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穴位埋线对肛瘘切开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来源 :针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_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电针联合穴位埋线预处理对肛瘘切开术后患者肛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38例行肛瘘切开术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穴位埋线组、针埋联合组,每组46例.3组患者在术前30 min分别接受电针治疗(2 Hz/100 Hz,1 mA,留针30 min)、穴位埋线治疗以及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1次,取穴为长强、承山.记录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第6、12、24、48、72小时)的视觉模拟量尺(V A S)评分和肢体活动评分,术后1~3 d 24 h内最大(T24max)VAS评分以及术后72 h内使用止痛药的总剂量.结果:与穴位埋线组比较,电针组在术后第6、12、24小时的VAS评分和肢体活动评分及第1天的T24max 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第48、72小时的VAS评分和肢体活动评分及第2、3天的T24max VAS评分和72 h内使用止痛药总剂量均升高(P<0.05);针埋联合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肢体活动评分、术后1~3 d T24max VAS评分以及72 h内使用止痛药总剂量均低于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P<0.05).3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联合穴位埋线超前镇痛对肛瘘切开术后遗患者肛门疼痛的镇痛作用显著,且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干燥综合征具有长期性、复发性和难治性等特点。中医毒、瘀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从毒、瘀论治丰富了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解毒化瘀法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重要方法,应贯穿于治疗的始末。
由于《窦太师针经》《针灸集成》《盘石金直刺秘传》三书的重见于世,故对窦汉卿学术成就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窦氏学术成就主要有六大方面:融汇先贤之要,厘正前人之误
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会阳”对间质性膀胱炎(IC)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本文节选自团体标准T/C A A M 0002-2020《实验动物常用穴位名称与定位 第3部分:小鼠》,2020年5月15日由中国针灸学会发布,2020年10月31日开始实施.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
期刊
对近5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PTSD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临床研究显示,针灸可有效减轻PTSD相关症状,是治疗PTSD的有效手段.实验研究显示,针灸治疗PTSD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调节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水罐治疗中风病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方法:选择中风病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标
病例资料 患者,男,72岁,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头疼,为无规律性跳痛,以眉弓和后枕部为著,自述按压后缓解.当地医院就诊发现枕大池区域占位性病变,邻近颅骨受侵,为求进一步诊
目的:观察电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 L S)小鼠体质量、瘫痪时间、生存期及腰髓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从营养状况和能量代谢角度探讨电针治疗ALS的机制.方法:将18只ALS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otch受体1及靶基因Hes 1、Math 1表达的影响,从Notch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治疗UC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
目的:观察电针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探讨激活痛源局部穴位深、浅层次的不同传入神经纤维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在SD大鼠右侧股二头