识之学”来看待。也就是说,把国学经典当作古典文献、人文论著来读,通过它来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的指导来读,不是冀望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使儿童成为道统的载体,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换句话说,学习的目的不是想在儿童心中种下成圣成贤的种子,使儿童自幼就怀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样高远的理想,而是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我们的历史,体认我们的传统,亲炙我们的祖先,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中去,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这样看来,《三字经》这部劝学文献,并不是像一些浅学之人所说的那样,是在宣扬三纲五常,鼓吹不平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不过是告诉读者何为“三纲”、什么是“十义”,“三纲”和“十义”所指是什么,包括什么具体内容,而不是鼓励去实践它,倡导“应该怎么样”。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文献,就更加没有删节的必要。
很多人之所以主张对历史文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因为担心诵读的学生受到毒害,希图为学生创造一个真空、无菌的学习环境,制造一个一尘不染、纯洁无瑕的乌托邦。姑且不说这不可能,只说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背离教育旨趣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其实最弱不禁风,最不能适应社会。割裂了传统,远离了生活的实际,人为地破坏了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结果只能培养出不能经风雨、见世面的“豆芽菜”:学生没有分辨善恶、美丑、真假、是非的能力,批判性地阅读、独立地思考、任何时候都能自觉地运用自己理性的习惯也就更无从养成。所以,真正的危险不是我们的孩子接触到了所谓的“糟粕”,而是他们在人为虚构的、款款酥软的“精华”的怀抱中,无可救药地沉沦、陷溺,丧失了基本的辨别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