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低碳”让德育实效更持久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德育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和完善;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重视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重视双向沟通、对话、伦理和代际交往;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教学生本化是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和建立德育真正基础的关键。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近年来,我校对“智慧低碳”德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智慧低碳”的德育特性
  “智慧低碳”德育就是要我们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探索学生成长需要,剖解学生成长难题,从最初只把德育理解为口号新一点响一点,标语高一点,讲座多一点,档次高一点,规模大一点,形式新一点转变到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和基础教育全过程,转变到真正把目光聚焦到中心—学生上来,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去研究学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学生,从适应学生发展的机制体制去研究学生。
  “智慧低碳”德育就是要我们清醒地看到德育的实效必须回归到人的发展之中,回归到所有的社会实践之中。使德育实效更为辩证、更为人本、更为持久。从现实来看,人的价值在社会发展中被逐渐放大,人权、人格、人的尊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人可以充分追求自我的生存价值,从中小学德育实践来看,在课程改革以校为本的探究中,我们几乎看到校校都有呼应主旋律的,针对实际解决问题的经验与特色。
  “智慧低碳”德育就是要我们整合各类活动,少种“草”,多栽“树”。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使德育实效更为人本;教育与教学的平衡,使德育实效更为辩证;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使德育实效更为持久。
  二、“智慧低碳”对学校德育实效的积极影响
  1. 理想与现实平衡,使德育实效更为人本
  我们现在的许多德育工作者,大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可以把一个部门、一个班级管理得很好,还会拿到很多荣誉,学生很听话,纪律很好,历年没有学生违法,成绩也很不错,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没什么缺点。但是,所有这一切评判的标准都是在学校和教师这一边的,对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如何?则很少考虑。
  因此,一个成功的德育工作者,绝对不能安心于做一个教书匠。应该有理想,有追求。应该以“生存方式与未来发展”为主题,着力养成习惯、情感品德、植根民族等方面教育。
  养成习惯 制订学生养成习惯实施方案。一是确立养成教育过程,它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从最基本的方面抓起,逐步提高。二是明确养成教育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三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别区别对待,掌握不同教育发展过程的“度”。学校从学生日常卫生好习惯、礼仪好习惯和学习好习惯这些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通过挖掘文化重养成,创新活动抓养成,改革评价促养成来达到目标。
  情感品德 唤起学生内心的良知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化入微,德育渗透培养明德向善之人。倡导“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爱学校”,使学生学会感恩,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学校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等方面有正确的心理倾向,并对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真正做到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责任、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去探索生命和青春的价值。
  植根民族 爱国教育塑造民族未来之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其生其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等等。我们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意义,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德育活动贴进本土知识、贴近传统文化。例:端午节,“端午情结与民族精神”,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同学们了解粽子是一种传统食品,更是一种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吃粽子,忆屈原,体现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 教育与教学融合,使德育实效更为辩证
  教学工作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是教知识;第二层境界是教方法,最高境界应是教状态。让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焕发光彩,让德育成为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我们要跳出传统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不能认为只有“德育为首”了,单独组建一个系列、一支队伍,多开几门课程,德育就加强了。德育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活动方式,而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形式。应当改变教育的现状,努力使德育与教学融合,让教学成为德育事业。假如教师意识到了加强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之后,就可以用一双过去未曾使用过的眼睛,对教材重新加以审视,并从中获得加强德育的生动的内容,对于文本的应用要做到善于挖掘、善于强化、善于点拨、善于启迪、善于激励、善于挂钩,加强学科德育,要比一般情况下的教学花更大的功夫,要调整组织结构,使教学的过程在进行调整之后闪耀出德育的火花;要设计提问练习,让这些问题和练习成为引导学生迈入既有知识又有思想的殿堂的钥匙;要注意师生“共振”,在和谐、热烈、深入的师生交流中,开启学生的心智。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心态,心态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像微观世界中围绕原子核旋转的能量一样,是跳跃的、离散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多元智能的提出者加德纳曾说,每一个人的潜能都有一个开关,当那个开关关闭的时候,人的潜能就不能得到发挥,当开关打开,人就进入了潜能被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的另一种心态,处在这种心态的人表现出来的能力非常惊人,是处于闭合心态的人所无法想象与比拟的。换句话说,不同的心态之间有一个阈值,没有达到这个阈值,则只能停留在这个心态,达到了,就会有一个跳跃。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是表现出量变引起质变,渐变引起突变的特征一样。
  所以,成功的教育者总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然后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他的精神状态。人一旦有了积极、乐观的心理,对自己有了信心,离开成功就不远了。   3. 学校与家庭合作,使德育实效更为持久
  信息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教育的确不易。多元文化的影响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呈现功能退化的现象。不少家长因此对家庭教育产生了不力和无奈的困惑,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也常常感受到来自家庭教育的不谐之音。如何了解家长需求,注意选择家长普遍关心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是德育工作者需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学校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营造一种积极合作的文化氛围,让家长觉得自己拥有学校所需要的资源,自己可以对学校、对学生的发展有所作为,把家长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把表面上的合力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合力,使家长对学校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家长成为德育工作舞台上的“主角”,从而共享教育资源。
  今后几年,看教育的进步,还要看学校、社会、家庭互动合作到底开展得怎么样。如果家长始终是带着怀疑、不满,甚至是抵触的情绪,站在学校的对立面来指责学校的话,那将很不利于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开门办学,让家长参与,让社会关心,这样的学校就不会成为“孤岛”,教育就会逐渐摆脱封闭。良性(深层次)的“家校互动”将对学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正因为此,它已成为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之一。基础教育的转型发展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都对传统的家校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既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家庭教育指导,也不是简单的学校开放日活动,它的内涵更为丰富。家校合作,共育人才。在当今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密不可分的情形下,实现有围墙的学校与开放的社区、生存的家庭之间的联结与链接,是学校教育产生校外效应的必然选择。新型的家校关系是着眼前瞻育人、高尚育人、理智育人的高度,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人际、家庭和社会和谐环境,也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成长快乐,更可以让学生在家庭成长幸福。因此,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校积极联动,形成育人合力,能极大地改善学校与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拓展德育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将德育的过去和现代相比较,客观地把握德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们在“改进”中实现“加强”;主动地认识和迎接德育实践的挑战,有利于我们在“创新”中实现发展。尤其对一些习惯于传统德育方式方法的教育工作者来讲,变革德育实践,激励德育创新,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德育工作要直面严峻现实,追求教育理想。理想是行动的根本动力,没有理想就难以把德育做到一定的境界。德育工作者要成为理念向行动的枢纽,在教育理想的引领下,倡导“智慧低碳”德育,选择体会教育规律的德育行为,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绩效。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
  责任编辑/齐 欣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